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尉到上將,美國軍官的晉升制度掃盲文

是人就難免俗,人生在世,最關心的大概是兩件事:一是升官,二是發財。如果你是個軍爺,可以換一種表達:晉升和薪酬。

薪酬的事兒咱們後邊兒會說,今兒個先來聊聊“升官”,看看美軍軍官的晉升之路是怎樣的。

美軍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十分注重四個字——“依法治軍”,在軍官的進入、晉升、退役方面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和制度體系,如《軍事人員管理法》、《國防軍官人事管理法》、《國防軍官晉升條例》等。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各項工作都有條不紊的進行。

首先,來看看美軍的軍官來源。

主要來自以下5個渠道:

1.軍官學校。最知名的,當然是美國三軍的三所軍官學院:紐約西點的陸軍軍官學院、華盛頓安納波利斯的海軍軍官學院、科羅納多州的空軍軍官學院。

2.ROTC。也就是設在地方大學中的後備軍官訓練團,有點類似咱們以前的國防生(其實當初是咱們學人家)。美軍有許多軍事名人,如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威爾就來自後備軍官訓練團。

3.各軍種候補軍官學校和軍官培訓學校。這類學校主要招收大學畢業生和具有大學二年級以上文化程度的優秀士兵。此類軍官約佔美軍軍官的27%。

4.直接委任。直接從地方大學招收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專業人員和科研人員進入部隊,類似咱們的特招入伍。

5.直接從戰場上提拔表現優秀的士兵成為軍官。

從少尉到上將,美國軍官的晉升制度掃盲文

西點軍校學員

這些新進軍官經過系列培訓後正式進入各軍種,他們的未來會一番風順嗎?他們的職業生涯又是什麼樣的呢?

美軍軍官隊伍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正規軍官,就是所謂的職業軍官。想當職業軍官?好吧,你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一般需要連續為軍隊賣命11年,才是正規軍官。另一類是後備軍官,屬於短期服現役的非職業軍官。

美軍軍官還有一種分類——根據擔負的任務和專業,一般分為指揮軍官和特業軍官兩大類。指揮軍官包括一般指揮軍官和有限指揮軍官,一般指揮軍官佔53%,可擔任作戰指揮員。那“有限指揮軍官”又是神馬意思呢?主要指工程、情報、通信等專業領域的軍官,可擔任本專業的領導,但不能擔任作戰指揮員。至於特業軍官,就是軍醫、後勤補給軍官、牧師等,更不能擔任指揮職務。

大家都知道美軍以軍銜為主,主要分為三等十級,也是金字塔形結構。軍官中,尉官佔比最大,校官次之,將官最少。其中,又以上尉和少校人數最多。一般來說,排長為少尉、中尉軍銜,連長為上尉軍銜,營長為中校軍銜,團長為上校軍銜,副師長為準將軍銜,師長為少將軍銜,軍長為中將軍銜,集團軍司令為上將軍銜,戰時參聯會主席、軍種參謀長、集團軍群司令為特級上將(即五星上將)軍銜。

一名軍校畢業學員進入部隊後,首先授少尉軍銜,軍齡2年(注意,美軍的軍齡相當於咱們的幹齡,讀軍校時間不算軍齡),考核合格後,經所在部隊指揮官批准,可晉升中尉軍銜。軍齡4年的中尉,考核合格,經所在部隊指揮官批准,可晉升上尉軍銜。上尉以下軍官晉升很容易,基本上到點兒就往肩膀上添星星,而且晉升比例常常是100%。

從少尉到上將,美國軍官的晉升制度掃盲文

美空軍女飛行員

上尉到准將的晉升就難了,需要通過嚴格的考核。由三軍軍種部臨時抽調人員組成“晉升選拔委員會”,根據軍官個人檔案和考核成績,列出晉升者名單,由各軍種部長審定,報總統批准,並經參議院通過。

中將以上的高級軍官要晉升,那就更苛刻了,需要過“三關”——國防部長推薦,總統提名,最後參議院審批。

眾所周知,美軍是軍銜主導。軍齡9年的上尉,可升少校;軍齡14年的少校,可升中校;軍齡21年的中校,可升上校。上尉升少校,晉升比例為90%,少校升中校,晉升比例為80%;中校升上校,晉升比例為65%。

可見,上校以下的軍銜晉升,需要熬滿足夠長的年頭,歷練夠了才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校以上的軍銜晉升時間比較快,一般銜齡3年的上校,就可參與准將的晉升選撥,准將銜齡1年就可參與少將的晉升選撥。美國海軍現役將官平均年齡52歲,其中多數在48—59歲之間,佔海軍將官總數的68.79%。

晉升的人當然開心,但那些沒通過考核,無法晉升的人咋整呢?

兩種選擇。

第一,再參加一次晉升選拔,如果還是掛了,直接退役,捲鋪蓋滾蛋。

第二,不再晉升軍銜,幹滿本軍銜的最高年限(銜齡),未達到退休軍齡的強制退役,達到的直接退休。少尉、中尉銜齡一般為2年,上尉銜齡3-7年,少校、中校銜齡5年。

少校以上軍銜,軍齡滿20年可申請提前退休,類似咱們這邊的自主擇業。美軍規定,軍官滿62歲必須退休。當然了,也有例外。極個別軍官因特殊原因,經國會特許,可延長退休時間。如美海軍“核潛艇之父”海曼·里科弗海軍上將,幹到81歲才退休,多幹了19年之久!

從少尉到上將,美國軍官的晉升制度掃盲文

美海軍“核潛艇之父”海曼·里科弗海軍上將

退役了,能找到工作嗎?

美軍實行“精英化”教育模式,中高級軍官大多有地方大學研究生學歷,在軍隊中也一直在不斷學習提升,因此退役後一般都比較容易找到工作,退役1年內找到工作的比例為60%。相對而言,尉官就慘些,他們缺乏經驗,找工作難度比較大。所以,尉官們在部隊混不上去退役後,常常選擇重新進入大學攻讀學位,提升自己的學歷和能力,然後再去找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