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們銘記的人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梨花風起正清明。馬上,又快到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了。清明祭奠先祖是中國人的鄉風民俗。在這個時刻,我們更應該紀念那些為爭取民族解放、國家事業建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而犧牲的英烈們。在磴口縣的歷史上,也有許多為了我們家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奉獻了畢生心血乃至生命的領導幹部和人民群眾。第一任縣委書記楊力生、建設包蘭鐵路黃河特大鐵橋犧牲的29名烈士、勇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的烈士王太平……還有很多很多。讓我們像祭奠親人一樣用虔誠和真心去緬懷那些值得我們銘記的人們,銘記他們身上的正能量,為建設我們可愛的美麗磴口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任縣委書記楊力生

1949年10月,寧夏和平解放,中共寧夏省委任命楊力生為磴口縣第一任縣委書記。當時的磴口名為三盛公,地處烏蘭布和沙漠東緣。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三天不颳風就不叫三盛公……這些民俗諺語形象反映了剛解放的磴口縣惡劣的生態環境。進行生態建設成為當時磴口縣最為迫切的一件大事。

1950年10月21日,楊力生在全縣三級幹部會議上首次提出“沿沙設防,植樹造林,保護沙區草木,營造防沙林帶;沿河築堤,沿堤栽樹,營造黃河護岸林帶”的建設工程。這項決策在磴口縣解放後幾十年產生了巨大的歷史意義,為今天磴口防沙造林和治理黃河規劃了宏偉的藍圖。

在生態建設過程中,楊力生身先士卒,身體力行,率領縣委一班人與全縣各族人民一道,艱苦奮鬥,從1950年開始進行了防沙林帶、封沙育草和修築防洪堤、營造黃河護林帶的建設。他根據群眾與風沙鬥爭的經驗,總結出沙漠的“兩喜三怕”,即喜乾旱、喜大風,怕林、怕水、怕草。到五十年代末,經過全縣人民的共同努力終於營造起一條長308華里的防風固沙林帶和20多公里長的黃河防洪堤,基本上根治了流沙和水患,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

國家林業部於1952年和1958年先後授予磴口縣“造林綠化先進縣”和“治沙造林模範縣”的光榮稱號。楊力生為解放初期磴口縣治沙造林、農牧業生產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磴口縣治理烏蘭布和沙漠的先驅者和奠基人。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建設黃河鐵橋犧牲的29名烈士

磴口縣包蘭鐵路黃河特大鐵橋始建於1957年2月,1958年7月建成通車。該橋共有十三個橋墩,全長600米,整個工程由基礎工程、橋面、鋼架等幾部分組成。由解放軍鐵道部隊和地方民工近3萬人參與建設。在這期間,共有29名同志光榮犧牲。為了紀念烈士們的英雄業績,軍地雙方在1958年12月建造起“三盛公烈士陵園”,將烈士們安葬於此。

一橋飛架兩岸變通途,如今的我們,享受著鐵路帶來的便利和幸福的生活。這時,我們更不應該忘記這是用烈士們的鮮血和汗水換來的。他們的名字是:程志海、張文卿、張三小、王在明、徐章木、金殿英、張茂發、唐明禮、許老鼠、趙大旺、蔣士均、何國清、周繼長、魏仁現、龐文慶、龔應康、林啟祥、郭振林、鄭進卓、閔璋煥、李天佐、胥德元、秦德有、羅富、王華元、羅七小、陸鳳儀、樊堂旦、姜初金。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勇救落水兒童的烈士王太平

王太平是磴口縣巴彥高勒鎮北糧臺村二組的一個普通農民。2007年8月10日上午,不會游泳的王太平為了救一名落水兒童不幸犧牲。

生前的王太平是一個樂觀向上、樂於助人的普通人。他的的妻子蘇曉娟患有小兒麻痺症,走不成路。和妻子生活的十幾年裡,他每天精心照料著妻子,從沒嫌棄過她。而且,王太平每天晚上還不知疲倦地給兒子輔導作業,使王振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是三好學生。王太平常對人說:“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兒子是我的驕傲。” 轉眼間,王太平已經離開人世已12年了。他走以後,兒子王振舟和肢體嚴重殘疾的母親相依為命,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難。然而,烈士的孩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王振舟在親人的期盼中奮力拼搏、刻苦學習,在2013年終於以660分的優異成績考上了清華大學。聽到這個消息,九泉之下的王太平也會欣慰。好人有好報,讓我們記住像王太平一樣這些在平凡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好人們。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我们的节日·清明】磴口 那些值得我们铭记的人 -4400660,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分享,讓世界變得更美!】

磴口旅遊 微信號:dengkoulvyou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魅力磴口即刻開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