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劉詢是一個負心的皇帝嗎?或者他又是一位重情重義的皇帝。歷數他的三任皇后,與他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許平君在宮廷爭鬥中犧牲,他的第二任皇后霍成君因為特殊顯耀的家世或德行有虧的原因而被廢,偌大後宮,他還需要一個女人為他打理,太子還需要一個母親,可是天下哪裡有這樣的女子,願意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疼愛呢?想來想去,劉詢只想到了她,房縣王奉光之女王氏,她是一個可憐而又善良的女人。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劉詢因為“巫蠱之禍”流落民間的時候,他結識了房縣王奉光,所以對於王奉光女兒的事情略有耳聞:他的這位女兒傳有剋夫之命,曾與別人有過五次婚約,而每次都在將要成婚前未婚夫病死,這樣的情況無疑會遭到街坊鄰居們的議論紛紛,王氏被傳有剋夫之命,因此後來就沒人敢娶她了。王奉光為此傷透腦筋,劉詢也深感友人的難處,一個女子在古代沒有人娶是一件多麼嚴重的事情,因為她們沒有自養的能力,被認為生來的頭等大事就是要嫁人的。王氏知道自己的事情給父母帶來煩惱,心中有愧,可是王奉光絲毫沒有表現出嫌棄和責備,他反而堅持說,王氏將來一定會為他們夫妻帶來好運。王奉光這樣的樂觀和包容最後得到福報,她的女兒果然為他帶來富貴和好運。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劉詢登基後先後冊立過兩任皇后,可是最後她們都沒能與他相守一生,這時候,他想到了王奉光之女王氏,她的善良和無助讓劉詢心生惻隱之心,憐惜之意,又想著成全好友之義,劉詢決定立王氏為自己的第三任皇后。一個有著剋夫命的女子,一個整天只用擔心嫁不出去的女子,卻成為了母儀天下的鳳凰,這怎麼不是意外之喜呢?王奉光說這是女兒給自己帶來了幸運,其實也是因為他認識劉詢,從而有了這樣一層機緣。王氏有一對好父母,王氏也生出了一副好心腸。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劉詢本就是出於恩義而立王氏為後,與王氏並無男女之情,這一點雙方都心知肚明。王氏入宮後與皇帝來往並不密切,也無子嗣,這樣的她可以離是非遠些,加之與人為善,悉心教導子嗣,以儘自己的責任,或許這樣的生活對於她來說已經是最幸福不過。太子在她的撫養下長大成人,作為太子的撫養人,王氏絲毫不敢怠慢,親嘗太子的飲食,全心全意照顧太子的起居,這樣的行為就連親生母親也未必做得到,所以,太子對於這個養母很是敬愛,母子二人感情深厚。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宣帝劉詢去世後,王氏被尊為皇太后,順利地完成了後宮女子的最高晉升。相較於前兩位皇后的波折,與皇帝並無多少情感的王氏卻能夠在宮中細水流長地生存下去,這與她靜耐歲月的安分守己與細心耐心奉獻母愛捨己忘我的精神是分不開的。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宣帝去世後,漢元帝即位,王氏為皇太后,十五年後,漢元帝病逝,劉驁即位,王氏又被尊為太皇太后,因與當時的皇太后王政君同姓,王氏又被稱為“邛成太后”,在公元前16年,邛成太后以高齡辭世,死後和漢宣帝合葬杜陵。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王氏生前享受榮耀,死後能夠與丈夫合葬,這不就是所有後宮女人的人生追求嗎?誰能想到這樣的命運會降臨到一個有著剋夫命而嫁不出去的小官之女身上。每個人的人生中都會有各種困難,隨時都有可能陷入不同程度的逆境中,但逆境並非絕境,絕處逢生,柳暗花明說不定還能成就一段佳話,實現一生的圓滿。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保持一顆善良的平常心,安守本分,認真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物,過好每一天,生活自然會回饋你一個美好的結局。我們從王氏身上看到的,正是這樣簡單的道理。

劉詢的第三任皇后:剋夫之命卻得享安年,位至太皇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