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利比亞國民軍司令下令進攻首都的黎波里,並希望在48小時內奪取呢?

幸福地帶2


其實自2011年利比亞卡扎菲倒臺以來,利比亞一直處於軍閥割據的局面。現在有兩個公開宣佈合法的政府,還有多支立場不同的軍閥武裝。哈夫塔爾將軍是利比亞最有勢力的力量之一,一直謀求統一利比亞。

在今年三月底,哈夫塔爾將軍已經開始積極準備,謀求攻克首都的黎波里,實現統一;但是利比亞也有不少人擔憂,哈夫塔爾將軍將會是另一個卡扎菲。

利比亞現在有兩個政府,多支武裝,經常互相攻擊

卡扎菲死後,利比亞群龍無首,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在後來各支力量不斷整合,政治訴求比較接近的組成聯盟。大體出現了兩個政府,一個是位於首都的黎波里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這個政府被聯合國和西方承認;但同時也被穆兄會支持,不支持世俗化。

(哈夫塔爾將軍,有領袖風範)

另一個是位於的黎波里東部的國民議會,這個力量更強,幾乎控制了利比亞的大部分。國民議會支持世俗化,在他們宣傳中,的黎波里的政府是恐怖分子。而哈夫塔爾將軍和國民議會密切合作,都是支持世俗化的。

因為國民議會支持世俗化,受到了阿拉伯國家的廣泛支持,同時俄羅斯等國也明確支持國民議會。由於國民議會力量比較強,哈夫塔爾將軍一直謀求獲得國際支持,徹底擊敗團結政府。

哈夫塔爾將軍的力量更強,曾是推翻卡扎菲的中堅力量

哈夫塔爾將軍很有來頭,此人曾是卡扎菲的盟友,和卡扎菲一起推翻了前任政府,但後來鬧翻後出走美國,成為反卡扎菲勢力。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開始後,哈夫塔爾將軍返回利比亞,重整旗鼓,成為反卡扎菲的急先鋒;據說當時他收到了美國中情局的支持。

(哈夫塔爾將軍曾和美國合作,推翻卡扎菲)

不但如此,他在利比亞的反對派中威信很高,不少反對派士兵推舉他做總參謀長。總之,哈夫塔爾將軍資歷很高,經驗也很豐富,在2014年前後就想奪取的黎波里,統一利比亞。也就是說,哈夫塔爾將軍此次進軍首都的黎波里,應該是長期準備的結果。

哈夫塔爾將軍和美國分手,或因美國擔憂其成為另一個卡扎菲?

哈夫塔爾將軍所在的國民議會,一直謀求俄羅斯等國的支持;反而和最初的盟友美國分道揚鑣。就目前看來,哈夫塔爾將軍個人威信極高,是有能力統一利比亞的人物。但問題的關鍵在,這樣一個強勢將軍和當年的卡扎菲似乎沒有區別,這恐怕是美國不歡迎的又一個原因。

利比亞局勢比較複雜,但一直面臨著的就是世俗化之爭。這個問題在土耳其、埃及等國都出現過,引發多次政變。幾乎所有中東國家都面臨著這個選擇,那就是要不要堅持世俗化。

(利比亞內戰一直持續到現在)

哈夫塔爾將軍堅持世俗化的,也受到不少中東國家的支持。但最終利比亞走向何方?還有待觀察。


寰球視角


這是原卡扎菲的正規軍部隊,原本是忠於卡扎菲的近衛軍,在軍事剿滅班加西的反叛武裝中,被臨時策反倒戈的正規軍隊部隊,才使卡扎菲軍事上發生逆轉,卡扎菲迅速成為失敗者。

2011年阿拉伯之春,利比亞發生了兩個陣營,一個穆斯林極端化武裝,奉行原教旨意,準備好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另一個是哈夫塔爾為首的世俗化武裝,又是前國防軍主力,在卡扎菲倒臺,先是首都的裡波里爭奪戰上,被穆斯林聯盟軍趕出來,在班加西重振旗鼓後,在次大反攻中,獲得了軍事戰略性重大勝利。

哈夫塔爾所謂的國民軍,就是原國防軍為基礎骨幹的的世俗化武裝部隊,經過近八年的整合下,重新獲得軍事優勢。

如果首都被重新奪取後,意味著國民軍將在軍事上形成一統全國的局面。

這將意味著利比亞經歷了八年軍閥混戰,即將結束了,哈夫塔爾將成為一統利比亞全國局面,利比亞最強大的軍閥,將武裝統一全國應該是沒有懸念了。

新的強有力政府將建立起來,新的秩序將從新開始,社會將加穩定下來。

結束利比亞內戰就此一舉,利比亞將迎來新的一個政治穩定時期,將迎來大規模經濟重建,利比亞將在百廢待興。

這個人口只有一千萬人口,擁有上千多億桶優質原油,開採成本也不高,利潤非常高,這為利比亞重建起到資金充足的保證。



隨雨飄渺


在該問題之前,“悟空”已有針對“利比亞軍閥哈夫塔爾進攻的黎波里,他是否會統一利比亞,結束戰亂?”的多個回答,就事論事之外,筆者還是想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在民主制度欠缺國家一再被驗證

1969年9月1日,27歲的卡扎菲和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靠兵變廢黜國王,開闢北非國家歷史新紀元。2011年,國內起義者、保皇派、地方勢力、部族力量和伊斯蘭極端勢力乘“阿拉伯之春”的東風揭竿而起,數十支大小武裝在西方支持下聯手挑戰卡扎菲,在聯合國安理會“禁飛區”決議通過後,歐美軍事幹預打開卡扎菲覆滅之門。

2011年10月至今,利比亞一直處在兩大政權對峙、幾十個民兵組織擁兵自重、國際社會極少眷顧的混亂之中。當下,世俗派代表哈夫塔爾的國民軍風頭正勁,再演武力征討的大戲。但願這是8年之亂最後一幕,“雙頭政治”終結,國家迴歸穩定常態。

二、“利比亞部落國家”的“胎記”不會改變,社會進步的基礎尚未確立

部落,是利比亞區別於馬格布其他國家的鮮明特徵。學家指出,利全境生活著約150個部落和家族,其中30多個在該地區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前4大部落佔全國人口1/3。大約有10個部落具有跨國性質,涉及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和乍得等,個別重要部落甚至源自沙特。

從該國政治社會組織的構成看,東部昔蘭尼加和西南部費贊完全以部族作為社會統一的基點,西部的的黎波里塔尼亞則依賴家族親緣的聯繫與忠誠。浸淫在悠久深厚的部落傳統和情結中的利比亞人內心深處,部落政治高於國家意識和權威。

三、西方、阿拉伯鄰國等外部勢力不要干涉利比亞事務,讓人民自己決定國家命運

近現代史上,意大利、英國與法國或為利比亞的宗主國、或以地區存在影響該國,此後美國也數次軍事打擊卡扎菲。2011年,法英美三國作為主力,意大利丹麥等北約國家空軍參與,數月的空中打擊、地面偵察引導為發對派的勝利提供至關重要保證。

戰後,西方國家坐視利比亞內亂,美國駐班加西領事館被襲,包括大使在內的四人遇害,美國利益遭受重擊。利比亞恐怖與極端勢力活躍,西方難辭其咎:為推翻卡扎菲扶持縱容,始亂終棄,既危害當事國,也讓西方在內的國家社會受累。

大國之外,阿拉伯世界也不同程度地“惦記”利比亞,表現為在兩大政權背後站隊。

利比亞8年內亂,相信西方大國及鄰國也沒“沾光”,當下“置身事外”、靜觀其變應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相信哈夫塔爾不會成為第二個卡扎菲,時勢已變,利比亞需要威權,但絕不歡迎獨裁。


ruixuezhaofeng


美國西方推翻了利比亞的卡扎菲獨裁政權,又誕生了哈夫塔爾軍閥獨裁者,所謂的民主自由普世價值轉了一個圈又回到原點。美國西方發動戰爭推翻敘利亞卡扎菲政府後,整個國家陷入了混亂不堪的狀態,政治意識形態的鬥爭,宗教信仰不同各派別的惡鬥,各部落之間的領土征戰,給各軍閥勢力爭權奪利創造了條件,前敘利亞政府卡扎菲的部將哈夫塔爾趁亂掘起,收編了許多弱小勢力,控制了敘利亞百分之九十的領土面積。





美國西方妄圖在中東地區輸送的所謂西方民主自由普世價值徹底失敗,伊拉克與美國的敵人伊朗敘利亞結成的聯盟,此時利比亞議會政府 和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戰鬥,將影響到敘利亞國內的局勢,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爆發的戰鬥,整個敘利亞將會陷入持久的危機之中。西方體制自由民主不是什麼萬能藥,世界各國只有選擇適合自己國家的政治制度,才能保護國家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老虎208626539


埋葬了豺狼又迎來了一條獵狗,絞肉機中都是老百姓的鮮活生命!


青山閒人24808446


有一段時間沒看國際新聞了。看了也是徒增傷悲。也管不了。😜😘


老子為什麼走


利比亞自從卡扎非下臺以來,利比亞一直處於內亂分裂狀況,各黨派分爭各自利益權體,使利比亞更加混亂。致使一些有權利之人,為爭奪統治階級,而爭打首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