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兩國開始組建“多邊主義聯盟”,卻沒有帶美國,這是何意?

淡然小司


繼3月25日法德兩國宣佈建立“聯合議會”以後,兩國又傳出一個重磅消息,法國和德國兩國外長宣佈計劃建立“多邊主義聯盟”,而且美國這次並沒有被邀請加盟。法德兩國這是何意呢?銘蘇先生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法德為了自身利益而倡導建立多邊主義聯盟。

近年來,隨著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全球多邊主義合作機制遭受重大挑戰,而這個破壞多邊合作機制的代表就是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後,堅持美國利益優先,退出巴黎氣候公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多個多邊合作組織,給世界多邊合作帶來巨大沖擊。

據法德政府內部消息人士稱,法德建立“多邊主義聯盟”計劃的目的是在保護主義和貿易爭端持續升級等情況下,繼續推動全球化與國際合作。因為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也是法德等歐洲國家深受其害,比如去年美國發起對歐洲國家的貿易戰,就讓歐洲國家很受傷。所以法德通過倡導建立多邊主義聯盟,通過這種多邊合作機制來保護自身經濟利益。

第二、美國是多邊主義的攪局者,法德不希望美國加入。

美國憑藉自己的優勢地位可以隨便制裁其他國家,隨意退出認為對自己不利的多邊協定,美國希望通過新的雙邊協定來代替多邊協定,這樣就能夠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爭取有利於美國的條件。

法德此次倡導建立多邊主義聯盟,將會是由推崇多邊主義的國家主導和參與,而那些奉行單邊主義或雙邊主義的國家就沒有必要加入這一組織,因為這與本國的對外政策理念不合。所以美國作為一個多邊主義的攪局者在多邊主義聯盟是不受歡迎的。

法德通過兩國合作,推進歐盟建設,推進多邊主義發展,這說明法德通過兩國聯合來提升兩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和地位,同時法德主導的歐盟也在謀求獨立發展。法德兩國有意為歐盟爭取更加獨立自主的發展方向,而不是跟隨美國的腳步。


銘蘇先生


歐盟遲早要和美國決裂,美國現在已經不受歐盟的待見,很明顯德法兩國要自己單幹,將美國邊緣化!

德法兩國3月25日成立“德法聯合議會”之後,馬上開始逐漸“多邊主義聯盟”,行動果然夠快。德法兩國之所以不帶美國玩,是因為他們這個圈子裡的國家,已經發自內心的不接受美國,他們不會眼眼睜看著自己的國家利益受損,更不希望被美國繼續盤剝下去,他們要組建自己新的圈子,一個沒有美國的圈子!

德國和法國的行動,就是對美國的抗議,如果不出意外,在不久的將來,德法等國還會宣佈退出北約,徹底和美國分開,如果德法等國繼續留在北約,美國還會繼續用軍費開支做文章,掏空他們國家的錢袋子!

德法兩國之所以要建一個沒有美國的圈子,是因為他們無法接受美國的條件,美國要求他們不和俄羅斯等國進行貿易往來,還讓德國停止建設北溪二號等天然氣管道,歐洲國家在能源讓非常依賴於俄羅斯,有怎麼會自己害自己。最近北約制裁俄羅斯正準備暫停對歐洲國家的能源供應,德國就已經開始著急!

德法兩國不帶美國玩,是因為美國總想讓他們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惡化,總想著在自己的國家部署導彈對付俄羅斯,讓德法兩國總是受到俄羅斯的炮火威脅,然後美國趁機謀利。目前美國在歐洲的外交已經挫敗,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國務卿蓬佩奧都感到失落,一個強大的歐盟即將崛起,德法加油,世界人民支持你!


老鱷魚觀天下


歐盟德國與法國又搞大事,為什麼不帶北約之首美國一起玩呢?覺得主要原因是德法搞得(多邊主義聯盟)不符合特朗普執政下美國的利益。

(上圖:默克爾與馬克龍親切握手)

3月2日,歐盟兩大領頭羊,德國與法國宣佈搞事,組建“多邊主義聯盟”,該聯盟的主要宗旨是繼續擴大全球,國際貿易多元化發展合作,多邊合作,這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相違背,“多邊主義聯盟”向國際社會貿易敞開大門,平等互利積極合作。

這與美國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簡直就是對頭戲,這次是德法沒有邀請美國,就算邀請了特朗普,特朗普不一定去,美國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路上一去不復返。表現出美國的不自信與自私。

(上圖特朗普)寶寶不高興

在這次法德的“多邊主義聯盟”組織表現來看吸引了許多國家的興趣,有較大的多個經濟體,像印度,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連美國的兩個鄰國墨西哥與加拿大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更不用說那些比較弱的小國了,小國更願意參加這種平等互利的組織了。

這應該是歐盟與之貿易保護主義的一次當面的對抗,給自私貿易保護主義當頭一棒。

(上圖歐盟旗幟)


牛頭馬面兩鬼


這是德法要推動全球多極化格局,為自己設定的全球性角色。。

德法要成立的組織以多邊主義為主要訴求,本質上就是否定美國的一超格局。。是在美國各種退群之後,德法看到了全球的多極化趨勢,試圖要在多邊主義領域區別於美國、俄羅斯、中國這三個大國的超然國際地位,也區別於英國的光榮孤立。。

德法的這一構想是亞琛協議和歐洲軍計劃的延續,是在全球政治格局中正式與美國分道揚鑣的宣誓。。美國與德法在歐洲的角力就此展開,歐洲各國立刻就面臨選邊站隊的問題。。

全球多極化格局中,美國與德法撕扯歐洲的同時,處理對俄羅斯的關係與中國的關係甚至與中東鄰居的關係,都是歐洲各國需要面對的複雜局面。。

去年熱炒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論,面對俄羅斯在敘利亞和委內瑞拉的強勢,以及德法多邊主義的努力,可以說是學術上的幻想破滅了。。世界大勢不是個別學者預言的什麼中美大國博弈,也不僅僅是更早一點的什麼海權論和陸權論的美國對中歐的對抗,而是多極化。。

多極化就是每個大國都在苦思冥想自己的優勢,都要以我為主,未來的世界不是圍繞美國來運營,同樣也不可能圍繞人均GDP一萬美金的中國來運營。。

世界進入互相牽制、互相競爭、互相合作的新格局,沒有誰有一錘定音的能力,大家需要縱橫捭闔需要多邊外交,處理這一局面特朗普是外行,中國可以從春秋到戰國這一歷史階段汲取歷史經驗。。

德法不會繼續當二流跟隨者,美國老大衰落了德法要出頭,中國需要友好德法聯手德法,友好俄羅斯聯手俄羅斯,中國的朋友越多,在多極化格局中越遊刃有餘。。

美國帶領五眼聯盟圍堵華為一戰速度垮塌,就是多極化格局下各國的自然反應,美國一言堂做不到。。意大利要友好一帶一路,也是走在美國的對立面,同時走在德法的前面,也是說德法在歐洲搞一言堂也做不到。。美國和德法都做不到,中國有關學者也不該跟著談什麼大國決勝論了。。

中國踏踏實實做自己,先民族復興就好。。



山東精創車加工


德法開始組建“多邊主義聯盟”,為什麼不帶美國?這個問題應該很好理解,因為“多邊主義聯盟”就是為了對抗“美國第一”這個單邊主義的。沒“美國第一”,大家就是在多邊,平等,互惠的環境中從事政治,經濟,環境保護諸方面的世界合作。有了“美國第一”,原有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是選擇“多邊主義”,在世界已形成的規則中合作,各國一起來主持世界事務。還是聽從美國吩咐,緊跟在美國後邊為美國搖旗吶喊,分一杯殘湯剩飯。這是特朗普上臺以來各個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



特朗普這次上任,把美國的霸權主義行為玩到了極致,它直接拋開了在世貿組織框架下搭成的多邊主義的貿易規則,重新開始一對一的談判,利用美國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優勢,強迫各國簽定有利於美國的貿易規則。與歷史上美國的霸權主義行為不同的是,美國把矛頭首先對準的是它的盟國:是歐洲,歐盟,是G7中的幾個大國: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加拿大等。美國這樣做,自然會“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受壓迫最重的德國自然就要有反抗了。

德國是歐盟經濟發動機,經濟上一技獨秀,或許美國看中了這塊肥肉。特朗普的“美國第一”,對德國多方面造成了傷害。“伊核協議”達成後,德國在伊朗有了大量的投資,德國的化工,機械,工廠設備也大量出口伊朗,從伊朗又購回大量的石油。但由於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採取了對伊朗的制裁,甚至“禍殃池魚”,波及到與伊朗有經貿關係的國家,德國成為了最大的受害者。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美國在其國內駐有軍隊,美國不僅經濟上對德國打壓,在歐洲的防務費用,軍備的更新,國家安全等方面不斷地向德國施加壓力。德國選擇“多邊主義”這個議題向美國開戰,也是一種無奈的反抗。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德國仍是個主權不完整的國家,在美國的壓制下,政治軍事上不能有大的所作,只能從經濟問題上找突破口,美國的單邊主義讓世界討厭,讓歐洲國家反對。德法兩國組建“多邊主義聯盟”不僅會贏得歐洲各國的歡迎,還會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法國傳統的“戴高樂主義”本身就有獨立於美國的傾向,而英國一向追隨美國,特朗普上臺後也未獲得好的待遇。“美國第一”的單邊主義已經成了“世界公敵”,在這個旗幟下,會招徠更多的國家參與到這個行列裡。可以看到這是德法反美行動的開始,不遠的將來,反美可能會有更多的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