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1957年11月17日,在莫斯科大學,毛澤東主席對留學生們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

在這數千名留學生中,有一位年輕人,他叫錢振為……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錢振為

195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汽車專業,留校任教。1984年至1991年,由清華大學委派,支援煙臺大學建設,擔任副校長,負責教學、科研工作,曾獲山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一等功獎狀。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1985年5月,擬任煙臺大學領導班子在虹口賓館合影(左起:邱殿輔、楊春洗、沈克琦、杜建寰、王義端、錢振為)

錢振為,煙臺大學創始人之一!

錢振為經歷豐富,經歷了建國後各個歷史階段,他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更加深刻,對現實政治問題、國內外形勢,尤其是汽車工業、高等教育等都有很多自己的見解。近年來,錢振為一直潛心研究、筆耕不輟,編寫了《震撼世界的中國民族復興運動》一書。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對我們來說,回顧創辦煙大所進行的改革和探索的實踐,可以更好地為學校今後的發展提供精神養料、實踐經驗。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1985年9月27日,第一屆校領導與名譽校長張承先,煙臺市委副書記、煙臺大學建設工程總指揮李殿魁合影(左起:王義端、李殿魁、楊春洗、張承先、邱殿輔、杜建寰、錢振為)

當年錢振為參與了學校的許多項重大決策,分管教學、科研等許多重要工作。包括錢振為在內的老一輩學校領導對煙臺大學這樣一所新學校,創辦發展、特色定位、改革探索,都有一些設想,這些設想是如何得以實現,今後還應該如何去繼承發揚呢?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14年10月18日,煙臺大學建校三十週年座談會(錢振為發言)

在創辦煙大這樣一所地方性新建高校時,科研上到底搞什麼,怎麼搞?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再到設立科技開發部,回顧老教師們在科技開發部的工作,例如創辦理念、具體想法和做法,對現在也有很大啟示。

錢振為說:“當時到煙臺大學主要考慮兩個問題。萬里副總理、張承先從煙臺市的長遠發展考慮,認為要辦就辦高水平大學,辦高水平大學是我們的初衷;另一點就是要一切從山東煙臺實際需要出發,這也是我們創辦煙臺大學所考慮的。不管是教學也好、科研發展也好,都要從這兩個出發點來考慮。”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07年10月9日,錢振為來校為師生作報告

“關於如何辦高水平大學,從教學、師資、招生等方面都要考慮到。當時還有一個問題:煙臺大學是一個新建學校,僅僅是單純教學,還是兼顧教學和科研?我覺得雖是新辦學校,儘管基礎條件不是很充分,但是科研不能不重視。如何啟動科研工作?綜合考慮煙臺的特點,決定還是從一些實用性的、應用性的問題來做比較好。所以就想辦一個科技開發部,能夠有一點成果,能夠在社會上有一點作用。為此,很多老師都做出了努力。”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09年8月31日,杜建寰、錢振為與學校老同志座談

錢振為感嘆道:“不過建校之初,我們更多的工作重心還是放在教學,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作為重點!山東省也肯定了我們的辦校工作,創辦學校,責任重大!如果辦一個非常一般的學校,也沒必要興師動眾。”

“那麼從科研考慮的話,就要考慮得更長遠一點,比如要考慮到發展的形勢——因為當時國家發展也很快。從國際形勢和各方面來看,中國跟韓國關係可以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山東省在地理位置上距離韓國也更近一些,所以我們就考慮到要從中韓關係問題上著手研究,當時就想進行有關韓國經濟的研究,成立一個東亞研究所之類的機構,更深入地研究一些跟山東省、跟煙臺關係密切的、重大的方向性問題。”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09年8月30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支援煙臺大學建設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在東方海天舉行(錢振為發言)

“所以從當時考慮,儘量跟朝鮮、韓國的有關單位掛鉤,吸收他們的學生來學漢語,我們也組織教師去學習。從這方面開始,有意識地開展活動,不僅僅侷限於一些當時生產上的問題,而是考慮更長遠一些,後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校在這方面也有了一定成績。”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14年10月17日,時任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崔明德、原副校長楊富民在於維紘學術中心迎接前來參加30週年校慶的錢振為

錢振為補充說:“2014年學校創辦30週年,我們辦學三十年了,還是為山東省、為煙臺市做了一定的貢獻,培養了一些人才,對地方各方面的發展也貢獻了力量。辦教育的目的,我的看法是‘什麼叫辦好教育,什麼叫成功?成功不在於說培養出了多少諾貝爾獎獲得者,要得到多少獎之類的,根本的在於是不是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07年8月4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支援煙臺大學建設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期間,沈克琦與張星、杜建寰、錢振為、韓向利、段其勝、王京強在鳳凰山賓館合影

“如果教育促進了發展,那麼我們就說教育是成功的,有意義的;如果辦教育、辦學校,對經濟社會沒有促進作用,反而拖了後腿,那就是說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這是衡量我們教育的一個根本指標,考慮的主要因素。”

從這一點考慮,煙臺大學創辦至今無疑是成功的。近幾年煙大在山東省,甚至是全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影響力越來越大就說明是社會需要的,錢振為副校長為此也感到非常欣慰。

錢振為提出:“問題是以後三十年學校怎麼發展,這是一個重大問題。前三十年我們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我們國家來講,在教育方面也是做了貢獻的,也起了作用的。但是後三十年,到21世紀四十年代、五十年代,我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我國的國際地位和世界格局都將發生變化。那麼在這個變化的過程中,煙臺大學的任務是什麼?這要充分考慮到山東省、煙臺市的特點,才能確定今後三十年我們學校的任務。”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15年4月9日,錢振為在紀念沈克琦同志座談會上發言

“另外一件事不是最大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實際上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情,就是北極的開發。現在變成了熱門話題,如果說,就像有關方面分析的那樣,今後幾十年北極的氣溫上升,那麼很可能北極航線要開通,一個是通向歐洲,一個是通向北美,這個對中國來講也不是一件小事,儘管我們不是北極國家,但是我們也是相鄰和相關國家。”

“特別像俄羅斯和加拿大,他們在北極有非常好的資源,但是光靠他們自己的力量開發不起來。這樣看來東北亞的形勢可能會發生變化,本來東北亞是東部經濟發展新興經濟區,但新興經濟區到東北亞好像已經到了末端,以後東北亞有可能是成為聯繫中國跟西歐北美的一個重要的紐帶。”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1997年7月25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支援煙臺大學建設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煙臺大學承先圖書館舉行,錢振為在會議上講話

“中國如果這方面要開發的話,現在最重要的是加強科研,研究‘中國究竟能扮演什麼角色,取得什麼好處,用什麼組織形式,國際關係應該解決什麼問題’。這些問題都擺在面前,需要仔細研究。我們又處在環渤海地區,而且過去在東北亞研究方面,我們學校好像有些老師還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可以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專題來研究。

所以我很想提個建議,建議煙臺大學把東北亞研究作為學校的一個科研方向。東北亞問題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研究,不管是經濟、政治、國際關係、科學技術等很多方面,當然有些問題可能沒有條件研究,比如氣候、氣象等,但很多問題我們是可以研究的,我們很多專業可以與之契合。”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1988年11月,錢振為、邱殿輔與美國伊裡諾大學訪校代表團合影

“這個問題既是人文科學,又是自然科學,都有關係,需要全校通盤組織形成一個團隊,綜合性地研究。”錢振為提出的兩個“今後三十年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一是我們國家怎麼實現民族復興,二是在北極開發上面做出我們學校的特色工作,他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後,煙臺大學可以在國內有個比較靠前的位置。

從歷史來看,當年建煙臺大學是為煙臺和山東的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培養人才、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的。三十年以後,錢振為副校長又給我們提出了更加宏大、更具歷史深度的課題。

在今後發展中,煙臺大學該如何找準位置呢?

“從歷史縱向來說,要為整個民族的復興做貢獻;從空間位置上講,不僅是山東半島,要考慮東北亞和北極的開發;在學科上來說,那就不能僅限於理論,包括應用的、戰略的、自然的。”

相當一部分老師都認為:從84年煙大籌建開始,錢振為在學校的辦學當中,是有戰略思維、科學謀劃和具體操作智慧和能力的人。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18年11月17日,錢振為在煙臺參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支援煙臺大學建設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煙臺大學黨委書記張偉為錢振為頒發紀念證書

錢振為說:“煙臺大學建校時,有一個很大的成功的地方,就是大家認識比較一致,不管是中央領導還是省領導、市領導,特別是王濟夫,觀點與我們非常一致,所以大家就齊心協力地去做!這是我們學校當時非常有利的條件。”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2009年8月31日,錢振為與學校老同志合影

“我們學校建校的同時,全國各地都建了一批學校。但是我們學校辦學跟其他學校比較起來,是有些劣勢的,尤其是經費上不如其他大學,比如深圳大學,但是我們全校都有一種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大家都有共同的精神支柱,並且都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形成了學校的一種風氣,這種風氣對煙臺大學來講也是一種精神財富。

儘管現在條件好了,但是也還需要這種精神。這種精神需要再總結、再發揚,從前輩們艱苦奮鬥的那種心勁、那種精神中汲取力量。”


煙大·記憶|路要怎麼走?聽聽這位耄耋之年的清華煙大人的心聲

錢振為寄語

2014年煙大建立30週年,已經到達而立之年。過去是一個新辦的學校,現在越來越成熟。在這個情況下,我希望煙臺大學能繼續堅持過去的一些好傳統,更上一層樓。在今後的三十年能夠為社會、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標題:援建歲月丨錢振為:立足過去三十年,展望未來三十年......

文字整理 / 趙海峰 趙夫琳

採訪修訂 / 姚新喜

審核 / 亓健生

“煙大之聲”網絡文化工作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