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新民晚報深海區工作室 齊旭 杜雨敖

清明

誰家都有逝去的親人朋友,外國人也一樣。

今天的地球是個村。

村裡人越來越多,自然,“走”的人也越來越多。

不同種族、文化、宗教背景的人們“身後事”卻是一樣重要,如何體面又有尊嚴走好最後一程,讓活著的人寄託哀思,成為你我關注的話題。

隨著人口增加,各國的“墓地危機”也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熱潮,墓地供不應求、價格飆升,你知道嗎,還有中間商惡意“炒墓”!許多國家集思廣益,卻也仍受制於土地和人口,還有網友感嘆——這年頭“死不起”。

活躍在美國葬禮上的殯葬服務商

莎士比亞說過:人,只能死一次。

這話真沒錯!

除非你有辦過葬禮的經驗,不然誰都不瞭解殯葬服務業的流程和貓膩。只有在逝者去世後,會尋找殯葬服務商,此時,“套餐組合”,“同質不同價”等相關商業套路就會矇住諸多處於悲傷情緒的人的眼睛。

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這張圖片背後的故事發生在美國。

2015年11月的一天,埃倫·貝西婭相伴半個世紀的丈夫阿奇去世。她還來不及悲傷,醫院員工就來詢問她,準備用哪家殯儀館辦喪事?貝西婭沒辦過葬禮,她只聽說過在她居住的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有一家“傑克遜維爾市哈迪奇-吉登斯殯葬之家”,在當地頗有聲譽。於是,她和家人第二天去了這家殯儀館。和一名殯儀館員工聊過之後,她下了單,費用超過7000美元。賬單中一項最貴的費用是遺體火化費:3295美元。貝西婭後來才知道,她其實可以有便宜得多的選擇:當地還有幾家小型殯葬服務商,單火化這項收費要比“哈迪奇-吉登斯殯葬之家”便宜了一半以上。

這些殯儀館屬於一同一個母公司---“國際服務公司”(SCI),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殯葬服務商。SCI旗下營業點在美國覆蓋了45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在很多地區,SCI都採取這種以不同品牌、不同價格銷售同類同質服務的策略,價格不是明碼標價。在殯儀館被告知喪葬費用時,沉浸在悲傷情緒中的消費者無心還價,還有看似增值的“套餐服務”,這些都加劇了殯葬商的高額利潤。在美國,辦一場包括下葬儀式的喪禮,不包括墓地購買費用,中位價一般超過7000美元。

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1984年,美國聯邦政府試圖整肅過度收費現象,開始實施“喪葬法規”,要求殯儀服務業者面對顧客電話諮詢或面談時必須明確告知每個單項服務的價格,但此規並未明令禁止殯儀人員向顧客重點推銷“套餐”服務。近年來,聯邦監管人員暗訪殯儀館後發現,仍有四分之一殯儀館違反規定、未能向“顧客”提供明確價格信息。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認為,必須把殯葬服務業明令價目單“上網”。

“亂花漸欲迷人眼”,各式花樣消費使得消費者的慧眼在關鍵時刻失靈,規範殯葬市場任重道遠。

如何在擁擠的墓地尋得“身後所”

因為“走”的人多,所以墓地也緊缺起來。

人多地少的現狀影響著世界各國的墓地安置。許多人的墓地已無處安放,無法魂歸故里。如何解決這個全球性問題,各國也是各出奇招。

這不,英國就催生墓穴投資。

牛津郡比斯特市墓地管理官員表示,現有的墓地迫切需要建新墓地,為此不得不考慮“蠶食”鄰近的運動場。一些墓地為了騰出地皮建新墓穴,只能把停車場或步行通道改成墓地。墓穴“供不應求”提高了喪葬費用,一些私人機構從中看到了商機,逐漸介入墓地買賣市場,通過買賣墓穴賺取差額。“墓地投資”網站運營者奧格登說,投資者以折扣價買進墓穴,只兩年時間,就能獲利60%,穩賺不賠。而高昂的墓地費用則使得英國年輕人舉債出殯,英國呼籲政府幹預,重新修訂相關法律。

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再來看看其他國家:

澳大利亞——悉尼南部的沃羅諾拉,垃圾場被改造成新型墓地;

挪威——政府為安葬棺材和骨灰盒的墓地支付租金和維護費用,之後的費用由死者家屬支付,如果死者家屬不願續費,墓地將被再利用;

希臘——多采用土葬安葬死者,如買不起高達15萬歐元的墓地,普通人只能租用租期只有3年的墳墓;

西班牙——薩拉戈薩市的託雷羅墓地為節省墓地空間,2011年底在數千個墓穴上貼上通知,要求墓穴租約到期的逝者家屬儘快繳納費用,否則逝者將被“驅逐”;

越南——墓地雖是國營性質,但實際收費還是墓地說了算,高收費及強制收費的現象十分普遍,火化後骨灰罈的存放或將骨灰罈埋葬,需要分別付錢,一名越南人抱怨說:“現在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中意的墓地,還必須有過硬的關係”;

日本——東京墓地價格十分昂貴,墓地緊俏則催生了新式墓葬,即在東京都墨田區建造骨灰堂,由於不需要單獨購買墓地和墓碑,價格更便宜。

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白色建築為日本的骨灰堂


讓人死得其所,在活著的時候不為“身後事”擔憂,不僅需要政府幹預喪葬和墓地市場,增強政府在這些市場的影響力,喪葬行業和墓地行業還需自我剋制,提供合理的價格區間和服務流程,而消費者也應理性消費,呼籲市場名目標價,貨比三家,做出理智選擇。

墓地貴、火化貴、葬禮儀式貴……外國喪葬花頭多,網友悲嘆“死不起”


實習生 佔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