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到底有多爽?

讀書就是為了爽。讀書的爽應該分為,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以及純粹為了爽。

一、滿足求知慾之爽篇

滿足求知慾就像讀新概念英語等等,本身不能帶來很多愉悅的體驗,爽的感覺都是附加存在的,比如考班級第一名的各種優待、光環、自帶各種nb屬性。

學習好真的很爽的,同學之間都會高看你一眼,大家都會非常好的對待你。

“小強你太厲害了吧,又考第一”

“小強,這個題怎麼做啊”一個柔弱的妹子虛心的請教你,你都能聞到她身上若有若無的香味。

暗爽

“你啊,這樣做”

你一句一句的教會了她,收穫了崇拜感,自己重新的鞏固了一遍知識,最好的學習就是教別人,而你每天都有無數的機會去教別人。

你也就學的愈發好了。

同學對你崇拜,很爽。

老師每次看到你,你都能看到他眼裡滿意的態度,微微上揚的笑容以及耐心的態度。

老師對你肯定,很爽。

家長因為你的成績也永遠是別人家孩子的家長,每每跟其他街坊鄰居打招呼都非常有底氣。

“你們家小強學習太好了,你們怎麼教的呀?”

“也沒怎麼教,主要是那孩子自己用功,嘿嘿,嘿嘿”

因為你學習好,你爸你媽每天都會爽好幾次。

你爸媽爽,你也很爽。因為你是全家最重要的掌中之蛋。

高考放榜了~

結果顯示

695分啊啊啊啊啊啊

你的腦海有了疑問。

“是上北大呢?還是清華呢?”自己都對問出這個問題的自己感到驕傲與自豪。

同學過來問你考了多少分

“695啊~”你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留下一幫人對著學神崇拜。

老師得知你695了,激動的拍了拍你的肩膀說:“你是我這幾年最優秀的學生~以後一定要多回來看老師啊”

街坊鄰居見到你爸媽問

“小強考了多少?什麼695天哪,街坊鄰居叔叔阿姨其它家孩子的表情是這樣的

讀書到底有多爽?

你爸媽爽到天上了好嘛。

答謝宴,學子宴,有可能一科狀元了還能上個報紙。考試後父母支持你去國外或國內旅遊。

懷著對新大學的憧憬。走進國內名校。

爽爆了!!!!!!!好嘛!

入學之後,身邊更好的資源,更好的老師~

每時每刻報出自己大學名字之後,別人的表情是這樣的(⊙o⊙)

是這樣的

讀書到底有多爽?

真的是開了掛的爽,

而且還是一直持續的高頻率爽。

360°的爽。

好了,小強畢業了,因為認真學習並且名校光環,找工作意外的順利。起薪看著就很爽,( ´▽` )花起來更爽。

收入的增長,眼界的提高,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一直讀了出去。

通向知識與爽的路,當然也必定很辛苦。

世上所有的事,都要有代價的。

二、純粹的閱讀的爽。

讀完《活著》心裡就是很難過,難過的讓我哭,為之前中國的民眾哭,為男主的遭遇哭。哭的很爽,像是洗滌心靈。

讀完《白夜行》如鯁在喉,被刺卡住,痛爽。

讀完《百年孤獨》孤獨的我如果找到契合的她是不是就不那麼孤獨了,還是,依然會孤獨呢?我這樣想著。

讀完《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感覺瘋子或許都是能看到特異時空的人。讓自己多了一元認識世界的角度,爽爽噠

跟著自己的興趣,去一點一點打開別人給你留下的潘多拉之盒。打開過程中各種彩蛋、故事、懸疑、謀殺。真的太刺激了。

這種愉悅感是讓人時而落淚,時而顫抖,時而開心。

沒有什麼愛好能像閱讀一樣,到花甲之年還能繼續做的,除了象棋,寫作這些。

我們只需要坐下,打開書。就能享用精神世界的大餐,一有事也可以隨時放下。

通常我還同時吃好幾份大餐,爽啊。

說起閱讀,大家腦海中的觀念好像,讀書都是有目的。

但實話說,讀書讀的多的,能一直讀一輩子的。都是那些能讀進書裡的,能忘記時間流逝的。並且持續從書中獲得正向反饋的,也就是爽的。持續的爽。

但其實這種狀態的前提是必須看自己感興趣的。

不為其他目的,只為了自己興趣去閱讀。這樣才可能爽。

這個世界上沒有那本書我們必須去讀,不讀就會死的。

讀書沒有那麼多的目的,只是因為我讀書很愉悅,很開心。

我挺認同毛姆說的,書分四種:

1.有樂趣,有知識

2.有樂趣,無知識

3.有知識,無樂趣

4.無知識,無樂趣

有趣,才是閱讀最重要的事。

喜歡偵探就一直讀偵探,喜歡網文也行,但爽的層次不高,但也可以爽啊。

喜歡啥,就讀啥。

老鐵,沒毛病的。


讀書到底有多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