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末爾與土耳其的現代化之路——常勝將軍“加茲”

一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土耳其被處於各國分割之下,其世仇希臘則乘機吞併土耳其土地。在此國家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凱末爾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使土耳其避免了山河破碎的命運。凱末爾生於 1881 年,原名為穆斯塔法,因為這是土耳其比較普遍的名字,學校的老師給他在名字後加上“凱末爾”以便識認,凱末爾意為“正義”。

凱末爾與土耳其的現代化之路——常勝將軍“加茲”

凱末爾

凱末爾從小家境貧困,父親逝世之後, 12 歲的凱末爾離開家鄉,去不要學費的軍事預備學校就讀。在學校期間,凱末爾醉心於法國啟蒙思想,大量閱讀了被列為禁書的此類書籍。對歐洲思想家著述的廣泛涉獵,為他後來的現代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礎。

12 年的軍校生活之後,年輕的凱末爾被分配到駐敘利亞第五軍團,在這期間,他和幾個摯友組織了“祖國與自由協會”。1907 年,在馬其頓第三軍團服役時,凱末爾加入了青年土耳其黨,並參加了青年土耳其黨人領導的1908 年革命,已獲少校軍銜的凱末爾在革命中立下功勞。但革命後,凱末爾因為批評當局而被調離伊斯坦布爾,後被派往保加利亞擔任武官。在保加利亞期間,凱末爾對世界上最先進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提高了自己的軍事素養。

凱末爾與土耳其的現代化之路——常勝將軍“加茲”

穆罕默德五世陵寢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在保加利亞的凱末爾主張土耳其應保持中立,但他的建議未被採納。1915 年 2 月,英國和法國聯合出動將近50萬部隊,進攻土耳其的加里波利半島。凱末爾被緊急召回國內,被任命為第十九師上校師長,率部前往海峽迎戰。8月,凱末爾被任命為海峽戰區司令官,全權指揮部隊作戰。經過 11 個月的苦戰,凱末爾最終擊退了英法聯軍的進攻,贏得了一戰期間土耳其唯一的一次勝利, 獲得了“海峽及首都保衛者”的美譽。

一戰之後,希臘乘機擴張領土,派兵在土耳其伊茲密爾港登陸,想吞併土耳其的歐洲部分和愛琴海地區。對於阿拉伯各省的獨立,土耳其尚能容忍,到底非我本族,隨他去了。但曾經的附屬民族、世代的仇敵希臘,竟然侵入到土耳其的心臟地區,這對於土耳其人來說是無法容忍的恥辱。希臘軍隊在各地遭到游擊隊的頑強抵抗,但這些抵抗都是零星、自發的,要想有效對抗希臘,就必須有一個強力人物出面整合各方力量,這個人物此時已非凱末爾莫屬。

凱末爾與土耳其的現代化之路——常勝將軍“加茲”

1919 年 5 月 19 日,在希臘人於伊茲密爾登陸後的第四天,凱末爾受命來到黑海沿岸的薩姆松,遣散剩下的土耳其軍隊。但他沒有遣散軍隊,反在此基礎上組織了一支軍隊。以此為基礎,他聯合各地武裝團體,召開全國各地代表大會,以拯救土耳其於危亡之中。

穆罕默德五世在 1918 年暴斃之後,他的弟弟繼位成為穆罕默德六世蘇丹。凱末爾的努力被穆罕默德六世所敵視,他被譴責為“冒充國家代表的人”,準備討伐他的“討逆軍”也已經組織起來。1920 年 3 月,凱末爾被伊斯坦布爾軍事法庭缺席審判為死刑。至此,凱末爾和穆罕默德六世已不再能和平共處。1920 年 5 月,凱末爾在安卡拉組建大國民議會,建立政府,宣稱自己是土耳其唯一合法最高權力機構,與穆罕默德六世處於對峙狀態之中。

凱末爾與土耳其的現代化之路——常勝將軍“加茲”

色佛爾條約

1920 年 8 月,老邁昏庸的穆罕默德六世與英、法等國簽訂了屈辱的《色佛爾條約》,將土耳其最為富庶的地區割出,僅存的領土上沒有任何工業,沒有必需的自然資源。土耳其沒有了獨立的軍隊,戰略要地海峽、國家的財政預算也要受協約國監管。屈辱的條約,使土耳其人將簽署條約的這天視為國恥日。

由於以凱末爾為首的安卡拉政府和土耳其民眾的強烈反對,穆罕默德六世也不敢執行《色佛爾條約》。英、法見不能達成自己的利益要求,便支持希臘在 1920 年下半年發動攻勢,企圖以武力來執行《色佛爾條約》。

從 1920 年至 1921 年,先後進行了三次希土戰爭。希臘人在第一次、第二次希土戰爭中,輕鬆地擊敗了土耳其人。在 1921 年 7 月的第三次希土戰爭中,凱末爾指揮自己創建的新軍,擊敗希臘軍隊,取得了勝利。擊敗希臘後, 大國民議會授予他“加茲”稱號,意為“常勝將 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