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最聰明的兩個謀士沒有遇到好君主,一個逃走一個被殺讓人惋惜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這是歷史中對於謀士的最高評價,是君主對麾下人才的認可,也是謀士們追求的最高榮譽,在句話是劉邦誇讚張良的經典語錄,成為後世很多君主對謀士的誇讚,張良也成為後世謀臣們追逐的對象。

張涵予在《鴻門宴》中飾演的張良將他的霸氣和果敢展示的淋漓盡致,張良是秦末漢初的重要人物,沒有加入劉邦之前就組織刺殺秦始皇,失敗之後沒有心灰意冷,隱姓埋名尋找推翻秦朝的機會。

劉邦得到張良的認可,在張良的幫助下劉邦也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底層人物逐漸走上高位,在身份轉變的過程中張良發現劉邦並不是一個好的君主,只不過為時已晚,張良只好在成功之後找機會脫身,躲過了劉邦的過河拆橋,保全自己的性命。可惜最聰明的謀士遇到的是一個不近人情的君主,沒有得到繼續施展自己的舞臺。


和張良處境相同的還有後世的劉伯溫,他也是歷史中聰明的謀士代表,朱元璋在他的幫助下推翻元朝的統治,建立明朝開創盛世。初次加入朱元璋的劉伯溫感覺等到屬於自己的明君,希望在他的麾下展示自己的才能。確實劉伯溫很厲害,在明朝建立的過程中和統治的初期立下汗馬功勞,成為重要的開國功勳。

但朱元璋和劉邦有相同的顧慮,平民出身的他們擔心自己統治不了曾經的夥伴,於是採用最簡單的辦法,屠殺掉功臣保證自己的王朝的穩定,劉伯溫施展自己的舞臺變成終結自己性命的斷頭臺,功成名就的他被朱元璋惦記。

奮鬥一生的劉伯溫已經老了,有了退隱的心思,即使這樣依舊沒有逃過朱元璋的屠刀,劉伯溫這個聰明的謀士死在了朝堂之上,沒有張良急流勇退的果斷。張良和劉伯溫都是可憐人,他們兩個是歷史中聰明謀士的代表,只可惜遇到的不是自己的伯樂,只能在人生最後的歲月尷尬收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