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南方人真的不吃水餃,不喜歡看春晚嗎?

琦寶廚房


實話實說吧,我還真沒有看春晚的習慣,我是廣東人,但是我代表不了全部廣東人,畢竟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記得那年小瀋陽出名的春晚,寒假回學校,在火車上,總聽到有人用東北話說:“小瀋陽”,當時心想這又是什麼梗,怎麼突然這個名字就出名了,後面網上看才知道這是春晚東北二人轉小品的演出者。

順帶說一下我家鄉那邊的習慣吧,我們都是吃完了團圓飯,然後三五成群坐著大家聊天喝茶,有些可能玩遊戲打牌等等,但是春晚嘛,這麼多年來,還真沒怎麼看過,至少這不是我們除夕夜的主菜。

至於水餃,我們那團圓飯是沒有的,可能有和水餃寓意相似的湯圓吧。


LeungYung


我是浙江人,說實話,現在我們浙江人也會包餃子了,菜場也有餃子皮,都是包起來平時當早餐或者夜宵填肚子的。遇上正兒八經的節日,餃子可從來上不了我們的檯面。

我來報一下流水賬,正月的湯圓,有些地方還有糟羹類似於八寶菜米糊之類的食物,清明的清明粿清明團,端午的粽子,中元節有些地方吃的千層糕,但是很多人家會每個人殺一個小公雞吃,中秋節月餅,冬至湯圓,有些還有炒糖豆,臘八節臘八粥,送灶神還要包粽子,有些打年糕,蒸發糕之類,年三十是一大桌子海陸生鮮,可能說的不夠全,但是不會像北方一樣,啥節日餃子都能插上一腳,真心想不通,餃子為什麼對北方人的節日來說如此重要,不就是個麵皮加上一點餡料嗎,哈哈。

至於春晚,我相信都是老年人的節目吧,我不知道多少年沒看過春晚了,本山大叔還是搞笑的,不過多少年沒上臺了,沒啥看頭,現在春晚有點背牢牢的感覺,不看也罷。

吃的不存在南北孰優孰劣,大家覺得好就行,春晚的確是北方文化佔了主體,畢竟搞娛樂不是南方人強項,這個是服北方人的。


林肯爸爸啊


蘇南血統的浙北人,老家江南水鄉古鎮。

我第一次吃到餃子是七歲時去上海親戚家,他們廠裡食堂有餃子,買了一飯盒讓我“開葷”。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上大學,學校食堂也有餃子,不算太喜歡,很少吃。

後來速凍食品流行,偶爾吃過速凍餃子。這些年,東北餃子館逐漸增多,北方來的朋友說,比較正宗。不過還是不大喜歡。江南水鄉,最愛餛飩,薺菜鮮肉餛飩有春天的味道。我們這個三線城市,餛飩店是餃子店的十倍以上。

過年吃餃子,借用小嶽嶽的話——我瘋了?!江南地區物產豐富,自古一節一食,區區一個餃子,代表不了春節美食。就算其他節日,也不會只有一種時令美食,比如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吃枇杷、黃魚、綠豆糕、鹹鴨蛋。

至於春晚,年年看,當背景音樂。除非節目特別棒,不然大年初一就全忘了。



江南俗士1


我是北方人我來回答一下,看到回答裡很多說北方喜歡吃麵食,不過在我感覺我身邊很少人吃麵食,還是以東北大米為主,至於過年吃餃子也不全是過年只吃餃子,拿我家來說都是一桌子飯菜,家人聚在一起吃點喝點,還是以米飯為主,團圓飯都是在下午三四點結束,然後一家人聊天或者打打牌,等到晚上七八點的時候家人一起動手邊聊天邊和麵包餃子,但也不是包很多,只是聚在一起圖個開心而且其樂融融的一起包餃子而已,每個人最多也就吃幾個意思一下!


00綠色三葉草00


南方太大了,我說說我這裡。我家鄉在廣西的某個小村子,我們這裡過年打餈粑,包粽子,粽子是有綠豆豬肉餡的鹹粽子,半斤幾斤一個的都有。做芝麻餅,餅的直徑約12釐米,是米粉做的皮,餡是米粉加紅糖,類似做湯圓然後用類似擀麵棍的棍子打成餅,厚度約2-3毫米,表皮粘上黑芝麻,放平時炒菜的鍋燙熟。還有一種叫粉利的東西。小時候沒吃過餃子,也沒見家下有人做。我也是出來城市才知道餃子這種食物。至於春晚,我以前是挺喜歡看的,不過這幾年不怎麼看了,但是我父母會看。


到到叔叔


我是江蘇蘇州的。我們過年不吃餃子。年夜飯比較重點的是要有一條魚(年年有餘),要有黃豆芽(如意菜),要有蛋餃(金元寶)。可能還有漏的啊,大家幫我想。大年初一早上要喝年糕圓子湯。另外還有一個習俗跟北方不同,我們不過臘八節,不喝臘八粥,我們在臘月二十四那天要吃廿四夜糰子,就是有餡兒的湯糰。至於春節聯歡晚會,應該有不少人看吧,我家以前也看,不過已經有將近十年不看了,主要是覺得沒啥好看的。


金角大王230503199


我是重慶的,我們這裡過年真的不吃餃子。

大多數家族都是除夕這一天團年,現在很多直接到酒樓吃的,但以前都是在家裡自己做,菜品以川菜為主,紅燒肉、燒白、椒鹽蹄膀等等硬菜都是必不可少的。

記得小時候有次在我家團年,由於只有一室一廳,大人們只得坐到走廊上,幸虧當時的走廊足夠寬,擺了三桌,而我們七八個小孩子則在屋裡單獨一桌,除了不能喝酒其他都一樣。

初一早上起來通常都吃湯圓,而且過年期間去別人家做客拜年的話,不管你餓不餓主人肯定會煮一碗湯圓端給你。

至於春晚,以前還是很多人看的,畢竟那時候娛樂方式不多,電視也只有那幾個臺,除了放鞭炮就只能看春晚了,而且當年春晚的節目質量也不是現在可以比的。

記憶中大概是90年代後期開始,遊戲機、電腦開始大規模進入普通家庭,年輕人可以玩的東西多了,漸漸就不愛看春晚了。進入21世紀後互聯網開始普及,節目質量開始滑坡,看春晚的又少了很多,直到現在可以玩的花樣越來越多,又不像北方出門凍死人,看春晚的基本就只有年紀比較大的了。


文人黑客


我住浙江,真心不吃餃子,尤其是韭菜餡的大餃子。為此還去問過一位東北人,韭菜餃子他們的最愛。我們吃扣肉+饅頭,是那種圓形非常蓬鬆的饅頭,估計北方人需要吃個十幾個才能飽。




還有各種菜,雖然盤子不是很大,但也沒網上傳的那麼小,種類很多,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天上飛的都安排上了。



這邊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圓,有的地方甜湯圓,有的地方鹹湯圓,然後開始拜年。




春晚愛看,只不過挑著小品看,那些什麼明星歌舞啊太沒新意了,基本看了自家喜歡的明星,其他跳過,當然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挑選節目。這邊有守夜的習俗,一整天燈開到天亮,電視機開在那顯得喜慶,到了凌晨12點後才陸續關電視機。有些吃完晚飯還需要去廟會,所以數據上可能會顯得南方少吧。


朤公


座標上海。我們家過年從來不吃餃子。速凍餃子,那是跟方便麵一個級別的東西,大過年的,肯定難登大雅之堂。

小時候,爸爸會做蛋餃和魚圓,肉圓。做很多,然後送親戚。現在過年超市都不關門的,想買什麼隨時可以買,所以,過年就不囤吃的了。

現在過年,基本就是家裡親戚輪流請客飯店吃飯。也不家裡做了。

春節聯歡晚會,我是從小看的。不過家裡好像也就我看。爸媽忙著打麻將,沒時間看。


白薇軒


地標江西,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說實話,餃子對我來說就是平時懶的時候的早飯,或者晚上餓了的夜宵,沒當過正兒八經的正餐來吃,餃子皮都是市場買的成品,因為擀不來,買回來自己拌餡包就是了,包個一百來個放冷凍室,想吃拿出來就這樣。過年年初一流行吃年糕,元宵吃湯圓,沒有餃子什麼事。

但是春晚,別人家我不知道,但是我家那是必看的,一家人坐一起吃著我媽滷的各種滷味,買的各種見過,津津有味看春晚,對我們家來說不看春晚的年三十是不完整的,每個人都要看到12點半結束,小的時候熬不住我爸也要我堅持到12點,春晚好不好看另說,就是要這麼一個氣氛,而且現在網絡這麼流行的年代。一家人這麼聚一塊看電視的機會可能一年也就這麼一次,平時都被手機霸佔時間,所以還是挺珍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