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俗語:"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說的是什麼意思?

農友君


農村老俗語“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是什麼意思?

這句老話其實是說的過年期間最重要的兩天,即除夕和春節,前者“除夕”是過去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往往也是闔家團圓,與家人一起吃團圓飯和熬夜守歲的時候。而後者“春節”是新年裡的第一天,即一年之中的歲首,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年節”,這天的過年活動主要是出門在村裡拜年,並喜迎新年的到來!因而,人們就會除夕講究吃團圓飯,春節時則會注重迎新納福!下面結合我們這邊農村過年的情況簡單聊一下:



關於“大年三十的吃”:這裡的“吃”是指團圓飯,因而也可以說成“大年三十一定要吃團圓飯”,因為大年三十,即除夕,是一家老少團圓最幸福的時候,這時也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天,往往就會顯得特別重要!一般這天不管多忙,人們這天都希望放下所有的事情,然後陪家裡老人和孩子一起吃頓年夜飯,一起看春晚熱熱鬧鬧的熬夜守歲,一起辭舊迎新,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來!

另外,老話常說“三十晚上無外人”,也就是說,在大年三十家裡一般是無外人的,這天主要民俗活動就是兩字“團圓”,而團圓的對象就是一家人,自然也不用太拘束和打扮,因而,這時往往會把重點放在吃飯上了!



關於“正月初一的穿”:關於大年初一,往往是出門拜年的時候,由於這天也是迎新納福的日子,人們就會希望以煥然一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因而會穿得喜慶紅豔一些,這樣出門拜年時也會更體面!在我們這邊農村,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餃子後,一般會先給家裡的長輩磕頭拜年,然後便是開院門,這時老人會守在家裡迎接村裡晚輩的拜年問候,而家裡除了爺爺奶奶留家外,其餘成員都會出門挨家挨戶去拜年問候。

由於這天民俗活動的對象不再僅僅是家人,往往還有村裡的宗族親屬參與,這時就得穿著打扮上要得體隆重一些,畢竟“人靠衣裝馬靠鞍”,一個人給外人的形象好壞,往往從穿衣服上就可以體現出來!因此,過年外出拜年時,就需要穿上一身得體的衣服,這樣才會顯得分外精神,也才符合新年裡的新氣象、新開始!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農村老俗語:"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說的是什麼意思?

這句農村老俗語,是說的春節活動中年三十和大年初一的兩個側重點。農村過年,著重吃穿。舊時大年帶給人們的歡樂,主要體現在吃穿上,但這吃和穿也是各有側重的。年三十側重於吃好年夜飯,年初一著重穿新衣外出活動。

大年三十的吃。

民以食為天,不管哪個節日,體現在民俗上,都是要改善生活的。大年三十的吃,是從早晨便開始吃好飯的,早飯是大米飯,午飯是包子,晚飯是餃子。過年是個團圓的日子,年夜飯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頓飯。這裡說的年夜飯,就是晚上守歲,到半夜發子時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的那頓圓圓飯。平日裡一家人吃飯,不必有酒有肉,但這頓飯是非常講究非常豐盛的,菜要做足八個,雞鴨魚肉齊全,能喝酒的,是必定要喝點的。

正月初一的穿。

大家都知道過大年是個辭舊迎新的活動,每到過年大人孩子都要買套新衣服,但這新衣服,絕對不會在大年三十就換上的,必定是三十夜間發完子吃過年夜飯,要打算外出拜年,或者即將有人來拜年的時候,大人孩子才會換上新衣服。半夜發子,過了子時,就是新的一年了,這時候換新衣,正是辭舊迎新。外出拜年,要以全新的姿態面對人,所以大家都會打扮一新,非常靚麗,喜氣洋洋的出門。所一,正月初一不管見到誰,都是衣光鮮滑的。

民俗活動都是這樣,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過年也是這樣,年前忙,年後玩,快快樂樂過大年。年後的新衣,一般要非常仔細的穿,一直穿到走完親戚,才脫下來洗一洗。


齊東晏子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農村老俗語:"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們國家是個典型的農耕文明,講究春種秋收。大年三十的吃,就落實在收字上。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犒勞。大年三十的吃是最豐盛的,這是“秋收”:

一、一家人團圓,把最美好的飲食奉獻出來,和最親近的人來分享。

二、把最珍惜的美物給自己的祖先,把最可口的飯菜提供給子孫,把最珍貴的情誼送給親人,把最在意的食物犒勞給家人。

三、三十的飯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和對未來一年的期盼。

四、三十的飯是最私密和最莊重的,所以必須是一家裡最高級別的。

再來談談正月初一的穿,如果說三十是家庭的、私密的,那麼正月初一就是相對公開的和社群的、宗族的。在這一天裡,有家事活動,更有外事活動:去給最親近的朋友或者親戚拜年;去廟裡祈福。這是“春種”!

一、穿著體面嶄新,是為了新年新氣象,人是衣裳馬是鞍,有了新衣服,人都會神清氣爽。

二、穿新衣服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

三、早起穿上新的一年的第一件新衣,來見最親愛的人和祖先和尊敬的“神佛”,許下最美好的祝願。

各地風俗雖有不同,但人們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並沒有不同,晨曦小荷只是一點點見解,希望能給大家一點有用的提示。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關注和轉發,謝謝!


晨曦小荷


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意思是大年三十要特別重視吃好,正月初一特別重視穿好。這也反映了人的一種普遍心理需求和趨向。

大年三十是一年之終,一家人團圓,除舊佈新,另外,在以食為天,吃是頭等大事,在年三十全家團圓之際重吃是最合適的,還有什麼可以比吃更重要的?所以年三十置辦年貨,會早早作準備,年三十的團圓飯會做得很豐盛。人們更明望年年有餘,年三十夜一過就是新年了,年三十的吃豐盛了,吃不完,剩下就過月過年了,表示富足有餘了,有好兆頭了。所以就是在那過去窮困的歲月,過年也是多作準備吃的,有意要吃不完剩過年的,現在條件好了,生活大改變了,不用特意,多餘剩有是必然的事,吃是不成問題了,不在於飽,而在於精與巧了。

三十除夕一過就是新年,新年就要有新氣質新氣象。人憑衣裝,鳥憑毛靚,在吃解決後,就要重穿著了,舊時過年,首先講吃,其次講穿,所以日子多艱難,過年時要多準備一些吃的,會給小孩添置新衣過年,特別到了正月初一才把新衣穿,把一家人打扮得漂亮漂亮的,以一個好形象好面貌迎接新年,讓人有煥然一新的好感覺。

年三十是年終,正月初一是年始。人們都圖善終善始,要好終好始,有好兆頭好彩頭,所以在這年終年始之際,人的是有許多講究與宜忌的,其中年三十重吃,正月初一重穿就是很重要的一項。而現在人生活大大好轉了,吃穿都不是問題了,這意味再沒過去那麼濃厚了,但還是一樣重吃重穿,只是更求精巧而已。





樹德漢碩


朋友你說的這個問題不太對,我們平時吃的穿的就很好了,完全沒有必要在大年三十胡吃海喝,身體健康重要,你說是嗎?初一就更不要說穿了。


綠水青山98340


三十吃好的,初一穿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