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位書法家的楷書水平可以挑戰歐陽詢的楷書地位?為什麼?

書法影響力


這個問題,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歐陽詢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並稱“楷書四大家”,通常的排名是“顏、柳、歐、趙”,歐陽詢排第三名,那麼誰可以挑戰歐陽詢的楷書地位呢?

1、第一,顏真卿、柳公權,公認楷書水準在歐陽詢之上,無需向歐陽詢挑戰;

2、第二,趙孟頫排名緊隨其後,最有可能挑戰歐陽詢的楷書地位;

3、第三,至於學歐陽詢楷書的,從唐代至今,只有一位姚孟起學得其真諦,雖然學得非常像,但只是在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一點自己的東西,完全受歐體禁錮。至於姚孟起之後學歐體的,則更加微不足道矣。

所以說,要挑戰歐陽詢楷書地位的,非趙孟頫莫屬。

(附圖:趙孟頫楷書《壽春堂記》局部)

個人觀點,歡迎讀者朋友留言討論,可以有不同的觀點。


麓風軒


誰能挑戰歐陽詢?這個問題有點怪,歐陽詢前有鍾繇,二王,當世有虞世南與諸遂良,後有顏柳及趙孟頫。



提問者把歐陽詢擺在這個位置,是心中對歐陽詢最為認可嗎?



其實,我前面所述的書法家還沒有包括南北朝時期的一些書法家,他們前面繼承鐘王,後面引領大唐楷書,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他們的書法在某些方面絕對凌駕在歐陽詢之上。



你可以翻翻鐘王的楷書,古樸拙質,而飄逸內斂,觀其風采實足是那種神風蘊藉,儒雅溫文的古風學士的形象,放眼後世,即便是顏真卿也要退避三舍,恭敬有加,至於歐陽詢更是出於其宗,瞻觀其後矣!



再說柳公權,少師乃集古楷書大家之大成者,其書挺秀俊拔,遒勁偉岸,學習楷書者,無有不知柳楷是古之楷書最難練者。


我喜歡顏柳,對歐趙同樣有不捨的情懷,但是,真的讓我說楷書第一,我選鍾繇!


一笑貫長天


筆者認為:在中國書法歷史上和現實當中,還沒有出現過可能挑戰歐陽詢楷書宗師的地位!

唐代書法宗師歐陽詢的楷書,在唐代書法中屬於頂級人物,他的楷書影響力,在當時來看,是沒有人與他比試的。

歐陽詢宗師的書法,在藝術風格上,其成就超群,特別是他開創了自己派流體糸--歐楷,獨樹一幟,歐楷的風格結合了南北特點,繼承了很多的隋代碑刻中的書風。特點鮮明:結構嚴謹、方圓兼備、端莊優雅、就此成為了楷書中的典範並號稱“歐楷之王”!

謝謝!

請大家欣賞筆者書法作品--研究與創作。





祥禪


二百五的問題,歷史上有一些書法家的地位是永遠無法被挑戰的。

就像問一個自行車,是前輪重要還是後輪重要?手把重要還是橫樑重要?問這些很二百五。

書史上有些人,他們有獨特的歷史地位,是用來架構整個書法發展的。

比如歐陽詢,他在李世民的朝代,書法名聲不如褚虞,但是就對書法的貢獻來說,歐陽詢要比他們高,所以初唐四家他排行第一。

歐陽詢把晉隋相結合,也就是說把南北宗的魏碑筆法與二王筆法熔為一爐,這是其獨到處。

而褚虞筆法全出二王,對碑的融合不明顯,所以他們的名聲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李世民喜歡王羲之的基礎上的。

這就像自行車中的手把,而顏真卿屬於橫樑,誰能挑戰他們?

要說楷書水平,歐陽詢之前的二王,歐陽詢之後的褚顏,這些都是各有優勢的。

要說對書史的貢獻,歐顏在楷書方面並立,但是如推及到楷行草,顏的貢獻比歐還大。

所以歷朝歷代顏真卿雖然未必都受帝王推崇,甚至有意打壓,還能與王羲之並立為兩大高峰的原因。

每個朝代都有幾個構建書法史,拓展書法疆域的人,他們有著各自特殊的地位,所以,誰能被挑戰呢?

這就好比問,油電發動機能挑戰蒸汽發動機的地位嗎?






梁宇航



楷書在晉唐時期就已經發展之高度成熟,自此以後的楷書雖然歷朝歷代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但就其水平或影響了來說,至今都沒有任何一位書法家的水平或影響力能夠超越晉唐楷書。我們知道楷書四大家,歐顏柳趙四家其中三家都在唐代,而趙孟頫雖然位列楷書四大家,但其影響力遠沒有歐顏柳的影響深遠和普遍。唐以後的古代沒有能夠超越歐陽詢的楷書,甚至說有資格挑戰歐陽詢。那麼近現代呢,如果說有能夠超越或挑戰歐陽詢或其它三家楷書的,毫無異議是欺人之談,近千年無人可及,今人能夠有並肩者,顯然是有些痴人說夢了。

歐陽詢的楷書,特別是《九成宮醴泉銘》的楷書,是歐陽詢人書具老,爐火純青的經典傑作,這不是一人的吹捧或抬舉,而是歷史的證明,不是一個朝代的倡導,是歷史大浪淘沙的精粹。從書法角度來說,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技法完備成熟,法度森嚴而不是自然之美。無論點畫造型、結構處理、章法的處理無不集萃了唐初以前的書法精華,並在此基礎,形成了開一代風格流派的楷書書法。自此至今,仍沒有人的書法能夠歐陽詢的書法那樣的深遠的影響力。


翰墨書道


我們現在再回過頭來看看題主的題目:有哪位書法家的楷書水平能挑戰歐陽詢的~。瞧這個題目,我的感覺很是莫名其妙。

首先,我們應該怎樣理解所謂的“挑戰”的含義。我們前面已經描述到了,作為學寫毛筆字的入門基礎訓練的碑帖之一,怎麼變成了不可逾越的“豐碑”了?這不是太大其辭了吧?

其次,歐陽詢生活在中國的唐朝,我前面也說了,那個時候出現了眾多的書寫出色的大家,歐陽詢只是其中的一位。從唐朝至今千年,也出現了無數的書寫大家,其中舉例一二的就有黃庭堅、文徵明、趙孟頫、董其昌等等……。再則中國古代書寫正楷大家中從來就沒有“天下第一正楷”之說,只有王羲之的《蘭亭序集》被稱為“第一行書”的稱譽。歷史上倒有“天下第一大楷"的說法,但其所指的是《瘞鶴銘》,並非由歐陽詢所書。這個結果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其三,我真的不知道題主出這個題目的用意。從古到今,學寫毛筆字是作為中國文人的基本功夫,是作為中國文人的特徵之一。不寫出一手好字,就是考個秀才都是不可能的。而寫出好字則是必須的。然而,這個又為何要來個“天下第一“呢?不是嗎?題主可用文字是“……挑戰……”,也就是說其中似乎已有“天下第一”之說了。我為此也搜索了一下網絡,也真的有相關的討論。這是否也太江湖氣息了?書寫毛筆字也要如此爭霸“第一”嗎?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一一一一太莫名啦。歷史是在發展的,變化的,中國的書畫也是在發展的,變化的。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使中國的毛筆書寫有生命力,才有被傳承發揚的意義。長江後浪推前浪,每個時代都會有附合這個時代特質的文化現象和文化文明成果。而這些文化文明成果是傳統的傳承和延續,但決不是對先祖先人的“挑戰"。

為此,我想借答這個題目之際呼籲一下,要很好地傳承中國書寫文化的毛筆字書寫,不要功利主義,不要刻意的樹立一個“唯一”,歐、柳、顏作為基礎楷書學習範本法帖,其風格不同,並不是要說明其優劣,而是證明人們的審美趣向是有多樣性的。只有審美趣向的多樣性,才有民族文化文明百花齊放的繽紛絢麗的局面。


盛潔仁


沒有。歐陽詢乃唐楷第一人也。現代人學的再好也是皮毛而已不足為題。你只是學。


夜色主義繪畫


歐是小楷,顏是大楷。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柳趙可以理解為中楷。

小楷經不住放大來審視的。

中國人現在格局小了,現在就只能玩玩小楷。歐的小楷揹負著從前朝衰弱,偏狹的氣象,豈可與顏真卿盛唐的宏偉氣象相提並論?

一個是玩意兒,一個是珍寶,不是一檔子事兒。

書象即心象,心象即世象。現在的書壇都是像二田一般的市井之徒欺世盜名,還有幾個能理解顏縱橫捭闔,睥睨天下的氣象?


其實我是一條鹹魚


首先,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就有問題,第二,歐陽詢的楷書是幾千年以來書法發展的必然,是一座里程碑,後人無法超越,即便沒有歐陽詢,也許會有歐陽修或者歐陽鋒,第三,所謂楷書四大家,不存在誰比誰高,只是風格不同,有人喜歡杏花春雨江南,有人喜歡駿馬秋風冀北,你又能說誰高誰低?


孫臏32


歐陽詢是歐楷的始祖,後世之人只能望其脊背。如果總結一下歐楷寫得比較好並有成就的,首推清人姚孟起。現代寫得好的要數天津王維賢!黃自元、林則徐等清人也有成就。當代歐楷已經走向書家自己的風格了。田氏兄弟、盧中南等都是以歐楷為基礎,融入了自己的風格(這也是當代審美的需要),應該說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歐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