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萬里尋親路 5位紅軍後代圓夢青槓坡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清明追思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豐碑長在,英魂永存。清明節至,4月5日上午,習水縣 “傳承·2019清明祭英烈”祭掃活動在土城鎮青槓坡烈士陵園舉行,千名幹部群眾深切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5名紅軍後代從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來到土城,親自到先輩墓碑前祭掃。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上午9點,參加祭祀人員拾階而上,緩步前行。在莊嚴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全體人員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紀念碑,肅立默哀,向革命英雄敬獻花籃,寄託哀思,深切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青槓坡戰鬥是四渡赤水戰役的發韌之戰,在這場慘烈的戰鬥中,紅軍傷亡3000多人,1000多名紅軍將士壯烈犧牲。在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中,安葬著青槓坡戰鬥和周邊戰鬥中犧牲的紅軍烈士,其中,有烈士單體墓碑56座,有籍貫地信息的烈士37位。

紅軍烈士謝成嬉的外孫女林曉華來到了現場。1934年,謝成嬉加入紅軍;1935年1月,他在青槓坡戰鬥中不幸犧牲。當時,林曉華的母親謝秀山才不到一歲。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在林曉華出生後,母親就告訴自己外公在紅軍長征中英烈犧牲,她就開始和母親一起尋找外公的消息。

“我們家足足找了80多年,終於找到了!媽媽的心願終於實現了!”去年,57歲的林曉華,跟著紅軍長征行走的足跡多方尋找外公的下落,在與記者交談間,林曉華道出了尋找外公途中的艱苦與坎坷。“從小,在我心底默默埋藏著尋找外公蹤跡的願望,一旦自己有點資金實力和自由的時間我就找,哪裡有紅軍的旗幟我就奔向哪裡。”最後,在習水民政局組織的“重走長征路,感恩有你”活動中,在紅軍後代尋親愛心聯盟的幫助下,林曉華在青槓坡烈士陵園找到外公的墓碑。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楊裕昌烈士生於江西,他的孫子楊慶壽也在現場講述了烈士先人的革命歷程。楊裕昌烈士在1929年和他的兩位兄弟一起參加了革命隊伍,隨後來到土城,在四渡赤水戰役中英勇犧牲。

找到先輩埋骨的地方,楊慶壽在現場難掩激動之情:“在烈士犧牲80多年後,我們終於能親自弔唁我的爺爺。革命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自身價值,我為他們深深地感到自豪!”他表示,作為烈士後人,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無愧於先烈,還要把紅色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向下一代人講好紅軍故事。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據瞭解, 2015年開始,習水縣民政局組織開展“365重走長征路”、 “重走長征路、感恩有你”等活動。2018年,今日頭條聯合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和中國軍事網、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單位組織開展“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等公益活動,已找尋到5位在青槓坡戰鬥中犧牲的紅軍烈士後代。

全媒體記者王含 鄒章洋 王燁 稅會靜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更多新

  • 今天,習水千人集會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 聚焦正習高速:正習高速公路建設背後的苦與樂

總監/羅 智 審核/何瀟迪

@習水縣融媒體中心

@習水縣廣播電視臺

清明节:万里寻亲路 5位红军后代圆梦青杠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