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蘇軾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他曾遍學晉、唐、五代名家,得力於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自雲:“我書造意本無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云:“到黃州後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濤之勢,加之學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坎坷,其書法風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象其為人。人書並尊,在當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習。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跋吏部陳公詩帖 》,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故三司副使吏部陳公,軾不及見其人。然少時所識一時名卿勝士,多推尊之。爾來前輩凋喪略盡,能稱誦公者,漸不復見。得其理言遺事,皆當記錄寶藏,況其文章乎公孫師仲,錄公之詩廿五篇以示,軾三複太息,以想見公之大略雲。元豐四年十一月廿二日,眉陽蘇軾書。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寶月帖》 行書,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大人令致懇 為催了禮書 事冗 未及上問 昨日得寶月書 書背承批問也 令子監簿必安勝 未及修染 軾頓首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春中帖》

軾啟。春中(四字不可辨)達,久不聞(一字不可辨)渴仰增積。比日履茲餘(一字不可辨)尊候何似,眷聚各無恙。軾蒙庇如昨。二哥(一字不可辨),春(三字不可辨)有書問往還,甚安也。子由不住得書,甚健。會合何時,惟祝倍萬保嗇,不宣。軾再拜。德孺運使金部老弟左右。七月廿六日。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啜茶帖》 行書,藏臺灣故宮博物院

道源無事 只今可能枉顧啜茶否 有少事須至面白 孟堅必已好安也 軾上 恕草草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東武帖》,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東武小邦 不煩牛刀 責無可以上助萬一者 非不盡也 雖隔數政 猶望掩惡耳 真州房緡 已令子由面白 悚息悚息 軾又上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歸園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確雲同歸院,亦不雲宿於院中,不知別有文字謬得?是宿學士院為復。只是此家傳說如此?乞更批示。軾白。今嘗改雲:宿學士院為復,且只依舊雲宿待漏舍,幸,批示。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邂逅帖》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軾啟江上,邂逅俯仰八年,懷仰。世契感悵不已,厚書且番。起居佳勝,令弟愛子各想康福,餘以面莫既人回,忽忽不宣。軾再拜知縣朝奉閣下,四月廿八日。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蘇軾《致季常尺牘》行書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一夜尋黃居寀龍不獲。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搨。更須一兩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細說與。才取得。即納去也。卻寄團茶一餅與之。旌其好事也。軾白。季常。廿三日。

蘇軾的書信,一千年了還是那麼美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