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有多厲害?

一個人的歷史


在討論關羽有多厲害之前,我們先看看關羽生前生後所獲得的尊稱,以及歷代名人對關羽的評價。所謂正史,此處應該特指陳壽的《三國志》。書中寫到,關羽字雲長,身高按照現在的標準來說有一米八以上,出生於今天的山西運城市。東漢末年劉備手下將領,前將軍,漢壽亭侯(漢天子所封)。古典歷史演義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之首。死後人們尊稱其為“關聖帝君”,佛教中將關羽稱為“伽藍菩薩”,尊稱為“關公”。三國以後的歷代統治者將其推崇為“武聖”,而同為聖人的孔子則稱為“文聖”。文武二聖,應該是歷來最高的評價了。諸多頭銜之下,關羽想來應該是名副其實的。


《三國演義》稱關羽“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陳壽本人評價關羽與張飛皆世所罕見的“萬人敵”。三國之一的吳國呂蒙評價關羽“長而好學,梗亮有雄氣”,諸葛亮評價“兼資文武,熊烈過人”。周瑜稱其“熊虎之將”,曹操尤重關羽,稱其“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從這些同時期或者後人的評價中,可以大抵看出關羽有多厲害。總的來說,關羽的厲害體現在以下幾點:

膽氣過人,捨身而全義。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可做作證,影視劇中結義兄弟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用正史中曹操俘虜關羽後,關羽向曹操的一句陳述可做證明。當時曹操抓了關羽,想招降關羽,關羽答道“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亂世之中,誰能先站出來,誰的膽子大才可能在亂世中謀得一份好前程,關羽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亡命之徒,然而他並非是一個莽夫,他有文人的骨氣,武將的勇猛,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

刺殺是關羽的強項,但是單兵作戰能力並非是同時期的頂級水平。那麼三國時期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是誰呢?我認為至少文鴛是要比關羽厲害的,當時司馬班帶著八千多人追文鴛,文鴛可以做到在數千人之中來回數十次,順便還可以拿到上百個人頭,而自己卻毫髮無損,這一點想必關羽是做不到的。關羽似乎更擅長搞突襲,比如在千軍萬馬中,像一道閃電一樣穿梭而過,頃刻間敵方將領已人頭落地。冷兵器時代的將領對一個軍隊有多重要,想必不言而喻。所謂擒賊先擒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若是單論刺殺行動,關羽的這個紀錄恐怕很少有人可以破了。還有一個例子可以看出關羽有多厲害,曹操作為一代梟雄,可以說是俯看天下英豪了,曹操一生中很少有人可以讓他感到壓力,唯一能讓曹操不安的人就兩個了,一個是坐擁百萬雄獅的袁紹,一個是關羽。關羽圍困襄樊時,曹操派了于禁前去救援,數次被關羽打回來。于禁和龐德也先後掛了,以至於嚇得曹操要遷都。從這一點上來看,關羽無疑是很厲害的。


木劍溫不勝


演義和歷史總是有一定差別的,在演義傳說中,張飛是一個又黑又壯又醜的彪形大漢,但在現實歷史中,他卻是一個長相英俊、氣質儒雅的將領。

還有清朝的大貪官和珅,他在很多演義中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一個滑稽猥瑣的矮子,但現實歷史中的他,卻也是一個高大英俊、有能力的人物。

而關羽和他們不同,雖然現實歷史中的關羽和演義中的關羽也有著一定區別,但區別卻並不是特別大,在很多方面,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和現實歷史中的關羽還是比較貼切的。

關羽的武器不是青龍偃月刀

在我們所熟悉的演義中,有一點是違背了歷史現實的,那就是關羽使用的武器青龍偃月刀。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拿著一柄青龍偃月刀縱橫於天下群雄之間,很少能遇得到抵抗他的對手。


但是根據歷史學家的考據,三國時期根本就沒有青龍偃月刀,青龍偃月刀最早出現還是在宋朝的時候,是不可能穿越到三國時期供關羽使用的。

在歷史記載中,並沒有確切表明出關羽使用的到底是哪種武器,不過人們根據關羽在戰場中的一些表現,推測出關羽使用的應該是一些長柄型的武器,諸如長矛或者類似於長柄陌刀之類的長刀。

關羽陣斬敵軍主將的輝煌

一般瞭解點歷史的人,都知道三國演義中雙方將領通過單打獨鬥決定戰爭走向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三國時期,戰爭的進行與其他時期沒有什麼不同,主將們的職責也與其他時期沒有什麼不同,但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關羽創造了一個奇蹟。

在關羽被曹操給俘虜了之後,曹操因為欣賞關羽的武猛,就給他封賞了一個偏將軍的職務,對他非常優待,想把他留在自己的手下。


面對著曹操的優待,關羽顯得非常的感動,但是他對他大哥劉備的忠義卻使得他壓下了心中這份感動、打消了留下來的念頭。

不過關羽還是非常懂得知恩圖報的,於是在曹操派遣他出戰袁紹的軍隊時,他就使出了自己渾身解數為曹操打了一仗。

在那場戰鬥中,關羽率領著大軍殺向了袁紹軍隊,與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關羽並沒有留在陣後操控軍隊,而是跟著軍隊衝到了前面,直接就憑藉著自己武勇無匹的氣勢把袁紹軍隊的主將顏良給斬落馬下,取走了他的頭顱。

在事情發生後,關羽的戰績和武勇很快就震驚住了眾人,曹操對於關羽的欣賞之情就更加濃烈了起來,並因此而給關羽封了一個漢壽亭侯的爵位。


從當時人們的震驚與曹操的欣賞加重來看,我們可以得知關羽陣斬敵將這樣的戰績在當時確實是獨一無二的。

甚至我懷疑羅貫中之所以在三國演義中描寫那麼將領互斗的戰鬥場面,就是受到關羽這份戰績的影響。

關羽差點逼迫曹操遷都

在劉備定鼎了江山之後,關羽被劉備安排在了“得荊州者得天下”的荊州鎮守。

與現如今的荊州不同,當時的荊州面積非常龐大,幾乎跟現如今的省份一般無二。

因為三方勢力激烈爭奪的原因,關羽當時是沒能全部佔領荊州的。

不過從當時荊州七個郡中有五個半的郡受到關羽統轄的狀況,我們就可以知道關羽在當時的天下大勢中扮演了一個多麼重要的角色以及佔據了多麼巨大的話語權。


關羽人生最輝煌的時候是在他水淹了曹操的七軍之後,在水淹七軍的戰績發生後,三國勢力中實力最強悍的曹操當即被關羽給震懾住了,因為生怕關羽下一步會威懾到自己的核心,他當時甚至產生出了要把都城遷走的想法,可見關羽在歷史中的地位並不單純是演義傳說追捧上來的,而是有真材實料的。

關羽的性格缺陷

而我們要知道,歷史中的關羽雖然忠義無雙,但卻也是一個性格非常剛愎的人。

剛愎是他生命中的最大一個性格缺陷,他最終之所以會兵敗身死,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這個性格缺陷導致的。

關於他的性格,看不起黃忠的事情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初步看出他的性格缺陷。

而說完了關羽生前的厲害程度,接下來,我們就繼續瞭解一下關羽死後的厲害程度。

關羽在歷史中的成帝過程

在最開始的時候,關羽是沒有現如今那麼崇高地位的。

他地位的提高,還要從唐朝時期開始說起。

在唐朝中期,唐朝廷增設了對武之一道的供奉。

在唐朝的供奉中,武之一道的地位最高者是姜太公姜子牙,排在了金字塔的頂端,是為武聖。


排在金字塔第二階梯的則是歷史中的十大名將,分別是白起、諸葛亮、韓信、吳起、李靖、孫武、張良等人。

而關羽當時排在了第三階梯,和霍去病、張飛、廉頗、周瑜、衛青、孫臏等人並列。

這是關羽被奉上廟堂的第一步,不過那時的地位並不是多麼崇高。

在歷史中,關羽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是從北宋時期開始的,在北宋時期經過人們的神話之後,關羽被宋朝皇帝先後封予了公爵和王爵。

後來歷史發展又到了明朝時期,在明朝開國的時候,朱元璋廢除了前朝皇帝封給關羽的爵位。

不過明朝中後期隨著關羽的影響力越發龐大,關羽的爵位慢慢得到了恢復,最後在萬曆年間,關羽被萬曆皇帝封為了“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這是關羽首次在歷史中獲得帝級身份的封賞,而這就是後來人們把關羽稱之為關帝的來源。

在明朝出征朝鮮的時候,甚至還發生了明朝將領脅迫朝鮮國王向關羽下跪祭拜的事情,可見關羽在當時的影響力之大。

在明朝結束之後,清朝因為自努爾哈赤時期開始就崇拜關羽的原因,所以也延續了這種對關羽的崇拜,在他們的熱捧下,關羽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武聖,受盡了世人的景仰。

一直到光緒時期為止,清朝歷代皇帝一共給關羽封賞了許多名目繁複的大帝稱號。


在最後,甚至連關羽的父親、祖父都被清朝皇帝封予了王爵。

從這裡面的種種,我們就可以知道關羽在歷史的末期,地位崇高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程度。

所以說這就是正史中關羽的厲害程度,在關羽生前,他厲害到能陣前取敵將首級、厲害到了差點把曹操逼得遷都,在他死後多年,他厲害到了被封為大帝、厲害到了能連帶著父祖被授予王爵。


孤客生


歷史上真實的關羽,是漢末時期第一流的猛將。

現代人瞭解關羽,第一信息來源通常是三國演義及相關產品。而在三國演義體系中,關羽被稱為“武將之首”。所以在隨後接觸三國志正史,或者接觸一些網上二手、三手文章時,發現原來演義中給關羽虛構了那麼多故事時,不由自主地想通過貶損正史上的關羽,嘲笑演義的荒謬,來展現自己“不光知道演義”的牛逼之處。

然而實際上,正史上的關羽本來也是很厲害的,因為他的厲害之處,才能在隨後的兩晉、南北朝、宋元一路被民間傳說和文人墨客不斷渲染。之所以演義羅貫中最後在三國演義中將關羽塑造成神,主要原因並非羅貫中和關羽是山西老鄉(畢竟張遼也是),而是羅貫中迎合了之前早已存在的“關羽是神”的民間輿論和士林輿論而已。

正史上的關羽有多厲害呢?由於蜀國史官方面欠缺,關張這些大人物早期戰績留下來的不是很多。但即使從這寥寥的幾筆裡面,我們都能看出關羽確實非常厲害。這裡只討論其軍事和武藝才能,關羽的道德同樣不錯,但我們不多討論。

先看地位和評價。畢竟關羽到底厲害不厲害,當時的古人比我們更清楚,因為他們的信息更多。

關羽早期的事蹟功勞記錄並不多。但在200年下邳之戰被曹操俘虜後,曹操立刻任命他為偏將軍。這個官看上去不大,但我們可以對比下曹操手下“五子良將”的同期官職:當時曹操手下,已經帶兵投降2年,很早就做過魯相的張遼是裨將軍;從一開始就跟隨曹操的樂進是討虜校尉;魏五子中前期地位綜合最高的于禁是平虜校尉;徐晃是裨將軍;而張郃,同年冬天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起到很大作用,也是偏將軍。換言之,作為一個剛剛被曹操俘虜的降將,關羽的軍職在魏五子之上。曹操不是瘋子,他的人事任免有其道理,一定是覺得關羽的才能值這個價。

同時代其他人的評價也能看出來:

周瑜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劉曄說:劉備,人傑也……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

程昱等魏國謀士:鹹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三國志作者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這些評價關羽的,都是非蜀漢勢力的人,他們的評價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再看關羽的具體戰績。

先論勇武,三國志有記載: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三國演義中動輒兩軍對陣大將單挑,一人落馬,這是文學渲染,真實歷史上陣前斬將是極少的。但是關羽偏偏就有這麼一例,而且殺得比演義中的“純偷襲”要牛得多,是硬生生從萬軍之中衝進去砍了顏良。這一點,已經足以坐實關羽超級猛將的地位,比呂布什麼的強多了。

三國志作者評價,關羽張飛都是當世猛將的典範,而張飛則比關羽有些差距(演義中兩人並列,甚至張飛還要略勇猛一點)。這反過來又說明關羽的地位確實超然大眾之上。


說到帶兵打仗的謀略,關羽最拿得出手的當然是水淹七軍。現在一堆人在這裡說關羽只是運氣好,遇上山洪暴發淹了于禁云云。我想說就算那水不是關羽決堤放的,人家知道利用暴雨洪水發動進攻殲滅魏軍,為將識天文地理,咋就不是本事呢?同樣的暴雨洪水,于禁是全軍覆沒,關羽是俘虜三萬人,你說這不叫軍事才能叫運氣?國足咋下雨天晴都不能運氣一次伊朗呢?實際上于禁並非庸將。魏國最出色的是五子良將,而於禁則是五子之首,當時唯一一個假節鉞的。關羽對於禁,是魏蜀兩家巔峰戰將的對決,關羽完勝。

水淹七軍之後的格局是: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原也。

注意這裡的“威震華夏”四個字,全書僅此一例。能逼得曹操想遷都,這可是連官渡之戰都不曾有過的。


除了這一戰,關羽還有一次戰役,就是209年的南郡之戰。當時周瑜在與曹仁交鋒,而關羽則負責絕北道,切斷中原對曹仁的增援。這一戰具體如何,三國志關羽傳沒有正面描寫,但在魏國將領們的傳記中,我們可以發現,滿寵、樂進、徐晃、文聘等人紛紛在抵抗關羽的戰役中立下很大的功勞。而最後結局是,曹仁撤退,把江陵丟給了周瑜;汝南太守李通在接應曹仁撤退的戰役中不幸殉國(傳記說是半路得病死了,反正曹操信了)。最後說“劉備得南郡”。

歷史上對關羽的評價一直都很高,絕不是三國演義的獨創。從南北朝開始,關羽張飛就被作為猛將的代名詞。唐朝的武廟72賢中,三國時代除諸葛亮是十哲外,其餘有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 、羊祜、王浚。宋朝陸游有詩“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並且認為顏良文丑比關羽張飛來說就像毫芒比泰山一樣。關羽在宋元封王,明清封帝。明太祖朱元璋更將關羽提升為武廟之首。

因此,如果要在三國時代選一員最具有代表性的武將,的的確確關羽是最有資格的,雖然他從學術意義上根本不是三國人——關羽建安二十四年末(220年初)被殺。在他死後大半年,曹丕才篡漢自立,東漢才滅亡。


巴山夜雨涮鍋


中國歷史上的亂世很多,諸如春秋戰國、五胡十六國、春秋戰國。但是,縱觀中國的歷史,卻沒有亂世的知名度比得上三國時代。

也許是得益於《三國演義》的推波助瀾,三國時代可謂是精彩紛呈,有諸侯爭霸、謀士鬥智、武將比勇,真的個頂個的精彩。《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重點塑造了兩個人物,其一是智絕諸葛亮,其二是義絕關雲長。



《演義》中關羽,義薄雲天,為保護兩位嫂子不得已而投降的情況下,降漢而不降曹;在得知劉備的下落後,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在華容道時為報當年之恩而義釋曹孟德。此外,《演義》中關羽還是萬人敵,震懾曹營諸將的顏良文丑被關羽秒殺;鎮守荊州時孤軍北伐,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嚇得曹操要遷都。

當然,《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可全信,《演義》中的關羽,明顯是被羅貫中所神話了人物。那麼,真實關羽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戰鬥力又如何?

真實的關羽,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出色的將領之一,是蜀國第一名將。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下敵對陣容的人是怎麼評價關羽的。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之敵也, 權必資之以御我。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關羽死後,魏國群臣如此討論:蜀,小國耳,名將唯羽。

可以看出,敵對陣容之人對於關羽也是給予了相當高的評價,甚至認為關羽是蜀漢中唯一的名將。放眼三國時期,關羽確實算得上頂級名將。

荊州作為蜀漢集團戰略要地,劉備選擇派遣關羽鎮守荊州,並且賜予關羽假節鉞(可以獨自發動戰爭的權力)的特權,可見劉備對於關羽的信任。劉備一代梟雄,其野心是一統天下,自然不會因為什麼兄弟之情而讓關羽鎮守荊州,唯一的原因就是關羽有這個實力。

關羽鎮守荊州多年,孫曹兩方都不敢輕易的攻打荊州,可見孫曹兩家對於關羽都是相當忌憚的。而關羽的北伐,也是充分展現了關羽的能力。于禁何等人也,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是曹營中頂級的武將。然而,關羽北伐時,水淹七軍,把于禁給抓了,關羽的軍事能力可見一斑。就能當時的大梟雄曹操,也想通過遷都來避其鋒芒。

此外,關羽還具有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的本領。

雖然《三國演義》中經常會描寫兩軍主帥相互廝殺的場面,但實際是真實的歷史中是很難出現的。主帥是軍隊的靈魂,肯定是重點保護的,但是三國時代有此僅有這麼一個例子:關羽於萬軍叢中擊殺了袁紹手下的大將顏良。


顏良是袁紹手下的頭號戰將,而袁紹又是當時北方最強大的諸侯,可見顏良並不是水貨,同時代的孔融曾說:“顏良、文丑,勇冠三軍”。可是,關羽卻真正做到了刺殺顏良於萬軍叢中,由此可見關羽的膽識與本事。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三國志·關羽傳》

當然,關羽這個人,能力確實了得,但是也存在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過於自信,或者說是自負了。孫權經營江東多年,關羽竟然毫不放在心上,把主力全部北上,導致後方空虛,這才有了後來的敗走麥城。


小鎮月明


關羽被後人塑造成仁、義、禮、智、信美好品德的完美化身。清末統計,全國記錄在冊的關帝廟有數萬座,遠遠多於孔廟的數目。

如今,如果我們讀歷史,僅僅是找他的文學形象與真實歷史之間的差別,肯定讓人失望!倘若仔細品讀歷史,將關羽於其他唯利是圖的人物作橫向比較,就會發現關羽的魅力與品質,即使在今天依然讓人讚歎不已。

一、斬顏良(文丑追擊曹操,死於亂軍之中,應屬曹操之功。)

《三國志》,官渡之戰初期,張遼舉薦關羽與自己一起為先鋒,去解白馬之圍,“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因此戰功“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白馬渡口是袁紹進攻曹操的重要通道,真正做到了“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只因曹操過於弱小,不得不一路退到官渡。但如果顏良、文丑在,曹操偷襲烏巢時,與張郃一起進攻曹營,情況會如何?

二、擒于禁斬龐德。

《資治通鑑》:“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三國演義》中說的是人為的“水淹七軍”,而這段記載,就是說,關羽打敗於禁、龐德完全是意外的收穫,是漢江洪水突然氾濫,讓不熟悉水性的北方的將士措手不及。才像抽乾了水的魚塘,任關羽撈捕。

其實是不是人為不重要,重用的是保衛家園。誰也不會說,是火借風威燒了曹兵,就不是周瑜之功。

三、史載刮骨療毒是真。關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只是,不是龐德所射(史上是龐德射額頭),也不是華佗所醫。

上面說的是歷史上表現關羽“忠與勇”的記載,再談他歷史上的“仁、義、禮、智、信”的記載。

最初,曹操“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解白馬之圍後,“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

可以想一想,當時劉備有什麼?能給關羽什麼?什麼也沒有,自然什麼也給不了!他劉備連自己還處處寄人籬下、看人臉色呢!

為什麼關羽寧可放棄高官厚祿、捨去金銀財寶,也要“千里走單騎”,去跟隨劉備?

關羽,本一個逃亡之人,遇到劉備“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當時關羽是“殺人逃犯”,如果劉備只是“恩若兄弟”,也許不以為然,“犯有前科”之人出門在外嘛,遇幾個嘴巴摸了蜜的酒肉朋友不稀奇,可劉備與他“寢則同床”。是真把他當人看,真把他當兄弟。我們可以想一想,飽經風霜、亡命天涯的關羽當時會是什麼樣的心理感受?

可以想到,在關羽心裡,劉備給他的溫暖、大度、信任、收留的情感,如山高似海深。

我當初寒酸落魄、衣食無著時,何人理會?

如今曹操待我好,是看中我的利用價值!當初劉備對我好,看中我什麼?我當時是朝不保夕、茫然無措啊!

什麼“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什麼“卿位侯爵”,統統沒有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重要!

古今中外,有幾人能做到關羽這樣?





碧水青山0


至於說多厲害這是一個籠統的表述,但是東漢末到三國初這一階段武將裡面關羽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之前就曾發文專門探討過為何關羽能成三國第一武將,發現當時有一個特別現象,就是大仗君主親臨,特別是進攻戰,放到後代就是御駕親征啊!看下主要戰役:

歷次徐州之戰,打呂布打劉備,曹操幾乎每次都是親臨現場指揮。

官渡之戰,袁紹、曹操直接對陣。

宛城之戰,曹操親臨,而且還把長子曹昂折在這裡。

東征袁術,曹操會和三將,親自指揮。

遠征烏桓,這種對少數民族的奔襲戰曹操也是親自去。

赤壁之戰,曹操親臨。

漢中之戰,曹操,劉備親臨。

夷陵之戰,劉備親臨。

幾乎所有大戰,進攻方無一例外的都是君主親自領兵,君主領兵有一個特點,留下基本守境的士兵,其餘的幾乎全部帶著,基本算是傾國之兵。例如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戰役,但是卻又無一例外的都是進攻方失利,防守方得勝。這個大戰君主親臨的現象讓這一時期沒有攻必克,守必堅國之大將。

而關羽就是例外的那一個,關羽北伐的襄樊之戰,可以算是規模僅次於三大戰役的第四大戰役,但是進攻方的關羽只是劉備手下一將,並非君主,而防守方君主曹操是親臨的。關羽的荊州軍對於蜀漢來說算是偏師,能以偏師打的曹操想要遷都避難,而且俘虜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擒殺龐德這樣的戰果在三國算是獨一份了,威震華夏不是吹的,即便後來的諸葛亮北伐、陸遜北伐戰果也從沒有超過關羽這一戰的影響,而且這兩位幾乎也都是指揮當時各自國內的幾乎所有兵力,比關羽的實力要厚的多,但戰果卻不如關羽。假如不是東吳背約,背後捅刀,而劉備再從漢中出兵策應,孫權從合肥出兵策應,那關羽成功的幾率還是很大的,那樣的話關羽就有可能成為比肩王翦、韓信的名將。扯遠了,說回關羽,僅僅以荊州三郡就威震華夏,讓三國的另外兩國顫抖而不得不用奸計合流以攻關羽,這個影響力,這個戰果都足以讓關羽傲視群雄!

所以不要懷疑關羽,黑關羽,關羽所達到的高度已經讓三國眾將望塵莫及!


胡侃解密三國


羅貫中《三國演義》已經將關羽刻畫得很神氣了,但是史實上的關羽卻比演繹中更厲害,《三國志》陳壽稱其為萬人敵。

要知道,《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萬人敵更多是一種誇耀之詞,但是關羽萬人敵確是名副其實,沒有半點水分。

建安五年,劉備敗於曹操投袁紹,關羽為求糜、蘭二嫂周全而投降曹操,曹操賞其才,拜其為偏將軍。沒多久,劉備攛掇袁紹攻打曹操以期救回妻弟,史稱白馬之圍。關羽以報恩之心受曹操封為前將軍,與張遼同拒袁紹大將顏良。顏良為袁紹所倚仗重用的上將,早在虎牢關一戰時便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時曹將莫敢上前拒陣。唯有前將軍關羽,打老遠便從萬軍叢中瞅見了顏良中軍帳蓋,於是一人一刀,以摧枯拉朽之勢策馬入敵萬軍叢中直奔顏良所在,梟其首級策馬而還而己未傷毫毛。此戰關羽一戰成名,羅貫中與陳壽均稱其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之萬人敵。


由此可見,早期東漢末年武將,有此等驍勇戰力的也就僅有關雲長了,當然後來趙子龍也讓世人大跌眼鏡。萬軍叢中,來去自如,還順帶把敵首人頭取走,不是萬人敵是什麼?可有半點水分?

再者,關羽為戰還頗有戰略,懂得利用天時地利人和。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拜曹仁為徵南將軍,討伐關羽。曹仁到樊城,加收賦稅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暴亂起義四起。關羽瞅準了這一民意,以仁義勸服曹仁部屬來降,領兵困守襄樊外圍,圍城打援,利用秋季雨期與襄樊地勢,鑿堤引水淹來援的于禁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此後襄樊曹軍部屬紛紛來歸。


東漢末年真正意義上做到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武將唯有關羽而已。此戰關羽威震華夏,劍指許昌,曹操當年與號稱百萬的袁紹對扛都不怯場,此刻卻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商量著遷都以避其鋒芒。

可見關羽是真的無敵,後世把關羽奉為武財神,不是沒有道理的。


不書公子


正史中關羽最出名的就是斬顏良: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這是對關羽戰鬥力的最直接表現。 至於是不是兩軍陣前單挑決勝負,就不得而知。

在三國志中關羽記載的事情並不多:

一、《關羽傳》:

1、在曹操和劉備圍攻呂布時,關羽曾向曹操要求娶呂布妻子;戰勝呂布後,曹操自己先看了呂布妻子,自己留下,並不答應給關羽;

2、關羽被曹操擒拿後,和張遼表達了幫助曹操立功後就走的心願,這就有關羽斬顏良的故事;

3、曹操早在張遼口中知道關羽不會久留,但還是在關羽斬顏良後,厚封關羽為漢壽亭侯,來挽留關羽,最後在得知關羽走時,並沒有派人阻攔;

4、劉備投靠曹操時,關羽曾勸劉備在和曹操狩獵時刺殺曹操但劉備不聽,在曹操攻打荊州時關羽責備劉備不聽當年殺曹操的建議;

5、關羽圍攻襄樊,降於禁、殺龐德,逼迫曹操許昌,最後被徐晃擊敗,在回攻荊州的路上軍潰而亡。

二、《魯肅傳》:

關羽單刀赴會魯肅。其實真實情況是關羽和魯肅都是單刀赴會:

各自的兵馬距離關羽和魯肅只有百步遠。

三、《呂蒙傳》:

呂蒙白衣渡江奪取江陵,善待關羽將士家屬並大肆宣揚,導致關羽士卒皆無戰心而軍潰,致使關羽戰敗被殺。

總之

在正史中,關羽是一個高傲的人,只信服能力比他強的人。如張遼、徐晃、諸葛亮等人關羽才和他們成為朋友,對於能力比關羽低的人,關羽非常鄙視,如黃忠等。

關羽斬顏良而被曹操封侯,但關羽在跟隨劉備時,並沒有得到表現的機會——唯一表現的機會就是攻打襄樊,但又得不到劉備蜀中的援軍支持,只能獨力支撐,給了呂蒙偷襲的機會。

假如關羽沒有離開曹操,關羽的戰功肯定會很多,鐵定成為曹魏的第一戰功武將。當然,關羽也因此沒有因為義氣而被封為武聖。

劉備仁義,俠氣,有城府,喜怒不形於色。關羽高傲,義氣,善待士卒,鄙視儒士。張飛易暴怒,虐待士卒,善待儒士。馬超純粹是有勇無謀的羌人風格。黃忠勇戰。趙雲忠心。

這就是蜀漢的五虎上將。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說到中國歷史之上的很厲害的武將,很多人都能夠說出來不少,這些武將之中,最有名氣的武將之中關羽一定是有姓名的,畢竟這個人可是被尊稱為武聖的,他在民間的人氣十分的高,有很多的江湖幫派都會在家裡放一尊關公像經常的祭拜,當然除了武力值之外,他也很忠誠,這也是他被民間喜歡的原因。

而今天我們所要說的就是,歷史之上的關羽是不是真的像我們所熟知的那樣厲害?

說三國時期的演義有很多,而拋去這些演義來看的話,陳壽所寫的三國志一書則可是說記載的是最為真實的這段時期的歷史了,其中陳壽對於關羽的評價就十分的高,直接說他就是萬人敵,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評價,陳壽的文字一般都是很嚴謹的,很少出這樣的看上去都有點誇張的詞語,所以說陳壽對於關羽的評價是真的非常的高,這其實是很少見到的。

但是陳壽對於關羽的英勇是因為他的個人喜好嗎?

顯然不是的,他的這種對於關羽的描述是基於一定的史實的,在歷史之上,關羽是真的有被稱作萬人敵的資本在的。比如說三國志之中就曾經寫過這樣一件事情:一次關羽在對戰過程之中,遠遠地就看見了敵軍,也就是袁紹手下的將領顏良所乘坐的車的車蓋,他居然就直接騎馬上前去,只一個人,就在敵軍的包圍之下把顏良給殺了,還把他的頭顱給斬了下來回到了自己的軍隊之中,而且這樣一個人單槍匹馬上前的事情他並不是只做了一次,之後他還幫助曹操解除了袁紹的大軍的圍困,萬人敵的名號給他是真的十分的合適了。

其實整本書對關羽英勇沒有太多的描述,但是就是從這些簡短的文字之中就能夠看出,關羽是真的強悍,而不僅僅只是因為作者會對他特意的用一種誇獎式的誇張,不過作者也並沒有太過於誇張就是了。

雖然說歷史上的關羽是真的挺厲害的,算得上是當時頂尖的將領了,不然的話劉備也不可能安心讓他去鎮守十分重要的荊州,還准許他發動戰爭。但是雖然他很厲害,卻絕對沒有歷史上所流傳下來的那麼的厲害,至少他沒有那麼的十全十美,而這其實在他看不起黃忠,以及因為自己剛愎自用而導致失敗甚至於連自己也身死這兩點之上就能夠很清楚的看出來了,

為什麼歷史之上的關羽能夠被尊稱為聖?一方面是因為在後期的唐朝,開始不再只關注於文人,也開始關注武,武力值強悍的關羽自然也就位列其中,不過那個時候的關羽還不是聖人,那時候的武聖還是姜子牙,他只排在第三級。

而到了宋朝的時候,因為一些話本的盛行,這段歷史也被編成了話本,為了引起觀眾興趣,就將他的事蹟給神化了,隨著時間的流轉,他也逐漸有了聖人的地位,最終在清朝的時候成為了武聖。


羽評郡主


對於關羽,民間有很多傳說,而且很多的民間志怪小說中,會經常就有關羽顯靈的傳說,他別是在《聊齋志異》《子不語》以及紀曉嵐的草堂筆記中,幾乎都可以發現到關於關羽顯聖的段子。

而且其顯聖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斬妖伏魔,匡扶正義的內容。在這些故事中,這位關羽都有著一個統一的名稱“伏魔大帝”。由此可見這位關羽在民間百姓中的地位和分量了。

那麼關羽在真實的歷史中,究竟有多厲害呢?

因為說他厲害的不是小說就是志怪小說,在真實的歷史環境中,也像小說中說的那樣,勇冠三軍,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嗎?

《三國志.吳書》記載:“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孫權)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 《三國志.蜀書》記載:“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擋之”。 “羽嘗為流矢所中…醫曰: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羽申臂令醫劈之,臂血流離。羽割炙飲酒,言笑自若”。

這些記載,恐怕不用翻譯,大家也能看明白吧。這幾個故事,在《三國演義》中都有描述,看來關羽很厲害這點,是毋庸置疑了。

在《三國志》中,關羽,張飛,馬超,黃忠,以及趙雲是和傳,因此才被羅貫中拿來應用,再加點藝術加工,被說成五虎將。


而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和傳中,關羽都是為首,則足以表明“萬人敵”的地位。特別是關羽最後的光榮,水淹七軍,完全震懾住曹操,還差點逼得曹操遷都,都可見其勢力之強大。

關羽雖然厲害,但是也沒有小說《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近似於妖。

首先,在歷史中的關羽,用的不是所謂的青龍偃月刀。

因為這種刀,到了宋朝時期才出現,而且也沒有那樣重,要不然你可以想一想,盔甲再加上武器,人和馬都受不了。因此歷史上的關羽用的也是一種近似於茅和戈的武器。

其次,關羽這個人之所以兵敗麥城,主要的原因就是其性格,野心大,驕傲,目中無人。

孫權想要和其結成親家,你不同意就算了,還辱罵使者。要知道此時的東吳和劉備是聯盟關係,一同抵禦北方的曹操。


但是就是因為其性格上的問題,莫名的得罪孫權,再加上以前的荊州之事,讓孫權把關羽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必要除之而後快。在加上關羽的孤傲和看不起人,使得兵敗之時,卻無人來救,也可以看到其為人。

看過香港黑幫片的人,都知道一個情節,就是黑社會入會之前,都要拜一下關老爺。因為關羽講義氣,千里送嫂,過五關斬六將,不受曹操的高官美人誘惑。

歷史中的對於這段記載只有一句話;“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現在任何的歷史記錄都沒有說關羽投靠曹操是因為護送嫂子的。這裡面的信息,大家可以好好的品味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