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國”是哪八人?為什麼叫“柱國”?

2218992768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鎮的將士因為不滿自身待遇和上升途徑被洛陽鮮卑貴族壟斷,於是聚眾發動叛亂,後來這些六鎮軍人分成兩大派勢力,一派以高歡為首佔據河北,建立東魏;一派以宇文泰為首佔據西北,建立西魏。

西魏帝國建立時,因為內部有眾多大佬分庭抗禮,當時的宇文泰,無論從實力,還是影響力、地位都非常有限,至少與他相若的大佬多的是,為團結各大派勢力,並最大限度的維持,力量均勢宇文泰於是設下八大柱國。

所謂的八大柱國,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西魏最有權勢的八個軍政大佬,他們之間平起平坐,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臣屬關係。而這八大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趙貴、孤獨信、李虎、李弼、於謹、侯莫陳崇。

其中,元欣作為魏帝國皇族成員,他的這個柱國只是一個虛銜。真正有實力也就是七大柱國。而這七大柱國,除於謹、李弼外,其它人都是武川鎮軍人出身,這也意味著在西北地區形成了以六鎮軍人為主體,以武川鎮軍人為核心的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也就是後來著名的關隴集團。

後來的北周、隋、唐都是從這個集團內衍生出來的。宇文泰是周武帝宇文邕的父親;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李弼是瓦崗寨首領李密的祖爺爺;獨孤信是隋文帝楊堅的岳父,也是李淵的外祖父;楊忠(孤獨信的下屬)則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


我是趙帥鍋


八柱國是起於北魏六鎮。是北魏權臣爾朱榮創建,由一代權臣宇文泰發揚光大。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軍政團體關隴集團。這個軍政團體在其最巔峰的時候,創建了出現三個王朝(北周,隋,唐)勢力一直延續到武則天時期。


柱國,是官名,也叫上柱國,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設“柱國大將軍”官職。一代權臣爾朱榮因有有翊戴之功,被北魏孝莊帝拜榮柱國大將軍,位列丞相上。後被宇文泰重新設立,宇文泰小字黑獺。匈奴化的鮮卑人。宇文泰是爾朱榮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宇文泰與高歡分裂北魏,宇文泰是西魏第一權臣,宇文泰最大功勳就是首創“府兵制”這一兵役制度一直延續三百餘年,直到被北宋的“募兵制”取代。由於宇文泰的軍隊組成複雜,而且由於經濟不足,軍隊供養不上,無以為生。造成軍隊戰鬥力很差。宇文泰以鮮卑族部落組織為底,也就是以鮮卑八部編制新軍。保持鮮卑舊日的氏族關係,這就是府兵制雛形,最大的特點就是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賦役,當兵的就當兵,不繳納賦稅。不耕種。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軍隊戰鬥力。

既然是八部編制。八柱國就是軍隊主要支柱。西魏皇帝就是名義上的控制而已,其中宇文泰實為全軍統帥,實際分統府兵的只有六柱國,所統兵士也改從各自主將之姓,宇文泰封的八大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北周實際開國皇帝),元欣(宗室),李虎(唐高祖李淵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趙貴,於謹,獨孤信(隋文帝楊堅岳父),侯莫陳崇。他們創造了北周、隋、唐三個朝代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八柱國是隋唐的養母。

元欣字慶樂,其父為魏獻文帝之子廣陵王元羽,其弟為西魏節閔帝。應該說八柱國裡的帝王血脈,由於和宇文泰關係莫逆,北周開國以後成為第一權臣,但成一次也敗於此,楊堅篡位以後,元氏幾乎被族滅。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就無需多言了。而李弼字景和,名聲不顯,就是宇文泰麾下一個武將而已,李弼後代受封魏國公,在隋世襲蒲山公,曾孫就是大大有名 的偽君子李密。

趙貴字元貴,天水南安人。於謹字思敬,河南洛陽人。侯莫陳崇字尚樂,這三位都是武將後代名聲也不大,在大唐立國以後基本上也就消失了。但這裡最值得一提的獨孤信。八柱國裡最有名,最發達,影響最深遠 就是此人,但就能力而言,獨孤信又是八柱裡最差的,死的最早的,那他的影響在何處呢?

北魏孝武帝被高歡殺的大敗,滿朝文武都四散奔逃,但唯獨神武將軍獨孤信追隨在孝武帝身邊,讓孝武帝十分感動,言道,亂世顯忠臣。今日我才知道這句話的意義。昔日待卿甚薄。而卿如此。令朕十分慚愧。後來獨孤信被被宇文泰所殺。但獨孤信後代太牛逼了。生的7個女兒,出了3個皇后,長女是宇文泰家族的北周皇后,四女兒為大唐皇后(李淵的母親)。七女兒為隋文帝皇后(楊廣的母親)。李淵後來和獨孤信的兒子獨孤峰說,關攏貴族只有我家最後統一天下稱帝,實為第一家,獨孤峰則道:你家出皇帝,我家還出三朝皇后呢。李淵一想自己的親媽也姓獨孤,長嘆一聲道,還是你獨孤家牛逼,代代出皇后。

應該說,八柱國是一個軍事組織,是關隴集團的最大依仗,他幾乎影響華夏三百年的政治版圖,隋朝的建立和覆滅,以及唐朝的發家都和八柱國有著莫大的關係,他們也是隋唐世家的雛。直到唐朝滅亡關隴集團才宣告徹底消失。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是宇文泰搞的,這糟老頭子賊得很

北魏六大軍鎮起義時,宇文泰本來是起義軍的一員,後來爾朱榮平定了義軍,這宇文泰就成了爾朱榮麾下勢力,在賀拔嶽手下任職,並深得賀拔嶽信任,是爾朱榮小弟的小弟。如果不出什麼大變故,宇文泰或許一輩子就是賀拔嶽手下一個普通大官

然而變故出現了

老大的老大爾朱榮一不留神讓北魏皇帝弄死,勢力一分為四:一部分被高歡收攏;一部分歸於爾朱家裡;一部分讓一個叫侯莫陳悅的搞去了;最後一部分就是老大賀拔嶽

這高歡很厲害,他聯合北魏皇家

先收拾爾朱榮家的那一部分,後又離間侯莫陳悅和賀拔嶽,縱橫捭闔間成功接替爾朱榮職位

侯莫和賀拔倆人本來是把兄弟,可也沒經得住高歡折騰,侯莫陳悅中計幹掉了賀拔嶽,自己醒悟後也悔恨而終。就這樣,老大的老大死了,老大死了,隔壁老大也死了,除去被高歡搞去的,剩餘勢力一時間群龍無首。投靠高歡,那是不可能的,只能選出一個盟主,蛇無頭不行嘛

經過一番商議溝通,當時作為賀拔嶽手下左丞相的宇文泰,成功當選!

為躲避高歡追殺,宇文盟主一邊帶領大家逃往長安,一邊上表北魏稱臣

北魏孝武帝,沒整過高歡,他也逃到長安

宇文盟跑了,盟主還拿到了北魏任命書,成為大都督。這高歡槍口沒了目標,轉過頭來就幹起了北魏孝武帝,攘外先安內嘛

高歡勢大,孝武帝沒幹得過,乘著高歡一時疏忽,帶領人馬逃到了西安,和宇文盟主匯合。天下除了當時的南梁,也就宇文盟主那邊能和高歡扳下手腕,不逃到他那邊又能逃哪去呢,總不能跑南梁吧

這時,宇文泰坐蠟了,勢力內,山頭眾多,他僅僅是盟主而已,又不是自己打出的天下鐵板一塊。現在又來了個皇帝,雖然沒毛的鳳凰不如雞,但也是鳳凰不是

百鳥朝鳳,本就不穩定的聯盟,更鬆散了

一幫烏合之眾,哪能幹得過高歡

除了皇帝,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宇文泰這糟老頭子賊啊,幾場敗仗打過後,他搞事了

既然自己做不了皇帝,那也不能便宜了孝武帝,大家都做皇帝吧。仿照北魏前身代國的部落聯盟制,設置八個柱國大將軍,家天下的皇帝,變成了聯盟名譽主席,而宇文盟主則是實打實的大宰輔

之所以叫柱國不叫酋長,柱國大將軍稱號猛啊,大家都認可,爾朱榮還活著的時候,他的職位是北魏柱國大將軍。暗地裡的山頭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官封柱國,除了皇帝,大家都滿意,更加團結了

當然,柱國也僅僅是權宜之計

後來宇文家不斷往裡面摻水,分封好多自己人,柱國之上更是設置大柱國。經過兩代人努力,宇文家終於成了皇家,代西魏成立周,並統一北地

史書記載:此後功臣,位至柱國及大將軍者眾矣,鹹是散秩,無所統御

附八柱國名單:隴西郡開國公李虎,廣陵王元欣,趙郡開國公李弼,河內郡開國公獨孤信,南陽郡開國公趙貴,常山郡開國公於謹,彭城郡開國公侯莫陳崇,外加上總百揆、督中外軍事的宇文泰


靈石蘊珠寶


八柱國即柱國大將軍 柱國乃戰國時期楚國官職

1、最早記錄的柱國(也稱上柱國)是楚懷王時的柱國昭陽(《史記 楚世家》陳軫勸昭陽不要在襄陵之戰擊敗魏軍後進攻齊國。);

2、《史記 六國年表》記錄:公元前251年,楚柱國景伯死;

3、陳勝稱張楚王后,以房君蔡為張楚柱國;

4、《秦楚之際月表》《項羽本紀》:召平矯詔陳勝命令,任命項梁為柱國;項梁立楚懷王后,陳嬰成為楚柱國;

5、滅秦分封時,楚柱國為共敖,被封臨江王;

6、《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記錄:項羽戰敗時,項它、堂邑為西楚柱國;

7、528年,北魏孝莊帝因為爾朱榮的擁立之功,封爾朱榮為柱國大將軍,爾朱榮死後,再也無人擔任此職位;

8、537年(大統三年),因為宇文泰在潼關之戰、沙苑之戰中兩次擊敗高歡東魏軍的戰功,被西魏文帝封為柱國大將軍。

從537年大統三年,到550年大統十六年,先後封被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被稱為八柱國。

八柱國分別是:

宇文泰,使持節、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柱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臺、安定郡公;

李虎,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尚書左僕射、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郡開國公;

元欣,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

李弼,使持節、太保、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

獨孤信,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

趙貴,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

於謹,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

侯莫陳崇,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

八柱國之下還有十二將軍,分別是:

元贊、元育、元廓、宇文導、侯莫陳順、達奚武、李遠、豆盧寧、宇文貴、賀蘭祥、楊忠、王雄。

八柱國和十二將軍的管轄關係如下圖

宇文泰開創北周,李虎是唐朝開創者李淵祖父,李弼是瓦崗軍首領李密的曾祖父,獨孤信是隋文帝楊堅的岳飛、李淵的外祖父,十二將軍冢的楊忠是隋文帝楊堅的父親。


八柱國是唐朝發明的稱呼而非西魏、北周時就存在

根據山下將司、前島佳孝的考據,八柱國的說法在唐朝才出現,是關隴集團形成的追溯。

證據有:

1、隋朝之前八柱國不能比十二將軍地位更高。作為十二將軍的楊忠,被隋文帝追諡為皇帝,因此八柱國地位不可能比十二將軍地位更高;

2、西魏的柱國大將軍並非只有八人,還有宇文護、元子孝二人也是柱國大將軍,因此應是十柱國,而非八柱國;

3、北周建立後,宇文泰、李虎、元欣三人已經去世,獨孤信、趙貴在北周時被清肅,八柱國只剩下3人,何來八柱國?

4、南北朝史書是在唐朝時編撰,更可能是反應唐朝時期的觀點。《周書》:

“今之稱門閥者,鹹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唐會要 氏族》:618年李淵對竇威所說:

“昔周朝有八柱國之貴,吾與公家,鹹登此職……比見關東人崔盧為婚,猶自矜伐,公世為帝戚,不亦貴乎?”

綜述

柱國,是戰國時期楚國負責軍事職能的官職,應該是和太尉一樣的職位。北魏時期首創柱國大將軍這個職位。西魏時有10人先後擔任柱國大將軍一職,但到了唐朝建立時,為了收攏人心,取得關隴集團的支持,提出了八柱國的說法,共享富貴,合力奪取並治理天下。

八柱國的雛形是北魏剛建立時的八公(原為八部大夫,即八國,後為八大人,世稱八公)的鮮卑部落治理制模式。

到了武則天時期,才開始瓦解作為世家的關隴集團,提升庶族的地位。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位於丞相之上的官職有西漢的大將軍、驃騎將軍,南北朝的柱國大將軍、宇宙大將軍,清朝的攝政王。尤其是大將軍衛青那可是諸臣可都得跪拜的,宇宙大將軍侯景直接廢立皇帝自己稱帝,攝政王多爾袞、載灃比皇帝還牛氣。比皇帝牛到能廢立的大將軍名號,除了宇宙大將軍外就是柱國大將軍。柱國大將軍相當於北宋末年康王趙構擔任的天下兵馬大元帥,也就是近代現代的陸海軍大元帥(載灃、張作霖、孫中山)及陸海空大元帥(蔣介石)。

“柱國”為什麼叫“柱國”?侯景為什麼不叫柱國?

福垊想說得是,柱國最早叫上柱國,儘管加了個“上”字,但位在令尹之下。令尹是楚國的宰相的稱號,上柱國為武將之首。那柱國是什麼意思呢?柱國乃之柱石之意,本意是國都,后冠以“上”字作為作為武官之首的官名。高洋他哥高澄掌控東魏時,容不下侯景,侯景投靠宇文泰,而宇文泰又不信任他,這種情況他投靠了南梁,沒想到南梁也玩他。侯景就將計就計,就這樣北梁武帝引狼入室而成為宇宙大將軍的。侯景一舉拿下了梁朝,心理大肆膨脹,自然看不上柱國大將軍,甚至連上柱國大將軍也看不上。<strong>

後來柱國去了“上“字竟然位於丞相之上,這是為什麼呢?

題主所提的八柱國的柱國,全稱為柱國大將軍。最早為後燕皇帝慕容垂在384年設立,位在太尉之上,相當於漢之大將軍,唐之天策上將。北魏末年權臣武將勢大,柱國大將軍成了權臣的專屬,最早授予了鎮壓六鎮起義的爾朱榮。爾朱榮被皇帝殺死後,其堂侄爾朱兆起兵並任柱國大將軍。不久為高歡所打敗,高歡也就擔任了柱國大將軍。

後來宇文泰崛起,高歡另立新君,北魏遂一分為二。高歡所控制的君主是為東魏,後為其子高洋所奪,建立了齊國,史稱北齊。宇文泰所控制的君主是為西魏,後被其子宇文覺篡位,建立了周國,史稱北周。在北魏分裂後東西兩國後,強大的東魏經常侵略西魏。西魏的實際的老大柱國大將軍宇文泰為抗擊高歡和奪權而進行改革——建立了府兵制,設立了八柱國。到了北周後,有了上柱國大將軍,可這時的上柱國大將軍就再也不值錢了。

那八柱國是哪八人?

這柱國制度繼承了鮮卑部族兵制度又融合了《周禮》管制,而且其府兵制做到了士兵為耕戰一體,首領能出將入相。八柱國,全部使持節,除元欣外都是開國郡公。除了宇文泰為柱國大將軍之首,以及元欣為(榮譽)柱國大將軍王不直接帶兵外,其他六柱國直接帶兵,而且與《周禮》的“六官”以及後來的六部相似。福垊認為八柱國也就宇文泰位於丞相之上,其他應該位於丞相之下。而且八柱國互為聯姻,一榮俱榮。八柱國都是那些人呢?

【宇文泰】太師、大冢宰、都督中外諸軍事、安定郡開國國公。這裡的大宗宰就是《周禮》中的天官。天官也叫太宰,為治官,乃六官之首,後來沿革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吏部相當於今天的組織部。684年(唐光宅元年)曾改吏部為天官。宇文泰善終。

【元欣】太傅、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獻文帝之孫),後任大丞相。大司徒為《周禮》中的地官,是為教官。也就是後來的戶部、度支部,相當於財政部、民政部以及公安部的戶籍管理部門。元欣善終。

【李虎】太尉、大都督、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開國郡公,北周時升為唐國公。他是李淵的祖父。因功賜姓大野氏。李虎善終。

【李弼】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北周時為趙國公。大宗伯為《周禮》的春官,也就是禮官,後來沿革為六部中的禮部。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文化部、外交部。

【獨孤信】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北周為衛國公。獨孤信,本名如願,因為有功切重信而被宇文泰賜名為信。其長女為北周明帝的皇后,其四女為唐高祖之母,其七女為隋高祖的皇后。曾與令一柱國大將軍趙貴密謀誅殺弒君王宇文護,後被宇文護被逼自殺。大司馬即《周禮》的夏官,也就是政官。後來沿革為兵部,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

【趙貴】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北周封為楚國公。宇文泰死後,宇文護專權,趙貴與獨孤信密謀清君側。就在動手之際,獨孤信猶豫了,甚至勸阻了。後被宇文盛告密,結果趙貴被殺,獨孤信被逼殺,而宇文盛進位柱國。大司寇乃秋官、刑官,即後來的刑部,相當於今天的司法部、公安部(部分部門)。

【於謹】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北周封為燕國公。是於謹不是于禁哦。於謹也不是漢人,他本姓萬忸於,是鮮卑人。屢有戰功,攻殺梁帝,善終。大司空為冬官,隋唐為工部,相當於今天的建設部等。

【侯莫陳崇】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北周為梁國公。他姓侯莫陳,有種說法是他是楚元王劉交的後裔,史書也載劉交的後裔避難逃入鮮卑。劉裕也是劉交的後裔,他建立了南朝的宋朝。侯莫陳崇他的哥哥是侯莫陳順,也是將軍。侯莫陳崇沒有善終,死在謠言多嘴上。大概是看不慣宇文護吧,他於是在家中對親信常升說:自己昔日聽算卦的說,宇文護今年要倒血黴。皇上今夜進京,可能是弄死了宇文護。不知道被誰傳了出去,皇帝把他叫過去數落。為什麼數落啊?因為宇文護還沒死啊!再說就是死了,也輪不到你多嘴啊!宇文護就像逼殺獨孤信一樣逼殺了侯莫陳崇。宇文護被殺後,他的諡號只是變得更高大上一點兒,也算對他死得窩囊的安慰以及支持皇帝的回報吧。

六柱國每個柱國轄兩個大將軍,他們是誰呢?

宗室三人:元育、元贊、元廓;宇文派:宇文導(宇文泰侄兒)、宇文貴、賀蘭祥(宇文泰外甥);侯莫陳家族:侯莫陳順;其他人:李遠、達奚武、楊忠(楊堅之父)、豆盧寧、王雄。


福垊


我是錟錟,這個問題我來答,本文1150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中國南北朝時期,鮮卑族為這個被稱為民族大融合的時代,做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家喻戶曉的拓跋部孝文帝改革,其實歷史上還有一個宇文部宇文泰的政治改革,而八位柱國大將軍的設立,是宇文泰漢化改革的最為明顯的標誌。

宇文泰可以說是一代梟雄,從一個平民百姓,通過在那個政權分裂的時代,依靠起義和政治操作,一步一步地成為西魏政權的實際控制人。這其中除了強硬的手段,也更少不了宇文泰對於漢族的瞭解並融入,將兩種民族的特色糅合在一起,最大化地鞏固了統治。

柱國這一職位,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的楚政權。柱國是以戰功為標準,達者設之為上柱國,二品官。而柱國大將軍的出現,則是北魏末年,所為鮮卑族的爾朱榮設立的職位,官職之大,臨駕於丞相之上。

可後來隨著爾朱榮的敗亡,柱國大將軍這一職位也被廢除。直到了宇文泰掌權時,將鮮卑的舊八部制,和柱國將軍的官職進行融合,分出了八大柱國將軍。這也是宇文泰把軍政合一,實行到極致的時期。

八位柱國大將軍的設立,是宇文泰對自己政治集團培養的一種有效行為。而這八人內,史稱除開了最高權力的宇文泰,也只有六人有實權。這六人分別是李虎,獨孤信,李弼,趙貴,侯莫陳崇,於謹。

而剩餘那一個同為柱國大將軍的元純,並沒有實權,因為元純作為當時皇室血脈的直系人物,宇文泰對其封號的目的在於穩定自己的統治名聲,所以不給予元純實質兵權和政治空間。

八大柱國,以宇文泰為首(既是權力中心,又是八人之首),非常有效的統治了西魏政權,既有皇室的成員在內,不會令宇文泰招來罵名,也有其餘六位有才能的人物助其進行改革以及常年對東魏的戰爭。

而八大柱國將軍的出現,也是在那個時代,沒落的政治貴族的又一次復甦,催生出了關隴集團。八大柱國的子孫後代,集團勢力,也一直影響和延續到了隋唐,李淵則正是李虎之孫,唐朝的開闢者。但八大柱國將軍內,有的人在宇文泰逝世後,與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護產生了矛盾和衝突,最後被迫自盡,中央集權的代表人物,也就此落幕。

最明顯的則是獨孤信,獨孤信的兩個女兒,分別都為後來的隋文帝之妻和李淵之妻,但獨孤信對於宇文護的上位,表示了不滿和反抗,遭受罵名最後賜死。等到了西魏政權落幕,後來兩大女婿才又慢慢為其清洗名節,恢復了他的名譽。

不論幾人的歸宿如何,柱國大將軍和八部制的結合,且尊重漢人的地位,在未來的歷史意義上,周文帝宇文泰可以說是為了民族融合做了很大的貢獻,沒有犯下民族唯一的錯誤。這一政治特色,也為未來統治者做了政治啟蒙。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有什麼想問的歷史問題可以在評論區提問哦,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北魏政權崩潰後,中國北方地區分裂為宇文泰建立的西魏和高歡建立的東魏。兩人死後,後人分別篡位建立了北周和北齊兩個政權。北周後來消滅了北齊,統一北方。隋文帝楊堅篡奪了北周皇位,建立隋朝,滅南陳結束南北分裂;隋末天下大亂,最終舊隋高官李淵建立的唐朝取代了隋朝,一統天下。西魏北周隋唐的統治集團,大致可以認為是同一批人。

柱國這個官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的楚國和趙國,是一個很古老的官名。十六國時期的後燕設置過柱國大將軍。北魏太武帝時代短暫設置過柱國大將軍,後來不再設置;北魏末年,重新設置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之上,用來給權臣使用。爾朱榮、爾朱兆(爾朱榮的侄子)、高歡先後擔任過柱國大將軍。

可以看出,西魏的宇文泰等人擔任柱國大將軍,不過是延續北魏末年的傳統。宇文泰本人在西魏統治集團裡只是個眾人認可的盟主,而不是真正的首領。西魏出現八位柱國而不是宇文泰一個,說明宇文泰本人的權威相對有限。

八柱國號稱等夷,即地位大致相當,其餘七人和宇文泰不算非常明確的君臣關係。

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李虎、趙貴、於謹、獨孤信、元欣、李弼、侯莫陳崇。

宇文泰,鮮卑宇文部後裔,西魏北周政權的實際建立者。宇文泰在關中地區建立西魏,與繼承北魏大部分地區的高歡建立的東魏多次大戰,不落下風。最終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武帝宇文邕時代,北周滅亡北齊,統一北方。

(宇文泰)

李虎,漢族,西魏八柱國最被人熟知的一位。李虎的孫子李淵建立了唐朝,曾孫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

趙貴,漢族。宇文泰去世後,西魏恭帝拓跋廓禪位於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建立北周。北周政權由宇文護掌握大權,趙貴、獨孤信等人不滿宇文護專政,策劃誅殺宇文護,被宇文護誅殺。

於謹,鮮卑族,最知名的事蹟是帶領西魏軍隊攻克南朝名城江陵,將幾十萬江陵人賣為奴隸。

獨孤信,鮮卑族,最有名的事蹟是三個女兒成為三個不同朝代的皇后。獨孤信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四女是唐高祖李淵的母親,被追封為唐朝皇后,七女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后。獨孤信和趙貴一樣,死於宇文護之手,被宇文護逼迫自殺。

元欣,鮮卑族,看名字就知道是北魏皇室的代表,不算核心人物。

李弼,漢族,李弼的曾孫李密是隋末唐初的風雲人物。

侯莫陳崇,鮮卑族。需要注意的是,侯莫陳崇姓侯莫陳名崇,三字姓侯莫陳是個比較少見的姓。


仁勇校尉


顧名思義,“八柱國”指的就是八位柱國大將軍。

柱國大將軍是個官職,起源於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政權,北魏初年也設置了這個官職,負責統領軍隊,位在太尉之上,不久罷除。

到了北魏末年,中央政權被權臣爾朱榮掌控,北魏朝廷封其為柱國大將軍,後來高歡掌控北魏中央,同樣獲得這個官職,也就是說這那個年代,柱國大將軍被視為最高官職,估計是取“國之柱石”的意思。

高歡並沒有能夠掌控北魏所有土地,關中在宇文泰等軍閥的割據下基本獨立,北魏最後一位皇帝元修在與高歡爭權失敗後逃亡關中,高歡遙廢元修帝號,又立了一個大魏皇帝,即東魏,宇文泰弒殺元修,也立了一個大魏皇帝,即西魏,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

儘管兩魏並立,但高歡坐擁經濟繁盛、人口眾多的關東地區,實力遠強於宇文泰,高歡也早有一統北方之意,多次向西魏發動進攻,打得宇文泰難以招架,為了自保,宇文泰開始施行新的軍事政治等一系列制度。

這套制度大概是在(542年)邙山大戰西魏慘敗後摸索出來的,主要就是因為西魏的軍事實力不足,為了增強實力,宇文泰不再侷限於招收鮮卑軍隊,人太少了,開始大力吸收關中的漢人,八柱國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目的而推出的。

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趙貴、獨孤信、李弼、於謹、趙貴和侯莫陳崇,他們並不直接掌控野戰軍,而是由下邊的十二大將軍來掌控,而十二大將軍中大多數都是宇文泰的親信,則宇文泰作為八柱國之首掌握了西魏的大多數軍隊。

既然八柱國不直接掌兵,那為什麼要封他們呢?目的就是為了凝聚。

關中並不止一個民族,鮮卑族和漢族是最強的兩個,但並不和諧,以前鬥鬥就算了,現在西魏被東魏壓著打,宇文泰需要儘可能團結更多的力量,不可能坐視衝突。

宇文泰的解決方法簡單來說就是一體化和關中本位化,別說哪族人,大家都是關中人,啥?有人是從關東遷進來的,那就改族譜,通通給我認關中祖宗!

翻開西魏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大人物很多都是鮮卑姓,他們都是鮮卑人?絕大多數不少,這是宇文泰一體化政策的結果,把多民族變成一個民族,那為什不選漢族呢?因為鮮卑族有一個規矩——部屬跟族長姓。

這裡我們舉宇文化及的例子,看到宇文,你會不會以為他是北周皇族之後,也就是宇文泰的同族?其實不是,宇文化及是匈奴人後裔,是宇文氏的部屬。

在《隋書·宇文述傳》中記載:“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頭,役屬鮮卑俟豆歸,後從其主為宇文氏。”宇文述就是宇文化及的老爹,他們這一家是跟了主人的姓氏,而宇文泰推行鮮卑姓就是要打破漢人的宗族觀念,造成一種你我都一樣的族群觀念,以維持關中的一體化。


平沙趣說歷史


柱國

1. 柱國,又稱上柱國,戰國時期楚國設置的官職名。

《戰國策·齊策二》:

“(陳軫)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為上執珪。’”

(注:執珪為楚國最高爵位)

柱國最早有國都的意思,後來引申為國家重臣,楚國被封為上柱國的武將,位僅次於令尹之下,掌握兵馬大權。

2. 到了南北朝時期,有了柱國大將軍一職

北魏置柱國大將軍稱號。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莊帝以爾朱榮有翊戴之功,拜為柱國大將軍,位在丞相上。永安三年(530年)爾朱榮被殺後此官遂廢。

大統三年(537年),西魏文帝以宇文泰有建中興之功,又重新授予宇文泰柱國大將軍之號。到大統十六年以前,總共有8人被拜為柱國大將軍,當時號稱“八柱國”。宇文泰總領百官,督中外軍,為柱國之首,廣陵王元欣則是因西魏皇族地位尊崇而掛名,其餘6柱國各督2個大將軍,共12個大將軍,分掌禁旅。

西魏八柱國介紹

1. 宇文泰:使持節、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柱國大將軍、錄尚書事、大行臺、安定郡公

宇文泰(507年-556年11月21日),字黑獺(一作黑泰),代郡武川縣(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人,鮮卑宇文部後裔,漢化鮮卑人,北朝西魏權臣,也是北周政權的奠基者,掌權22年。後追尊為文王,廟號太祖,武成元年(559年)追尊為文帝。

宇文泰善於指揮作戰,且足智多謀。大統三年(537年)秋,東魏十萬人進攻沙苑(今陝西大荔),宇文泰率不滿萬人的軍隊迎戰,並親自鳴鼓振奮士氣,最終西魏獲得大勝,俘虜七萬人,史稱“沙苑之戰”。

內政方面,恢復均田制,財政公文中以硃色或墨色區別財政支出與收入(赤字一詞即由來於此),政治上主張德治教化、“法不阿貴”,思想上推崇儒學。

軍事方面,創建了府兵制,即採取鮮卑舊八部制,建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設有2個大將軍,共12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2個開府,共24個開府;每個開府下有2個儀同,共48個儀同;一個儀同領兵1,000人。這樣,六柱國掌握有常規兵力共計48,000人。

2. 李虎:使持節、太尉、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尚書左僕射、隴右行臺、少師、隴西郡開國公

李虎(?-550年代),字文彬,代郡武川縣(今內蒙古自治區武川縣)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祖父。曾為賀拔嶽屬下,因討伐万俟醜奴有功,成為了賀拔嶽的心腹。534年賀拔嶽被暗殺後,諸將謀議擁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逃奔荊州,投靠賀拔勝,後又歸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征討靈州(寧夏靈武縣北)刺史曹泥之亂,又“從文帝破高歡於沙苑,斬級居多”。

西魏大統十六年(550年),被封為“八大柱國”之一,為隴西郡公,大統十七年(551年)逝世,追諡襄公。

3. 元欣:使持節、太傅、柱國大將軍、大宗師、大司徒、廣陵王

元欣(?-?),字慶樂,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魏獻文帝拓跋弘之孫。

4. 李弼:使持節、太保、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宗伯、趙郡開國公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遼東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人,曾在爾朱天光手下為別將,討伐赤水蜀,在戰鬥中先鋒陷陣,所向披靡,敵人都說“莫當李將軍前也”。

李弼後歸順宇文泰,拜秦州刺史。537年,擊敗東魏權臣高歡於沙苑。大統十四年(548年),進位為柱國大將軍。北周明帝元年十月(557年)去世,諡曰武。

5. 獨孤信: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馬、河內郡開國公

獨孤信(504年-557年),本名如願,鮮卑名期彌頭,雲中(今山西大同)人,傳說中“斜陽側帽”的美男子。因信著遐邇,能服眾心,宇文泰給他賜名為“信”,並任命他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

此外,他的長女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四女是唐國公李昞的夫人(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母親,後被追封為元貞皇后);七女獨孤伽羅是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皇后。一門出了三位皇后,故後世戲稱其為:“天下第一岳父”。

周孝閔帝元年三月己酉(557年),因與趙貴串謀推翻晉國公宇文護,被逼令自縊於家中,諡號戾。

6. 趙貴: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寇、南陽郡開國公

趙貴(?-557年),字元貴,天水郡南安縣(今甘肅省天水市)人。曾在爾朱榮手下擔任別將,參與討伐元顥,後從賀拔嶽平關中,賀拔嶽死後投奔宇文泰,被任命為大都督,擊破曹泥、梁仚等叛亂。後在東魏邙山之戰中潰敗,被免除官職,不久復官爵,拜柱國將軍。

北周晉國公宇文護獨攬朝政時期,趙貴自以為是開國元勳,功勳卓著,對宇文護有不平之色,因此與衛國公獨孤信謀劃剷除宇文護,卻因獨孤信優柔寡斷而取消計劃,不久此事被開府宇文盛探知,並報告朝廷。趙貴被殺,獨孤信被逼令自盡。

7. 於謹: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大司空、常山郡開國公

於謹(493年-568年),字思敬,鮮卑名巨彌,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對北周政權的建立有著巨大貢獻,並促進了關隴集團的形成。

其長孫於仲文是隋朝第二次征討高句麗的主將,次子於翼是隋朝的太尉,三子於義的孫子是唐朝十八學士之一的于志寧。

年輕時從軍,曾鎮壓匈奴破六韓拔陵起義,大破柔然,討伐河北鮮于修禮、邢杲,領軍伐南朝梁,攻克江陵,殺死梁元帝,立蕭察為皇帝,因功封新野郡公。宇文覺即位後,進封燕國公,任職太傅、大宗伯,立為三老,參議朝政,官至雍州牧,享年76歲。諡號文。

8. 侯莫陳崇: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少傅、彭城郡開國公

侯莫陳崇(?-563年),姓侯莫陳,字尚樂,鮮卑侯莫陳部人,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人,驍勇善馳射,為人沉默少言。

15歲時,就隨賀拔嶽和爾朱榮徵葛榮;又從元天穆討邢杲;破赤水蜀時,侯莫陳崇單騎衝入敵人軍中,於馬上生擒万俟醜奴。賀拔嶽死後投奔宇文泰,大統十五年,進位為柱國大將軍,西魏恭帝元年,出為寧州刺史。北周孝閔帝即位後,進封為梁國公,加太保。歷大宗伯、大司徒。

北周保定三年(563年),侯莫陳崇因言獲罪(預言晉國公宇文護的死亡);獨攬朝綱的宇文護,派兵包圍他的家宅,逼令其自殺。諡曰躁。

西魏十二將

府兵中的“十二大將軍”: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豆盧寧、賀蘭祥、王雄。


萬里長空夜未央


西魏到北周

瞭解八柱國是誰之前,先得了解它產生的過程。六鎮起義之後不久北魏滅亡,武川鎮軍事集團被分為兩支,一支跟著高歡走了,一支跟隨了宇文泰。宇文泰的利用這支軍隊扶持傀儡建立了西魏,自己掌管了西魏的軍政大權,這時候就有了八柱國的這種說法。




什麼是柱國?

西魏時期創立府兵制,軍隊的統領他們為柱國大將軍,之下還有十二大將軍和幾十個軍府,府兵制度一直沿用到唐朝初期,不過已經有所改變。有學者認為當時的六柱國(這個下午再談)可以和鮮卑六部或者八部大人的舊制對應上,故柱國的全稱則為柱國大將軍,是當時一個很有權勢的官職。


哪六柱國

為什麼說是六柱國而不是八柱國?其實名義上確實是有八柱國,分別是宇文泰、趙貴、李虎(李唐的祖先)、李弼、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還有西魏的宗室元欣這八人為柱國大將軍。

但是縱觀這八柱國,其中宇文家族之後建立了北周,元欣是一個空有名號沒有實權的人物。其餘六人是聽宇文泰指揮的,所以到了實際上就只有六個真正地位平行的柱國。



之後楊堅的老爹楊忠也當了柱國大將軍,這六柱國所在的家族也沒有保護宇文家族的地位,任憑楊堅輕鬆的奪得了宇文家的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