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文圖/二指禪掌門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所以,全國各地,尤其是廣東省,很多城市建有中山紀念堂。比如,我前面介紹過的廣州市中山紀念堂。另外還有寧波市中山紀念堂、高州市中山紀念堂、北京市中山紀念堂、東莞市中山紀念堂、惠州市中山紀念堂、梧州市中山紀念堂、常州市中山紀念堂等。

這次去中山採訪,沒有理由不去先生家鄉的紀念堂瞻仰一下。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採訪任務結束後,我和同事驅車直奔位於石岐城區中心的孫中山紀念堂。路上,我搜了一下資料,知道是由郭得勝先生捐款一千萬港元興建而成的。

終於來到了大門前,原來這裡是孫中山紀念堂公園,孫中山紀念堂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走進公園大門,外觀莊嚴宏偉、富麗堂皇的孫中山紀念堂就成現在我們面前。紀念堂入門上方,廖承志親筆題書“孫中山紀念堂”的金字橫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在正中上層一座小殿建築的牆上,懸掛著一塊有孫中山筆跡“天下為公”的金字直匾,三座亭樓的頂尖裝設三顆金黃色的大琉璃珠,象徵孫中山先生創立的“新三民主義”。

整個建築,據說從上面看是一“中”字,而從地面平視則又成一“山”字。從進公園大門時,一個“山”字就清晰地站在我們面前。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走進一樓紀念堂大堂,是先生的半身漢白玉塑像。不只是角度問題,還是設計原因,這裡的中山先生,好像比我原來見過的胖一點。也是這就是故鄉親人對先生的一種思念方式吧。

隨後,我們依次參觀了“中山建設成就展覽館”、“孫中山革命史蹟展覽館”,又一次增添了對先生的崇敬之情。

另外,我們在路上還看到了中山紀念圖書館,先生和夫人站在那裡,目光堅定,思索著中國的未來。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去中山故里瞻仰中山紀念堂,感悟一“中”一“山”的精巧設計理念

【攝於廣東中山。文圖均為原創,請勿抄襲搬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