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長頂管施工綜合管廊震撼開頂!

在城市建設中,新建地下管廊,需要打圍檔、啟動挖掘機,不僅影響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還面臨拆遷的壓力。有沒有一種方法既能減少對路面的破壞,又能保證施工質量呢?答案是:有!

4月2日上午10點40分,在湖北黃岡市勞動與技能競賽動員大會現場,隨著“爭先號”頂管機的啟動,中建三局“黃岡綜合管廊頂管工程”正式開頂。

國內最長頂管施工綜合管廊震撼開頂!

​​▲ 開頂現場

城市綜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一體,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超級建築科普:頂管施工是一種不開挖或者少開挖的管道埋設施工技術。頂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內藉助於頂進設備產生的頂力,克服管道與周圍土壤的摩擦力,將管道按設計的坡度頂入土中,並將土方運走。頂管施工的專用設備叫做頂管機。頂管機從外形上看類似於建地鐵用的盾構機,不過體型要小一些,結構要簡單一些,價格也便宜不少。

國內最長頂管施工綜合管廊震撼開頂!

​▲矩形頂管工程

世界上第一個有據可查的關於頂管技術的記錄是在1892年,最初的頂管施工作業是在1896~1900年間由美國北太平洋鐵路公司完成。我國頂管施工技術 起步較晚,1954年(也有認為是1953年的)在北京進行了第一例人工頂管施工。 1964年前後在上海首次使用機械式頂管。1984年前後,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後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機械式頂管設備,使我國的頂管技術上了一個新臺階。1988和1992年我國國產第一臺多刀盤土壓平衡掘進機和第一臺加泥式土壓平衡式掘進機下線。目前,我國的頂管施工技術以及設備都已經很成熟了,很多方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

相比於傳統開挖施工法對居民和城市交通帶來的較大影響,頂管施工法可以實現在地下“悄悄作業”,對路面破壞較小,也無需拆遷和管網遷改。工作時,頂管機先用機頭刀片將土刮出,通過傳送履帶將土方運輸至工作井,應用龍門吊運出土方。

國內最長頂管施工綜合管廊震撼開頂!

​​▲ 觀摩現場

中建三局三公司湖北黃岡地下綜合管廊項目總工程師陳駿龍介紹,頂管機一天可推進6-7米。“黃岡管廊項目總長33.9公里,其中頂管法施工段長20.6公里,為目前國內採用頂管法施工最長的綜合管廊工程。”20.6公里長的頂管法施工段中,15.1公里的線路頂管施工內徑達4米、外徑達4.8米,為全國最大直徑的非開挖頂管工程。

湖北黃岡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包括9條主線、5條支線,建設期3年。項目建成後,將為城市新增一條地下“大動脈”。

國內最長頂管施工綜合管廊震撼開頂,感覺怎麼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