我又想起鳳凰琴

最近我又看了看作家劉醒龍的小說《鳳凰琴》,我被那些山區的民辦教師獻身於農村教育事業的崇高精神所感動。我看著看著,腦海中浮現出一個人物,那個人是在鄉村當了幾十年小學民辦教師、後來成為小學校長的、我的親舅舅王仁忠。

我的大舅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畢業於英山師範學校,他在學校不但各門功課成績優秀,而且吹拉彈唱樣樣都行。當年正是國家三年自然災害的經濟困難時期,剛從學校畢業的大舅,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他毅然決然地回到家鄉農村當了一名鄉村民辦教師。

在他任教的那所山村小學,教學、生活條件都極其簡陋,教室破舊昏暗。他家離學校有幾里路遠,中午的一頓飯在學校吃,從家裡帶米帶菜,自己動手做。為方便孩子們少跑路,他讓學生們也帶著中飯在學校食堂熱著吃。

他既是小學校長,又是班主任。他教語文課、數學課,還兼帶文體課。

他對待學生就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清晨,他領著學生們沿著山間小路上學;傍晚,他又帶著孩子們踏著崎嶇的山路一塊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大舅總是保持一副艱苦樸素的樣子。他在這所小學任教的前30年,一直跟公社社員一樣拿工分。直到九十年代初,他才拿到國家工資。文教組織要調他到公立學校去,他婉言謝絕了。他在這所小學裡任教四十多年,他默默地、辛勤地耕耘著,他把青春獻給了家鄉,獻給了山區學校。他的學生一批批地畢業,走向社會,可謂“桃李滿天下”,而他一直堅守在這裡,教書育人,直到退休。

劉醒龍的小說裡寫到了鳳凰琴,說來也巧,我大舅家也有一臺鳳凰琴,那是他文革時期買的。大舅的那臺鳳凰琴是橙黃色的,很漂亮。我讀中學放暑假時,經常去大舅家小住。他的那臺鳳凰琴擺放在房間靠窗戶的寫字桌上,我興致來了就去撥弄幾下,像《東方紅》、《社會主義好》這些簡單的曲子我也會彈。大舅就是用這臺鳳凰琴教學生們彈唱,給山裡的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大舅愛好文藝、喜愛演奏,他的二胡拉得非常好,還會京胡、板胡、手風琴、笛子、口琴。學校放寒、暑假時,他就在生產大隊文藝宣傳隊,組織農村青年排練文藝節目,演唱京劇、黃梅戲,還有湖北大鼓、三句半、表演唱等,深入田邊、地頭慰問演出,深受社員們的歡迎。在他的帶動下,農村業餘文化生活搞得十分活躍。

在慶祝第33個教師節之時,我想起了已是白髮蒼蒼的老教師大舅,我又想起了鳳凰琴。在此,我以一個學生的名義,向所有為了農村教育事業默默奉獻的老師們,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您們為祖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我又想起鳳凰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