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農村廟會秦腔演出請戲的費用是怎麼獲得的?

萌萌小笑笑


秦腔是流行於西北五省的一種戲曲,在西北的傳唱率很高,影響範圍廣,當你走進農村的大街小巷,不時會聽到有秦腔愛好者在播放秦腔,偶爾也可以聽到有一些乾唱的人群,秦腔迷在西北大地人員基數龐大,可以說好多人都是在秦腔聲中長大的。

秦腔的主要演出時間集中在正月,當然其他時間也會有秦腔上演,但是都沒有春節期間演出熱鬧,具體原因就是春節期間務工人員回鄉探親,正好趕上秦腔上演肯定都會去觀看,所以正月唱戲是最熱鬧時刻。

要想唱一臺大戲,可謂真心不簡單,四鄰八鄉的社員都要出錢,這樣才可以圓滿的唱一臺大戲,唱戲的費用標準是一般的文藝團體出演費用一天一夜也就幾千塊,如果是要請專門的劇團來上演那費用就要翻幾倍,當然一分錢的一分貨,劇團的演出水平比民間的文藝團體水平要高出太多,不管從人員配置、舞臺道具、以及演唱水平都會高几個臺階。

唱戲的費用一般都是每個社的社員主動上交,一般都是按人頭上交,上交標準是根據寫戲的費用來確定。當然有的唱戲費用還有可以實行自願捐款的原則,有的人在外面當了老闆賺了錢,就會自動捐款唱大戲,還有的人家裡有長壽老人去世後也會請文藝團體唱大戲。

秦腔是西北人的精神食糧,也是西北人的熱愛文藝活動,逢年唱大戲那都是必不可少活動,不唱戲就感覺這個年過的沒有意思。





生態農說


甘肅廟會文化興盛,幾乎達到了村村有廟宇的境地。這些名目繁多的廟宇,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最原始的嚮往和寄託。隨著時代的變遷,廟宇的功能也逐漸的由封建迷信活動場所轉變為人們精神信仰和文化傳承的聚集地。


在甘肅的廟會秦腔演出的名頭也同樣豐富,神仙壽誕要演秦腔、重大節慶要演秦腔。一個山場一年唱一臺戲已經成了常態,甚至有些香火非常旺盛的山場因為供奉的神仙較多,一年演出兩場秦腔也已成了定勢。可以說諸多的廟會秦腔演出不僅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滋育著秦腔的蓬勃發展和養活了成千的秦腔演出團體。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遇廟會活動,首先要解決的是經濟問題,供奉神靈香火需要錢,煙火炮竹需要錢,衣食住行需要錢……當然作為廟會活動的重頭戲秦腔更需要錢,目前基層劇團的一本戲在五千左右,一般廟會演出四天四夜,那麼一臺演出至少戲價就需要四萬。而有些廟會一天三開箱,那就需要六萬多了。而大院團一本戲都在三萬以上,代價就更大,一場演出光戲價就得三五十五。那麼這麼多的金錢需求,大致都是通過三種途徑途徑解決的。


一、社眾集資一部分,甘肅把固定範圍內供奉同一位神靈的信眾稱為社員,而廟會活動就是社事,而社事的目的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一方平安,家畜興旺,這種美好的願望使得社員自發自願,人人參與。眾人拾材火焰高,每遇重大節慶活動,就需要社員承擔一部分費用。

二、山場廟宇本身的“願箱”收入,甘肅很多地方把廟裡的功德箱叫願箱,但是廟上的願箱收入都非常有限,再加上上場日常運轉的費用都靠此部分收入,因此上可供其他支派的錢就捉襟見肘了,但是不管怎麼樣,上場也要盡最大可能拿出一部分錢填補,以彰顯神喜人喜的道場文化特點。

三、社會成功人氏的捐獻支持,包括但不限於本社有一定成就和經濟實力的個人和團體,在大家看來,這樣的支持,一來是敬神畏天,祈求保佑事業順利,家庭平安。二來也是通過這種方式回饋父老鄉親。


通過以上三種方式的募捐,不僅能完全解決廟會秦腔演出所需的費用,而且能夠順便解決其他的開銷。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大部分廟會都在經量減輕社眾的負擔,經量以功德收入解決這些問題。


秦腔鬚生


1、向每戶村民攤派。

2、村中富裕戶主動捐款。

3、村裡預留的土地有償出租的租金收入。大多數村在分配土地時沒有全部分給村民,總會或多或少留下一些土地,這些土地就用於出租,產生租金收入。

4、縣(市)下撥給鄉、鎮的文化事業資金。


跪射俑


廟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古老的風俗和傳統的習俗之一,全國各地各個地方都有廟會,但他們的習俗和方法都不一樣,都是寄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們心靈精神方面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拿咱們大西北甘肅來說,幾乎每個角落各村各莊都有廟會,他們祭祀的方式不同,自備的神靈都不一樣,有的是佛教方面的,有的是道教方面的,有的廟會也是三教合一的,不論他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對平安的一種祈福,對未來生活的一種祈禱。甘肅農村慶祝廟會的主要方式是吼秦腔、耍社火,裝高抬,唱地灘,赱高蹺、唱眉戶、扭秧歌、演牛皮燈影等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每個村莊廟會都有會長,副會長,等幾個組織者,他們把每年廟會要組織的節目活動,經費需求預算及收交等方案准備齊全之後,以廟會組委會的名義,向群眾張榜公示,在公示無異議後,每家每戶按最低標準去向廟會組委會去上交,有個別家庭經濟能力好的,可以多捐一點。在廟會舉辦結束之後,組委會的人會按照花銷情況,寫出花銷的明細,在向群眾進行張榜公示,大家一看就會一目瞭然,花了多少,都是什麼項目,最後是剩餘還是短缺多少,大家都會心知肚明,只有這樣,村裡的廟會才能一年接著一年辦下去,一年辦的比一年好,給村民們帶來更多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以上屬個人淺談,謝謝!


隴上雜談


甘肅省是西北人最愛看秦腔的省,每年過年或者廟會都會請好的秦腔戲團到本村來唱大戲,時間大概九天左右,鬧村莊,也給神唱戲說法。至於費用來源,一部分來源於政府,一部分來源本村村民。這個政府特別支持,也是當地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



80後看農村城市變化


請戲一般是過廟會請。

要唱一折神戲。踩臺戲唱《大升官》等吉祥戲。正戲一般寫(請戲)六七本,劇團有時間還送一本。

錢按神的牌下,即所轄地域。有正牌,每戶攤派,近年一百元。副牌按個人情況捐,一般幾元到幾十元。

餘錢轉下年或留作廟上神事用。一般戲頭都不貪。


高橋清泉


其他地方就不知道了,我們這裡(甘肅)廟會的近的村子收取的,也有自願給的。


用戶55826031854


農村文化演出大都由廟會形式出現。都屬於民間自發形成。由本村組出資,接人口收取,有成功人士出資贊助。


渭水一叟1


我們是每戶村民按人口收,都是自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