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倪俊冬

《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的書法風格,當屬於北魏太和年間流行的書風,其書挺拔俊麗、筆勢雄偉、形態古樸,結體扁方取勢、疏密相生、點畫靈動、自然天成,在北魏書法中堪稱上乘之作。

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1.筆畫特色

此題記中的點畫形態,多數呈三角形,用筆由輕到重,體勢如高峰墜石,方筆直下,毫不遲疑,顯現出剛健之美。如“帝”“言”等字。

橫畫作為主要筆畫時,多作微波輕漾狀,略呈弧勢。多橫同時出現在一個字中時,平行而不呆板,自然書寫,在俊麗灑脫中透出陽剛氣質。如“十”“二”“表”“平”等字中的橫畫。

撇畫長短形態各異,書寫時要力送到撇端,忌輕滑,不可出現虎頭蛇尾狀。其長短因字而變,短撇如“和”“年”“資”等字,短小精悍。長撇如“太”“永”“容”“家”“表”等字,既長又穩,要細心觀察其弧度。

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折畫有方圓之別。方折勁挺,如“申”“始”等字。圓折渾厚,邊行筆邊轉折運筆內含,兼具篆籀意味,如“弟”“即”“御”等字。

2.結體特徵

此題記書法以扁方取勢,有許多隸書取勢的遺蹟寓於其中,更顯出古樸典雅之美,如“御”“伊”“聖”等字。其筆畫運筆,結構佈局、取勢在字間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樸拙蒼茫的意趣,如“表”“就”“家”等字。有些字將結體故意佈置成錯位挪移狀態,從而造成動感之態,如“即”“鐫”等字。

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章法上字形大小、長短、參差錯落極富變化。大字如“聖”“置”“家”“像”等字,小字如“日”“二”“心”“之”等字,其各具意態,氣韻生動。單字如“鐫”字,左部上移,右部欹側相生,頗有意趣。又如“家”字,中下部豎彎鉤和長撇,飄逸灑脫,最後長捺呼應相生,整個字外放中收,顯得從容大度。再如“安”“戈”等字,亦在平正中寓宕逸之姿。

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倪俊冬 臨《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中堂

臨習法帖,方法正確,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我個人認為,臨帖需從筆畫寫法及結構特徵兩方面進行學習,努力取得最初的“形似”,然後逐漸深入,以達到“神似”,然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進行自我創作。

學習書法藝術,讀帖尤為重要,先從每個字、每個筆畫開始,細心觀察用筆的方圓,結體的欹正,再到某幾字,某幾行,上下字的聯屬及左右字的呼應關係等。在臨習之前,做到胸有成竹,動筆臨寫後,還要反覆和原帖對照,找出差異,及時糾正,如此長期積累,才能進行書法創作。

如何寫出魏碑的雄偉與古樸——書法家談《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

倪俊冬 以《北海王元詳造像題記》書意創作的條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