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新民晚報新民眼工作室 阿瞳目

“領導,我不喜歡吃青團。”

“那正好,你可以做一篇

‘一個不愛青團的人吃了60個青團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算工傷嗎?”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視覺中國

01

開吃之前先瞅瞅有哪些糰子

整整60種!


從年年要排隊才能買到的“網紅”老字號杏花樓、王寶和、新雅、王家沙,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郊區手工作坊,甚至還有電商平臺、高校食堂……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全市各區快遞過來的青團,把我們本來就不算寬敞的辦公室擠得滿滿當當。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又是一年青團季。在領導的“親切”威逼下,阿瞳目也成為了一名測評試吃的“吃團群眾”。

戳視頻⏬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各式青團攤了滿滿一桌,列裝整齊,接受“檢閱”。

從外觀看,不單單隻有綠色,還混搭了粉色、紫色、橙色、黃色……看起來“春意盎然”。儘管也有一些“吃團群眾”誇讚它們顏值頗高,但深信自然法則的人依然佔據多數:越美麗的東西越危險。

另外,阿瞳目不禁想問——您這五顏六色的,為啥也能叫“青”團?明明沒有用艾草嘛!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如果說,網紅青團在外觀上至少保持了糰子模樣,可是這肚子裡的餡料,卻可謂中西合璧、五花八門了:爆珠流沙、胡蘿蔔五仁、蝦仁蘆筍、蔓越莓紅棗、雞絲培根、醃篤鮮酸菜魚、小龍蝦……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這……在正式開吃之前,先來看看試吃官們的初印象吧!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一聽名字就不想吃的口味

胡蘿蔔五仁

五穀雜糧

酸菜魚

小龍蝦

紫薯五仁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光聽名字就想嘗試的口味

鹹蛋黃肉鬆

小龍蝦

奇異粉團

紫薯豆沙

醃篤鮮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阿瞳目點評:

抱著嚐鮮目的,大家往往會選擇一些新奇的口味,但是,創新過了頭,反而會引起反感:“惡,連這個都能往裡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胡蘿蔔五仁口味了,得票率高達80%。火龍果肉鬆、蘿蔔鮮肉等也獲得了提名。

“小龍蝦”則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神奇選項,同時上了“最想吃”和“最不想吃”雙榜。

另外,從整體評價來看,各式“奶黃”“鹹蛋黃”“流沙”等“蛋黃周邊”口味最受歡迎,可謂自帶流量。

02

請收下這份來自“吃團群眾”的榜單

這一天下午,試吃官們品嚐了60種奇奇怪怪的青團後,最終得出了以下結論——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網紅榜”TOP3

杏花樓雞絲培根青團

杏花樓奇異粉團

盒馬酸菜魚青團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網紅榜”值得嚐鮮款

王寶和蝦仁蘆筍青團

盒馬流沙爆珠青團

新雅盒馬聯名款海苔鹹蛋黃肉酥青團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阿瞳目點評:

這些名字聽起來怪怪的是不是?試吃官們一開始也有些抗拒,吃過之後才驚覺,大大出乎意料!果然,創新也需要功底,“網紅”可不是那麼好當的。

“傳統榜”TOP3

新鎮江豆沙青團

浦東新場”老味道“豆沙青團

松江方松食堂豆沙青團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阿瞳目點評:

試吃官們一致認為,低調傳統的豆沙口味應該單列一項。大部分傳統老字號的豆沙青團都維持著較高水準,畢竟它們已經做了百年,必然有值得稱道之處。需要一提的是,郊區手作青團也被列入榜單,純天然艾葉汁等原汁原味的食材是加分項。

除了最受歡迎榜單外,試吃官們還評選出了若干單項獎。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以下幾款青團,在泱泱青團大軍中脫穎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TOP

·

最“內有乾坤”獎

盒馬流沙爆珠青團

外表不大起眼,是中規中矩的青色,但這絕對是一顆“肚有乾坤”的寶藏青團!它餡料層次豐富,能相繼品味出蛋黃流沙、蔓越莓等口味,而它的最大賣點當然在於爆珠啦,咬破以後會有小驚喜。超過半數的試吃官在“創意”一項裡給出了10分滿分。

TOP

·

最“反差萌”獎

盒馬酸菜魚青團

在開箱試吃之前,沒有人對它抱有期待,甚至一度在“一聽名字就不想吃”排行榜種名列前茅。結果它憑藉淡淡的辣味和酸菜魚獨特口感,征服了試吃官的味蕾。如果要說有缺點的話,有一位試吃官吐槽道“都是酸菜沒有吃到魚”。也可能是魚被其他人搶走了吧,畢竟這顆青團價格有點小貴,要8塊錢一個,貧窮試吃組只買了2盒,大家分著吃。

TOP

·

最“不可貌相”獎

王寶和蝦仁蘆筍青團

長了一張普通青團的臉,咬開以後卻發現竟藏了五六隻整顆蝦仁,真材實料,口感鮮美,吃起來有大大的滿足感。

TOP

·

最“打臉真香”獎

杏花樓奇異粉團

嬌豔粉嫩的粉團,在一眾綠色青團中顯得耀眼奪目……平心而論,這個高顏值、少女心的顏色適合拍照,但是有點華而不實,一看就讓人覺得缺乏食慾。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味道竟然很不錯,外皮傳說中的草莓味不濃,餡料是奶油和蒟蒻,有人說嚐起來像雪媚娘,有人說像滾雪球。顏值與口感並存,讓人不由發出王境澤式的“真香”感嘆。

TOP

·

最“望而生畏”獎

胡蘿蔔五仁青團

五仁已經夠可怕了,還要加上胡蘿蔔,這是誰想出的魔鬼組合?超過半數的人光聽名字就選擇拒絕。不過,阿瞳目要為它正名,其實胡蘿蔔是表皮的天然染色劑,橙色糰子的顏值還是挺高的。五仁的味道也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可怕,不是月餅裡的那種,而更像糖醃的堅果拼盤,內容豐富。

TOP

·

最“中西合璧”獎

杏花樓雞絲培根青團

奶油、培根、雞絲……聽起來像在做意大利麵,這些東西包在青團裡會好吃麼?面對質疑,這款青團給出了答案:好吃!

TOP

·

最“高貴冷豔”獎

Q心奶香紫薯肉鬆青團

這款青團,起了一個非常高級的名字,但是想要吃它的人卻寥寥無幾。也許是因為餡料過於“大雜燴”,也許是不忍破壞它的精緻賣相(裡面似乎有五種顏色),總之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了。這款青團就這樣“高貴冷豔”地躺在盒子中,靜靜看著試吃官的叉子從它身邊一次次繞過。

一路品嚐下來,大多數青團還是受到了認可,但也有一些堪稱“踩雷”。

比如有一款“奶黃椰蓉青團”,就受到不少吐槽:“皮很硬不入味”“皮和餡兒是分開的”“沒有流黃”……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還有一款看似中規中矩的“鹹蛋黃細沙青團”,一半甜一半鹹的口味堪稱詭異!鹹蛋黃與豆沙,這兩款最常見的食材組合非但沒能擦出火花,卻完美掩蓋了對方的味道,口感遠不如鹹蛋黃豆沙月餅。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另外,過於簡陋粗糙的包裝,也會影響試吃官的初印象。

03

在“網紅”潮流中堅守傳統陣營

在人群中,有一位固執的70後。他堅持只吃豆沙青團,除此以外的他堅決不碰,可以說是絲毫沒有身為試吃官的自覺。

哪怕其他人大呼小叫極力推薦,他依然不為所動,以孤傲的姿態獨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靜靜品味豆沙的細膩與艾葉的清香。

“什麼小龍蝦、奶酪……我都不能接受。我只能吃豆沙的,這是最傳統的,也是最好的。”這位70後如是說。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鑑於此,這次試吃官們還特意選取了一些郊區手作青團,例如浦東新場青團、金山廊下桂芳阿姨手工青團、奉賢麻花郎青團、松江方松食堂青團、松江萬英農場青團、嘉定好零青團等,開展了一場“傳統”與“網紅”的PK大戰。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掏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如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所寫的那樣,這些鄉村手作青團,大多采用了傳統工藝:

選用新鮮艾草,將榨出的汁揉入麵糰,混合拌勻後,再包上豆沙等餡料。這樣製出的青團色澤碧綠,清香怡人,滿溢春天的氣息。

現在市面上的青團,有的採用漿麥草,有的採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綠葉蔬菜汁和糯米粉搗制而成。奉賢青團則與眾不同,是用一種名為麻花郎的野菜做成的。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麻花郎

製作麻花郎青團前先要將已經用開水焯過的麻花郎洗乾淨,然後再把麻花郎和糯米粉揉在一起。麻花郎不需要進行榨汁,可以直接和麵團揉在一起,揉麵團的力道和水分也是有些講究的。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值得一提的是,郊區人民在堅守傳統工藝的同時,也開始嘗試加入創新元素:

新場的青團有了南瓜、紫薯等新口味,松江方松食堂嘗試了薺菜鮮肉、竹筍鮮肉、雪菜竹筍等滿足“鹹黨”,金山廊下的青團裡更是包進了馬蘭頭和小龍蝦。

不過稍顯可惜的是,經過快遞運輸後,這些郊區青團的口感稍有折損。再加上可能是“生作”“熟作”的製作工藝不同,郊區青團的表皮格外堅硬,嚐起來頗有些“費牙”,最好是隔水蒸過後才能食用。

奈何,辦公室條件有限,試吃官們只能悻悻作罷。

最後,經決定,鄉村手作青團集體榮膺“最原汁原味獎”。

04

一部青團的進化史

“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古時,人們在清明節吃冷食,以青團祭祀祖先。如今,青團的祭祀功能已日益淡化,成為一種春季限定的時令美食。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四年前,杏花樓率先把鹹蛋黃和肉鬆塞進青團裡,引爆熱潮。從那時起,每年清明前後,就成為各家大廚“搶風頭”“別苗頭”的大擂臺。

經過幾年大戰,如今這些清明糰子已沾滿了魔都海派氣息:“有容乃大”“包羅萬象”,同以前早已大不一樣了。

想來,大廚們每年要絞盡腦汁想點新花頭出來,也是蠻拼的。

從傳統到網紅,堪稱一部“青團的進化史”。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阿瞳目在試吃時發現,昔日的網紅“鹹蛋黃肉鬆”已經慢慢向“傳統”陣營靠攏:

許多品牌都推出了這一口味,包括在郊野鄉村、大學食堂、單位食堂等也已屢見不鮮,在品種數量上僅次於豆沙口味。可見,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曾經的新鮮事物已經為大眾所接受,逐漸成為“標配”。

不過,創新也是需要基本功的,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入歧途。例如,一些高校食堂的大廚們雖然雄心勃勃地推出新款,但諸如“蔓越莓紅棗”“火龍果肉鬆”等口味,能與“玉米炒葡萄”“哈密瓜炒苦瓜”等著名高校“黑暗料理”比肩。或許,年輕學生們有勇氣“下嘴”,而對於保守人士來說,這些大多隻可遠觀不可品嚐。

郊野手作pk四大名店,傳統口味pk網紅款…60款青團記者評測,各種意外各種反轉


這一次,有一家老字號品牌因為推出的新口味實在差強人意,傳統口味也做得馬馬虎虎,被失望的試吃官們接連吐槽。商家如果一味追求博人眼球,所謂“驚豔創新”也只會淪為一種營銷噱頭,惹人生厭。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創意之餘,還需要匠心。

另外,失去傳統味道的“粉團”“紫團”雖然口感不錯,但如何使之與雪媚娘、和菓子、大福等點心有所區分,守住身為“青團”的特色與精華,避免同質化,也應當是創新者們考量的問題。

新民眼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