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沒?

周聞天下直通車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沒?先不說有沒有損害原詩意境,我們先說說改動後的這首五言詩的出處,它出自唐朝詩人杜牧的《清明》,原詩是這樣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時節,路上,借問,牧童,這八個字分別寫出了節令,地點,場景,人物,因為有這八個字,整首詩才是完整的,而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具。整首詩由雨紛紛到欲斷腸,由情緒低落的路人到天真活潑的牧童,由借問到遙指,一問一答間,節奏由暗轉明,剎那間的陽光明媚,令人豁然開朗。



至此,詩人將一幅水墨江南的圖畫徐徐展開在讀者面前,給我們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改動後的五言詩就少了原詩的穿透力,給人一種平鋪直敘的感覺,而且讀來也不如原詩朗朗上口,當然意境也和原詩相距甚遠,所以,比較而言,我還是欣賞杜牧的原詩《清明》。



我是劉玲子candy,希望我的回答能引起您的共鳴,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學習。


劉玲子candy


我表哥1959年考入南京美術師範學院學習,該院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傅抱石先生在任教,傅是畫界盛譽的二石之一,“北有齊白石,南有傅抱石”。表哥暑期回滬,談到傅先生上課非常風趣,旁徵博引,用以說明繪畫與其它姐妹藝術的關係,他引用杜牧的這首清明詩,說紀曉嵐歪批把每句的頭二個字削掉,改七絕為五絕,理由是多餘,“什麼時節雨紛紛,清明也,故去此二字;人在路上稱行人;酒家何處有,本身是問句,去借問;遙指可以是牧童,也可以是老農或其他什麼人,故又去之。”傅先生說,紀曉嵐此舉看似高明,其實蠢到家了,他把原詩的節奏旋律全都毀了,極大地損害了原詩的藝術魅力。並以此闡述了繪畫藝術的簡繁和畫面感,以及主題思想表達的辯證關係。


用戶6614559218238田


問題:“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每句減2字,有損原詩意境沒?


前言

原詩是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經常被拿出來改動,這一次每句減少2個字,到底好不好?

但凡膾炙人口的古詩詞拿來改動,一定會被人批評的。是不是有損原詩意境,先可以看看減少了什麼。

1、第一句

原詩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減少時節二字,變成了清明雨紛紛,從詩意上有區別嗎?當然沒有。

2、第二句

原詩是:路上行人慾斷魂,減少了定語:路上,在詩意上小有區別。減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羈旅之感,雨中路上的行人尋找落腳之處,所以會有斷魂之感 。

3、第三句

原詩是:借問酒家何處有?減少了借問二字,這種省略不可以嗎?可以的,在古詩中非常多見,例如:

松下問童子,(童子)言師採藥去,(師父)只在此山中, 雲深(我,指童子)不知(他的去)處。

借問二字有客氣的”請問“意思,這裡減少借問二字,語氣就不同了,詩意略損。

4、第四句

原詩是:牧童遙指杏花村。減少了牧童二字,這就影響大了,每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是:牧童牽著牛給行人指向遠處。缺少牧童二字就就少了兩個意象:兒童和沒有寫出的”牛“。

5、 聞一多三美理論

蘇軾聞一多的三美理論是: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

1)音樂美

杜牧的原詩是一首標準的七言近體絕句,近體絕句是格律詩,特別講究聲韻之美。而減少了2個字以後第一句變成了古絕句: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這首五言詩其實只有第一句不合律,後面三句還是合律的,不過五言詩讀起來比七言更加急促。

從聲韻上來說,至於好和不好就見仁見智了,我們習慣了這首詩的七言,五言是不是真的不好呢?不好說。

2)繪畫美

前面講過了,第一句沒有什麼畫面損失,只是音韻上有區別,但是第2句和第四句減少了三個意象,路、牧童,和省略掉的牛。

蘇軾評價王維說: "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杜牧的這首詩,第2、4句減少兩個字以後,在繪畫美上影響比較大。

3)建築美

無論五言還是七言,再建築美上沒有區別。

結束語

這首詩改為五言的弊端,主要是2、4句畫面上的美感損失很大;另外“借問”二字去掉後,冷冰冰的語氣少了溫馨之感;牧童二字除了畫面感的損失,再情感上也少了情趣,特定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有意為之。比如賀知章的這首詩:兒童相見不相識,改為農夫相見不相識,味道就不一樣,那種天真可愛的溫馨就消失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如果詩只講究意思,可隨意改動,那就不叫詩了。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村:

公認的一種說法,

大約公元844年,杜牧任安徽池州刺史,此詩作於此時。

杏花村:今安徽池州杏花村,明代名士林古度有詩曰:“杜牧當年有名句,獨唱城外杏花村。”

山西汾陽杏花村以酒而聞名,據說到唐時已形成家家釀酒的規模,酒坊廣栽杏樹,所以山西杏花村也成了一張酒的名片。

查閱杜牧的履歷,杜牧是沒有去過山西的。

不管怎樣,杜牧讓杏花村一詩成名。不能改動。

1 “清明時節雨紛紛”與“清明雨紛紛”: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前一天為寒食節,有插柳,踏青,祭祖的習俗。

清明時節:強調清明這一節氣,前後有15天左右,

清明:只是清明節一天而已。

意思上:清明時節,長達十來天都是陰雨紛紛,細雨綿綿,強調時節的特性,有別於其他。意境上:天氣的陰雨濛濛,悽風苦雨,首句便是感情基調與環境渲染,詩風悽迷,情緒愁苦抑鬱。

2 “路上行人慾斷魂”與“行人慾斷魂”:

路上:強調外出與漂泊,詩人是羈旅途中,恰逢清明,自然而生思鄉之情。

行經路上,路過而已,所遇行人都是陌生,談不上感情,又生清明孤寂之情。

為後兩句借酒銷愁鋪墊。

首句渲染環境與氣氛,這一句正因“半路上”而斷魂。

“路上”遠超“行人”的漂泊在外的內涵,而“路上”往往又有與“歸途”相反的心理暗示,帶有歸不得的失落與孤獨!

3 “借問酒家何處有”與“酒家何處有”:

借問:詢問別人,強調的是自己在陌生地,問的也是陌生人。

酒家何處有:是自問,一種不自覺的心理反映,是酒興而至,飲酒為樂,一種灑脫與不羈。

“借問”一詞常用,強調短暫的人情與自我的陌生。

比如,

杜甫:“隔屋喚西家,借問有酒不。”

辛棄疾:“醉中忘卻來時路,借問行人家住處。”

4 “牧童遙指杏花村”與“遙指杏花村”:

牧童:放牧的孩童,“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牧童不可缺,是第二句的賓語,借問牧童,第三句主語,牧童遙指。

為何問牧童,而不是行人?

是有講究的,牧童是孩子,天真爛漫,哪知行人之愁苦,以牧童放牛之悠閒自在反襯行人與我之愁眉苦臉!


“牧童遙指”,更耐人尋味:

是一幅鮮明的畫面,雨中趕路的我問,悠閒騎牛的牧童卻不答,只是用手指指遠方煙雨朦朧處開有杏花的地方,遠嗎?不遠,近嗎?也不近,恰在視野範圍內,或一處杏花疏影的小村莊,或杏花微雨中一處酒帘子,極具意境。

牧童懶得答,散漫的用手指指,我的雨中趕路愁滿面,尋酒銷愁的急切,恰好對比,饒有趣味,更緩和了詩的愁味,詩人還未以酒釋懷,卻也能曠達不少。

“時節”,“路上”:在歸家祭祖的時節,人卻在路上漂泊,這種異鄉陌生感與孤寂感,是全詩“斷魂”之所在。

“借問”,“牧童”:短暫的人情交流與天真散漫的牧童無言遙指,是詩情轉折的地方,有暖意,更有無法銷解的悽苦,因陌生而借問,因牧童可歸,詩人只能尋酒慰藉,愁苦不言而喻。

杜牧要表現的就是清明時節一人漂泊,不可歸不能歸的孤苦與無奈。

“杏花村”,是一亮點,結尾意味悠長。

無論是村名還是被杏花包圍的地方,都充滿詩意,相對於“桃花”的明豔,“杏花”更為空靈淡雅,“沾衣欲溼杏花雨”,杏花微雨,清新疏落,恰符失意之人的情懷,正是詩人傷懷之時,遙望杏花微雨,那份愁苦也許也會暫時忘卻。

這是杜牧流傳最廣的詩,無典故無隱晦,自然如話,千年清明,人人皆吟,在於清明時節的那些雨,雨中散落的杏花,更在於無處安放的漂泊的心。詩,只注重字面意思,就失去了詩本身的意義,能夠流傳千年,能夠各有見解,一定是字面以外的延神與意蘊,意在字內,境大於言,才為詩。


一綠浮芳


應“周聞天下直通車”的邀請

答;這樣奇葩的問題虧你想的出來,你完全玷汙了湖北人文化底蘊;可想而知你的語文成績一定不咋地。有個成語叫“斷章取義”再適合冠名你的。

先不談對杜牧的千古名詩《清明》的意境理解;你知道語文中講究的八種語法;主、謂、賓、定、狀、補、動、中、的合理搭配嗎?多麼好的一首名詩,就這樣被你糟蹋了;

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可謂老少皆宜,童孺皆知,家喻戶曉,膾炙人口。許多人都在品味這首詩的獨特意境,有的人還“曲徑尋幽”去考察詩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什麼地方,有的人甚至說這是杜牧在城外祭祖回來的路上有感而發寫下的一首詩。其實,杜牧這首詩背後還有鮮為人知的曲折愛情故事隱嵌在其中。

杜牧的這首詩是描寫他得志時的感嘆,大概意思是,在他而立之年邂逅了吳中美少女張好好,而她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華橫溢,並且是閉月羞花。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十年的時間隨風飄逝,大概是公元845年的的清明,杜牧來到與湖州一界之隔的池州做一任太守時,他想去赴十前年湖州與張好好的山盟海誓之事,故光陰荏苒,事過境遷,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杜牧所管轄地區內突然出現了民不聊生,眾民造反的事端,而他一介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態,經過九九八十一的磨難,等他平息事態後,竟然過了赴約之期,為此他很是懊惱和懺悔了一夜,於是他在第二天清明節時,他睹物傷情,有感而發,面對淅瀝瀝下個不停的春雨,寫出了感恨傷懷的詩句。

本人也是湖北人,雖然才疏學淺,但絕對不會提出這樣的問答題來博取憐憫之心,或換取關注和流量。

以上為個人觀點,難免對提問者有所鞭策。

知足常樂2019.3.23日於上海


知足常樂98954541



其實這首詩不僅止是題主改的這般模樣,還有更簡略的。

這是一首著名的七絕,作者是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杜牧。

杜牧,字牧之,京兆萬年人,官終中書舍人。其一生自負雄才,卻不得施展,又不甘願苟合於世取悅豪主,便一頭扎進了勾欄煙花之中,借用酒色來遣懷疏衷,放浪形骸。他自己也說自己是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杜牧詩書賦並工,尤以詩歌成就最高。他與另一著名詩人李商隱齊名,後世並稱為小李杜。

杜牧這個詩歌的浪子不僅寫出了諸如《遣懷》這樣的輕浮孟浪詩句,也寫出了厚重如《泊秦淮》那樣的槌心刻骨之作,還寫出了像《清明》這樣的清新感傷的麗句。


這首詩準確地描摹了清明時節祭祀先人活動中,祭祀者和牧童之間的互動畫面。頗有人情味,也使人隱約感覺到若隱若現的一絲蒼涼: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後人對這首詩句推崇有加。也有好事者認為這首詩其實有好幾處廢話。比如題主說的“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這樣來簡略並不傷原意,也表明了主題,沒什麼實質性文意戕害。

還有人據此歸結出更為簡易的三言,看起來更省字——清明雨,行人魂。酒家何?杏花村。

但這種所謂的改變,其實是把周遭意境忽略了,減化了,是對詩人意境氛圍營建的否定與質疑,雖然看起來依然主旨明確,但已然沒了那種祭祀氛圍下行者欲哭無淚傷心欲絕的悲情色彩,顯得寡淡而少情。


也不禁想起了一個笑話,和這個有異曲同工之味——

那個前面的人是誰?

大哥這是我。

你這是幹嘛去?

我要上廁所。

改後的三句如下:

那是誰?

這是我。

幹嘛去?

上廁所。

後來有人乾脆把一干字詞全部省掉,一句話只留下一個字:

誰?

我。

嘛?

尿。

說句題外話,我個人更欣賞和喜愛杜牧的《阿房宮賦》——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龍吟148119260


如果將題目給出的詩句,每句五個字都去掉二個字,就變成三字。

只能是:

【清明雨,人斷魂。酒家有,杏花村 。】

如果和杜牧《清明》原詩相比,七言絕句變成三言詩,非驢非馬,令人啼笑皆非。

清明雨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更沒有原詩的意境。

更沒有了詩的韻味。


匯雁1


清明雨紛紛,行人慾斷魂。

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如果是這樣你讀起來是不是一首無頭詩(無定語),當然每句去掉二字,大家也能想象出來。

我們再來每句的分析:清明雨紛紛——清明時節雨紛紛。兩句相比較意思是不同的。清明是有限制性的它就是清明;而時節是指在清明範圍內的雨天,你認為這意義一樣嗎?

行人慾斷魂——路上行人慾斷魂。一提到行人可想而知就是走著的人,那清明是一個祭日照理來講,無論在哪裡的人都是一樣的心情 ,像掉魂似的。詩人為什麼要限制在“路上”這兩個字呢?你想走路的人,為了思念失去的親人,就東倒西歪沒有精神,像掉魂似的。那就不用說了家裡的人其不是更傷心嗎?這也許是詩人的用意吧!

酒家何處有——借問酒家何處有。借問當然是一個問句,問題是在下一句。

遙指杏花村——牧童遙指杏花村。其實問誰都行,譬如:農夫、老者、老翁、村婦……等等。那詩人為什麼問的是“牧童”呢?你想呀?牧童遙指杏花村。因為這個莊名的名字就叫杏花村,它在任何季節裡,都叫杏花村。聽起來是不是像是在春天,而牧童正是童子,與春天是不是很搭配呀?所以杜牧才選擇了牧童問,並沒有選擇:農夫……假如這是一個真實故事,詩人即使遇到是村婦,我想他有可能還是以牧童為代表。

假如改成五言詩句,也就失去了本詩的意義,所以這每句的兩個字不能去,詩人是用心良苦的,並且有他的用意在裡面。

與其說討論古人的詩,倒不如自己寫一首清明的詩,讓今人評價是不是能超越古人這樣比較不更好嗎?何必把古詩改來改去呢?


苦難的心766


杜牧的《清明》這首七言絕句,估計是唐詩中最不容易讓人忘懷的作品了。因為,每逢一年的清明時節,這首詩都會閃現在大家的腦海中。如果把這首詩變成五言體,雖然韻律猶存,但意境就很有差別了。第一句,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裡,有"時節"兩個字,與沒有"時節"兩個字,其時間概念是有區別的。"清明時節"是泛指清明這個節氣15天中的任何一天,而"清明"一般都特指"清明節"這一天。如果說"清明雨紛紛",人們一般都會理解成"清明節"這一天的。然而,這就違背了杜牧原詩的本意。第二句,在"路上行人慾斷魂"裡,如果沒有"路上"二字,對"行人"所處的環境位置就模糊了。光說"行人慾斷魂",那這些人是街上的行人呢?還是荒郊野外的行人呢?或者還是徒步在路上的行人呢?很明顯,杜牧指的是路上的行人。這些人頂著毛毛細雨,在泥濘的路上行走。他們或許正在去祭奠逝者的路上,或許是祭奠後在返回的路上,人人神色黯淡,情形悲傷。第三句,在"借問酒家何處有"裡,"借問"是省略了主語的問路動作,是句子的謂語動詞。如果在這裡把"借問"去掉,只有"酒家何處有",這句話就顯得有些唐突,前言不搭後語,叫人茫然。第四句,在"牧童遙指杏花村"裡,"牧童"是絕對不能沒有的。不然,"遙指"這個動作就不知道是誰的了。很明顯,杜牧這首詩裡有兩個人物,一個是第三句的問路人,另一個就是第四句中答話的牧童。其中的問路人是沒有指明身份的,或許是一個或一夥行人吧。所以,如果去掉了"借問"和"牧童"這兩組詞,也會讓杜牧的《清明》本來的風格和意境大打折扣的。


一線天


杜牧的經典詩作《清明》,意境悠長,朗朗上口。喜愛這首詩的人除了吟誦之外,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各種形式的改編,往小處說,是文字遊戲;往大處說,是向經典“致敬”。改變的模式有“減字”,比如題目中的五言詩;還有改格式,如

清明時節雨,

紛紛路上行人,

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

有牧童,

遙指杏花村。

所有的改編故事性和敘述性沒有大的變動,但是在意境方面,還沒有發現超過原作的改編作品。

回到原題,這首五言詩是否有損意境?

首先看一下一副以《清明》為題的國畫。

每次誦讀《清明》時,“清明”“雨”“牧童”“行人”“酒家”“杏花村”等中國風元素會組成一副生動的畫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牧童”,沒有他的“遙指”就引不出“杏花村”,而借酒消去清明時節的悲傷,也烘托了詩作的氣氛。從這幅畫作中,我們也能看出,牧童和牛是處於中心地位的,而五言詩《清明》中,把牧童省去了,看似簡潔,實際去掉了C位的重要人物,也缺失了連接點。五言詩《清明》讀完之後,腦海中有“牧童”嗎?可能是個老嫗、可能是個村夫、可能是另一個行人,總之想象不到“牧童遙指”的清新畫面。

因此,單純缺少“牧童”的“遙指杏花村”一句,就破壞了大半的意境,其餘的是否破壞,破壞多少意境,也無需分析了。

另外,還有改編的六言、四言、三言等,比起五言版本來,更遜一籌。

不過,有一個劇本版的《清明》,別出心裁,值得玩味。摘錄在此,以饗大家。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

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 “杏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