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宦官橫行?

飯飯飯飯飯


真要說起來,唐朝宦官的興起實際是在唐玄宗時期。唐玄宗之前,宦官的定製比較嚴格,人數大約為三千人,基本沒有宦官被授予正三品官職的情況。太宗朝的時候,內侍省就不置正三品官職,而當時的長官就是正四品的內侍。中宗和睿宗時期,因為當時朝廷本就比較混亂,所以可能出現幾個正三品官職的宦官,不過數量是極少的,所以,那時候的宦官並不能成事,也無法干預朝政。

但這種情況到了唐玄宗時期發生了改變,唐玄宗在皇帝位子上坐久了,難免事事就多了起來,尤其注重宮禁,宦官的數量有所增加,最重要的是,這個時期有很多宦官被授予正三品的官職。唐玄宗對宦官的依賴逐年增加,不過在唐玄宗時期,雖然宦官開始擴張,但並沒有威脅到皇權。

這一時期最著名的兩個宦官就是楊思勖和高力士。這兩個宦官都曾跟隨唐玄宗發動宮廷政變,也都對唐玄宗忠心耿耿,一個負責在外面征伐,一個負責在宮內服侍唐玄宗,可以算得上是唐玄宗的左膀右臂。楊思勖武功高強,主要對外征伐,此人心狠手辣,手段異常歹毒,但是戰無不勝,又對唐玄宗忠心耿耿,也算是一名好宦官。

高力士則主要在皇宮內服侍唐玄宗,位高權重,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等等將相都曾經過高力士的提攜。高力士也是對唐玄宗忠心耿耿,不離不棄,安史之亂中隨唐玄宗入蜀,後又隨太上皇李隆基回到長安被囚禁。只是因為被李輔國陷害而遭到流放,未能見上李隆基最後一面。

這兩個宦官算是唐玄宗時期最具典型的兩個宦官。當時的皇權還是比較穩固的,即便宦官眾多,官職很高,也沒有形成宦官專政的局面。

只是宦官一旦勢大,勢必和皇權形成衝突,一步步干涉朝政。安史之亂可以說給宦官專政提供了滋潤的土壤。肅宗和代宗時期,宦官開始把持朝政,這一時期主要出現了三位比較有名的宦官: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

李輔國是開了唐朝宦官干政的先河,李輔國最開始只是李亨身邊的一名太監,後來在馬嵬兵變後輔佐李亨北上靈武僭越稱帝。唐肅宗是非常寵信李輔國的,而李輔國的權力也是很大,他和張皇后狼狽為奸,把持朝政,排除異己。但後來兩人又分道揚鑣,李輔國在唐肅宗去世前夕撥亂反正,保護了太子李豫,並在之後輔佐李豫繼位。這時候的李輔國真的是權傾朝野了,甚至想讓唐代宗安心呆在宮中,一切政事交給他來處理。

程元振後期和李輔國爭權,成為唐代宗除掉李輔國的突破口,在除掉李輔國之後,程元振也權傾朝野。而魚朝恩說起來更多的是監軍,在安史之亂中,他沒少誣陷郭子儀和李光弼等,無奈當時的皇帝不信任武將,只信任宦官,所以平叛之路並不好走。

不過這個時期的宦官雖然權勢很大,干涉朝政,但並沒有完全握有軍權。但是當時的大唐已經是宦官橫行,皇帝除掉這個又信任另一個,所以宦官干政一直不曾斷絕。

唐德宗繼位之後,曾排斥宦官,然而這種局面並沒有持續多久,涇師之難中宦官竇文場、霍仙鳴有功,之後,德宗就讓兩人做了護軍中尉,正式開始掌握重兵,禁軍和神策軍都由宦官專權。

由此,宦官真正成為大唐的龐然大物,甚至有時能凌駕於皇權之上。掌握生殺大權,操縱皇帝,甚至有能力廢立皇帝。比如逼唐順宗退位而扶立唐憲宗繼位的俱文珍;再比如唐僖宗以“父”相稱的田令孜等等。

可以說,大唐中晚期,宦官干政現象是極為嚴重的,宦官真的是在帝國內橫行。而皇帝無力對此做出有效的遏止改革。如果說唐玄宗時期還出現了幾個能力不錯又對皇帝忠心耿耿的宦官,而唐玄宗之後,基本就再也沒有什麼好宦官出現了。他們為了一己私利肆意干涉朝政,弄得朝廷烏煙瘴氣,而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唐朝滅亡。


蕭曉四姑娘


在中國封建王朝中,有一類人是不能忽視的,這些人就是宦官也就是太監,他們大多數在皇宮之中服侍皇帝和后妃們,是比較親近的皇帝,但是有時候宦官也會影響朝廷的大勢,甚至出現專權的局面,比如明朝的宦官就比較出名,其實唐朝的宦官也比較出名,出現了官宦專權的局面,其實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隋到唐朝初年,甚至從唐太宗到唐睿宗時期,是唐朝宦官勢力開始抬頭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宦官還沒有多大的作用,唐太宗在位時期,鑑於前代宦官干政的歷史教訓,對宦官限制非常嚴厲,宦官只是“門閣守禦,庭內掃除,廩食而已”,稍有不軌便遭到嚴厲的懲罰。武則天執政時,集權於內廷,以牽制外朝的功臣宰相,內官用事開始增多。不過,武則天不像東漢時期的那些女主們,要憑藉宦官成為自己和男性大臣溝通的橋樑,這一階段宦官沒形成什麼勢力,品級也都很低,都沒有什麼權力。

而唐玄宗李隆基開始對宦官給予實權,比如大太監高力士就在這個時候在朝野聞名,但是這個時候宦官也只是皇帝的家奴而已,真正讓太監掌握大權的是從唐肅宗李亨開始,李亨在安史之亂中即位,其中宦官在他繼位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加上有安史之亂在眼前,他對那些武將更加的不信任,宦官則大受寵信,開始內掌軍隊,外監諸將,其權力從內廷向外朝逐步延伸,從間接向皇帝進言干預朝政到直接把持軍政要職,最終形成了專權格局。比如這一時期的太監李輔國,就大權在握。他在安史之亂期間,勸說太子李亨繼承帝位。唐肅宗即位後,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開始掌握兵權,並改名為輔國。之後又阻止了張皇后廢唐肅宗所立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的企圖,保護了太子李豫即位, 被冊封為司空兼中書令。也就是說他都已經干預了唐代宗的廢立,最後被代宗信任,最後因為太過於囂張跋扈被代宗給殺掉了。

而代宗死後,德宗繼位,對宦官進行了限制,不過後期依然任用宦官為將軍,掌握神策軍,皇冠的勢力再一次擴大。順宗一朝太監勢力暫時被削弱,但是到了唐文宗的時候宦官勢力再一次發展。


唐憲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專權的鼎盛期,這股依附於皇權的惡勢力,對它所依附的皇權構成嚴重的威脅。“二王”改革失敗後,幾乎所有宦官都參與朝政,廣泛深入到當時政治生活的許多重要領域。如大批宦官進入政府,擔任諸司使職;掌握宮中全部機要,出納王命;干預吏選,監視外朝官員;掌握書院、國子監等本是封建士大夫涉足的領域。宦官已經可以廢立皇帝了。

這個時候的皇帝除了太子身份即位外,其餘的都是由宦官廢立。唐文宗哀嘆自己還不如周赧王、漢獻帝,他說:“赧、獻受制於強諸侯,今朕受制於家奴!”皇帝為了保住帝位,也只得巴結、縱容宦官,如宦官楊復恭以擁立昭宗有功,自稱“定策國老”,罵昭宗為“負心門生”,昭宗也無可奈何。連皇帝的命運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還有誰敢跟他們作對呢?


其實宦官之所以能夠橫行無忌,還不是因為政治上的無能,皇帝的信任,本來宦官只是皇帝身邊的服侍者,但是皇帝卻逐漸給他們權力,甚至是要命的軍權,那還了得,這不是任用他們坐大嗎?也就是說如果政治清明,君主賢明的話,宦官也不能這樣橫行吧。


天楓說


唐朝宦官專權的問題可以說是是從唐玄宗時期開始的。唐玄宗在位時間長,對宦官的適用範圍更廣,限制也很少,基本上就是隨心所欲的安排官職。他喜歡的欣賞的宦官,就能授予三品的左右鍵門衛將軍這樣的職位,品階可以說是相當的高。這樣的做法,當皇帝還是有控制力,且是比較昌明的時候,尚且還能控制宦官的專權,但是一旦成為了定製逐漸延續到了後代,一旦皇權勢弱,必然宦官就會專權。

在初唐,朝廷對宦官的使用限制還是不少的,唐太宗時期,級別最高的內侍官也不過就是個四品,且只是限於內廷。武則天時期宦官的職能也超不出守門掃灑這樣的工作。但是唐玄宗時期就不一樣了。他在的時候,最為眾人所知的就是當時的兩個宦官,高力士和楊思勖。高力士的影響力高到,李林甫、安祿山都是經他推薦為將的。

但是宦官真正的開始觸碰權力,要從安史之亂後他們掌管禁軍的兵權開始,並且很快就發展到了宦官統領神策軍,並且成為了定製一直到唐朝滅亡。簡單來說,神策軍地位高於進軍,相當於是中央軍精銳,同時宦官又擔任監軍史,派到各個藩鎮,成為中央的耳目直接對中央負責。由此可見,其實神策軍中的這些宦官也擔任著某種程度的特務職能。

唐憲宗時期,宦官更是掌管了禁軍、神策軍,兩樞密使、兩中尉,就是“四貴”,掌握軍政大權,成為實實在在的統治者。這可以說就是純粹的人禍。從唐玄宗埋藏下來的禍患,後面的皇帝不僅沒有及時的遏制宦官的權力擴大,反而為了控制朝中官員而將權力讓渡給身邊的宦官,最終養虎為患。


國家人文歷史


中國有三次宦官當政的時代,東漢,唐朝 ,明朝 。東漢的宦官時代是因為外戚專權,皇帝長大以後 為了奪回權力只能依靠宦官,宦官專政壓迫大臣 大臣又反抗,東漢的皇帝基本短命 外戚又當政,皇帝再依靠太監,如此循環幾次東漢就折騰完了。

明代是皇帝直接給予太監票擬的權力 直接代替皇帝批摺子,明代中後期,內閣基本默許了這種方式,大體合作愉快,由於太監的權力是皇帝給予的,太監沒有架空皇帝,凌駕內閣之上。換言之,宦官就算是皇帝的秘書。

而唐代的宦官之禍最猖獗,最惡劣,都達到了殺皇帝,廢皇后 立新皇帝的地步。唐玄宗之前,唐代沒有宦官當政的,但安史之亂以後,皇帝不信任大臣,地方藩鎮割據。晚唐又發生牛李黨爭。皇帝實在是很難相信大臣,只能相信宦官,但隨之而來的是,宦官的猖獗,而皇帝到後來根本無法掌控宦官。甘露之變,居然是皇帝與大臣合夥誅殺宦官,但機密洩露,宦官公然殺了唐文宗,另立新帝,從此以後,大唐繼承人徹底由宦官說的算了,數位皇帝死於宦官之手。大唐也徹底進入宦官時代。直到大唐覆滅,這個畸形的政體才宣告結束。


清水空流


宦官的權力是皇帝給的,皇帝死了,制度還在,宦官繼續擁有權力,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會派自己信任的宦官掌握重要職位,如此一來,新宦官代替老宦官,但是,唐朝有個問題出現在宦官掌握權力成為制度,這個制度的始作俑者就是唐肅宗李亨,他把保衛皇宮軍隊的權力交給李輔國,唐代宗廢了李輔國又重新派新的宦官擔任要職,從此變成為制度,宦官發展勢力,小宦官都是大宦官的忠實奴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到了唐憲宗時,居然被宦官毒死了,居然沒走漏風聲,再到後來,皇帝的廢立都被掌握在宦官手裡,特別是甘露之變,權力被宦官完全奪取,任何一件事都是由開始,發展,高潮,結束的過程,不僅宦官權力會發展到頂峰,大臣也是一樣的,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那就是經常換官員,包括一把手,不停地調換,新人代替老人,分散權力,法制精神,如此一來,誰也沒有能力一手遮天,也就不會有萬歲,九千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