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隆中對、周瑜的天下二分計和魯肅的榻上策,哪個更高明?

有文化的蒲公英


三者相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出名一點,但是如果論高明,恐怕諸葛亮就拔不了頭籌了。周瑜、魯肅、諸葛亮三人相比,周瑜是不出世的文武全才,諸葛亮次之,魯肅最次。他們提出的策略,數週瑜目光最遠大,諸葛亮和魯肅兩人差不多,因此,要以高下論定,結果很明顯,周瑜最高明,諸葛亮和魯肅次之。為什麼這樣講呢?

先說周瑜,周瑜以一己之力於赤壁之戰差點滅了曹操。後來,曹操北撤,周瑜在江陵和曹仁戮戰一年,終於將曹操的勢力趕到了南郡以北地區。這時,周瑜開始謀劃徹底奪取荊州。

周瑜建議孫權將劉備軟禁,然後收關羽和張飛為自己的部下,繼而吞併荊州。但是由於孫權懼怕曹操再次入侵,因此選擇了和劉備繼續聯盟。孫權不僅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還聽從魯肅的建議,將南郡借給了劉備。

既然吞併荊州不成,周瑜又給孫權獻計,這就是後來廣為人知的天下二分計。具體內容是這樣的:趁益州張魯和劉璋生隙之際,由周瑜和奮威將軍孫瑜統領東吳水軍,朔江而上進攻益州,吞併漢中,然後派孫瑜鎮守益州,北連馬超。周瑜則返回荊州江陵,佔據荊州之地。這樣的話,東吳的勢力就達到了據守長江全線的目的,幾乎和曹操二分天下。

周瑜此計甚為高明,一石兩鳥。第一個目的,可以驅使劉備為先鋒,讓他為自己打頭陣,一起佔據益州。如果得了益州,則長江上游就為東吳所佔有,沒有了水路威脅。第二個目的,一旦佔領益州成功,那麼劉備則被益州和東吳夾在中間,劉備從此以後就不敢再妄自尊大了。退一步講,周瑜完全可以在勝利返回之際趁機滅了劉備,主動權完全在東吳,而非劉備。

從這裡可以看出,周瑜的眼光很長遠,眼界更高。周瑜始終將劉備看做是東吳的附庸和馬前卒,欲吞併掉劉備的勢力。如果孫權有周瑜的膽魄,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孫、劉夷陵大戰了。

但是他的這個計策實行起來很困難,因為他低估了劉備。此計一出,孫權很高興,當即就表示了同意。孫權派孫瑜駐軍夏口,傳周瑜返回江陵,欲合兵西進。同時,孫權還通知劉備,讓劉備也準備一下,共同西取巴蜀。

劉備的主簿殷觀對劉備說:如果我們答應做他的先鋒去破蜀,一旦失敗,我們的老巢荊州就會丟失。為今之計只有虛偽的贊同孫權伐蜀,但是我們按兵不動。孫權是不敢越過荊州去伐蜀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中取利了。後孫權果然又找劉備商量,你不去也可以,麻煩讓個道也行。

劉備假惺惺的說道:曹操在北方虎視眈眈,我們尚且自顧不暇。你還要興兵伐蜀,這不是給曹操征討我們的機會嗎?況且,我和益州劉璋同族,我誓死不同意。周瑜倒是沒有被劉備所忽悠,認真的準備起來。很可惜,在走到 半路時突然暴卒。從此以後,孫權就將此計劃擱淺了。

再說魯肅的榻上策,榻上策提出的比較早,是魯肅在初次拜會孫權時所獻出的計策,類似於諸葛亮的隆中對。這裡面有個前提,什麼前提呢?魯肅要想取得孫權信任,必須拿出點貨真價實的東西來證明他的實力。魯肅於是獻了榻上策,而諸葛亮一樣,為了取得劉備信任,他獻了隆中對。

榻上策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今天下大亂,曹操和袁紹逐鹿中原。曹操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我們就不要做統一北方的美夢了。東吳要做的就是立足江東,然後西進佔據夏口,討伐劉表,吞併荊州。這樣的話,帝王之業就可成功了。

從魯肅的言論來看,魯肅的目標很低,他只建議孫權最終佔據揚州和荊州二州之地,然後在南方鼎足一方而已。甚至連西邊的益州都沒有考慮,由此可見,魯肅雖然很敬重孫權,但是他對孫權報的期望值並不高。如果他認為孫權是個有霸王之才,他不會只建議孫權佔據南方之地的。

這也是後期魯肅為什麼建議孫權借荊州的原因,因為在魯肅看來,孫權無帝王之姿,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換句話說,孫權能治理好東吳,然後順帶吞併一個荊州就頂到天了。魯肅的短視和對孫權的不自信,也造成了明明周瑜已經在赤壁之戰擊潰曹操,佔據了南郡。很有希望佔據整個荊州的,但卻在關鍵時刻,卻拱手將南郡(荊州)讓出去的錯誤策略。

所以說,魯肅和周瑜相比,他的手腕更軟弱,目光更短淺。如果魯肅不死,孫權很有可能永遠也拿不回來荊州。

再說隆中對,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家比較熟悉,但是這個隆重對是有問題的。諸葛亮建議劉備佔據荊州,西取巴蜀,然後從荊州和漢中兩路出兵,奪取天下。戰略看似很完美,其實有兩個致命漏洞。什麼漏洞呢?

第一、曹操坐擁六州之地,兵強馬壯。劉備以弱擊強,還要兵分兩路,自損實力,這在戰術上屬於低級錯誤。關於這一點,近代最著名的軍事家曾經點評過,我就不多做介紹了。

第二、隆中對最大的假設就是聯盟方東吳始終無所作為,坐看劉備取益州,坐看劉備北上伐魏。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看看後期關羽北上圍困襄陽就知道了,關羽剛走,孫權趁機就取了荊州。孫權不會像諸葛亮想象的那樣,一直看劉備發展壯大的。所以理論是理論,實際是實際。

但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比魯肅的榻上策明顯更勝一籌,諸葛亮的目標更遠大,將劉備定位為一統天下的君王,而非孫權這樣偏居一方的霸主。而在實際上,劉備在軍事上從來就不依靠諸葛亮,所以,如果劉備能依照諸葛亮的思路取得荊州和益州,然後再按照自己的思路出兵伐魏,平定天下也 不是不可能。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周瑜的二分天下之計是依據當時的形勢提出的,很有針對性。雖然低估了劉備,但至少從始而終都沒有軟弱,沒有想過引劉備為援。而魯肅就不一樣了,魯肅始終認為孫權不行,單獨防備不了曹操,還要靠劉備來幫忙,所以魯肅比周瑜差太多。諸葛亮有雄心壯志,可惜隆中對過於理想化,沒有實操性,因此不如周瑜,但是比魯肅強。


每日趣評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策”都很高明,但實事求是的說,“隆中對”相對來說還是要更勝一籌的。因為“隆中對”是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而“榻上策”的討論重點則是政治路線。二者在本質上有區別。因而從“高明”這一點來看,“榻上策”就已經輸了。


由於後者的知名度不高,所以這裡先詳細的介紹一下“榻上策”的背景和內容。

建安五年(公元 200年),孫策遇刺,孫權繼位,魯肅率部屬投奔江東,當時只有十八歲的孫權對自己的前途非常渺茫,因而就在一次聚會之後,單獨留下魯肅,希望他能給自己指點迷津。(魯肅比孫權大十歲)

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三國志·魯肅傳》

孫權說:當今漢室不幸,如大廈即傾,四方紛亂不已,我繼承父兄創立的基業,企望建成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功業。既然您投奔我,請問有何良策助能我成功?

注意了,孫權對魯肅說“思有桓文之功”,這是典型的“尊王攘夷”的思路,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樣的概念。

也就是說,孫權沒說實話,他假模假樣的裝出一副要做大漢忠臣的樣子,故意在試探魯肅的意見。



接下來魯肅的回覆,就是“榻上策”的內容。

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三國志·魯肅傳》

魯肅針對孫權對他的試探性提問,說出了自己的意見。他的意見可以歸納為兩點:

第一點——戳破孫權的小心機

魯肅說:皇帝在曹操手裡,要行桓文之事也只能是曹操。你手上什麼牌都沒有,你能尊王攘夷?(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

而且曹操勢大,皇帝又在他手裡。他隨時寫個聖旨拍你臉上,你能怎樣?你現在跟我假模假樣,說要擁護漢室,這是沒有前途的想法。(漢室不可復興)。

第二點——確立孫權的政治路線

魯肅說:你要想行大事,只能另立中央。我料定曹操必勝,其它人,包括袁紹,都不是他對手。但是曹操平定北方需要時間,我們趁這個機會先滅黃祖,再滅劉表,稱帝割據一方,跟曹操南北對峙。你不要嫌小,目前我也只能看到這個程度。(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從“榻上策”可以看出,魯肅不簡單。當時袁紹勢大,曹操勢弱,但是魯肅敏銳的認為曹操將來必成大器,大家不是他的對手。於是他很現實的告訴孫權,不要做一統天下的白日夢,你能夠打出一個南北朝的局面就該知足了。

這屬於一錘定音,幫助孫權確立了正確的政治發展方向。

但同時,從“榻上策”的內容也可以看出,魯肅對孫權的戰略規劃是不夠詳細的,甚至是有些粗糙。因為“榻上策”裡面涉及戰略的內容其實只有一句:拿下荊州。

這屬於很典型的“正確的廢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拿下荊州,殺掉黃祖,這是孫家人一直惦記的事情,不需要魯肅說。

或者說,荊、揚自古就是一體,欲割據江南而稱帝者,就必取荊、揚二州。這是最基本的常識。孫權雖然年輕,但這種常識根本不需要魯肅教他。

對於孫權來說,攻荊州是必須的。他的困擾並不是要不要攻,而是怎麼攻。這一點魯肅並沒有說,也就等於魯肅說了一通說了跟沒說一樣的廢話。

所以,“榻上策”的戰略思路並不高明,其高明之處在於對時局的政治分析。

首先,魯肅看穿了孫權的小九九,知道他並不是真心要復興漢朝;

第二,魯肅告訴孫權,尊王攘夷的政治口號不適合於你,這條路走不通;

第三,魯肅給孫權打了一劑強心劑,直接提出割據稱帝的路線,並立足現實,先當個割據一方的天子。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誰不想當皇帝?孫權當時地盤不大,人心不穩。他敢想,但是心裡沒有譜。希望魯肅能給他打氣。魯肅果然沒有讓他失望,上來就讓他割據稱帝,算是說到了孫權的心坎裡去了。


再說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榻上策”,諸葛亮的“隆中對”就屬於一份非常詳細的三分天下的規劃書了。

具體來說,分為七步:

第一步:明確告訴劉備,你搞不過曹操。不要去跟曹操死磕。

第二步:孫權是我們的盟友,不能打他。不要打江東的主意。

第三步:荊州是好地方,適合建立基業。要先拿下荊州七郡。

第四步:益州也是好地方,並且益州之主劉璋闇弱,益州土著有不少人都在朝外看,這是拿下益州的好機。

第五步:你劉備的名聲很好,只要你能拿下益州,人心盡附。

第六步:跨有荊益二州後,你劉備也不能瞎嘚瑟,還是要跟孫權搞好關係。

第七步:等待機會,荊州軍向宛洛,您自己出秦川,兩面夾擊曹操。


從這七步可以看出,“隆中對”是從外交目標,到戰略方向,到未來大局,全都都有考慮,並且也立時證明有相當的可行性的一份計劃書。



只不過這個計劃從開始就出了點意外,因為劉備不肯偷襲劉琮,導致搞得很被動。但是後來諸葛亮用他強大的個人能力,彌補了劉備的失誤。他先是出使聯合孫權,促成孫劉聯盟。後來孫、劉兩家聯合,打贏了赤壁之戰。再後來諸葛亮協助劉備打贏了益州和漢中兩戰,用很曲折的方式協助劉備完成了三分天下的預定計劃。

儘管“隆中對”最後也沒有成功,但是諸葛亮讓劉備這個縣級領導只用了七年時間就能鼎足三分,十四年後登基為天子。這毫無疑問是用事實證明了“隆中對”的可行性。而且容錯率也是相當高。(劉備只用小半個荊州起家,依然幾乎成功)

所以從“高明”這個角度來說,“隆中對”是要高出“榻上策”一個層次的。因為“隆中對”不僅有政治路線的討論,而且也有相當完整的戰略規劃。而“榻上策”僅僅只是討論了政治路線,沒有完整的戰略規劃。

如此一比較,誰更“高明”?便一目瞭然了。



總的來說,隆中對和榻上策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是隆中對屬於詳細的戰略規劃,具有真實可行性;而榻上策只是孫權和魯肅在喝酒的時候,喝高興了的一次吹牛談話。雖然魯肅給孫權指明瞭政治方向,但是沒有具體的規劃。

事後也證明,魯肅所謂全踞長江,屬於說得容易,做著難。孫權打了荊州那麼多年,始終打不下來。最後還是靠偷襲關羽才實現荊揚一體的戰略規劃。而這個時候,已經離魯肅提出榻上之策,整整過去二十年了。

這點還可以延伸閱讀一下整個南朝歷史。如果說,建議揚州勢力進圖荊州也算是能比肩隆中對的高明的話,那麼僅僅南朝的大戰略家,就能數出幾十個。因此,僅就戰略規劃而言,所謂的榻上策並不出奇。

同時這也反襯出諸葛亮確實是大牛,是個了不起的戰略家。

當然了,這裡只是對“隆中對”和“榻上策”作一個對比,不是對諸葛亮和魯肅作對比。


魯肅的榻上策比諸葛亮整整早了七年,他的榻上策不如諸葛亮的隆中對,不等於魯肅的水平不如諸葛亮。赤壁之戰前後,魯肅也體現了非常高明的戰略規劃水平。他始終都在維護孫劉聯盟,到死都在維護。事實上,這就是當時最好的策略。


Mer86


這真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話題,不吹不黑,我們認真分析比較一下。

先說周瑜的“二分論”。“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的美周郎懷著“三尺青峰懷天下,一騎白馬開吳疆”的偉大理想,在赤壁之戰結束後向孫權提出了二分天下的目標,取荊州、益州與漢中,與曹操共分天下,再結連馬超合擊曹操,以圖北方。

這事要是擱在赤壁之戰之前的話,孫權根本想都不敢想。赤壁之戰之前,曹操統一北方,勢力最大,荊州劉表雄踞荊襄,地位穩固。孫權繼承孫策之位,稱霸江東,但江東人心不服,經濟落後,兵力也最少,連荊襄的門戶江夏都攻打不下來,何談二分天下?尤其是劉表病死之後,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荊州,此時別說二分天下,江東不被滅掉就不錯了。但局勢是會變的,這不“赤壁之戰”帶來了轉機。那“二分論”到底可不可行,讓我們看看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元氣大傷,已無力征伐四方,同時內部的豪強階級和漢室殘餘以及外部的不安勢力韓遂、馬超和公孫瓚等趁機抬頭,此時曹操的戰略重心必須是穩定內部和周邊局勢,掐滅反對勢力蠢蠢欲動的念頭,不會在荊州死磕,故而選擇拒守不攻,這似乎給了周瑜機會。

再看看劉備這邊,劉備此時勉強在荊州站穩腳跟,正在積蓄實力。而周瑜要完成二分天下的目標就必須奪取荊州,這是要人命的,飄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塊根據地你周瑜還來搶,兩家勢必會兵戎相見。周瑜剛打敗曹操志得意滿似乎並沒有把劉備集團放在心上,但此時的劉備集團已是今非昔比,有了諸葛亮的到來,再加上關張等猛將,劉備集團陸戰方面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反觀孫權集團,陸戰戰績實在是不堪入目,周瑜要過這一關怕是不容易。從另一個方面說,孫氏取得江東政權多是對世家大族的妥協,世家大族實力在東吳根深蒂固。很多東吳將領均有屬於家族和個人的私兵,他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維護家族利益。在危機關頭,憑藉長江天險,以己所長水戰防禦尚可,但要為孫權與劉備集團死磕,恐怕沒多少人願意。周瑜這等智慧,肯定想到了這點,於是他又提議軟禁劉備,以控制劉備集團,這結果就不說了。

那我們換個角度,就算大都督英明神武,順利擊敗劉備集團,取得了荊州,那麼下一步就是進攻益州了,這個過程會順利嗎?孫權的位置是從哥哥手上得來的,談不上名正言順,而他自己又沒有孫策的軍事能力,只能藉助親和的權術籠絡人心。赤壁之戰後周瑜的威名嚴重刺激到他了,所以赤壁之戰後孫權撇開周瑜,親自領兵北伐,然而他在軍事上實在是沒什麼天賦,以多打少還屢戰屢敗,這也更加對比出了周瑜的神勇。一邊是百戰百勝如日中天的周瑜,一邊是屢戰屢敗聲名日下的孫權,這使得孫權不得不顧忌周瑜了。而蜀地山高路遠,自古以來就是據險自立的寶地,孫權這種性格,可能放手讓周瑜率領大軍前去嗎?周瑜許是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周瑜對孫權說取得蜀地後,留孫瑜在蜀地鎮守,與馬超結盟,而自己則返回北伐襄陽。孫瑜是宗室子弟,自家人,但是自家人又怎樣,若是孫瑜在蜀中培養黨羽擁兵自重怎麼辦?劉備的例子告訴我們同宗之間取而代之更加簡單。這樣一想,孫權怕是隻想自守吧,周公瑾的“二分論”也許從一開始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再說說“榻上策”。根據《三國志》的記載,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的戰略規劃,由於其是在榻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

在此對話中的同時,曹操正和袁紹進行官渡之戰,勝敗未分,而魯肅卻能在當時就看出北方的敵人將只會有曹操,足見其眼光獨到。於是魯肅提出“榻上策”,第一個目標就是“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孫權依其計略,多次西伐,然而過程比較坎坷,在建安十三年,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時,才消滅了黃祖,勉強佔領江夏南部,並未“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所以嚴格來說,魯肅的“榻上策”,在實行的第一個步驟就遇到了極大的阻礙,這也導致後面的規劃也難以實現。

之後,劉表病重身亡,曹操搶先南下進攻佔有荊州,進而據有在長江上游的江陵,於是魯肅改而主張聯合不久之前投靠劉表的劉備,抵抗南下的曹操。在獲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之後,曹操方面的勢力仍然很大,故魯肅主張借荊州給劉備,多樹曹操之敵。所以雖然“榻上策”沒有完全實現,但是,在魯肅的辛苦經營下,聯劉抗曹成為了當時東吳的基本方針,這實際上已經確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本態勢。

最後說說“隆中對”,這個太熟悉了,“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簡單來說就是:聯孫抗曹站穩腳跟,壯大實力佔據荊州,分兵入蜀建立霸業,天下有變北圖中原。在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下,劉備集團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前三個步驟。

而最終的“將星隕落,天命難為”就只能感嘆了。所以綜合來說,“隆中對”對天下局勢分析的更透徹,目標更顯著,可行性更高,完成性也最高。

而我更看好“隆重對”的一點是,“二分論”和“榻上策”提出時孫權已然是一方諸侯,而“隆中對”提出時,劉備不過是個新野牧,當時的諸葛亮,擁有何等的胸懷與自信,是何等的意氣風發,“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Jaudgement


題目中這三個戰略規劃的大致內容其實都差不多,都是先拿下長江以南再圖曹魏,這三人的戰略眼光其實也不分上下,筆者下面結合這三者提出的時機為大家逐一剖析。

諸葛亮在27歲的時候被劉備請出山,在出山之前諸葛亮給劉備制定了先奪取荊州,然後再奪取益州的計劃。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後來也是一直按照著諸葛亮的規劃路線去走,但是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亮又堅持聯吳,這個計劃其實已經被諸葛亮根據後來的實際情況更新了。

<strong>

諸葛亮也是這三個人中唯一一個有機會把計劃付諸實施的,不過諸葛亮的隆中對實行起來也是最難的。不說別的就連荊州都沒完整的佔領過,而諸葛亮在幫助劉備攻佔益州之後,突然失去了荊州這個北伐的出口,無奈只能從漢中一次次的北伐,最終也沒能成就大業。如果把諸葛亮擺在東吳的位置上,那麼諸葛亮的宏圖偉志沒準還真能實現,無奈劉備的起點太低了。從這個角度看應該是諸葛亮的隆中對最高明,起碼完成率最高,要不是實力不允許,沒準真能成功。

和諸葛亮的隆中對同時期的還有魯肅的榻上策,魯肅在給孫權的建議中提到,曹操很難消滅,現在東吳應該討伐劉表佔領長江流域。這也被一些人成為東吳版的“隆中對”,最後由於劉表去世後荊州分裂,沒能完整實施。但這也能看出魯肅並不是《三國演義》描寫的老好人形象,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和周瑜、諸葛亮媲美。

這兩位還有後面的周瑜提出這種戰略路線的根本其實就是“先撿軟柿子捏,然後積蓄力量打曹操”。從這個角度談不上誰更高明,都是一個思路,對天下局勢都有著正確的判斷,就看誰的更容易執行了。

周瑜的計劃是先攻佔南郡,然後攻佔蜀漢,最後攻佔襄陽,聯合馬超夾擊曹操。這個計劃看起來比較複雜,但是真正實行起來並不困難。當時劉備已經成為了東吳的附庸,如果不是後來周瑜去世,魯肅扶持劉備集團,那麼東吳還真有二分天下的機會。周瑜首先用劉備集團的張飛、趙雲打下來了南郡,然後自己做了南郡太守。隨後周瑜又集合了軍隊準備攻擊巴蜀,當時劉備非常的害怕,給孫權寫信說:周瑜這個人志向很大,不會久居人下。

周瑜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變數,如果周瑜沒有英年早逝,搶先一步佔領巴蜀。就算後來把荊州借給劉備,最後也不會出現三分天下的局面,完全可以讓劉備在荊州幫東吳擋著曹操。然後再繼續周瑜的戰略路線,聯合周邊諸侯(從時間上看,馬超應該被打敗了),再組織盟軍想打敗董卓、袁術那樣打敗曹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是比較可行的方案之一。

綜上所述,三種計策各有千秋,從實戰角度魯肅的榻上策更為簡單,而且差一點完全實現;從完成角度諸葛亮的隆中對完全走到了最後一步,打下了西蜀;而周瑜的二分天下則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可惜周瑜英年早逝。


鄧海春


應該說,這三個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戰略家,所提出來的三個大戰略都是非常精采,而且有異曲同工之處,顯示宏遠的目光與深邃的見解。

1、魯肅的戰略

魯肅見孫權時,孫權只有十九歲。當時魯肅縱論天下,提出自己的戰略見解,要點是:第一,漢室已經衰亡,不可復興;第二,曹操已經坐大,無法剷除;第三,東吳的戰略方向,是剿滅黃祖,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

應該說,魯肅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後來孫權也踐行他的戰略,殺黃祖為父報仇。在曹操大舉南下時,果斷與劉備聯手,在赤壁大敗曹軍,進而奪取荊州。這個過程,完全與魯肅的戰略相吻合。不過,魯肅晚年有點犯暈,把東吳控制的荊州之地借給劉備,導致周瑜的戰略未能實現。

2、周瑜的戰略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奪取江陵,規劃東吳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分析的要點是:第一,曹操剛吃了敗仗,一時間不能大舉用兵;第二,東吳的戰略是西進,攻略巴蜀,進而奪取漢中;第三,在關中的馬超結盟,共同對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陽,與曹操爭奪北方。

周瑜的戰略,是個極有遠見的戰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劉備哪裡有機會得到巴蜀呢?若是東吳依周瑜戰略,奪取巴蜀、控制漢中、連橫漢中,那麼東吳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孫權聽魯肅的話,把江陵借給劉備,奪取巴蜀的戰略就廢了,被劉備撈得大便宜。

3、諸葛亮的戰略

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點是:第一,曹操不可與爭鋒;第二,孫權可與結盟而不可圖謀;第三,應該奪取荊州及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諸葛亮的戰略與魯肅、周瑜並沒有很大區別,全都看中荊州與巴蜀這兩塊風水寶地。但是諸葛亮戰略對劉備的意義,要大過魯肅與周瑜戰略對東吳的意義。周瑜的宏偉戰略,最終沒有實現,所以談不上意義;魯肅的戰略,雖然實現了,卻又毀在自己手上,功過相抵。只有諸葛亮的戰略,挽救了劉備,並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從這個角度說,我認為諸葛亮的隆中對,是最高明的。


君山話史


提到諸葛亮的隆中對,周瑜的天下二分之計,魯肅的塌上策,首先必須清楚:一個策略良好與否,必須要在實施中得到證實,否則就是紙上談兵。而執行過程中,就有著現實侷限和執行將領在執行細節的認可和實施程度等風險。因此,策略的良好與否,除了在理論上討論,還要看執行程度和細節。應該說,這三個人都是非常高明的戰略家,所提出來的三個大戰略都是非常精彩,而且有異曲同工之處,顯示宏遠的目光與深邃的見解。先來看看諸葛亮的戰略。諸葛亮的隆中對,大家都很熟悉了,要點是:第一,曹操不可與爭鋒;第二,孫權可與結盟而不可圖謀;第三,應該奪取荊州及巴蜀,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其次是魯肅的戰略。魯肅見孫權時,孫權只有十九歲。當時魯肅縱論天下,提出自己的戰略見解,要點是:第一,漢室已經衰亡,不可復興;第二,曹操已經坐大,無法剷除;第三,東吳的戰略方向,是剿滅黃祖,討伐劉表,控制長江水域。應該說,魯肅的分析是完全正確的,後來孫權也踐行他的戰略,殺黃祖為父報仇。在曹操大舉南下時,果斷與劉備聯手,在赤壁大敗曹軍,進而奪取荊州。這個過程,完全與魯肅的戰略相吻合。不過,魯肅晚年有點犯暈,把東吳控制的荊州之地借給劉備,導致周瑜的戰略未能實現。

最後是周瑜的戰略。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奪取江陵,規劃東吳的新戰略。這個戰略分析的要點是:第一,曹操剛吃了敗仗,一時間不能大舉用兵;第二,東吳的戰略是西進,攻略巴蜀,進而奪取漢中;第三,在關中的馬超結盟,共同對付曹操;第四,攻取襄陽,與曹操爭奪北方。再來分析三者的戰略優勢。周瑜的戰略,是個極有遠見的戰略。倘若不是他死得早,劉備哪裡有機會得到巴蜀呢?若是東吳依周瑜戰略,奪取巴蜀、控制漢中、連橫漢中,那麼東吳完全有實力與曹操平分天下。可惜的是,周瑜一死,孫權聽魯肅的話,把江陵借給劉備,奪取巴蜀的戰略就廢了,被劉備撈得大便宜。諸葛亮的戰略與魯肅、周瑜並沒有很大區別,全都看中荊州與巴蜀這兩塊風水寶地。但是諸葛亮戰略對劉備的意義,要大過魯肅與周瑜戰略對東吳的意義。

周瑜的宏偉戰略,最終沒有實現,所以談不上意義;魯肅的戰略,雖然實現了,卻又毀在自己手上,功過相抵。只有諸葛亮的戰略,挽救了劉備,並奠定三分天下的基礎。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隆中對,走的是劉邦建立西漢一統之路,注重防守反擊;而周瑜的天下二分,走的是春秋秦楚聯盟對抗晉齊的稱霸之路,注重合縱聯盟;魯肅的榻上策,走的是楚國稱霸之路,只是方向相反,楚國是由西而東,魯肅是由東而西,注重局勢變幻。

諸葛亮和魯肅都注重“天下有變”這個局勢,周瑜並不看重敵方內部的局勢變化而重在盟友;諸葛亮和周瑜都非常重視荊州,認為荊州是用武之地的戰略關鍵,魯肅對荊州沒有那麼看重——因為在魯肅歸還的漫長長江戰線上,荊州只是其中一點。隆中對和榻上策都重在防守,等待北方出現叛亂,才有統一的機會。這也是春秋戰國時的歷史教訓:春秋時,晉國稱霸北方,楚國百年爭霸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擊敗晉國,這就是魯肅榻上策的缺點;秦國有關中、巴蜀,但山東六國若是真心合縱,秦國也只能兵守函谷關,統一夢想成空,這是隆中對的確定。

天下二分的缺點就更明顯:無論是春秋時期的盟國,還是戰國時期的合縱,都沒有永遠的盟友,今天的盟友,就是明天的敵人。總的來說,諸葛亮和魯肅是等曹操內部出現叛亂,周瑜是策反曹操內部為盟友,是不同的操作。在理論上來說,各有優劣。不能說諸葛亮和魯肅的防守反擊有效,周瑜的化敵為友就無效。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南宋等堅持防守反擊,最後守著守著也守沒了。帝辛放姬昌回周,項羽和劉邦鴻溝結盟,遼和北宋結兄弟之盟(結果北宋主動和金提出海上之盟滅遼)、金和南宋紹興之盟(結盟南宋和蒙古滅金)等都說明,敵人變成朋友後,是最有可能給自己背後一刀的人。

諸葛亮的隆中對和魯肅的榻上計,本質上都是佔據險要進行割據,然後被動等待對方出錯;周瑜的天下二分,本質上是聯盟合縱改變形勢,主動削弱敵方勢力。本質上不同的策略,難以進行評價。即便是隆中對和榻上計,也是因為地形不同而有所不同。諸葛亮和魯肅個性和取向基本相同,所以隆中對和榻上計本質相同。

秦一統六國、劉邦一統,是隆中對的故事;晉楚稱霸是天下二分的故事;榻上計是楚國稱霸南方的故事。誰能說這些故事有優劣之分,只有執行成敗之分。單純以成敗論高劣,是不客觀也不公正的。


單身情感解惑


諸葛亮與劉備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富有預見性和最為雄才大略的戰略構思



三國時期,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第一次出現的大規模、長時期群雄割據局勢。東漢王朝鎮壓黃巾起義,形成軍閥擁兵自重的局面。董卓進京致生靈塗炭,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民不聊生。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打敗袁紹統一北方。孫權集江東豪傑固守長江天險,已歷三世,擊袁術、窺荊州,北拒曹操,形成曹操、孫權兩大軍事割據集團。而劉備雖兵不滿萬,將不過關張趙雲,卻乘機脫離曹操陣營。此時天下諸侯未定。巴蜀劉璋坐擁天府之國惶惶不安,荊州牧劉表收容劉備駐新野以圖自保,漢中張魯聚馬超羌戎兵強馬壯負隅頑抗。天下大勢,合久必分之勢撲簌迷離。

(一)

在隆中對、二分計和榻上策之前,袁紹得翼州,謀士沮授曾建言:先滅黃巾,定青、並二州,北除公孫瓚以震懾夷狄,聚河北四州之力以圖中原,伺機而動可定洛陽、長安。

可惜袁紹目光短淺,不敢對董卓用強,失去了奉天子以安天下的機會,反讓董卓進京致天下大亂。後來,袁紹用討伐董卓的大旗圖了個虛名,妄圖稱帝更讓天下英雄所恥笑。

而曹操剛佔據兗州之際,謀士毛玠建議"奉天子"、"修耕植"、"蓄軍資",直接促成曹操屯田養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格局,讓曹操既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籠絡人心,又在軍事上佔據先機。

因此,在隆中對、二分計和榻上策之前,已有爭鋒天下的進策,雖其最終目標不甚明朗,但都是可以讓割據勢力圖霸天下的計策。

其中,袁紹佔盡先機和地利,終因目光如鼠、畏首畏尾而徹底失敗。袁紹起於向何進獻策召董卓進京,敗於討伐董卓不成,妄圖稱帝而失去民心軍心。

曹操則因勢利導,促成統一北方的優勢。然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寧可我負天下人,而天下人不可負我"的曹操動機不純,赤壁之戰前已部分表現出奸臣董卓的作派。因此,毛玠之策曹操不能貫穿始終,終致赤壁大敗。



(二)

我們先來看周瑜的二分計。

赤壁大戰曹操雖大敗而歸,但仍佔據南陽重鎮和襄陽郡以防守長江天險,後來的荊襄防守之戰讓孫吳屢戰屢敗。因此,就搶佔荊州來說,曹操不能說是完敗,至少佔據了襄、樊戰略要地,有序完成了戰略退卻和戰略收縮。

劉備則挾劉璋之子先退駐江夏迎擊曹操,擊敗曹軍之後搶先佔領荊南四郡,且與孫權平分江夏、南郡。劉備從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業,可以說是完勝。

周瑜二分計則未見成效,孫權在荊州僅佔據半個江夏和半個南郡。可見,周瑜在赤壁之戰中並未讓東吳得到所期待的利益。反而是劉備,提前貫徹了隆中對之策,搶先佔領荊州大片地區。

身為孫吳大都督的周瑜,此時才向孫權獻天下二分之計,為時已晚不說,且完全不把劉備已急劇膨脹的軍事力量和政治勢力放在眼裡,可行性能有多大?此時孫權有何感想,不得而知。

隨後不久,周瑜桂陽戰敗,病死沙場,二分策不了了之。思考到這裡可以說,二分計既不為孫權所用,更讓英雄人物赤壁周郎壯志未酬。

(三)

魯肅的榻上策還早於隆中對和二分計。

據《三國志》記載,魯肅公元200年某次酒會結束,與孫權徹夜長談,榻上策同樣精彩,卻被孫權束之高閣。魯肅只是在周瑜去世後接任大都督,之前的計策因進展不順並未被孫權採納。之後,與諸葛亮交好,全力促使東吳與隆中對作戰略對接,榻上策仍然不了了之。

特別是在赤壁之戰前,經過多年征討,建安十三年,孫權才打敗黃祖攻佔江夏。赤壁之戰後,周瑜桂陽戰敗,孫權又親率大軍戰曹魏於合肥,均未能取勝。其“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的目標僅僅部分完成。

由孫權剿黃祖多年不得可知,魯肅榻上策其可行性,在孫權眼裡已大打折扣。但隆中對的戰略已然開始實施-----以諸葛亮舌戰群儒為開端,聯合孫吳打敗曹操在前,助劉備奪取荊州在後。後來,孫權任用大將呂蒙,率軍戰領長沙、桂陽、零陵三郡,才取得對荊州關羽的均勢。

東吳孫權長於水戰尚無所得,陸戰更並非強項,無法取得南陽、襄陽,對曹魏只能採取守勢,情理之中。因此,榻上策可以看作與周瑜二分計相類似的戰略構想。

在赤壁之戰前後,魯肅及時對劉備及蜀漢的政治軍事地位進行了重新評估和重視,配合諸葛亮隆中對策略,嚴格執行了孫劉聯盟的戰略構想,鞏固了孫吳政權和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說,魯肅是當時僅次於諸葛亮和曹操的戰略家。



(四)

再來看諸葛亮隆中對之策。

三國史學家陳壽用大量篇幅寫下《隆中對》,語言之流暢,文筆之優美,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情緒和態度?既便今天讀來,我們也能體會作者不言自明的立場。

公元207年至公元208年之間(約建安十二年),劉備駐軍新野,按前謀士許庶的推薦,帶著關張二將冒著大雪三顧茅廬,直到第三次拜訪才見到諸葛亮本人。



劉備志猶未已,思賢若渴,完全聽取了諸葛亮提出的意見-----先佔荊州、再圖巴蜀、進而據守漢中以圖天下。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和戰略目標非常明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接好孫吳成鼎足之勢聯吳抗曹,待天下有變,可直指中原,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其中,諸葛亮從未有對自己的地位提出任何要求,對劉備而言可謂推心置腹。劉備此時無兵無將,寄人籬下毫無依託,僅有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的虛名,總攬英雄、思賢若渴更象是夾縫中謀取生存的態度。而諸葛亮提出的終極目標卻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這是何等自信的雄心壯志和雄才大略!

陳壽出生於公元233年,曾在蜀漢時期擔任衛將軍主薄,因而對隆中對的瞭解比較詳細,甚至可能有閱覽蜀漢官方檔案的機會,個人認為,《三國志》中關於隆中對的內容完全真實可信。而且其中的感情色彩,既便陳壽擔任西晉史官也未有改變,可見隆中對的戰略構思在當時已深入人心。

(五)

再來看隆中在當時戰略思想之明確,戰略效率之高,讓人歎為觀止。



  • ※建安十二年(公元208年),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略。
  • ※建安十三年(公元209年)夏秋之際,諸葛亮出使東吳,促成聯吳抗曹,孫劉聯軍赤壁大戰大敗曹操。
  • ※建安十四年(公元210年)劉備搶佔荊南四郡,與孫吳平分江夏、南郡,孫權被迫與劉備和親,“借”荊州與劉備。

  • ※建安十七年(公元213年),劉備攻西蜀劉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佔據益州。
  • ※建安十九年(公元215年),孫權派呂蒙率兩萬兵士去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孫劉講和,以湘水為界劃分荊州。
  •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8年),劉備取漢中,公元219年自立為"漢中王"。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20年),關羽進攻樊城、襄陽水淹七軍,打破戰略均勢。呂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取荊州,關羽兵敗被殺。
  • ※公元221年(劉備章武元年),劉備稱帝。
  • ※公元222年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白帝城託孤身死。
  • ※公元222年(蜀漢建興元年),蜀漢後主劉禪即位。
  • ※公元225年(蜀漢建興三年),諸葛亮南征七擒孟獲,一舉平定南中,實現南撫夷越的戰略目標。
  • ※公元228年(蜀漢建興六年),諸葛亮北伐一出祁山,在甘肅天水收伏羌族大將姜維,實現西和諸戎的戰略目標。
  •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六出祁山(一說為第五次北伐),穿秦嶺、出斜谷道,駐軍五丈原,與曹魏司馬懿所部對峙100天。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從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助劉備僅用十一年的時間,實現先佔荊州、再圖巴蜀、進而據守漢中以圖天下的目標,隆中對目標幾乎完成百分之七十。

之後,在“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對外接好孫吳成鼎足之勢”目標尚未達成的情況下,關羽不顧天下大勢,不力保荊州,卻擅自向北進攻襄陽、樊城,事實上造成了“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的不利局面,致使曹魏和孫吳聯合剿滅關羽,關羽兵敗被殺。

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讓曹操視關羽為心腹大患,不僅派大將徐晃迎戰,還將防備東吳的大將張遼調遣至圍攻關羽,曹操自己親率大軍做後盾。關羽前方,是必須挽回敗局背水一戰的曹操,後方是笑裡藏刀的孫吳呂蒙,焉有不敗之理?

因此,說關羽破壞了隆中對之策,毫不為過。他不但未執行隆中對戰略,未能實現對外接好孫吳聯吳抗曹的目標,還致使孫劉聯盟破裂,白白丟失荊州戰略要地。

劉備想奪回荊州,報結義兄弟關羽、張飛被殺之仇,一怒之下徹底拋棄隆中對戰略思想和目標,發動夷陵之戰,全軍覆沒大敗而歸。

劉備白帝城託孤之時,蜀漢已處於風雨飄搖、朝不保夕的窘境。如果沒有諸葛亮扶後主劉禪即位力挽狂瀾,蜀漢政權當時已萬劫不復。



之後,諸葛亮輔佐後主劉禪,先平定南中,再六出祁山,用十二年的時間再次穩固蜀漢政權,以當時巴蜀不足百萬的人口基數,保蜀漢四十多年和平安定。

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尚未出山已知天下三分,可謂進可攻、退可守。最高目標統一天下,成就帝業;最低目標三分天下,成就霸業。而且諸葛亮出山,偏偏看中的是兵不滿萬勢力極弱的劉備。可見諸葛亮的先見之明和雄才大略。

“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以畢生心血貫徹了隆中對戰略決策,力圖助蜀漢劉備復興漢室統一中國,以忠貞不渝的高風亮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受到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尊崇和敬仰,成為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精神偶像。

因此,隆中對是三國時期最富有預見性,最為雄才大略的戰略構想。


道常無名聖人無為


任何的計策,就像一個企劃書、計劃書一樣,如果得不具備可執行性,那麼必然是一紙空文,那我們依次來說一下這三個計略。

魯肅的榻上策,發生在建安五年,魯肅對孫權說,我看現在天下的局勢,曹操除不掉,漢室也不可興,將軍今天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呆在江東,看天下的變化,中原地帶是會顧及到你的,原因是北方多事。

然後,你可以趁著北方多事,然後趁機討伐黃祖與劉表,然後拿下荊州,這樣就可以憑藉長江之險,成就帝業。

而到了建安十三年,他對孫權說,荊州真是好地方,沃野千里,民眾極多,又與東吳一樣共享長江之險,如果能夠佔有的話,就能成帝王之業。而如今,劉表剛死,他的大兒子劉琦與小兒子劉琮又有矛盾。

荊州將領也分屬兩邊,劉備在劉表那裡,劉表一直很忌憚劉備,並不能重用他,如果劉備能他們齊心協力,上下一心,那我們應該與之結盟結好,而如果他們內生罅隙的話,我們另做打算,劉備一聽說我們也打算抗曹,肯定很樂意跟我們合作的,那麼天下無憂了。

魯肅的榻上策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荊州是劉表,那麼東吳是有這個機會的,可是建安六年,荊州來了個劉備,另外北方被曹操給統一了,那麼就得變成聯合劉備抗衡曹操了。

周瑜的天下二分計,周瑜是這樣打算的,趁劉備到京口見孫權,然後將劉備控制起來,讓關羽、張飛為已所用,擁有荊州、進益州,那麼天下可二分,可關鍵是,一旦劉備與孫權反目,那麼曹操就有機會了,所以直接被孫權所否認。

後來周瑜想越過荊州的劉備直接取益州,到半路上就病逝了,其實周瑜這個想法很切實際,畢竟東吳不可能跨荊州擁有益州,再說,劉備打益州都用了好幾年的時間,周瑜真去打,幾乎是打不下來的,所以周瑜的天下二分計,切不可行。

諸葛亮的隆中對,諸葛亮的想法與魯肅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曹操除不掉,而且需要孫權與劉備聯合,但是劉備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在荊州的是他,而且他與劉璋同宗,所以取益州的只能是他。

總的來說,周瑜的二分計不可行,而魯肅的榻上對與諸葛亮的隆中對,如出一轍,都十分可行,確實是高瞻遠矚。


歷史簡單說


這是個有趣而又嚴肅的問題,世人皆知,諸葛亮,魯肅,周瑜都是三國時期頂尖的人才,乃是劉備和孫權的左膀右臂,提供了堅實的幫助。

而這三人都分別為其君主提供了一條戰略思想,讓我們分別瞭解下。

其一是周瑜的二分論,其大致意思為讓東吳孫權在原有屬地的基礎上,繼續向西發展,奪取劉表荊州(後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璋益州,提前完成後世的南北對峙局面,與曹操瓜分天下。這個設想一旦完成,劉備與諸葛亮的蜀漢路途便會不復存在,三國會成為曹操與孫權的戰場,看看三國志記載原話。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 戚操,北方可圖也。”

之後是魯肅的“榻上策”大意為,因其看出北方敵人只會有曹操,所以主張固守江東之地,與劉表結盟(後改劉備),多樹曹操之敵。所以在魯肅在時,一直主張維護孫劉聯盟,事實證明,劉備和孫權的聯盟的確給曹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魯肅死後不久,孫權便偷襲荊州,斬殺關羽,致使孫劉聯盟破裂,讓曹魏政權坐收漁利,實屬遺憾,讓我們看原文。

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因密議曰:“今漢室傾危,四方雲擾,孤承父兄餘業,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顧,何以佐之?”肅對曰:“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權曰:“今盡力—方,冀以輔漢耳,此言非所及也。”張昭非肅謙下不足,頗訾毀之,雲肅年少粗疏,未可用。極不以介意,益貴重之,賜肅母衣服幃帳,居處雜物,富擬其舊。劉表死,肅進說曰:“夫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北,外帶江漢,內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殷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輯睦,軍中諸將,各有彼此。加劉備天下梟雄,與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惡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如其克諧,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最後便是諸葛亮的隆中對,相比上方二策,隆中對更加廣為人知,為劉備定下了先去取荊州,在取益州,後兩面出兵,天下大定的策略,而後面劉備集團的實施也確實證實了計劃的可行性,可惜後痛失荊州,靠益州益州之地以抗天下之資,諸葛先生拼其一生也未曾復興漢室,讓後人感慨萬千。

至於隆中對原文過長,在這裡便不多做贅述——讓我們看看這幾條戰略思想的的可實施性,以做比較。




首先為周瑜的二分論,在東吳前期,的確一直履行著這種論點,多次攻擊劉表荊州,但一直未曾取得大的進展,而曹操在時候已經統一北方,開始南下,在這時候,二分論的可實施性已經很低了,因為曹操南下的緣故,劉備孫權任何一方都無法單獨對抗,於是連劉抗曹成了東吳唯一的選擇,至於後來劉備具有荊州後二分論更是實施艱難,以東吳之力實在難以全勝當時劉備,更不用提後面的劉璋益州了。

然後是魯肅的榻上策,魯肅算得上東吳老好人了,在劉備據荊連益,實力蒸蒸日上之時,仍然堅持連劉抗曹,是聯合派的主力人物,給曹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但可惜並不長壽,死後東吳背盟,孫劉聯盟破裂,北上取曹可能性銳減,實在是可惜,如果可以堅持下去,北上攻曹可能性將是大幅提升,但對劉備集團利益太大,在東吳實施性也不會太大。

最後是劉備集團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在三種計策中,隆中對是唯一一個做完大半的戰略思想,在劉備集團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漢中,已經完成了隆中對思想的四分之三,但後來東吳襲荊州,致使隆中對再無實現可能,也導致了蜀漢集團從此一直走下坡路。

所以目前來看,隆中對的實施性是最高的,也是最接近實現目標的戰略目標,所以我個人認為,諸葛先生的隆中對相較於其他二策要高明許多。


信步寒煙翠


都不高明,當時只有兩條戰略可行。一個是袁紹的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這條戰略實際上仿效的是劉秀由河北統一天下的方法。一個是劉備後期修正的新方略,也就是仿效當年劉邦出川統一天下的方法。而諸如隆中對都是扯淡。先看袁紹的這條戰略,這是中國後期王朝統一的方式,東漢、元、清、共和國都是這種方式,就是由北向南統一。曹操自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忠實的貫徹,尤其把大本營遷到鄴城。但赤壁之敗,確是歷史少有的完全佔領長江上游還被擊敗的北方政權。當時曹操就該先消滅江夏的劉備,再休整兵馬,訓練水軍,沿江東下。再看劉備那條的戰略,劉備在後期已然不自覺的改變隆中對的策略,用劉邦的方式,這是中國前期王朝的統一方式,就是由西北東出,轉而南下,秦、漢、隋、唐都是這種方式,但隨著劉備稱帝戛然而止,劉備稱帝和稱王等自封方式,不用清君側的口號,過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得以讓孫曹聯手。而東吳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明朝和國民政府的統一方式。按這種方式奪取上游,那是必然。下一步才是諸葛亮的說法,就是等待北方有變。但這種方式難度太大,所以淮南三叛其實對東吳很重要。而隆中對,根本不可行,因為歷史上就沒有這樣成功的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