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鐵騎橫掃歐亞,威震世界,那麼在其征服過程中,是否有過大的失敗?

庭州行者


蒙古帝國的鐵騎雖然曾經橫掃歐亞,威震世界,但其也是有自己的弱點。比如在蒙古西征中,中東歐地區的“堡壘群”,就曾讓讓蒙古軍隊陷入代價高昂及令人沮喪的圍攻。而且越向西方,氣候越變得寒冷而多雨,不間斷的茂密大森林也蒙古騎兵所不適應的作戰環境。

只不過當時,歐洲的軍事力量相對落後,所以才沒讓蒙古人遭遇大的失敗。

而在於此類似的安南,也就是越南地區,蒙古軍隊就遭遇了苦頭,甚至三徵安南都沒有成功。

第一次是1257年,蒙哥汗派速不臺的長子——兀良合臺向安南發起了第一次進攻。結果此戰雖然迫使安南臣服,但因為只投入了三萬人,蒙古人害怕孤軍深入,而且後勤線一直被安南人攻擊,所以只能退回來。

第二次是蒙古滅宋後的1284年,忽必烈命鎮南王脫歡率大軍,號稱五十萬想征服安南。結果當時安南進入雨季,潮溼悶熱的氣候令蒙古軍苦不堪言,軍中疫病叢生。同時,安南人堅壁清野,蒙古人在當地找不到糧草,後勤還在安南人的游擊戰術下頻遭打擊。

脫歡無奈之下,只得下令撤軍。結果蒙古人在如月江遭到預先埋伏岸邊的安南軍突然襲擊,蒙古軍大敗,大將李恆身中毒箭,後來傷重身死。另一路蒙古人在天長府遭到安南軍的頑強阻擊,之後向順化海岸撤退,打算從海路撤回,結果在入海口遭到安南軍的伏擊。蒙古軍隊主將唆都力戰身亡,大將烏馬兒渡江逃走。數萬蒙古軍隊被消滅。根據記載,此次作戰中有大量崖山之戰倖存的南宋軍人參與對蒙古人作戰。

第三次是1286年,元廷徵調了江淮、湖廣、江西、雲南各省蒙漢三軍與海南島四州黎兵約十萬人,仍由鎮南王脫歡為主帥。結果蒙古軍隊再次遭遇了堅壁清野及化整為零的游擊戰術的困擾。在負責運送軍糧的張文虎船隊被安南水軍擊敗,糧草全部被沉後,蒙古軍隊只能退出安南。結果蒙古軍隊在陸路退出安南的時候,遭遇安南人追擊,損失了式之六七。而海路撤退的蒙古軍隊更慘,四百艘戰船全軍覆沒,統帥樊輯被俘。上次僥倖逃走的烏馬兒被安南人俘虜,結果被倒吊在海里,活活溺死。


而在徵安南失敗的之前,蒙古軍隊兩次跨海東征日本也失敗了。

第一次東征(文永之役):

元至元十一年 (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開始東征日本。五月,一萬五千名元朝東征軍到達朝鮮,由“屯田軍及女直軍、並水軍”組成。。其後參與的高麗軍隊則有六千名以上,再加上六千七百名水手。

十月三日,元軍從當時的高麗合浦港出航,兩天後到達並佔領對馬島。十四日,元軍登陸壹岐島,守護代宗助國戰敗,城破自盡。十六日到十七日兩天,元軍攻打肥前松浦及平戸島、鷹島、能古島。當地的武士集團松浦黨雖然以水軍聞名,但根本不是元軍對手。交戰不久,松浦黨傷亡慘重,領地被毀。

雖說元軍進展順利,但是因為一開始在對馬停留時間較長,結果給了日本幕府預警的時間。對馬失守後,九州的御家人在向京都、鎌倉急報的同時,開始向大宰府集結。等元軍登陸九州時,日方已基本集結完畢。

此戰日方軍隊數量難以統計,最多有兵力十萬的說法。

二十日,元軍在博多灣早良郡的百道原登陸,遭到了以少貳景資為首的日軍迎擊。戰鬥中,元軍副帥劉復亨中箭受傷,元軍士氣受挫,退回船上。


當天晚上,東征的蒙古軍將領召開了作戰會議,考慮到在付出副帥受傷的代價下,元軍仍未能建立登陸場,而日軍抵抗卻是越來越頑強。於是當晚,遠征軍決定撤軍。然而,趕工製作戰船跟水手不足的惡果,在當晚的“會夜大風雨”,也就是日本人所說的“神風”給了元軍以重創。元軍“戰艦觸巖崖多敗、軍不還者無慮萬三千五百餘人”。


第二次東征(弘安之役):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正式成立徵東行省。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三日,東路軍徵都元帥忻都、洪茶丘,率領三萬蒙、漢軍隊,金方慶率領約一萬高麗軍隊,從合浦沿著上一次的進攻路線,再一次出發了。對馬跟壹岐在激烈抵抗後再一次被佔領。但蒙古軍隊在博多被日本人提前修築的工事所阻擋。

六月二十五日,軍隊規模高達十萬,戰艦3500艘的江南軍到達,與東路蒙古軍回合。

結果,七月三十日夜晚,“神風”又來了。於是,帶隊的蒙古指揮官丟下十來萬軍隊,逃跑了。被遺棄的蒙古軍隊在斷糧之後很快覆滅了。除了工匠和農民出身的部分俘虜外,其他人均被日本人所屠戮,當地也從此改名白骨山。


說實話,無論是蒙古徵安南還是徵日本,地形和氣候因素佔了主要部分,而且那些被打敗的蒙古軍隊裡,真正蒙古人並不多。


而在野戰條件下,讓蒙古人遭遇大失敗的,則是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了。

1260年9月3日,蒙古軍隊和馬穆魯克在艾因賈魯特展開決戰。

當時,蒙古將領怯的不花,率領兩個並不滿員的蒙古萬人隊,還有500名加入蒙古勢力的亞美尼亞重騎兵,以及另一些格魯吉亞騎兵。

而古突茲與拜巴爾的馬穆魯克軍隊約有2萬人。

戰鬥一開始,馬穆魯克軍隊把蒙古人引入伏擊圈,之後主力突然出現,包圍了蒙古軍隊。之後,雙方爆發了白熱化的戰鬥。最終,蒙古主帥怯的不花陣亡落馬(另一種說法是被俘後殺死)。

失去主帥的的蒙古軍隊,企圖先撤到比森附近地區重新整隊再謀反擊。古突茲和拜巴爾的馬穆魯克軍隊則緊追不捨,在這個地區再次爆發激烈的騎兵對戰。最終怯的不花的蒙古軍隊幾乎全軍覆沒。

之後,蒙古——馬穆魯克的戰爭又持續了數十年,在1260年的第一次霍姆斯之役和與1271年的埃爾比斯坦之役中,馬穆魯克軍又二度重挫蒙古軍隊。


總體來看,蒙古軍隊確實很善戰,幾次主要大的失敗都是因為地形和氣候,其軍隊中的蒙古人也不多。但馬穆魯克的勝利也證明了蒙古軍隊並不是不可戰勝。總之一句話,一支軍隊要想傲視世界,自己戰力強大是一方面,對手配合也必不可少。


冷兵器研究所


蒙古大軍發動的大規模征服戰爭曾經震驚了世界。但在東征西討的過程中,蒙古軍隊並非時時都戰無不勝,也曾經遇到過嚴重的失敗。其中影響最大的失敗,當是蒙古大軍兩次渡海遠征日本,由於當時沒有天氣預報,蒙軍兩次都在遠征中遭遇颱風,軍隊和戰船均損失慘重,日本最終逃過一劫。當時日本人將那“救命”的颱風稱為“神風”。這同時也是數百年後日本在二戰中對美軍發動攻擊的“神風特攻隊”名字的由來。

1259年,蒙古大軍在大汗蒙哥率領下大舉進攻四川,企圖攻下四川后直取南宋腹地並攻滅南宋。南宋軍隊以重慶為核心沿嘉陵江、長江構建了許多防禦陣地層層阻擊蒙古軍,蒙古軍擅長的騎兵野戰突擊在四川戰場根本發揮不了威力,只能步步為營逐步推進。宋蒙兩軍在釣魚城要塞展開了殘酷的激戰。戰鬥中蒙軍一度佔據了很大優勢,眼看釣魚城即將不保,但宋軍在激戰中幸運地將蒙哥汗擊傷,蒙軍被迫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撤軍。隨後蒙哥傷重不治死亡,蒙古內部為爭奪大汗而展開了內鬥,南宋因此得以苟延殘喘了數十年。

釣魚城之戰後不久,入侵中東和埃及的蒙古軍也遭到重創。埃及蘇丹古突茲率軍在查魯特之戰中巧妙佈陣、誘敵深入,使蒙古軍中了埋伏而陷入被動。激戰中蒙古軍指揮官怯的不花在戰鬥中因中箭身亡,蒙軍無奈倉皇撤退,在埃及軍隊的猛烈追擊下幾乎被全殲。此後蒙古軍鐵騎再也沒有踏上埃及國土。

蒙古軍滅宋後曾經對安南國(越南)發動了進攻,但安南國的英雄陳興道領導安南軍民利用安南國山多林密的地理特點和蒙古軍不善於在熱帶環境下作戰的弱點,基本上不與蒙古軍進行大規模交戰,而是利用山區游擊戰逐步消耗蒙古軍並瓦解他們的鬥志,同時在水域地帶也巧妙地阻擊蒙軍,使蒙軍傷亡慘重、鬥志大減、後勤保障受阻,最終蒙古軍不得不灰溜溜地撤出了安南。


疾風猛士


說起蒙古鐵騎那真的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曾經這個名字讓半個地球的國家都聞風喪膽,有一段歌詞寫的非常好:

“有一個東方古老故事 讓我來告訴你 嗬哈嗬哈有一箇中國古代皇帝 太偉大了不起 嗬哈嗬哈

他威力不可一世 所向無敵 他曾經胸懷大志 還遠征東西 他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家……”

這首歌就是《成吉思汗》,80年代非常火的一首歌,歌詞大意說的就是草原上的霸主成吉思汗跨國征戰的傳奇故事。

這麼一個不可一世 所向披靡的蒙古鐵騎每次征戰都是百戰百勝嗎,就沒有失敗過嗎,答案是 有的。

公元13世紀,蒙古族憑藉著其天生驍勇善戰,身材高大的優勢,狂掃歐亞大陸。讓歐洲和亞洲的很多國家都陷入戰亂的恐慌中。蒙古的鐵騎可是非常厲害,不僅讓整個亞洲臣服,就連遠在另一端的歐洲也對此感到恐懼。在以前的俄羅斯甚至還出現了黃禍一說,就是指蒙古人。在那個時期蒙古可謂締造了戰神的神話。不過,即使就是如此兵強馬壯的蒙古族也有搞定不了的國家,在蒙古最為強盛的時候也多次打過敗仗。

第一個國家是印度,在1218年。成吉思汗曾經用武力逼迫達花剌子國簽訂條約,但是這個城市的長官卻並不想聽從成績思汗的調遣,於是搶奪了一支蒙古的商隊。成吉思汗聽聞此事之後非常氣憤,這不是不給成吉思汗面子嗎?糖糖的蒙古帝國統治者怎麼能嚥下這口氣?於是就率領蒙古鐵騎踏遍了他的王國,但是王子扎蘭丁成功逃脫出來成績思汗為了斬草除根,一直追逐到印度。蒙古族斷斷續續的也攻破了印度的一些城池,看到這個情況成吉思汗就想順勢把印度也收入籠中,可是,蒙古大軍卻碰到了一種叫角端的怪物,這個怪物發出的聲音很像汝主早還。古人是非常迷信的成吉思汗以為這是天意,便沒有繼續進攻。但其實成吉思汗撤退的真正原因是蒙古族無法忍受印度境內的自然環境。而且印度擁有著很多頭戰象,在與印度的交戰中蒙古族也損失了很多將士和戰馬。

第二個國家是日本,日本應該是出乎意料的,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的日本十分落後而且渺小。在13世紀的時候,忽必烈派遣使者要求日本稱臣,同為附屬國的高麗國也好言勸諫日本向蒙古臣服。但是日本人很硬氣,不僅沒有向蒙古稱臣,而且還殺了他們派遣的使者。忽必烈很生氣,曾經發動過兩次大規模的侵日戰爭。但是在與日本的交戰中蒙古族並不順利,蒙古騎兵從朝鮮出發共有兩萬五千人,他們在長崎展開戰爭,日本的鎌倉幕府迎戰。這次戰役蒙古族卻敗了只能乘船返回。

公元1281年,忽必烈統一了中原之後對日本發動了第二次戰爭。蒙古騎兵兵分兩路,分別從朝鮮和江浙地區出發。一共派遣了20萬將士這次的戰爭持續了一個月。但蒙古騎兵依舊沒有討到好處最後以失敗告終。因為蒙古騎兵兩次入侵日本都受到了狂風的攻擊,蒙古騎兵水上經驗匱乏所以沒有得到及時的補給戰爭也就這樣失敗了。

第三個國家是越南,越南同樣作為小國,但是也成功抵抗住了蒙古族的攻擊。1254年,蒙古族企圖攻佔位於東南位置的越南這樣就把南宋包圍在他的統治範圍內。蒙古族於1257年發起了第一次進攻,這次一共派遣了3萬蒙古騎兵。在1284年又發動了第二次戰爭,這次戰爭參戰總人數達到了50萬。1287年又有30萬蒙古族登陸越南但是三次侵略都以失敗告終。

越南雖然在這三次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是他很清楚的認識到了整個國際局勢,在戰爭結束後馬上就派遣使臣去元朝但是忽必烈作為整個蒙古族的首領,連續三次征戰都失敗,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在他在世時,便經常想發起與越南的戰爭。不過在他去世之前,這個願望也沒有被實現。






非正常人類研究所s


成吉思汗一生歷經60多戰建立了蒙古帝國,但是也曾經打過敗仗,那就是“十三翼之戰”。

在蒙古帝國瘋狂擴張的過程中,也曾經打過敗仗,並且不止一次。

成吉思汗唯一的敗仗“十三翼之戰”。

成吉思汗雄才大略,在他的率領下蒙古乞顏部逐漸發展壯大,但是卻遭到了一些人的記恨,最終有13個部落聯合起來向鐵木真發動了“十三翼之戰”。

戰爭的結局一以鐵木真的失敗而告終,但是非常詭異的是,鐵木真失敗以後勢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因為札木合分贓不均而擴大。

不久之後,成吉思汗就完成了復仇,甚至完成了統一蒙古族的大業。

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的匆忙結束。

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實際上是因為花拉子模的挑釁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發起的。

因為此時的西夏、金國並沒有滅亡,為了保證大後方的穩定,成吉思汗特意留下麾下大將木華黎鎮守後方,主持對西夏和金國的征戰。

花剌子模滅亡以後,還沒有完全掃清花拉子模殘兵,成吉思汗就收到了西夏反叛木華黎病逝的消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撤兵回到蒙古草原,以64歲的高齡親征西夏,完成了為木華黎的復仇。

蒙古帝國征戰中最嚴重的一次戰敗。

釣魚城之戰是蒙古帝國遭遇的最嚴重的一次失敗,成吉思汗的親孫子、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就戰死在南宋釣魚城下。

釣魚城是南宋時期,四川、重慶軍民反抗蒙古侵略的前沿陣地,在蒙古帝國的猛攻下堅守了整整36年,直到南宋滅亡以後,釣魚城這一座孤城孤掌難鳴,只能選擇投降。

釣魚城最強悍的戰績,就是在蒙古大汗蒙哥御駕親征的時候,使用火炮擊殺了蒙哥。

從此釣魚城在世界上獲得了“上帝折鞭處、東方的麥加”的美譽。

所以,即便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也有戰敗的時候。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身世之謎〗

蒙古人的崛起是空前絕後的一個謎,曾經眾多個在草原上混戰的部落,怎麼突然建立起統一的國家呢?

連年混戰的年代持續了多久,歷史學家所說的數字尚不足以服眾。反正在遼國統治蒙古時期,蒙古草原上似乎還沒有這許多蒙古人,而一到金朝統治蒙古時期,蒙古高原就被部落佔領了(乞顏、扎達瀾、吉利吉思、弘吉剌,再加上四周的塔塔爾、克烈、蔑爾乞、乃蠻……)

匈奴人是古老的遊牧部落,秦漢時期崛起於漠北;鮮卑源於興安嶺,其後拓拔氏一隻西遷,在唐朝時期形成党項;突厥起於阿爾泰山以東,後來西遷建土耳其;契丹發於河東冀北,後裔即東北的達斡爾,是遼國的統治者;女真長於長白山,後裔就是滿人,也就是後來清王朝的統治者;可是蒙古人究竟從何而來呢?沒有了匈奴、鮮卑、突厥的蒙古高原怎麼突然多了這些遊牧人?

按他們的說法他們是烏蘭豁雅夫人的後代,我們暫時先這樣算。

尚在蒙古內部混戰時期,鐵木真就說:“我們蒙古人個個是好漢,只要不這樣打來打去,我們就天下無敵。”他還說:“我要讓白雲覆蓋的地方,都變成我們蒙古人的牧場!”

鐵木真在打敗扎木合、王罕兩部,大破乃蠻部的太陽汗後,他在斡難河畔做上了成吉思汗,他的第一個願望實現了;也正由於他統一了蒙古,他的子孫才可以完成他的第二個願望。

統一後的蒙古,立即著手對外戰爭,這時才是1206年。蒙金――野狐嶺大戰,10萬蒙古軍東進幹趴下金軍30萬,一下子摧垮了大金國堅固的外殼,此戰之後金國丟失了故鄉――東北,金國只得退往中原。

〖失控的“狼群”〗

蒙古和其他好戰民族不同的是,蒙古人每次戰役都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甚至是極度劣勢。第一次西征,他們以僅有的15萬人大破花剌子模的40萬大軍,他們擄掠屠城,中亞終於烽煙四起,戰爭的烏雲開始籠罩著當時已知的世界(除美洲、澳大利亞、南非、東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

不久後,1227年滅西夏,繼而滅吐蕃,當時僅西夏即控甲50萬,蒙古鐵騎尚只20萬;1234年,滅大金;1279年滅南宋,中國終於成其領土。這期間,又有兩次西征。

公元1235年,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也稱“長子西征”),拔都幾萬軍隊殺向歐洲。首先遭殃的是羅斯(俄羅斯,即東歐地區),十數個公國聯合反擊,雖然面對數倍敵人,但蒙古人的鐵騎很快便將他們踏平。

蒙古兵的馬刀砍下了基輔大公、莫斯科大公等十數個王公的頭顱,蒙古兵的長矛刺倒了無數陌生的黃髮面孔。接著西歐也未能倖免,蒙古兵分兩路繼續向歐洲腹地進軍:北路在波德平原大敗波德聯軍,西里西亞王亨利戰死,似乎是德國唯一一次遭受侵略;南路更是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維也納城下,匈牙利大軍先敗,緊接著,奧地利大軍的鮮血又染紅了多瑙河。

歐洲從未有過如此的紛亂,被區區三四萬軍隊橫掃了中歐和南歐。之後拔都又回師羅斯,建立金帳汗國(也叫欽察汗國),羅斯王公在四百多年的時間裡,常需跪著進出金帳汗國,經打罵後才可以到領地內收稅。

〖“黃禍”東來〗

因為絲綢之路斷裂,歐洲人在寂寞了幾個世紀後,終於又可以一睹東方人的風采,而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使多瑙河紅了幾個世紀。這次蒙古人的入侵被稱作來自東方的“黃禍”。

“黃禍”所帶來的災難遠勝過中世紀奪去三分之一歐洲生命的鼠疫,直至十八世紀,也就是五百多年後,歐洲人提到“黃禍”仍是瑟瑟發抖,不敢去想。

公元1252年,旭烈兀的第三次西征又擾亂了伊斯蘭世界。歐洲君主連續八次十字軍東征也沒有攻下的巴格達給1.5萬蒙古軍輕鬆拿下,國王哈里發帶著朝臣出城投降。阿拉伯半島以東以北的無數個民族也未能擺脫厄運,伊斯蘭世界成了又一個蒙古汗國――伊兒汗國。拜占庭國王之女也做了旭烈兀的妃子。

三次西征之後,成吉思汗曾孫帖木爾又帶兵南下進軍南亞的印度,後因印度諸國聯合,將象群當戰騎,蒙古軍無法辨知這種龐大的生物,所以敗下陣來,蒙古軍在印度河畔退卻了,說明它不是不可戰勝的。

此時,蒙古國的疆域已涵蓋了他們所知的所有國家,東至日本海,西至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城、地中海沿岸的小亞細亞,南至南海,西南至印度河、印度洋,北至西伯利亞,在蒙古高原縱快馬馳向四方,均需一年時間,成吉思汗的願望實現了。

〖世界各地的反抗〗

但是遍佈帝國的,並非牧場,而是驛站。交通的大發展,使東方的先進文化源源不斷流入歐洲,蒙古人的好戰基因和戰略戰術輸入到歐洲人體內,日後歐洲的發展和沙俄帝國的建立靠的全是這些。

當然,橫跨歐亞的蒙古大帝國已然無法擺脫滅亡的命運。公元1368年,四大汗國雖以元朝為尊,實際上是各自為戰,南方(長江以南)起義軍逐個被朱元璋兼併,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明朝建立,同年徐達攻克大都,元朝退出中原(元朝在北方地區稱“北元”,後來北元分為瓦刺和韃靼)。

蒙古人先在漢人這裡失去了領土;接著,中亞西亞的汗國也因相互攻戰和外族的反抗而相繼被推翻;然後,歐洲人開始動手了,新興的立陶宛大公國、華沙大公國、條頓騎士團領地陸續建立——蒙古人的離去使中南歐君主重見光明。

最致命的打擊在於東歐和北亞,羅斯人在沉寂了三百多年後用從蒙古人那裡繼承的一切奪回政權,並且得到了包括整個西伯利亞在內的蒙古領土,而沙皇的龍騎兵哥薩克,簡直就是蒙古騎兵的幼稚翻版。

蒙古人開始倒黴了,他建立的最後兩個強國瓦剌和韃靼(其實已經不是鐵木真黃金家族的血統),也由於瓦刺也先的兵敗和韃靼達延汗的去世而消沉。

〖最後的掙扎〗

明末清初,沙俄入侵東北,將蒙古喀爾喀北的土爾扈特部吞併,清康熙時期,蒙古瓦刺的準葛爾部興起一度攻佔蒙古高原,鑑於曾經的蒙古帝國的陰影,康熙毅然興兵西進,在莫昭多、烏蘭布通痛擊準葛爾,攻佔整個蒙古高原,後又在西藏反擊準葛爾,將其逼入新疆。

清乾隆時期,清軍叩入新疆,殲滅準葛爾部,蒙古勢力徹底從世界消失,後來沙俄的蒙古人土爾扈特部也因不滿沙俄的統治想要回到蒙古高原,歸順清王朝,沙俄派遣精銳哥薩克騎兵的圍追堵截,土爾扈特部由出發時的25萬人,減到9萬人,才終於到達新疆,乾隆皇帝特地派八旗軍北上保護土爾扈特部,還特意嘉獎(東歸英雄傳)。

再然後到了晚清,皇帝無能,將祖宗打下的江山東丟一塊西丟一塊,尤其是蒙古、新疆、西藏極其不穩定,到了民國,為了乞求蘇聯援兵不得不承認外蒙古自治,到了新中國,中蒙建交,蒙古徹底獨立,成吉思汗的一批子孫終於又建一國他們守著水草荒漠的老家,縱馬放牧於色楞格河畔,遙想著白雲覆蓋的地方……

帝國徹底衰落了!​​​











故往雲


不查資料隨口說說。。成吉思汗早期十三翼敗給扎木合,帝國建立後 數的上的蒙哥在四川釣魚城隕落,之後旭烈兀敗給埃及馬木留克,貌似忽必烈打東南亞在緬甸也敗了,還有元朝兩次遠征日本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