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作者/解夏 來源/盒飯財經(ID:daxiongfan)

就像從唐古拉山脈傾瀉而下的長江水,中國的創業者似乎有著無盡的動力奔湧向前,紀錄片《燃點》把創業之潮帶入大熒幕,而在14張創業面孔背後,即便他們透出各自所愁,也依然沒有停下腳步。如徐小平所說,“創業的路上佈滿失敗的白骨,腰纏萬貫的人和一無所有的人,眼裡有同樣的光芒。

《燃點》著實在創業圈火了一把,羅永浩的無奈、戴威的焦慮、Papi醬的苦惱、安傳東的屢戰屢敗讓不少人落淚。然而,這部影片無論是燃還是涼,也都只是14個人創業歷程的時刻縮影,中國不缺創業者,可創業者的故事卻鮮在影視作品出現

從“下海”到“雙創”,從肩扛手挑到縱橫網絡,一部紀錄片顯然是裝不下的。以新東方創業故事為原型的電影《中國合夥人》票房達5億之多,此後,這類商業題材電影寥寥。中國為什麼缺好的創業電影呢?原因一言難盡,但在《燃點》之外,中國適合改編電影的創業故事還真不少。

從江南小城發家,把生意做到全球的小個子

誰都不知道自己創業最終能否真的成功,但他卻從創業之初,就開始用攝像機記錄自己的創業歷程:逢人介紹中國黃頁、被37家投資人拒絕、被政府領導拒絕、在小屋裡創立阿里巴巴、非典期間與來自美國的競爭對手對抗、做到中國第一電商平臺、帶領公司IPO……

你一定猜到,他就是馬雲。

作為中國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他的傳奇故事你可能早已在論壇、微博、朋友圈、新聞客戶端看過不止一次了。

1994年,做翻譯的馬雲到美國出差,他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並驚訝它的魔力,回國後,他迅速組建團隊在杭州、北京創辦中國黃頁和對外經貿等網站,相繼失敗後,1999年,他又回到杭州,在湖畔花園創立阿里巴巴,再到創辦淘寶網,與來自美國的電商巨頭eBay抗衡,開啟了世人皆知的傳奇生涯。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阿里也曾險些倒閉,馬雲尋求騰訊投資被拒絕;團隊剛剛實現盈利,就遭遇非典,所有員工被隔離,業務幾近停擺,靠的是團隊自發在隔離區辦公讓業務正常運轉;作為一家中國公司,反向收購當時互聯網巨頭雅虎中國業務……這裡每一個片段都不失為一部精彩影片。

有人將馬雲的成功歸結於他的三寸不爛之舌。8848創始人王峻濤也曾問馬雲,你也在忽悠,我也在忽悠,為什麼你忽悠成了,我卻沒忽悠成?馬雲則回應,我“忽悠”成了,因為我身後有一群人把事情做成了。

馬雲背後確有一批人才造就了今日的阿里巴巴。上至創始人、高管、“十八羅漢”,下至中供鐵軍,況其內部的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等業務的發跡,單拎出來都有傳奇故事,其間跌宕起伏定能震撼人心,僅是把馬雲歷年來的演講精編成影片,怕也能在票房上拿到不錯的回報。

馬雲身上究竟蘊藏著多少能量?他在創業之外如何兼顧生活的?如果關鍵時刻沒能融到資,馬雲會作何決斷?如果阿里被競爭對手收購了,馬雲和他的團隊又會有怎樣的計劃?如果阿里當初反向收購了騰訊,如今又是何種境況?

這些都是開腦洞的想象,一部虛構的作品顯然也是不夠的,留給編劇導演的空間何等之大。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從當時的創業環境走到如今全球互聯網公司,阿里堪稱商業史上一大奇蹟,若能開放相關版權,也是電影市場一大幸事,別讓當年的瀟灑與艱辛只留在丹丹紙張、嘈嘈網絡之上。

從小縣城起家到千億帝國 又敗走他鄉

古永鏘曾將優酷做到中國第一大視頻網站,可第一個盈利的視頻網站卻不是優酷,而是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網站。

一個從山西小縣城走出的網絡技術管理員,白手起家自建公司,獨闖北京城,創立了一家視頻網站。這家視頻網站先於優酷、土豆盈利,在A股創業板上市,市值一度到千億,成為阿里、騰訊、百度、京東之後的第五大互聯網公司。

他還顛覆了互聯網電視模式,用精妙的金融手段打造生態帝國,業務遍及內容、電視、手機、汽車、體育、金融、雲等七大領域,眾多明星為之站臺甚至入股。

正在事業如日中天之時,一夜之間深陷債務危機,資金鍊斷裂,無奈尋白衣騎士接盤,自己遠走美國,另起造車事業,一邊是國內追債不停,託配偶回國還債,另一邊是新造車業務融資困境,又遇奪權之爭,至今戰果仍未明晰,此番經歷堪稱傳奇。

他的名字你也一定知道了,這兩年科技新聞的頭條有一半都是他——賈躍亭。

伴隨著這個名字的公司,自然是樂視網。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素來成者為王敗者寇,但若將此故事放置影視作品中,可想象的空間也依然很大:如果沒有當初曝出資金鍊危機,而今他是否已被封神?如若此番造車成功,是否他也會一雪前恥登上神壇?他究竟是否從頭至尾真的在忽悠?他是否有貴人相助?他原諒自己嗎?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但人們又期待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最適合出現在影片中。

道德、法律和輿論都沒能站在賈一方,創業失敗並留下罵名,他亦是一大典型。

一代煙王大起大落 年過古稀再度創業

相比前兩者互聯網浪潮裡的弄潮兒,在肩挑手扛的年代,老一輩創業者吃的苦頭更多,一代菸草大王就是代表。

他的創業之路都是從爛牌開始打起的。

1979年,玉溪捲菸廠瀕臨倒閉,他上陣接管,大刀闊斧進行改革,打造出馳名中國的香菸品牌紅塔山,用十年時間,將玉溪捲菸廠做到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菸草企業,年繳稅過百億,一手爛牌經他之手,便都成了絕世好牌,他也被稱為一代菸草大王。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與如此巨利相比,他的個人總收入十餘年來不過百萬,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的航道偏離,最終被舉報貪汙受賄174萬美元入獄,受到牽連的還有他的家人,家道中落流言蜚語四起,他的女兒不久便在獄中自殺。

2001年,他在保外就醫後,借款承包了一片2400畝的荒山種起橙子,此時他已74歲,仍然戴著破草帽下地幹活,王石說,他“和農民修一個水泵,討價還價”,又過10年,乘著互聯網之風,他將橙子賣向全國,打造出褚橙品牌,又成一代橙王

《燃點》之外,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創業故事在這裡

他是褚時健,如今年逾九十,企業家、學者、媒體等各界人士都到哀牢山向他求教,他所散發出的創業能量,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也是中國創業者的精神領袖。

褚的創業歷程中自然也有不少謎題,這些謎題又恰恰給了影視作品想象空間。創業者必然要有猛獸般的直覺,要隨時關注周圍環境、自身處境、用戶興趣的變化,才能有機會存活,若未有堅忍不拔之志,如何披荊斬棘走向成功?這些豈不正是褚時健所擁有的品質。

這三個故事還只是中國創業潮中的九牛之一毛,騰訊、百度之於互聯網,萬科、萬達之於地產,還有那99%失敗的創業者,都絕不能一筆帶過。創業路上不只有感嘆號一種,問號、頓號、逗號、句號都是它的組成部分,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省略號——那些成也好、敗也好的創業者身後,還有一批深埋黃土無法看到戰果的創業戰士,他們人生告一段落,卻留下悲歡離合。

創業兩個字,在短短十數年間,從簡單的一件事情延展到一種精神寄託,在不斷地消解與融合過程裡產生新的化學反應。中國商業題材電影不止有《中國合夥人》,也能出現《社交網絡》《硅谷傳奇》這樣優秀的作品,故事有的是,甚至很多商戰也是絕好素材,如著名的3Q大戰、中國家電企業浮沉、中國地產崛起的風雲往事等等,那麼,影視人才還在等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