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世界只有一個印度,印度只有一條恆河,恆河上只有一個瓦拉納西

我離開瓦拉納西好幾天了,瓦拉納西在外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我在瓦拉納西呆了整整三天,我就住在恆河邊的sita旅館,老闆是個超級嗨的人,我在大廳給他跳了幾段印度舞蹈,竟然免了我兩天房費2800盧比,雖然不多,曲曲近三百人民幣,但這份心意是卻是難得?還有感動的就是在去孟買的火車上遇到的印控克什米爾那家穆斯林,昨天晚上不知道父親或者兒子,竟然給我打了電話,可惜我一句都沒有聽懂,只會yeah,yeah,ok,他也覺得我沒有聽懂,就掛了電話,發了信息,通過翻譯軟件,他問我在這裡怎麼樣,玩的怎麼樣,真是太感謝了。這幾天,我看了恆河的日出、日落,看了歡樂的印度人早上在河邊吹著樂器、打著小銅器,花白著鬍子,一路蹦蹦跳跳從河邊走過。看了印度人一大早就在恆河裡洗澡、刷牙、洗衣服、祈禱,看到了苦行僧塗著全身的防曬塗料坐在太陽下喝著茶、打著坐。看了熊熊大火將一個人付之一炬,歸入恆河。看了聲勢浩大的幾百年如一日的夜晚恆河邊的祭祀儀式。我竄入了小巷,看到了所有印象中的印度。瓦拉納西這個古城,繼承了印度的一切,完美的傳承了印度的古、印度的老、印度的髒、印度的亂、印度的擠……印度的一切。窄逼的馬路,塵土飛揚,兩邊汙水橫流,路上擠著卡車、小轎車、摩托車、自行車,電動三輪車、腳踏三輪車、公共汽車、四輪賣菜賣水果的架子車,還有神牛,還有狗,還有羊,總之整個路上就是一鍋八寶粥,誰有本事誰往前擠,拿著棍棒的交警我覺得也是瞎比劃。路上竟然擠得大部分小轎車都收起來了兩隻耳朵,不怕擠的要麼成了一隻耳朵,要麼成了禿耳朵。tt車嚇得乾脆將耳朵縮進了司機蓬裡,其實不是倒車鏡了,成了化妝鏡。夜祭的儀式莊嚴肅穆,歌曲時而悠揚,時而高亢,要知道,這種河祭每天如此,歌頌恆河,感謝恆河,祈禱幸福。路邊倒的都是特有範兒的留著花白鬍子的老人。或坐或臥,向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印度人的聖地—瓦拉納西

來人伸著手,趴在地上用手吃著飯。步行街搶老子看到傳統的印度廁所。一堵牆上兩邊一堵,隔成幾個格子,男人掏出傢伙就能突突突,屁股是不怕你看的。臨河的古城堡的牆上竟然安裝幾個小便器,方便人們隨時撒一泡。牛是這裡的聖物,鬧市、馬路、小巷,甚至燒屍現場都是成群結隊的神牛,你走在路上,最該看的就是腳下的牛屎堆。到處都是猴子在飛簷走壁,雖然住在臨河的房間,但老闆一再告誡不能開窗,東西被猴子偷走不能怪他。印度教傳統的燒屍,也在恆河邊,每天濃煙滾滾,將已逝的生命送入恆河。印度教最尊貴的溼婆神廟,每天前去祈禱的人們總是排著長隊。河邊晚上也有應該是慈善組織組織的免費晚餐,所有人都依次坐在臺階上,晚餐先從第一排吃起來,按順序吃。很多人去到現場,將錢捐出來。這裡有樹葉子和泥巴做成了的小碗,不失為一種環保。東西超級便宜,每天吃飯應該在十元人民幣左右,一大杯鮮榨的甘蔗汁一元人民幣,好大的一桶水也只是兩元,好多東西都是一元起價。本地人每天的開支應該更少,因為他們喝的都是自來水,還有就是恆河裡的水。東西只管吃就行,不要看他們怎麼做的,怎麼給你拿的。他們就是怎樣舒服怎麼來,烙饃時也是坐在案板上,黑黢黢的腳丫子就在麵糰邊,烙饃的擀麵杖能不時的戳一下腳。給你拿飯的手也是黑黢黢的,不過,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吃壞肚子。恆河沐浴是印度人的傳統,這時候我都覺得腳丫子都是冰的,他們一大早就在河裡沐浴,我還看到有個人站在河裡,朝著太陽唸唸有詞,還捧起喝水一次次的喝。沐浴完,順勢就將衣服洗洗。沐浴不分男女老幼,有人就在河邊赤身裸體的換衣服。瓦拉納西就沿著恆河而建,在兩個建築間隔只有一米的衚衕中穿行,看著太陽的方向總能走到河邊。有些還不到一米,仰頭望天,就像一線天。沿河一帶,到處是荷槍實彈的士兵,估計是這一帶都是宗教場所,易發衝突,引起擾亂有關吧。這裡的人,做什麼都那麼漫不經心,除了祈禱,去廟裡祈福。沿河就像一座座巍峨的城堡,高聳在恆河西岸,斑駁滄桑,從上邊走下來。得順著窄陡窄陡的臺階下來,臺階很長。沿河的城堡有大部分廢棄了,看著像是沒人居住的樣子。我就聽到一箇中國遊客說,這樣多可惜,要是在我們那裡,早都開發了。我覺得他嘴裡的開發就是在恆河岸邊建起高聳的現代化建築,印度人也這樣想,就不是印度了。這幾天看新聞,有聽到灑紅節時,一個德國女孩被姦殺了,真是不幸的事情。但我有自己的看法。我在恆河邊遛達事就看到兩個東方面孔的女孩在岸邊拍照,露著白白後背,我看到幾個印度人看的眼都直了。早知道印度女人結婚之前一般不漏的。結婚後穿著麗莎,露著肚皮,這時候的肚皮就像草包了,沒有了美感。你這樣露著白白的後背,大腿,在隨性的印度人那裡,怎麼不引起印度人的性慾呢?好自為之吧。在河邊,在水裡,總能看到當地人在拿著一個小棍子在嘴裡戳來戳去,像是在刷牙,但他們還把棍子用嘴用力的嚼,真他媽奇妙!總之,他們在這裡完整的詮釋了人生的哲學:我是誰、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他們就是印度人,他們就過那樣的生活。就要那樣的傳統,他們來自恆河,最後又歸於恆河。

2017年3月17日寫於瓦拉納西火車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