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乡村|贼怕捧

幽默乡村|贼怕捧

盐亭县枣儿垭村的王老汉,菜地的大萝卜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被人拔了一大片,王老汉心疼不已,那可是他几个月来辛辛苦苦浇水、施肥、捉虫的结果,实指望靠这些萝卜过个冬,不料被人偷了, 你说气人不气人。

王老汉细心地查看脚印,却发现是个女人的高跟鞋印,这个鞋印一直延伸到刘三元家的后脚门。莫非是刘三元媳妇偷的?不对呀,刘三元媳妇正在坐月子呢?

幽默乡村|贼怕捧

王老汉决定白天把萝卜全拔了,窖在家里。他从早晨一直拔到天黑才拔了一半,他怕有人偷,就坐在菜埂上的树丛中歇脚。这时,一个黑影一歪一扭地向菜地走来,肩上的一对箩筐一晃一晃的,看身影像男人,看身姿像女人。王老汉搞懵了,怎么这人男不男女不女像个四不像呢?那人到菜地,不一会就拔了两筐萝卜挑起来就走,尽管扭扭捏捏,王老汉断定还是一个男人,他不动声色抄小路越田埂来到村口等着。

那人挑着两大筐萝卜歪歪扭扭走过来,王老汉一看,原来是刘三元,他竟穿着他老婆的鞋子,真是做贼做到家了。这刘三元是村里有名的惯偷,常常东家愉点菜,西家偷点粮,左邻偷只鸡,右舍捉条狗,都是些上不了筛子面的小事,左锁右舍也不好戳穿他,毕竟一个村子里的,抬不见低头见。再说,像他这样的人,谁得罪了他,他就老盯着你偷,这麻烦谁惹得起呢?

幽默乡村|贼怕捧

王老汉一皱眉,计上心来。他迎上前拦住刘三元,大声叫道:“哎哟,三元侄儿,真是太感谢你了,天都这么晚了,还帮我挑萝卜,真是太难为你了。”刘三元冷不丁听到王老汉的声音,吓了一大跳,一阵慌乱之后,便顺水推舟地说:“啊,啊,小事一桩,应,应该的。”脸上却一阵红一阵白。偏偏王老汉谢过之后还在前面引路,生怕他走错了门似的,刚一进村就亮开嗓门吆喝:“王婆,王婆啊,快去打两斤酒,炒几个菜,三元侄儿给咱帮忙挑萝卜了。三元侄子呀,你慢点,别崴了脚。”村里人呼啦啦都开了大门来看,大门一开,里面的灯光便射了出来。每经过一家门口,刘三元就觉得有一道利箭射在背上。好不容易到了王老汉家,撂下担子,刘三元就想溜,可王老汉说啥也不让他走。王婆忙着烧菜做饭,王老汉又请了几个乡邻做陪,把个刘三元窘得脸都不知往哪儿放好了。几个陪客故意装着啥都不知道,有意把他推让到上席位上,刘三元脸红得像猪肝似的。王老汉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一个劲地道谢:“今天真是多亏了三元侄子帮我,那么黑的天都帮我挑萝卜,真让我过意不去,来,来,我敬你一杯。”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宜,纷纷向刘三元敬酒。那刘三元恨不得地上有条缝一下子钻进去才好。

幽默乡村|贼怕捧

这事不知怎么被村长知道了,这几天,乡里开会正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村长就盯上了刘三元,这种助人为乐,默默帮助老人干活的好人好事,不正是要抓的典型吗?村长找到刘三元,要他到会上发言,介绍他的先进事迹。那刘三元哪敢呢?这不明摆着赶鸭子上架,当众出丑吗?开会那天,村长派了两个民兵硬是把他架到了会台上。刘三元当着那么多父老乡亲,也不敢实话实说,就顺口瞎编:“我那天,看见王老汉挑了一天萝卜也没挑完,就趁天黑帮他挑,乡里乡亲的,这都是应该的……” 台下的群众“哗”地鼓起了掌,也不知是真的鼓掌还是鼓倒掌,反正这么一闹,这三元就成了正面典型。

不过,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有人家丢东西了。

幽默乡村|贼怕捧

(配图选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