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不久前升成正科級幹部後,總是感覺自己和以前朝夕相處的朋友們格格不入,為啥?

綏德漢陳明


在我們當地流傳一種戲謔,說“提拔一個副科,減少一個兄弟”,說的這是這個意思,以前和自己稱兄道弟的好兄弟,可以一起喝酒吹牛,可以閒談論論他人是非,可以口無遮攔的暢所欲言,但在提升之後,臉變的讓人難以琢磨和理解。

很多人講,區區一個科級,又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職務,有什麼可牛氣的,也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說出這種話的人,要麼是在大機關呆過的人,見慣了大人物,不足為奇。要麼就是真心不瞭解這個級別的概念。

你中要知道,在縣處級的機構設置裡面,科級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別說是正科,就是副科都屬於單位領導層,像鄉鎮的副職,政府工作部門的副職等等,都是副科級別。對有些人來講說科級可能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但要把副科換成是副鎮長副局長呢?正科就更不用說了。

在基層,實職科級幹部一般都會進班子的,所以他們必須“時刻注意自身形象”,起碼要“看上去像個領導”,如果還和以前一樣,沒事和你擼串吹牛,滿嘴跑火車的說髒話,那成何體系,在遇到工作問題時,還怎麼抹下臉來公事公辦?

保持一定的距離感,是為官之道,如果距離走的太近,那麼就會影響這種威嚴,你讓他們以後如何在工作中立威樹形象,如何坐在主席臺上高瞻遠矚發表重要講話呢?

所以說,如果你的朋友被提拔了,那麼還是識相點吧,那不再是兄弟了,說話辦事要注意禮節禮貌啦。


元芳有看法


正科級幹部,在地方,確實很牛逼,如在鄉鎮,那是鄉鎮黨委書記,或者鄉長鎮長,主管一個鄉或者鎮呢,在縣城裡面,也是縣政府下設機構某局的局長(如公安局、人事局、財政局、教育局、林業局、環保局、國土局、住建局、規劃局、農業局等),牛逼的很,但是,如果放到省會城市裡的廳級單位,真的什麼都不是,我們單位副廳,小科長,就是最低級別的了,我就是最低級別,經常夾著鉤子做人。我媳婦,也是最基層正科級單位主任,但是,經常被上面處級單位領導訓斥,官大一級嚇死人,不要覺得科長就牛逼了,科長,一般都很低調。

你朋友為何會有跟朋友相處格格不入感覺?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從你朋友來看,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你朋友太把正科級當一回事。就是覺得自己正科了,牛逼了,走路抬頭朝天看,說話做事牛逼哄哄。都說,看一個人的人品,咋樣,就給他一個官當,如果他當官了,還是跟以前一樣,那麼,這個人就沒問題,如果當官就變質了,飛揚跋扈、過度高調,那麼,這個人就有問題。

我覺得,可能你朋友自己可能是這樣的吧,我們單位這樣的人,不少,不少男人一當官,就變壞。

第二、你朋友自我感覺良好。本身就沒什麼,你朋友太把這個正科級幹部當一回事,覺得自己跟其他朋友同事高人一等,心態太高了,不好了,才會覺得怪怪的。

第三、說話做事,傷害了一些朋友。你朋友正是因為行為做事,太高調,太把這個正科級幹部當一回事,心態不好,在朋友面前,耍大個,說話牛哄哄,做事也如此,可能平常訓斥下級習慣了,帶到吃飯餐桌上或者朋友結交中,甚至訓斥朋友,把朋友當成自己的下級一樣來訓斥,導致跟朋友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你的朋友的朋友們,心態也出現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覺得,這個朋友當官了,我們不是一個層級的了,你是官,我是平頭百姓,所以,有階級之分,自然主動就劃分開了。

第二、紅眼病。覺得朋友當官了,自己還是一個科員,沒出息,眼紅了,羨慕嫉妒恨的因素吧,乾脆吉就不來往了。

第三、不想讓自己難堪。不想在一起有有明顯對比,不想被別人拿來說事,說你看看誰都是正科級了,你還是普通科員或者沒有工作幹個體等,不想被侮辱。

第四、心態沒放正,自卑。主動跟朋友劃分開,就是自卑,交朋友的心態,不太好。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正科在一些小地方也是“大官”了。我有個同學提正科後,情況恰好與你這位朋友相反,朋友們先疏遠了他。其實他沒有怎麼變,只是朋友們心態變了。我這位同學在朋友裡開始混得是最差的,沒有想到踩了狗屎運,反而提拔為正科,那些平時牛哄哄的朋友一個也沒提。這位同學為人樸實低調,謙虛謹慎,願意與朋友打成一片,但朋友們主動疏遠了他。所以,人一闊臉就變的心態有之,怨己無恨人有的心態也有之。

你這位朋友提正科後,總感覺自己與以前朋友格格不入,首先的原因是他心態變了,覺得自己上了層次,與昔日朝夕相處的朋友們已經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了。提拔正科之後,如果在縣級小城,相當於一個大局的局長,好比是小縣城裡的上流社會了,接觸的人群立即變了,在縣裡接觸都是科以上人員,去市裡也接觸更高層次的人員。參與會議、酒局、應酬、接待,說法辦事,寫文嚼字,都覺得高大上了,再看看昔日朋友還是那麼“土”。吃慣了魚翅燕窩,你再讓他去吃家常便飯,已經覺得降低身份了。格格不入,是來自自己內心的“排斥過去”的心態,自己要與自己的過去告別,與朋友格格不入,其實也是要與過去“土”的自己告別的開始。歸根到底,還是自己變了。

當然,也有朋友們的原因。有的朋友是實用主義者,朋友情誼歸情誼,價值歸價值,能利用的絕對要利用,誰有用就和誰交朋友。你提拔了,他馬上奉承吹捧;你失勢了,他馬上銷聲匿跡。你對他回敬一點,他馬上到處宣揚和你是鐵瓷,打著你的旗號撈取好處。也有一些朋友屬於吃醋型的,平時大家都是光屁股一起玩的,你傳上綢緞褲子了,他就心裡不平衡了,有什麼了不起的?可能你繼續跟他玩,他已經玻璃心了,乾脆主動疏遠你了,繼續活在那個光屁股圈子裡。最好的一類朋友,就是寵辱不驚、君子之交的人。你升官了,保持平常心,你若有心與我交往,我依然坦誠相待,但不會巴結你,也不會求你辦啥事;你失勢了,我會安慰你,有錢出錢,沒錢出力。不會錦上添花,但會雪中送碳。

有一句名言,不是一個圈子不要強融。這句話雖然與人脈學原理相悖,但現實中大量流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是五千年人性文明的基因。從人脈學上講,把人情當做投資,低層次的人要主動攀高枝,獲取資源,造福自己。這種人脈學,我不反對。但要說一句,你的價值就是最好的人脈,如果你沒有價值,你得到的只是人名而已。作為普通人,還是對人對事,保持平常心,勝不驕敗不餒,遇富貴人不卑賤,遇窮困人不亢奮,讓別人舒服,讓自己也舒服。

要理解朋友升職後身份地位變化帶來的心態變化,他進入更高層次後,接觸的人和事,接觸的面和點,與以往都提升了很大的層次。他必須變,他不變的話,他也會被淘汰出他那個圈子。平頭百姓還講究個門當戶對呢,職場官場更講究職位職級對等。遇到這樣的朋友同學,既不要羨慕嫉妒恨,也不要刻意奉承巴結,保持平常心最好,就看這位同學表現,如果他願意與大家打成一片何樂而不為呢?如何他不願意接觸昔日朋友同學,又何必為此煩惱呢,因為他又有了新的圈子新的生活,他不會因為缺少你們而顯得落寞。大家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王道。


職場火鍋


看了問題,又想說點什麼。

在生活中,也遇到過想不通且可笑的此類問題。記得一次我老婆回家問我單位的一個同事同家裡是什麼親戚關係,我也是一臉的懵啊。老婆說每次看見他媳婦都很熱情,且說是親戚。後來,有一次老婆問我該同事是不是提拔了,我說:“你怎麼知道的?”她笑著說:“他老婆看見我不熱情了。”我沒言語,因為該同事哥手也背上了。

當上領導後,確實不要也不能亂說話,但不能人都變樣了,反而更要處理好這方面的關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然了,一切都在變……


此心安處33


正科級,是領導職務相對低的層級。但要看那個級別的正科級。

如果是省級,正科等同一般幹部,畢竟是大地方,領導都是一打打的。如果是市級,是市局的科長級別,提拔也是局裡自己考察,報備市組織部就可。有一定的地位和權利,強勢部門會有資源。

如果是縣級,正科級,一般是鄉鎮黨政主官和縣直部門一把手。在縣級,地位比較高,在鄉鎮是主政一方的諸侯,在縣直單位,也是大家追捧的頭臉人物。

提拔晉升,意味著地位提高,不管是曾經的老師兄長,還是單位的老人,都會尊稱某某局長書記。儘管心裡不舒服,也還是要硬著頭皮叫。

你提拔了,朋友也一樣,也不免俗套,不管是私下還是工作時間,都會收起以前的隨意,放低姿態,迎合你的成就感。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人的交往,通常都會找相近水平的朋友,差距大的一般成不了真正朋友。瞭解一個人,看他交的朋友就可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他們眼裡,你已經脫離了他們都圈子,朋友關係已經失衡。所以,你會感覺說話做事不盡興。

要想改變這個現狀,首先要反省自己,是自己因為晉升心裡膨脹了,還是別人得了紅眼病故意為之。其次,我們要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工作上是上下級,生活中是良師益友。不然,在位時,別人為了利益面子,還會與你虛與委蛇,等你退下來了,你就會變成了孤家寡人。

記住,做人是一輩子,做官是一時的。


小公務


我生活在東北的一個小縣城。正科級在小地方來說,可以擔任一個局的局長或者是在鄉鎮當個鎮長了。但是在大城市,一些行政級別高的單位,正科級不過是仕途的起步。

朋友的行政級別提高了,相應的職務也會進行調整。每天接觸的人也與之前不同,眼界和思維都會逐漸發生變化。也許是你朋友的心境變了;也許你朋友還是和以前一樣,只不過是他的說話方式、聊天的內容與之前不同,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會打官腔了,這讓你們感覺到朋友之間格格不入。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保持一顆平常心。


一抹山茶花


中國有句俗話“有錢換老婆,當官換朋友”,聽起來跟粗俗,實際上很有道理。世事無絕對,有錢人也有窮朋友,當官的也有平民朋友。但是絕大多數人朋友,還是跟自己相似的。根據提問談談當官換朋友這件事。

第一,接觸的人變化了,工作上接觸同級別或更高級別的人多了,交往多了自然朋友也多。

第二,心態變了,當科員的時候一般不願意跟科長們在一起(很鐵的關係除外),人家聊的事,你插不上嘴,多多少少有點自卑,現在平等了,自己也願意主動交流、交友了。

第三,目標變了,當的官越大,對升官的渴望就越高,科員能當科長最好,當不了也能過日子。科長提不了副處,難受勁相當於丟了一千萬。處長對進省廳的渴望更是千方百計。老百姓不理解,當市長就不錯了,為什麼不惜行賄甚至違法犯罪,來提升一步。朋友當科長了,目標應該是副處,行為方式肯定很原來不同了。

所以你不必介意,換了你,也可能這樣,而且多數情況下,不是有意為之。


加菲喵語


根據我們國家的體制職級規定,省廳級、市處級、縣科級,省上的部門都是正廳級居多,市上黨政一把手則以正處級佔了一大半,縣區的黨政部門,包括鄉鎮、街道一把手,都是正科級,當然也有例外,極少有高配一級的,但也有低配一級的。正科級幹部,在市級黨政部門,也就是科室的一把手,屬於“大幹事”,承擔著單位的主要工作任務,每天忙得腳不著地,沒有什麼地位可言,是最辛苦、壓力和責任最大的崗位。對於省廳級來講,科級只是起步,是單位最基礎的人群。但是,如果到了縣區,正科級已經是非常重要的崗位了,各機關部門的一把手、鄉鎮黨委政府一把手,其職級才是正科級,是獨當一面的負責人。

省廳、市局的正科級不足論,真正有份量的,就是縣區的正科級。根據機構編制部門的“三定方案”規定,除了享受待遇的非領導職務,在每個縣區,也只有各部門的一把手,包括多數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才是正科級職務,組織部門要求,不能低職高配,再大的局辦,其副職也不允許配正科級。到鄉鎮一級,除了黨委政府的的一把手,也只有人大主任是正科級,其他級別為正科級的單位極少。因此,在縣區一級,正科級由於其職位、人數限制,顯得非常重要。

在縣區一級,提拔為正科級領導職務,才算是真正進入領導班子,成為領導幹部。其接觸的人和事,都提升了一定的檔次,慢慢地,也和以前的朋友少了許多共同語言。由於接觸的人群,和個人工作、紀律要求等,許多事情都不能隨便亂說、信口開河,不像以前那樣毫無顧慮,受紀律約束,中午不能飲酒,不能隨便出入娛樂場所,再也不能和以前的朋友出生入死、兩肋插刀,再加上朋友們的心態變得更為敏感,自然而然覺得,提拔後的人有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雙方都有的,並不是單方面的。彼此理解,互相調適,以後還能成為朋友,如果一味得覺得是別人變了,這朋友也就慢慢失去了。


真寧腔調


為啥?因為太多朋友雖然升職了,但是對於職業生涯發展、提升過程中的很多自然規律根本不知道、沒想過甚至還不願意接納!

職場人,如果不能對於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必然會面臨什麼、應該接納什麼、理性的看待什麼做理性、客觀的瞭解、接納,是不可能讓自己的職業生涯順暢發展的!

老鬼和大家分享一些職位升遷過程中,必然會發生的客觀現象以及職場人必須冷靜、客觀對待的思維方式吧!

一、無論你和原來的同事關係多好,只要你職位變了,原來同事看待你的眼光、標準自然會發生變化!這是鐵律!

原來大家都是同事,都是一個戰壕的兄弟姐妹。這個階段,所有同事都是以“同事”的標準來看待、衡量我們的!

而一旦某人的職位變了、官兒升了,原來同事中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改變對升值之人的評價標準!這是一個必然發生的現象、規律。

升職之人,不要以為自己只要還保持和原來一樣的行為、言語、與大家互動的風格、方式,大家對自己的態度就不會改變。——這是幾乎不可能的!

因為你做了領導,別人還是員工。別人內心中會有“領導”這個概念。會以領導的標準來看待你、分析你、評論你!

你什麼都不變,別人會認為“你都當了領導了”,還是沒一點兒領導的形象。

你按照領導、管理者的身份、職責做出了某些調整,下屬也會認為你“好傢伙!當了領導了,和原來不一樣了!現在好像和我們遠了!”

因此,一旦某人升職,無論你變或者不變,原來的同事都會對你有不同的看法!心理距離的拉大,幾乎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你的身份變了,會造成:

原來的說話方式、行為方式、習慣等等,原來不會挑你的毛病(因為大家都是一個戰壕的!),而現在會不由自主的開始挑毛病的!因為,你們處於不同的“階級”啦,哈哈哈。

接納這個現實吧!如果不能接納這個現實,你以後的管理工作、管理行為的實施會畏首畏尾!將無法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帶好團隊!

二、職場人要清楚: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隨著自己職位、能力、資源、人脈的發展,你的朋友圈自然會變化,你沒精力照顧過往所有的“朋友”!

坦然面對這個現實吧!一個人在社會、職場的發展,必然會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朋友、同事、人際關係圈子。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能力的提升、各種資源的積累等等,你不可能照顧到從小到大所有認識的、關係良好的朋友。

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今晚,一邊是一位大老闆要幫你介紹一個有實力的人脈,另一邊是幾個原來一起當員工的同事請你喝酒、閒侃——你怎麼選?

當你的資源越多、職位越高、人脈越廣時,你的精力、時間決定了一定要有取捨!這是一種必然!

你已經升職了,在職場中需要抽出更多的精力去搞好與上層的公共關係、要同級別協作部門的公共關係、去積累更多的資源與人脈.......否則,你無法整合資源讓自己的團隊高效率的工作,無法獲得更多的支持以推動本部門工作的高效開展,或者無法獲得其他部門的有效配合.......

這些都是現實。

因此,請不要糾結於職位變化後原來同事對自己的看法!因為,隨著職位的升遷,一定會出現原有關係的遠近變化,這是一種必然......

很冷血、很殘酷,但這就是人生中必然會經歷的。除非你一輩子在某個企業、崗位不動,只是需要處理好、維護好身邊的這些人脈、關係。

三、管理者在很多情況下是“孤獨”的!身為管理者,別指望所有的員工都能夠和自己保持原來同為員工時的心理距離。這不可能、也不“科學”!

身為管理者,千萬別指望所有原來的同事能夠繼續保持和自己原來的關係、心理距離。這是不可能的,也對於管理工作的實施往往是不利的!

有過管理實踐的朋友都可能遇到過一種情況:有些員工會因為與領導之間關係非常近而出現狐假虎威的現象,會出現偷懶、與領導討價還價的現象。因為關係太近了,非常有可能對於團隊公平性、合理性以及團隊整體氛圍造成影響。

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個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學問。與員工太近了、太遠了,都會非常麻煩!

所謂的“打成一片”也需要一個“度”的把控!

很多人內心所認為的“只要以心換心、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就可以做好管理,大家就會努力工作——這種想法,未免天真!這是把所有員工都定義為素質極高、懂得感恩為前提下的思想而已!

因此,請不要因為感覺原來的同事開始和自己格格不入了而鬱悶。

四、當自己職位升遷後,需要一系列的改變,才能讓自己勝任管理崗位的工作。

上面三點,老鬼闡述了幾個“冷血的”現實因素、客觀變化而已。要成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需要在上任之初,進行一系列的心態調整與行為改變,在配合必要的管理能力、技能的提升,才能讓自己順利度過“管理者新手期”。否則,很可能從一開始就給自己帶來很多麻煩,甚至折損在升職過程中。

老鬼專門分享過初為管理這需要注意的事項、需要加強的能力、需要做的工作與行動類文章,大家可以到老鬼空間的問答性文章中翻找一下。這裡就不重複了。


以上供參考吧。歡迎您的留言、評論。您的點贊、轉發、收藏,都是老鬼每天分享的動力。

【關注】老鬼不會錯!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和朋友們每天度過一段有價值的思考、分析、研究、提升時光!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別怪朋友,無官一身輕,想說啥就說啥,只有不過分,沒人和你計較。相反,大小有個帽子,就有了責任,有了政治標準,他的站位意識、大局意識、紅線意識,是考核他是不是合格的重要指標,不是他不願意和以前的同事親近,而是身份不一樣了,尤其在基層,科級幹部已經是一個單位名副其實的領導了。

誰不願意熱鬧,實在是形勢所逼,如果和哥們姐們吃頓飯,喝點酒,不小心說錯了話,抱錯了人,那麻煩可就大了,搞不好撤職處分,人就丟大了。理解吧,少一些聚會,少一些走動,是非就少一些,朋友和你都心安些。

領導和群眾站位不一樣,對待問題的是非標準也不一樣,群眾理解不了領導,領導也有自己的難處,如果處在一個單位,平常嘻嘻哈哈,不分等級,關鍵時候領導很難有威信,怎麼管理啊!單位不就亂套了嗎?

我是解憂公主,喜歡我就關注我,互動評論點贊,轉發有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