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玉蟾

瀘縣歷來為人口集聚之地,勤勞聰慧的祖先在這塊土地上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物,名勝古蹟遍佈全縣各鄉鎮。

雖然歷盡滄桑,破壞嚴重,但也保留下來了不少工藝精湛的摩崖造像和石刻木雕。它們或佈於石崖壁上,或雕在古橋邊,或刻於古建築中,或藏在古墓裡。內容有戲劇、神話故事、佛教、道教人物;有龍獅麒麟等圖騰裝飾,有歷史名人的翰墨。石刻雕塑的圖案神態逼真,工藝精湛,豐富多彩,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瀘縣歷史狀況。

現存的石刻雕塑藝術品中,以石窟寺摩巖造像和龍腦式古橋為珍品,其中玉蟾山的摩崖造像群為川南獨有龍腦橋的精湛石雕為國內所罕見。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玉蟾石刻

瀘縣石窟寺摩崖造像現今基本完好或部分完好的有13處之多,共有石刻造像749尊。

瀘縣摩崖造像的雕塑精品,要數玉蟾山摩崖石刻雕塑群了,它位於川南著名風景名勝地一一玉蟾山上。據《瀘縣誌》記載,玉蟾山古建築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山上的圓通寺初建於晚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舊址在金鰲峰下,後經歷代重修和擴建,先後更名為圓通寺、玉蟾寺、天星閣等,沿山道往東北方向還有蟬羅寺、龍巖寺、古佛寺、確窩寺、彌陀寺(現在不屬於瀘縣了)、白雲寺等寺院。

現大部分寺院都已毀,只有彌陀寺、龍巖寺尚存,但也非昔日面貌,倖存文物為廟內的石刻及大量的摩崖造像,名人石刻題記、塔林等。玉蟾山上共有摩造像石刻藝術品41尊,主要分佈在金鰲峰下的岩石上面,從右至左排列有序。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金鰲峰

造像大者盈丈,小不滿尺,刻工精美,風格各異、題材為佛教為主,部份為道教、神話傳說及市俗造像。造像的年代,除個別為宋代和清代外,以明代為主。

最大的一龕是第19龕“千手觀音”造像,高56米,寬35米,深1米。觀音雕有11個頭,36隻手,手中各執法器,肌膚圓潤,莊嚴凝重,身後密佈幹手,每隻手上刻有眼晴,宛如孔雀開屏,倍覺壯觀。

第5龕“釋迦說法圖”,龕高4,6米,寬4米,深1,5米,刻有56尊造像,釋迦佛高坐蓮合於正中,四周排列著菩薩、羅漢、天神,神態各異,無一雷同、衣著賄切,線條流暢。

觀音亭亭玉立在波濤中的蓮葉上,手持淨瓶,面露微笑,俊透典雅。十八羅漢站立在眾水族上,降龍羅漢騎龍,伏虎羅漢跨虎,或鏊、龜、魚、鱉、蝦搭配。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菩薩群像

眾羅漢或前呼後喚,或轉身照應,或談笑風生,或昂然自若,場面熱烈,情節鮮明,表現擁有無上法力,同渡“彼岸”逍遙自在的神態。整個造像,人物比例適度,佈局蔬密得當。

第24籠“九龍浴太子”,是根據佛教中釋迦牟尼誕生故事雕刻的。相傳釋迦牟尼降生時,有九條龍口吐香水澆浴身體,此處所刻太子肌膚滑潤,質感強,九條龍為鏤空雕刻,刀法精細,玲瓏剔透。

第4龕“彌勒佛”,其狀笑容可掬,滿面春風,祖胸露背,腹大如鼓;左手置腹前,右手持含珠,曲腿而坐,穩若泰山,怡然自得。

在玉蟾眾多的佛教造像中,以觀音造像最多,千手觀音、數珠觀音、淨瓶觀音、日月觀音、六臂觀音、八臂觀音,造型俊秀飄逸,表情溫柔嫻。

其他造像,如“燈佛”、“達摩”、“閻王”“六道輪迴”等,或刻工精細,形態生動;或斧鑿粗樸、線條簡約,均是不可多得的石刻藝術品。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玉蟾山的道教造像中,尤以第70龕“玉皇大帝”造像突出。用長1.8米,寬1米、厚0.5米的巨石雕成,斧鑿粗獷,神志威嚴,給人以法力無邊、至高無上之感。

還有頗引人興味的第16龕“月中蟾蜍”圖。這是根據道教神話傳說“嫦娥奔月化蟾蜍”的故事雕刻的。相傳嫦娥為天上神女,她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均是天帝的兒子)得罪了天帝,將后羿夫婦雙雙開除了神藉。

后羿求助於西王母,西王母同情其遭遇,給了一包不死仙藥給后羿。后羿將仙藥交給嫦娥後,被嫦娥一個人偷吃了。由於嫦娥背信棄義受到了嚴厲的懲罰,儘管昇天成了神仙,但受貶變成了醜陋的蟾蜍,同玉兔一起,永遠為西王母搗制不死仙藥。這組傳說裡的嫦娥不僅寂寞,還變得醜陋,神話吹的太過了。

一塊普通的石頭到瀘縣古代工匠這裡就變成了精美的摩崖石刻


玉蟾得名的來歷與此相關,因此第16龕造像刻著這樣的圖案:一輪圓月內,婆娑的桂花樹下,雲煙繚繞的仙藥罐傍,蟾蹲著由如個俊美少年,(石刻已將仙蟲蟾蜍世俗人化了),她一邊虔誠地為西王母燒製仙藥,一邊瞑想沉思,彷彿對自己自私貪婪的過失感到悔恨不已,又像悟出了人世間真誠相待的真諦。其別緻的構圖,優美的造型,精細的刻技,堪稱玉蟾石刻之精華。

以神話傳說、市俗為題材的造像中,應首推第8龕“村婦圖”。刻一村婦,赤足,右手提一籃子,似乎在給地裡勞動的丈夫送飯,神態恰靜蕊祥,造型自然大方,彷彿聞到了泥土的芳香。其他如“紅毛童子”、“三官土地”、“送子娘娘”等;具有深厚的生活氣息和浪漫主義色彩。

這些造像,很多因為歷史的原因,被損毀了,現在留存下來的值得我們去保護,時間最終會消亡一切,但是不應該在我們這一代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