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難有厚福,當儘早清醒

說起欺騙,想必大家對此都是深惡痛絕的。古人說“言而不行是欺也”。肯定有很多人,在人生旅途的某一段遭受過他人的欺騙過。可能有的人能夠不忘初心繼續前行,但是也不乏有人因為欺騙而失去了內心的純真與善意,從此對周遭充滿了敵意,甚至走上了欺騙他人的道路。其實一個人混跡於世,最重要的不僅僅是其財富能力,更重要的應該是能夠分辨欺騙的能力,避免被欺騙,方能少有災禍;避免去期盼,方能成為有福之人。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會削弱福分,應當儘早遠離才好。

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難有厚福,當儘早清醒

一、自欺

自欺是一種有很重的偽裝性的欺騙行為,拉羅什福科在《道德箴言錄》寫到:“騙人而不為人知異常困難,相反,自欺而不自知卻十分容易。”最典型的自欺故事就是掩耳盜鈴,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了就以為所有人都聽不到。其實很多時候群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我們能夠欺騙得了自己卻欺騙不了所有人。自欺欺人更嚴重就後果就是自己都相信了這根本不存在的事情,自我陶醉自我沉迷自我安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假的,是多麼可悲呀!

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難有厚福,當儘早清醒

二、欺人

有一句話叫做“欺人太甚”,欺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是出現最多的,有老實人快欺負他。有不明白真相的人快欺負他。朱熹曾說:“謀不忠,則欺於人;交不信,則欺於友;傳不習,則欺於己欺於師。”孔子也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才是真正的君子,不自欺,不欺人。對人忠心,對朋友熱心,這樣的人難道不是有福之人嗎?

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難有厚福,當儘早清醒

三、被人欺

虎落平陽被犬欺,誰也有過這種經歷,但是被別人欺負的人也不一定得到別人的同情,為什麼呢?因為人就應該趨利避害,一個不會如何躲避被人欺負的人,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我們不倡導大家要奸詐狡猾,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卻是真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才是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初出茅廬應該有一份警惕心,世間有美好的一面同時也有吃人不吐骨頭的時候,不欺人,也不要被人欺!

做人,一旦被這三種“欺騙”所包圍,難有厚福,當儘早清醒

欺騙,無處不在,因為利益無處不在。但是欺騙對於何時何地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與人交友就應該坦誠相見。欺騙中肯定都是因為有貪慾而導致的,減少貪慾才是根除欺騙的最終法寶。所謂無欲則剛,一個人少些世俗的慾望,便不會輕易被人所矇蔽,更不會使詐去欺人,這樣的人生才能配得起足夠的厚福!

各位朋友,你有被最信任的人給欺騙過嗎?

【若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記得收藏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