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記憶l莆邑戲神三大廟,不同身世傳說

“飛雲”戲神第一廟

莆田記憶l莆邑戲神三大廟,不同身世傳說

黃石江東村“飛雲廟”,是一座頗具規模的戲神廟,主祀梨園神“相紅公”。其正殿楹聯:“登甲第插宮花風流笑蟹,展英姿昭日月韜略揚鷹”。最適當不過地映襯概括了“相紅公”古老的傳奇身世。也是所有戲神傳說中,流傳範圍最廣,故事情節最完整的一位“梨園神”。

古時,有一蘇家姐妹,出門遊玩路過稻田時,適逢稻穗生長時期,大姐順手摘了一粒特飽滿的穀粒,送入口中品嚼,乳漿甘甜清香,直沁心脾。十月之後,竟然產下一個白胖小兒。蘇父聞緣大怒,密囑小女把其拋棄荒野,小女不忍,只是放回姐姐原先嚐谷之處。次日,大姐得知急奔尋找,尋至稻田,見一奇大毛蟹,正俯伏於嬰兒口上,蟹口唾沫源源而出,讓其吮吸。小兒看到大姐,急晃小手欲抱,大姐悲喜交織,淚流滿面,緊抱著轉回家中。小兒無父,即以田為姓。

十八年之後,天賜蟹育的田家小兒,已長得一表人才,卻生性寡言,不愛講話。中舉之後,人們尊稱為“相公”。蟾宮折桂後,因精音律,善舞蹈,深得帝寵,即留內廷奉事。

一日,唐明皇於金鑾殿上出示夢遊月宮後,憶想起來的幾行文字:“尺工六,工四五工六”等,讓滿殿文武官員共同識別破解,誰知眾人面面相覷,皆不能識,唯有相公爺答道:“此乃天庭樂譜也”,並當場依譜吟唱舞蹈,龍顏大悅:“果與月宮所見相同。”當殿御賜美酒三大杯,飲得相公爺滿面血色,爛醉如泥,玄宗急旨內侍扶入內廷安歇。

皇后看到昔日的“白麵少年”如今成了“紅面公”,又想起他的奇異身世,頗感好奇,隨手即於“相公爺”的紅面上,口描毛蟹一隻。誰知從此之後,相公爺的紅臉面上就永遠有了一隻再也抹不掉的大毛蟹了。

“相紅公”經常奉召入宮為皇上、娘娘舞蹈。有一次,內宮不慎失火,濃煙翻滾,火焰連天,宮娥太監束手無策,慌亂一團,“相紅公”見狀,指揮若定,袖出白犬,騰空吐出一陣神風,即刻滅了烈火。為此,被皇上敕封為“九天風火院田都元帥”。在總管天下梨園歌舞的同時職掌風、火事宜。

至今,莆田老一輩的人,皆稱戲班藝人為“風火院”弟子,而昔時莆田“十番館”中的師傅們,在哼唱樂譜“曲墨”時,也都是以“尺工六”為韻腳的。這獨特的“曲墨”難道不正是印證了莆仙戲劇種的古老傳承嗎?

“飛雲廟”內,還保留著一方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修廟宇的殘碑。此廟始建時間之早,遠在其他戲神廟之前,是至今已發現的,一座無愧於莆陽百姓的“戲神第一廟”。

戲班“開棚”瑞雲廟

莆田記憶l莆邑戲神三大廟,不同身世傳說

莆邑北向,有門名“拱辰”。門外通往“郊下”的古驛道,設有四座小亭,以借行人趕路避雨(暑)、歇腳之用。“瑞雲廟”就座落在南北交通要道的頭亭,且近郡城,數百年來一直是快速傳遞信息的最佳地界,也是莆仙戲班新劇“開棚”的唯一理想廣告地。年長日久,這裡也就成了“風火院”戲子弟的“衣食初祖”之地。而奉祀梨園神田公元帥的“瑞雲廟”,也就有了“祖廟”的盛名而風傳天下了。

早年出版的《興化報》對頭亭的梨園神是這樣介紹的:“市郊頭亭的瑞雲祖廟,即是為奉祀戲神‘田公元帥’而建的。據傳,安祿山叛踞長安時,要宮廷樂師雷海青為他演奏梨園舊部,雷拒之不奏,被殺。後人為紀念他,稱為‘田公元帥’。民間把他奉為戲神。”

田公元帥姓“田”。而雷海青又是“雷”姓,“雷”如何演化為“田”呢?再說,“民間奉他為戲神”,這個力度還是不夠的,於是在民間傳說的故事情節上就有了:“雷海青死後,唐明皇敕封他為‘天下梨園都總管’。從此,雷海青即成戲祖。後來,梨園戲、莆仙戲都供奉他的神像。雷海青受封后,曾在空中顯聖,旗上的‘雷’字,被雲遮去‘雨’字頭,只顯出一‘田’字,故民間都稱他為田公元帥。”

“瑞雲祖廟”所奉祀的梨園神,就是雷海青。廟中留存刻於近代清同治二年(1863)的石柱楹聯:“棟宇昭靈源承易水,旌旗現宇彩煥瑞雲。”“琵琶聲裡風雷厲,姓字雲頭日月光。”

雷海青的身世,在頭亭瑞雲祖廟的考證下,又有新的驚人發現:“據古老相傳,雷海青系興化原住民雷氏後裔。”雷海青原來還是興化籍的後代。

同時,該廟又考證、產生了另外的一位戲神:雷青海。“梅妃死後第二年,唐明皇御賜,在梅妃故里興建‘浦口宮’,以此來紀念愛妃,里人為紀念其師弟雷青海於浦口宮左邊也興建了一座祖廟,稱‘飛雲廟’(以上引文摘自《莆田瑞雲祖廟·戲神傳說》)。”

兄弟戲神“太平宮”

莆田記憶l莆邑戲神三大廟,不同身世傳說

“太平宮”位於秀嶼莆頭村。宮宇的左右內牆面各自繪畫著12幅戲神“田公元帥”的神話故事。而這裡所奉祀的梨園神,卻與“飛雲廟”的相公爺、“瑞雲祖廟”的雷海青截然不同,所奉祀的梨園神,乃田家三兄弟。

田家戲神三兄弟又是何人呢?據清宣統六年(1914)的葉氏復刻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五》記載:“帥(田公元帥)兄弟三人:孟田苟留,仲田洪義,季田智彪。父諱鐫,母姓刁諱春喜,乃太平國人士。唐玄宗喜音律,開元時,帥承詔樂師典音律,尤善於歌舞。……後侍御宴以酣,帝墨塗其面,令其歌舞,大悅帝顏而去,不知所出。”

田家三兄弟,雖是離京後不知去向,但仍然做了二件大好事:“復緣帝母感恙,瞑目間,則帥三人翩然歌舞,琶絃索手,已而神爽形怡,汗焉而醒……帝悅,封之侯爵。”“至漢天師因治龍宮海藏疫鬼,徜徉作法,治之不得,乃請教於帥,帥作神舟,統百萬兒郎,為鼓競奪錦之戲,京中謔噪,疫鬼出現,助天師法斷而送之,疫患盡銷。”

“天師保奏,唐明皇封:‘沖天風火院’田太尉昭烈侯,田二尉昭佑侯,田三尉昭寧侯,聖父嘉濟侯,聖母刁氏縣君。”

太平宮的戲神田公元帥,有三個兄弟之多,不但都有姓名,而且還有父母。不但“承詔樂師,典音律”,還能驅疫治病。這一點是其他戲神所沒有的。在民間信仰中,人們似乎認為:“神明”是無所不能的,是法力無邊的,也是有求必應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太平宮的戲神田公元帥比其他的戲神田公元帥所賦予的本領也就更大的多。以致於父子均能得到“封侯”的殊榮。也恰恰說明了:戲神田家三兄弟傳說形成的時間,要比“飛雲廟”、“瑞雲祖廟”的戲神傳說,要晚得多。 (鄭旭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