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亞傑是我在一個線下讀書會認識的朋友,“點贊之交”的那種。可是最近我不看他朋友圈了,各種“勵志”,各種“共勉”,讓人看得發膩。

回想活動當天,可能在場的人大都和我一樣,對亞傑的活躍表現印象深刻,他很主動地和每一個人交談掃碼,詢問來這兒參加讀書會的目的,滔滔不絕地講很多看過的書,一般人都接不上話,我還以為他是新來的活動組織人員。

當天老師分享的主題是職場溝通技巧,講座開始後,我有幸和他坐在了一起。

分享的氛圍很輕鬆,現場不時傳來陣陣笑聲,但我身邊的亞傑同學卻像一座大鐘一樣坐的筆直,不時用食指推推厚厚的眼鏡,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麼,腿上的稿紙已經寄的密密麻麻,我不由得往邊兒上挪了挪凳子,嘀咕“我連筆都沒帶,是不是太不禮貌了…”

在互動環節,老師問大家有什麼困惑,亞傑果然如搶答一般第一個舉起了手(這傢伙真像個熱場的…):

“老師好,關於溝通的書籍我看了很多,也事先在網上看了您的專欄,您覺得**工具和**工具在使用場景上的區別是什麼,還有就是我背了很多話術,但是一著急就忘了,應該怎麼變得自然一點兒?”

老師尷尬地笑了笑:“你比我理論水平高。”簡單地回答了他幾句(我完全沒聽懂),最後說了一句我很認同的話:“溝通是跟人打交道,人不是機器,輸什麼代碼做什麼動作,你需要做的首先是放輕鬆,多跟不同人接觸,多說錯幾次話,再回來看書應該更有感覺

。”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意猶未盡的亞傑決定下課再向老師討教,不情願地坐下了,一本《高情商…》從椅背滑到地上,媽呀,我的高中課本都沒有標註地這麼五顏六色,相較於他,我真是太不努力了…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在任何像讀書會一樣的充滿終身學習者的圈子裡,都會有亞傑一樣的人設,勤奮、求知慾極強,相信通過知識能改變命運,非常使勁兒地想輸出自己的理論,影響甚至改變別人,但同時,他們也在書裡鑽的太深,時刻準備去教育、去質疑,勇當話題終結者,自己的生活狀態卻不盡人意。

這就是終身學習者容易掉進的大坑,不接地氣。

亞傑說:“我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書、學習,參加讀書會、考證,身邊的人就知道玩兒手遊、追電視劇,他們的時間要是給我就好了!”

看書已經給亞傑帶來一種優越感,當他看到身邊的人在玩兒,而他在看書時,一種自我感動油然而生,那感覺讓他感動。

但是,舒適區也是分層的,成長可沒那麼容易。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當他停留在每天不停地讀書、記概念、寫書摘的時候,其實也不過是停留在稍微高級一點兒的舒適區裡而已。

一旦要從行動上做出改變,就意味著這種優越感可能會被打破(因為很可能書上的東西在現實面前根本沒一點兒用!),自己的勤奮豈不是白費了?這讓他選擇留在這裡,停止不前。

其實他們學習的初衷也是為了改變自己,但是任何一種好的改變都是要經歷掙扎的,他們只是遲遲沒辦法對自己下狠手。

那麼,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子?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說到這兒我想到了另外一個朋友,嘯陽同學。

嘯陽是我在大學社團裡認識的學弟,我們在搞活動宣傳的時候,他總是默默地做後勤工作,擅長抬水、掛條幅、抬桌子,工作很努力,存在感不強,說話聲音弱弱的,使壞的同學都叫他“小樣兒”。

若干年後,在畢業後的社團聚會上,我們又再次見到了“小樣兒”,一見面就很熱情地跟每個人打招呼,居然還學會了不重樣兒的寒暄!吃飯的時候,他侃侃而談,不時丟出來幾個笑話逗得大家樂不可支,這小子居然還學會了幽默!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散場後,我問嘯陽:“你變化可不小啊,發生什麼了?”

他說自己遇見了一個好的上司,把自己“逼”成現在這樣了。

嘯陽說,他的上司是一個挺有領導藝術的人,剛到公司的時候,他特別耐心地指導嘯陽每一件事情,讓他認真看,因為這些事,他只教一遍。上司看嘯陽幹活可以,就是不善言辭,有一次公司召開彙報大會,上司代表部門上臺彙報了他們的工作業績和經驗,博得滿堂彩。下來以後,他告訴嘯陽:“這個今天我算教過你了,下次也是你來。”

終於又一次彙報機會到來了,上司果真大撒手,“講不好算我的”,讓嘯陽好好準備,沒在公眾面前說過話的嘯陽嚇得一晚上沒睡好覺。彙報那天,他照稿子唸的,獲得了一些禮貌性的掌聲。可是這一天成了他的big day,因為他終於知道“原來我可以!”上司只淡淡說了一句:“下次,你可以試試念一句,抬頭看大家一眼。”

就這樣,一有在人前講話的機會,上司就躲得遠遠的,根本指望不上,逼嘯陽去講,嘯陽每次還是會緊張,但是漸漸的可以看一眼說一段、寫個提綱就敢上、完全脫稿甚至和聽眾耍幽默。

原本的短板變成了他擅長的東西。嘯陽又很主動學習了ted的演講技巧,把每次學到的東西一點兒點兒用在下一次演講中,上司每次還是會給他意見,當年唯唯諾諾的“小樣兒”就這樣變成了現在自信的樣子。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這是最近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句話,用在亞傑和嘯陽終身學習經歷上剛好合適。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亞傑在戰術上那麼勤奮,看似努力,但是沒有方向,沒有鞭策,顯得生硬又散亂;嘯陽有一個好的上司,幫他規劃了一套科學的戰略,並且給他場地,逼他實踐,收效喜人。

道理、知識本身沒有錯,終身學習的理念也一定沒錯,關鍵我們要清楚,

學習不是為了浮在人群上面,而是要在生活中用起來的。

學習的手段有很多,效率也各不一樣。從嘯陽的成長中,我們可以看出高效的學習戰略應該抓住這麼三個重要的點:

一、目的性要強

又叫功利性學習,儘管沒事兒翻幾頁書是個很不錯的愛好,但是從上面的金字塔能看出來,要學點兒真功夫,亂翻書的效率可不怎麼高。回想一下,我們學習效率高的時候,一定是在規定時間裡需要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或者磨鍊一個明確的技能。找到一個自己急需學習的內容,給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存量打分,然後設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分數和完成時間,運用各種手段去完成,注意一定不要因為貪多而跑偏,集中優勢兵力是最重要的。

二、在現實生活中磨鍊

這是終身學習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王陽明所提倡的“事上練”。對於任何想要學習的內容,逮住機會一定要動手實踐,把自己扔進沒有退路的環境裡。請注意,這裡的實踐可不僅僅是把概念講給別人、要求別人,而是當下就要用在自己的事兒上。比如最近學習了PPT製作,就可以主動向領導提出來承擔一些講解工作,最近學習了ABC情緒管理,就可以主動調整自己對待矛盾衝突的態度。“事上練”最大的敵人是怕犯錯、怕丟人,但犯錯又是效率最高的成長,丟幾次紅臉出汗的人,犯幾次刻骨銘心的錯,都好過讀幾本奉為經典的書。如果是卡在了這個環節,請在心中默唸:“完成好過完美。”

三、定期覆盤

覆盤是圍棋術語,圍棋高手習慣在棋局結束以後,把剛才的對局再重複一遍,回顧勝敗的關鍵。“吾日三省吾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嘯陽每次演講完,上司都會給他指導,這一個小舉動讓他回到了“明確問題-積極實踐-定期覆盤”的良性循環,學習效率極高。覆盤不同於總結,不僅是對過去的單純呈現,而是可以對各種可能性進行探討,用其他的可能性去進行下一次的嘗試。

我喜歡終身學習這個概念,它否定了宿命論,讓更多人願意用一生,去通過學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我們被應試教育洗腦了半生,要明白學習可絕不僅僅是為了增加腦子裡的存貨,而是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果終身學習是一個人生目標,那達成這個目標最好的方式應該是——終身實踐。


每天看書、學習卻毫無效果,真正的終身學習者究竟應該長什麼樣?


點擊鏈接 測一測你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 有哪些職業與你最匹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