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地方的人穿衣太有風格,經常脫一隻袖子,一件衣服頂三件

大家都知道,我國大多數人的穿衣風格都走在了潮流的尖端,尤其受到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影響,很多服裝中出現了很多民族特色的氣息,在長期的發展中進而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民族風格。說到這裡,我們就不得不提藏族人的穿衣風格,相比於其他民族,藏裝的風格一直在時尚界走俏。

中國這個地方的人穿衣太有風格,經常脫一隻袖子,一件衣服頂三件

去西藏旅遊的朋友會在路上和景區遇見一些藏族人,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藏族人在穿衣服上有個特點,就是他們習慣性把一隻胳膊放在外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藏民族自古以來在雪山環繞、江河奔騰的“世界屋脊”上繁衍生息,他們創造了燦爛而獨特的服飾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風格。

藏族的服飾,可能就已具備了現代藏族服裝的基本特徵了: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寬長,衣領、襟邊、袖口、下襬等處多以細毛皮、氆氌或色布鑲邊。男子束腰帶時,一般將袍子下襬提至膝蓋。女子束腰時一般將袍子上提少許,使下襬遮住踝關節。

中國這個地方的人穿衣太有風格,經常脫一隻袖子,一件衣服頂三件

那麼,脫掉一隻袖子這樣的穿衣習俗又是什麼時候在藏地形成的呢?這需要先說到藏地的氣候了。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就在一天裡,也經常有風雨雪晴的變化,藏區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來形容氣候變化。藏袍腰襟大,白天當衣穿,保溫防寒,晚上當鋪蓋,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於勞動生產。藏族人放牧、幹活、耕作、遇天氣多變,需要調溫時,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間,彎腰幹活也十分方便。久而久之,脫一袖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

藏袍一般比人的身高要長,穿衣時,要把袍於先頂在頭上、在腰間繫一條或紅、或藍、或綠、或雪青色的腰帶,垂下的部分稍低於膝蓋。露出頭後,腰部自然形成一個“大囊袋”,可以裝入隨身物品,隨身可裝木碗等物品,婦女們往往把小孩裝在“囊袋”裡面。熱了,褪下袖子,扎到腰裡,如同腰帶;冷了,舉起袖子,捂住鼻子,那就是口罩。

中國這個地方的人穿衣太有風格,經常脫一隻袖子,一件衣服頂三件

藏袍是一種很科學的服裝,完全符合青藏高原上多變的氣候要求。藏袍不總是隻穿一個袖子,準確地說,只穿一個袖子是常態,一個都不穿和兩個都穿也是存在的。青藏高原上氣候多變,而遊牧民族又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攜帶增減的衣物,所以把衣服設計成這樣的款式,平時漏一個袖子,冷了把另一個也套上,熱了就把兩個袖子都解下來。藏袍如果伸展平了,應該有一人多長,穿的時候把下襟提到膝蓋兜起來穿,又可以當包袱使。一件衣服頂三件,還能裝很多東西,讓我們不能不佩服藏族人的創造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