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聊互聯網,他說百度優勢是技術,阿里優勢是運營,騰訊優勢是營銷,這樣對嗎?

作者九公子


阿里的優勢是效率。一旦決定一件事,自上而下推行,這個項目要麼生,要麼死。阿里電商網站搞的好就是注重效率的結果。

騰訊的優勢是創新。管理層提出一個大方向,允許多個小組去競爭,最後看哪個小組能勝出。微信類產品當時有三個小組競爭,包括騰訊郵箱團隊,QQ團隊。最後張小龍的郵箱團隊勝出,只有7個人。一堆注重創新的人在一起,娛樂項目比較多。馬化騰一開始搞即時通訊軟件,都沒想好怎麼盈利。一堆不想盈利光想娛樂的人,QQ商城和騰訊商城都搞不好,於是只有投資外人京東。


徐如林本尊


這個問題是不正確的。

如果這個問題放在2010年以前,我覺得應該是百度優勢是技術,阿里優勢是高超的戰略和營銷,而騰訊則是強在產品上。


但是時間如果劃分在現在,那麼百度我不知道優勢現在還在哪,阿里是強在技術、營銷和戰略,而騰訊則還是強在產品上。


我來分別前後分析一下。

首先分析2010年以前。


百度絕對是一個技術優勢的公司。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本身就是技術出身,並且在搜索引擎上獲得過專利技術。百度的搜索技術可以說是國內無敵的狀態。這點不是另外兩家公司能夠比得上的。

而阿里呢,首先馬雲是不懂技術的,他厲害的地方在於能夠看得到未來,也就是說他能比別人看的更遠,知道未來什麼東西能火能起來,於是乎指定戰略來做這個東西。比如,他可能預見了未來人人都會網上購物,於是乎做了淘寶,知道大家出門不帶錢,於是乎做了支付寶等等。至於營銷這塊,可以說雙十一是無敵的存在,那種交易量在中國甚至世界也找不到雙十一這麼玩的營銷手段。

而騰訊,馬化騰是一個技術出身,但是他更是一個產品經理類型的技術。最早發家的QQ,其實當時有好幾家都在做,為什麼只有QQ做起來了,我想絕對不是僅僅靠的是技術,而是他做了一些解決大家痛點的功能,比如QQ群功能,QQ秀和QQ空間等功能,這些都是方便的產品功能。更何況,現在被譽為是中國第一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就任職於騰訊,微信絕對是大神級別的產品,這點無論你怎麼跟我抬槓,我都不接受反駁。跟我抬槓的麻煩先把微信卸載了先。但是這是2010年之前的局勢。

而現在的局勢呢。百度,坦率的講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優勢,或者優勢在哪。反正我都是用谷歌的,哈哈。而且360、搜狗和最近的頭條都在發力做搜索,用不用百度對我來說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從出了魏則西事件,我還是覺得百度能不用還是不要用了吧~

至於阿里,阿里的技術這幾年確實越來越牛逼了。成立達摩院,製造平頭哥芯片,還有國內第一的雲計算阿里雲,這些就不是其他技術科技公司能夠做成功的。做技術的人深有體會,在github上開源的項目,阿里是最多的,這一點也可以從側面反映阿里的技術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只會賣貨的商販了。所以現在阿里除了產品社交類的幹不過騰訊,其他從技術。營銷和戰略上都比騰訊要強。

而騰訊,這個曾經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主要我覺得還是贏在了產品上。騰訊確實是一家會做產品的公司。做社交,可以說在中國有第一,沒第二,至於第三還差的個十萬八千里。微信QQ基本就是壟斷了國內的全部社交,其他人只能在夾縫中生存。不過,最近頭條的風頭正緊,貌似有點搶了騰訊的地盤的感覺,未來誰死誰活,還未嘗可知,我們拭目以待。


大斌聊科技


很顯然只是錯誤的。除了百度是正確的,剩下阿里和騰訊是錯誤的,正確的應該是阿里強營銷,騰訊是強的產品。

1、阿里強營銷:阿里是做電商起家的,因此其核心能力是強營銷。大家不妨來回顧下阿里這些年的造節運動,大家熟悉的雙11,雙12這些購物狂歡節,都是阿里硬生生給人為製造出來的。雙11本身是簡單的光棍節,但在阿里手裡完全變成了另一副模樣,和原來的本意完全風馬不相及了。

另外,阿里公關在業內是一等一的,他說第二,就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能打造出如此強勢的公告,核心還是阿里的強營銷,外加阿里手裡控制的一波媒體資源。馬雲對媒體的掌控很早就佈局,做營銷起家的顯然很清楚掌控傳播資源的重要性。所以,阿里的優勢就是營銷,也包括運營。

2、騰訊強產品:騰訊是起家靠的是QQ,而馬化騰又是技術人員出身,因此其的核心優勢還是靠的產品。騰訊早年的競爭對手很多,即時通訊領域一抓一把,MSN、雅虎通、新浪UC、網易泡泡、百度HI、飛信,這裡面哪一家是省油的燈?但是就產品而言,這些都競爭不過騰訊,最後無一是QQ的對手。而騰訊發家是靠的QQ,營收則靠的是創新的搞出了各種增值服務,而這些服務本質上仍舊是圍繞這產品自身來的。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騰訊再度能持續輝煌,靠的是微信的崛起,而這仍舊是一款APP產品。從單一的社交工具打造成了一個超級APP,一個相對封閉的平臺。顯然騰訊靠的是產品崛起,這才是其的強項。騰訊的營銷其實很爛,根本就不是阿里的對手。

3、百度靠技術:這點是沒說錯的,百度起家靠的就是技術,中文搜索引擎國內就其最強,否則早年就不會獨此一家。即便谷歌在國內時,百度還是能和其乾的半斤八兩。百度現在的問題就是過於依賴搜索,賺錢就指望它了,搞的烏煙瘴氣。但是,別因為這樣就覺得百度的技術就很差。另外從今年春節的紅包活動也能看出百度技術上的底蘊,短時間的爆發的流量盡然沒有讓百度癱瘓,可見技術上做足了準備。而前些年阿里、騰訊和春晚搞互動紅包時,都是曾經出過問題的。

總結:你朋友怕是不是互聯網行業的人,或者是95後剛入行,對BAT三家都只知道點皮毛而已,對他們的發展史一無所知。



羅氏蟲社


阿里確實強在運營,因為電商是要通過運營策略,引導人去做事,引導商家做好新品上下架,服務好客戶,引導客戶買單。

騰訊強於產品,產品好用客戶自動就喜歡,不是很依賴運營。騰訊的人更加有用戶思維,阿里的人主要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服務的核心是商家。我在阿里的時候,有時候想做一個新的玩法活動,技術根本支持不了,都是運營人工跑模式,跑出效果了產品技術才可能會跟進。也不可能等產品技術去研發好了再去做,那就太慢了,你沒數據,產品同學很難認可你的策略。


李佑先生


如果阿里沒有阿里雲,湖畔,螞蟻金服,達摩院,你可以說阿里是靠運營。說百度靠技術的,這麼多年靠什麼技術?


式導


好像回答者都是以群眾的眼光來看這三家公司,並不真正瞭解這幾家公司。

我對這幾個企業的其他認識也停留在這,不過以程序員的視角來看的話,百度是這三家,甚至全中國技術最高的公司。


額42487701


這個問題還是程序人員懂什麼是互聯網的來回答最好。都是什麼人啊?亂七八糟的。不懂裝懂。(雖然我也不是很懂。)


餘生指教BI


偏離人心談產品,騰訊

阿里 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 有人說


猿鏈


對市場而言阿里的運營比較成功,成功的運營背後是強有力的技術在支撐,難道靠人肉去運營,魯班千人千面的營銷,秒級幾十萬得交易訂單,海量流量的秒殺,雲計算服務哪一項不是證明了強技術;


用戶3814126236017


騰訊就微信產品和相關做到好,其他的也不怎麼樣,百度有技術,有個毛技術啊,百度系的所有app都沒實現賬號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