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是中國足球改革的基礎,杜兆才稱:2020年全國目標建成50個青訓中心,你怎麼看?

體壇小說



中國足球的青訓問題,並不是建立多少青訓中心就能解決的。因為中國足球的青少年足球培訓,並不僅僅是缺乏場地。

首先要解決的是教練員的水平問題。時光倒退20年,很多退役的國腳都在基層的青少年球隊指導小孩子踢球。像大連萬達隊鼎盛時期的守門員教練許建平,曾經輔佐主教練遲尚斌,為萬達55場不敗立下汗馬功勞。許建平退役之後,一直在大連市足球運動學校擔任守門員教練,培養出了韓文海、陳東、安琦等一批有實力的守門員。


大連足球老教練賈凌福,北京體育學院的高材生,他放棄了在大學任教的優越工作,返回大連當了一名孩子王,辛勤耕耘50年,培養出了郭新源、王長太、許建平、黃崇、徐弢、李輝、隋明雲、高旭、程強、呂東、李華筠、韓文海、李明、王濤、魏意民、高敬剛等著名球員。當年在市裡的少年比賽中,發現了孫明輝, 他和包兵兩名教練去了旅順兩次,終於將孫明輝帶到了大連體校。

現在還能有這樣盡職盡責的好教練嗎,沒有了。為什麼?現在任何事情都講究經濟利益,足球教練也需要人間煙火,如果不能保證合適的待遇,足球教練也不會安心執教。而目前指導小孩子的教練,也不乏魚龍混雜、濫竽充數之輩,整體水平和二十年前有很大區別。


所以,中國足協要建50個青訓基地,一定要保證這些青訓基地的教練編制問題和福利待遇問題得到落實。

我們說遼小虎的奇蹟不可複製,是因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張引教練組隊之初,除了遼寧體育運動學院的金字招牌和上級領導口頭承諾,靠的只是張引教練的一輛破自行車和一腔熱情。那個年代的經濟條件有限,所以教練員可以保持很強的事業心。東北足球重鎮大連,目前被挖走的不僅僅有球員,還有教練,著名青訓教練程顯飛也遠走雲南。遼寧籍足球教練南下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風潮,其中經濟因素絕對是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需要確認,這種青訓基地是不是收費的?如果是收費的,那麼和目前各大俱樂部的足球學校沒有任何區別。既然是為了挖掘人才,培養年輕球員,那麼就不要考慮經濟因素了,否則就是和魯能、恆大這些足校爭利了。把很多有才華的寒門子弟拒之門外的,就是足球學校高額的學費。我記得上世紀80年代,各級體校還給小運動員定期發補助,現在還有這樣的事情嗎?

悟空獨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以上僅為一家之言,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圖片右下角為少年時期的肇俊哲)


體育一席談


2020年我們的目標是建成50個足球青訓中心,目前我們國家共有29個青訓中心,離50個只差21個。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這個目標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也符合現實情況。過去很多年我們足球走了很多彎路,如果現在我們及時認識到曾經的錯誤,及時糾正還是來得及的,相信未來一定會綻放光芒。

接下來重點要講的不是我們這麼大的國家50個青訓中心夠不夠的問題,而是講質量的問題。拿西班牙舉例:西班牙足球為什麼在那幾年時間裡那麼強大?跟其嚴密的足球體系是分不開的。


在西班牙如果你的孩子想踢球,那麼孩子既可以先從校園開始,也可以參加社區舉辦的各類比賽。如果他到了8歲,還可以參加不同梯隊的不同級別比賽,這樣一直持續到18歲直至成年隊,選擇非常多樣化。這樣一個由校園到社區再到半職業、職業的過程,梯隊緊密、逐級鍛鍊、層層選拔,這就是選人模式。


這個過程當中,西班牙足球每年就會針對性從校園足球開始選擇優秀苗子進入更高一級的青訓中心進行系統訓練,直至最高級別的青訓中心,然後由專業的教練團隊進行進一步的拔高培養。基本上從小開始就涵蓋了所有喜好足球的人群,不出人才都難。


回到主題,講我們青訓中心質量的問題。所幸的是,西班牙式金字塔式的選拔體系,我們現在也在開始嘗試,各種U字級別的比賽悄然登場,計劃為未來國足儲備人才。為什麼說是計劃,因為這是單純的目標,不一定能實現;因為我們體系還不完善,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和實踐。



現狀就是校園足球有,但是不風行;社區足球場偶爾有,但是基本無人踢;足球文化還沒有植入到一定比例的人數當中去,我們足球人口基數少;選拔體系是否存在利益交換,出現不公正、不公平的情況;踢球有沒有出路等等現實問題…以上種種似乎不是一時半刻能夠解決的,所以說我們雖然在學習人家,但是隻學到表象,沒理會本質。

有時候我會思考一個問題,歐洲足球強——球迷狂熱——支持足球建設——自己也付諸行動——足球越來越好;我國足球水平低——有球迷支持,但更多是惱火——也支持足球建設,但自己好像也並沒有出什麼力,甚至不支持孩子踢球——足球人口基數少——導致難以選拔良幣——足球水平越來越差,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當中。

當然這也有文化的因素在裡面,我最近也一直在強調文化屬性的重要性,國與國競爭到最後都是拼的文化軟實力,何況足球,也是一樣。沒有一個足球文化,大家都不出力,隔岸觀火,從來都是異想天開,天方夜譚,怎會成功?


筱悅和暮谷


足球是此生真愛,雖然拎不起,確實放不下,近些年來己逐漸変成爛泥巴,只會向更爛發展,中國的文藝體育圈已嚴重變味!我很困惑,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結局嗎?國家大局,小民無解。現在的足球中國不要說容志行、古廣明一輩],郝海東、范志毅、李鐵等足壇宿將看到現狀,都不知該做什麼!該如何表達了。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有引為驕傲的女足!不知什麼原因?掌管生殺大權的大爺們不好這一口,女足就是紅不起來,不是女足不努力,不是女足成績不好,不是女足人緣不好,只是掌權大爺不好這一口,女足的一切都視而不見,沒用的爛泥巴拼著命還要糊,想當年女棑不就是有人把她寶,還搞成國精神了,當然,女排確實爭氣,確有成績,知否!知否!女足如果有人捧,絕不亞於女棑,中國話一一一女子能頂半邊天,頂起中國足壇一片天,女足!女足!女足!當仁不讓!!!!


昌江湧者


如果是真的落定了,我覺得這是挺好的。但是關鍵不要走形式,過一下場,要抓落實到位,最後要有目標考核與考查,培養出多少箇中國優秀球員,足協相應獎勵及分類評級。對青訓球員應每年組織不同年齡段的國內常規比賽和參加多參與國外比賽進行選拔,培養出來優秀的球員可以進入球員交易買賣平臺,有能力有實力的球員就應有一個好的價位。這樣優秀球員多了,中國的整體水平才會提高。教練可以按照各自的戰術可以任意挑選人才。外援的參賽數量要有限量,才比較公平。國家隊也可以在這個平臺去儲備人才。再組建國家隊頂級培訓基地,目光面對國外強隊,邀請國外專家過來講學,對球隊進行培圳與交流。邀請強隊打比賽,與球星互動學習的機會。國家隊組建一支國家隊,教練可以按照戰術體系在這個平臺上挑選人才,加大訓練力度,進行磨合。

所以培訓體系的架構一定要搭好,做好孵化器人才的作用。


繪畫與攝影


青訓豈止是中國足球改革的基礎,那是全世界足球運動的基礎,所以這一點沒有錯;杜說2020年的目標是全國建成50個青訓中心,這一點也沒有問題,而且肯定是可以實現的。以上兩點至少說明一個問題,足協知道足球發展的重點和基礎是什麼,也在致力於推動基礎建設,這應該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問題是目標有了,硬件設施有了,接下來怎麼搞?會不會再有類似足球操的奇葩現象出現?我們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而如何讓硬件不空置,讓投入有產出,我想應該要考慮這幾方面的問題:

第一、專業人才問題。就是青訓教練,專業的青訓教練。雖然我們不同意拿來主義,但就目前的中國足球,職業隊本土教練專業的就沒幾個,更別說青訓教練了,所以還是需要引進一批青訓教練。

第二、人的問題。目前國內的足球環境,如果讓你的孩子去踢球,相信你絕對會三思而行,所以,如何讓更多的孩子走進球場,接受青訓,這不但是足球環境問題,更是思想意識問題,也是文化問題,這一點將決定中國的足球還是少數人的活動,至少目前是。所以,搞青訓,只是中國足球發展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的一步。

第三、制度問題。這一點老生常談,但又不得不談。搞青訓沒錯,定目標沒錯,但是另一位領導說了,要讓中超成為世界第六聯賽,要有幾十個球員留樣。這些都沒錯,目標遠大,令人振奮。但是有沒有考慮個一個問題,這些言論多麼像一個政客的言論,怎麼不像一個專業人員的言論……官員,必須要政績,而足球和青訓卻是久久為功的龐大工程,一張藍圖能否繪到底,一屆能否目標不變地接著一屆幹……這是一個問題。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這個最簡單的道理什麼時候才能成為現實?


體育美文段子手


有目標,有方向,向世界強隊學習,學習從研究,培訓,訓練,實戰,戰戰術,技能,體能,特長,榮譽,爭光,團隊,配合,方面考察根據中國人的特點,研究摸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足球文化。選擇隊員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攻擊性隊員,搶斷性隊員,防守型隊員,全攻,全守型隊員,表現性隊員,中國人的基因因素原因,不太喜歡錶現出來,與國外的人種基因區別巨大,國外的隊員,興奮,表現慾望強烈,發揮出超長水平 ,中國隊員死氣沉沉,缺乏朝氣,是水平難以發揮的心態,導致失敗,武術隊員的心態就解決了不敢表現自己優點的缺點。要敢於上門,才能贏球。球星就是射擊場的射手。中國足球缺乏的就是射手。不要胡說八道稱國腳。丟人現眼。國腳就是射手。加油吧中國足球。


楊發明26


中國人做事情就喜歡掛個牌匾或者橫幅,宣傳標語,然後喊兩句口號,再然後就什麼都沒了,官不管,民不理的……

50個青訓中心聽起來是挺好的,很正確,但現在的青訓,為什麼還是成績不好呢?昨天看了一箇中學生的訓練課,我看他們是這樣訓練的,幾個隊員也不多,放幾個雪糕筒,幾個球就這樣繞,球也經常控制不住,可以簡單的講,就是很自由散漫的訓練。那教練在幹什麼呢?他坐在不遠的旁邊,跟一些女生在聊天。

我還跟他們校隊的隊員玩了一下球,明顯的身材很薄弱,力量不足,基礎不牢。離球門不足十米都會把球踢飛或踢偏,站位的意識差,找不到位置感。如果這些人不是青訓培養的對象的話,那他們就是鬧著玩的。那就更說明校園足球或者是青訓是落實不到位的。


梅州光榮彈


50個太少了!我看我們現在就應該有不止50個了吧?我們國家這麼多人,500個不多!5000剛合格,50000個正好!你看看人家小日本,這麼小的一個國家人家職業球員註冊的人數就遠遠超出我們!這就是差距啊!領導!希望我們的領導多瞭解瞭解我們的國情,多研究研究我們的足球發展大計,不能整天坐在辦公室裡紙上談兵!要切實尋找出符合國情的方案才是正道啊!大家支持我的看法嗎?同意的點起來!


秋的春1


2020年在全國建成50個青訓班中心,很有必要。根據中國目前的足球狀況分析,男足在亞洲也只是一箇中下水平,跟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級其不相稱!建立青訓中心也是足球改革的重要舉措,在選人才時,不光看身體素質好的,更重要的是,把思想,道德品質好的青少年選進青訓班中心學習,訓練。培養一批為國爭光的優秀足球運動員。我們期待著,中國足球在2至3年打入亞洲頂級強隊之列,回首?再次衝出亞洲!


梁光明13527568987


乒乓球每個學校、機關辦公場所都設有臺子。60……70年代農村很窮每個村都有乒乓球檯,不花一分錢幾個小孩都可以玩,那才叫普及。現在足球培訓你家沒錢$_$小孩別想,家附近有一個小場子也是天天鎖門檢查才打開,怎麼普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