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書法創新是扯閒篇,聊聊而已,根本不可能”,對此你怎麼看?

書法影響力


說的太絕對了!書法上,創新這東西,說簡單,倒也簡單!

只要你練過書法,寫出的字,有你張三的習性和理解在裡面,那就是一種創新!

至於你這種創新,能否成功,那要看大家對於你字的特點、你的理解是否能產生共鳴!

如果,大家都認可,並且你有不俗的書法功底,你的風格就形成了,這就是一種成功的創新!

舉例:顧仲安臨遍古貼,對書法有很深的理解,他的行書俊秀飄逸,豎撇,豎鉤喜歡出鋒下探,大家都喜歡這種風格,就成了顧仲安的風格;


而龐中華的字,寬鬆扁平,隸意十足,在90年代,“北龐南顧”,也都獲得大家的認可!


而另起爐灶式的創新,確實是扯閒篇,無數無門無派的“自由體”,便是最好的見證!

所有的創新,都是在繼承先人書法精髓前提下,繼續去探索的!

一個人,哪怕是天才,“美”的靈感再豐富,也不及無數古人先賢的智慧結晶的萬一!

所以,創新是在繼承傳統前提下,形成個人風格的創新!而另起爐灶式的創新,註定不會成功!


行書一點通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力,書法當然亦如此。當代的書法愛好者不僅可以探索創新,而且必須堅持探索創新。題主所言觀點十分荒謬,是嚴重的泥食於古、厚古薄今,斷不足取。


回溯書法歷史進程,絕對遵循的是不斷豐富而多元化。否則,哪有甲金小隸楷草多種書體交相輝映異彩紛呈。今人常說,沒有古時的氛圍環境,並妄言中國書法已死,這是極端個人主義,是不客觀不準確的。舉個例子,古代能有條件讀書認字的人很少,今天哪個孩子不會提筆寫字?按照進化規律,現代人也遠比古人見多識廣,智力水平和文化程度也更高,況且如今是信息時代,學習交流太方便了。惟一的弱點就是,現代人多以硬筆寫字,而非毛筆,習慣耳。


書法創新無處不在。數以千萬計的書友脫離法帖的摩仿,就已經是在嘗試創新。只不過創新特點不顯著、水平不夠高、影響不夠大而已。書法藝術錘鍊的基本思路就是承而創,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前人有益的東西要充分吸收,再融合自已的東西。


書法藝術本身就一種美,對一個愛好書法的朋友來說,決定書法高度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繼承能力,二是創新能力。在書法舞臺上,你能走多高、多遠,一是靠審美,二是靠筆力。審美層次決定目標高度,筆力強弱則決定你能達到多少幅度的目標高度。審美靠思悟達成,筆力靠習練來實現。



抱庸齋主


“書法創新是扯閒篇,聊聊而已,根本不可能”,這樣的觀點應該說的是當今的書法藝術,所以這觀點可以認同,

並不是危言聳聽,如果當代的書法藝術再繼續走創新之路的話,就是把幾千年的書法藝術逼上“絕路”,


打開自己的審美格局之後,再看看現在的書法成什麼樣了?我之前有說過,現在一些所謂的書法家連創作書法的工具都在創新了,手可以握著幾十斤重的筆,試問一下難道不累嗎?這是在寫書法還是在“耍把戲”呢?然而卻有人說這叫做創新,簡直就在自欺欺人,

我們就拿平時寫字打比方吧,是不是要選擇適合書寫的筆呢?至少握著要舒服,這樣寫起字來才不費勁,對吧。然而書法的書寫要求至始至終都要比平時寫字高的多,現如今書法的書寫工具那麼笨拙,試想一下能把字寫漂亮就不錯了,然而即使純粹把字寫漂亮,並不是可以稱之為書法,





還有就是一些所謂的書法家即使不是用幾十斤重的筆,可是寫出來的書法很好嗎?真的很好很有風格嗎?我看未必吧,為什麼這麼說呢?書畫同源,國畫和書法是息息相關的兩種藝術,當代的國畫已經嚴重缺乏傳統的文化底蘊了,必然當代書法也缺乏傳統的文化底蘊,“以書法入畫”是古代書法大家趙孟頫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看當代國畫的狀況就可以知道當代書法的狀況如何,既然書法都沒有了傳統文化底蘊,那麼憑什麼追求創新呢?


詩夜城主


在古代沒有“書法”這個詞,古人寫字也沒有時刻想著怎樣創新。可是歷朝歷代都能誕生幾位引領書壇的佼佼者,他們的字體各具風格,又能異於前人。在他們那些時代,不叫創新,叫自成一家。從前人碑帖中吸收書寫經驗,把這些經驗融會貫通,自然就能衍生屬於自己的手筆。這才是真正的創新。

縱觀現代書法界,所謂的創新是從行為的正經到怪誕的創新,是字形由美到醜的創新。用手執筆寫字不夠新意,那就用頭髮寫、用針筒射、用嘴吹,甚至拿著筆管如碗口粗的巨筆在大面積的紙上一邊亂吼一邊亂畫;古人寫的字都是美的,現代再以美作標準,就顯得少了新意,那就寫醜字,學鬼畫符,還比美的字更值錢呢!

怪狀,寫字的創新從何而來,老祖宗寫了幾千年,並沒有這般“創新”過。漢字書寫的歷史悠久,都是手執筆而書(殘疾人例外),加上怪誕行為意義何在?漢字發展到今天,篆、隸、楷、行、草諸體都已有完整的體系,沒必要再加上一個“醜”體了。

“書法”也就是寫字,要寫就好好寫,少點動歪腦筋,少點雜亂心思。


倚齋聽風雨


書法創新不是扯閒,有歷史的真實,是書法人的驕傲。李世民一代天驕,他一統天下之後,治下的子民增多了,彊域擴大了,他的政治文化經濟軍事等等,都需要有一種書寫起來流暢快捷並且好看的書體。此治國之必需。李世民選擇了王羲之書體。南北朝因長期分裂,文風有別,連字體也各有異變。南方的王羲之刪繁就簡,建制度創新草,其書體清新流暢,風流瀟灑,討人喜歡。在李世民強權的倡導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倆的"二王"書法也天下一統。以鍾繇為代表的"魏晉"書體,因拘謹守舊而拙陋受到打壓而萎縮。這其間的天時地利人和自是天道,王羲之的書法創新也功勞大大的有。想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百廢待業,首當其衝必需提升國民之素質,為了掃盲,簡化字應運而生,它們當仁不讓,雄糾糾,氣昂昂,走進千家萬戶,把繁體字擠到一邊涼快去。這是天道,也為書法提供了創新的空間。遺憾也,太多的遺憾讓書法與創新失之交臂。二王書體長期流傳,落下了"俗書趁姿媚"的俗態。於是,溶篆、隸於行、楷書體的顏真卿"祛盡虞(世南)、褚(遂良)之習",取而代之,又一書法創新是也。顏書肥壯雄強,一派廟堂氣概。於是,"自顏而下,終晚唐無晉韻矣"。彰顯了創新的威力。"書貴瘦硬方通神"。是顏書還未創新的書評標準。"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平”。這是顏書行世之後的評書新標準。書法創新並非聊聊而已,是可能的。創新要應天順人,是為天道。書法創新得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向前推進,書法創新是天道,生生不息。








林慶逢358


說書法創新是閒扯,根本不可能的人,自己給自己設置了天花板🌸,設置了心靈牢籠,更深層的原因,是其長期臨帖,入而不出,導致自我的失去。

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德爾斐神殿有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

我先不講大道理,我拿事實來分析說明,書法創新是可能的,並且有無限的可能性。

舉個例子:僅對於“橫”這種筆畫一共有24336種完全不同的寫法。

一,起筆:正逆筆2種、藏露鋒及方筆3種、上頓下頓平出3種、細中粗3種、逆筆接上、非接上2種; 共13種;

二,收筆:正逆筆2種、藏露鋒及方筆3種、上頓下頓平出3種、細中粗3種,回筆接下、非接下2種; 共13種;

三,行筆:細中粗3種、斷連2種、直線上弧線下弧線3種、澀筆滑行筆2種、長中短點4種、枯潤2種; 共16種;

四,空間:斜下、斜上、平出,顯著的按3種;

五,造型:扁擔式、玉簪式、方條式、陣雲式、枯枝式、粗藤式、鋼絲式、柳條式、水袖式、流水式,無窮種,暫時按3種;

總計:以上共有 13*13*16*3*3=24336種,即“橫”畫,有兩萬四千三百三十六種不同寫法。

再如:“點”畫,有哪些可以的變化。點本身的不同化:瓜子點、月芽點、三角點、各種橢圓形點、各種樹葉植物葉點、各種自然物狀點如石頭躍魚等; “點”向其他筆畫方向的變形:橫化、豎化、撇化、捺化、折化、提化、鉤化。“點”空間及墨法變化:上下左右枯潤聚散等。“點點”組合的形式就更多了。

一言以蔽之:取法自然,且有無限的可能性。

若是各種筆畫組合起來,則產生的形式是個天文數字。在這些無限的可能面前,如果不能創新,只能說:人,真的找不到自我了。

這不僅是自己的悲哀,也是書法的悲哀。



urna風之度0


在當下書法創新有難度。

起碼人文環境和時間點都不對,為啥我要這麼說呢?

大致分析一下

1.中國文字在全世界還未得到深入的普及。

2.中國的哲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都處於小眾範圍。

3.中國的美學體繫還沒有真正的形成。

4.當下的中國仍處在發展階段,國力不強,影響力較弱。

5.人心浮燥

6.書法創新僅停留在表象上。沒有從思想上得到升華。

等等……

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首先要有思想家的誕生。人文的發展要有啟蒙的過程。而當下中國的人文精神丟失了正在恢復之中。

也可以這麼說,任何一種藝術的發展和創新,都是建立在人文進步的基礎之上的。

書法只不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小眾藝術種類,要想或者要成為大眾的顯性藝術,路還是很長的。

急功近利的作法,只能以失去書法藝術的靈魂為代價,走入歧途。

但願中國書法家協會的會員們,能靜下心來。深入地思考研究創新的課題,對中國書法的審美繫統完善起來!

千萬不要像無頭蒼蠅似地亂撞。切切!


姜大華2


說書法創新應首先把書法這個詞弄清楚,書按字面意思應該就是寫字,而法就可能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規矩,另一種就是方法,而規矩從狹意上講就要按古人的法度來寫,若從廣意上講就是要合乎自然天地及陰陽五行的規律。講到方法寫各種書體用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說篆有篆法,草有草法,方法即是從古人那裡得來,又可以自己不拘於古人之法而通過練習自已創立出來,因為方法會越來越多,但唯一不能違悖自然。我們說王義之相對於章草變行草,其法有變但其美觀合乎自然,合乎其道家理念,而弘一法師融入了禪定的意境而呈現了另一種風貌。所以說創新是可以做到的。當然想創新沒深厚的文化修養是不會做到的,所謂藝裕於文也。想創新就要從學古人那裡再走出來,再融進自己對道家,佛家以及合乎自然的理念,沉得下心,有相應的環境及土壤是可以的。


耔田齋主


書法創作與庖丁解牛

書法創作到了一定階段就會出現高原反應,不能克服,就只能下山。克服了就可以繼續向更高處前行,向更高處站立。這讓我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庖丁對文惠君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開始我們拿起毛筆練字,最希望的就是寫的字和所臨帖上的字一模一樣。這一點應該在這個位置,那一撇應該長一點,這一豎應該慢慢收筆。慢慢地,終於走到第一階段的盡頭,寫得跟帖上的字基本上可以分不出彼此了。接下來怎麼走呢?很多人選擇下山闖蕩江湖去了,要揚名立萬,要稱霸江湖。

其實他們只是走完了書法創作第一階段的盡頭。

第二階段就是庖丁所說的目無全牛——這才是真正的創作。到了這時,我們看到字就應該像庖丁看到牛是由一塊塊肌肉和骨頭組成的一樣,字也是由一個個點和一條條線組成的。而書法創作比解牛更高明之處在於:不僅僅將牛分解完事,而且還要將分解的再重新組裝起來,按一定規律重新排列組合。比如開始我們講這個點應該在這個位置,而第二階段時,這個點就可以在任何一個合理的位置,而“合理”的尺度就掌握在你的手中。這樣創作的自由度就開始真正顯現出來,創作出來的書法作品的藝術多樣性也因此而呈現出來。

第三階段就不談了,有點玄。老子說:玄而又玄,眾妙之門。只是不要舉著一個手指到處炫耀,說自己得道了。

附一則有關的故事。

《五燈》卷十七,青原惟信禪師:“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燈然後燈


歷史上,書法界有成就的風流人物斷斷續續出現,難道不是創新成就嗎?

這些能在史上留名的人物都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創新,符合自然規律,所以不足為奇。但是,創新的成功與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其中包括了你……我……他(她)!

事實上,人們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書寫習慣,這從筆跡鑑定就可以得知的事實。只是從規範性來說,沒有資格成為經典範本而已啦(對於文字約定成俗的普世美學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