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Soulmate:原意為靈魂伴侶,

然而永遠沒有最懂你的人,

只有最想懂你的人。

VOL.005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文|小姨 圖|illustration

微博上火過的一個段子叫“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很多網友給我發各種聊天記錄,來調侃母親在冬天來臨是如何威逼利誘自己穿上秋衣秋褲,雖無奈卻也透著暖意。

親密關係中總是無法有完全意義上的感同身受和共情,但是這種為子女考慮擔心的天性讓我引發了一個聯想,也就是在一段婚姻關係中,其實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雖也是無法共情產生的話題,但這話聽上去無情得多,明明兩人是雙向選擇一起走進婚姻共度一生最親密的人,然而平日想與對方分享意見和觀點的時候,對方卻擺擺手跟你說:“別問了,你不懂的啦。”

亦或是當他在與朋友談天說地聊夢想的時候,朋友問:“這事你媳婦怎麼說啊?”你老公依舊擺擺手說“她一女人家懂什麼?”

雖然尚未步入婚姻,我身邊卻不乏這樣的情況發生,從自己的父母再到身邊已婚的朋友們,正是他們給了我這些靈感。起初我認為,這種“有所保留”的狀態是感情不健康的象徵而惶恐,也一度認為這是一種不尊重女性的態度。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有趣的是,什麼是溝通?什麼又算共情?一段有效的溝通會增進伴侶彼此的感情,但是情緒,100個人有100種理解又如何完全一致呢?

“圈子不同,不相為謀”

極端派的戀愛你見識過嗎?

小姨見過這麼一對。

閃電戀愛,閃電出現危機,而後閃電分手,比北美吐槽君投稿的段子還有意思。

工作上認識的攝影師小潘,有天半夜發了條朋友圈說慶祝自己脫單,照片上是和一個大美女的合照,小潘貌不驚人但是技術在手,能吸引到漂亮的女生不足為奇,接下來幾日小潘的朋友圈成了曬女友專欄。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大概不到一個禮拜,小潘又發了句話“往事清零,愛恨隨意”。

後來遇到他,他說是那個漂亮女友提的分手。在一起是因為她覺得小潘懂她,而分開是因為發現,小潘好像也沒這麼懂她,索性趁感情還不深就分手了。

一方面覺得好笑,同時也替二人開心,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嘛。當代的感情講究短平快,不合適是應該長痛不如短痛。

只是我在思考,“懂”是不是也該劃分到衡量一段感情是否值得繼續的標準中。而後我得出結論,浪漫主義在於情感共通,而現實大部分的感情經營關乎一個“理解”,即雖不懂,但尊重。

“相對獨立是自由。”

古代社會講究男耕女織,那麼既不講究男權也不講女權的情況下,一個家庭的結合往往是為了能各司其位,分工達成最大效率。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這樣講來大概不太浪漫,然而婚姻狀況下,很重要的一點叫相對獨立。就像在幾何概念兩者是相交的兩個圓,既有相交重合也有獨立部分。二者缺一則會失衡,為何長輩總在教育我們學會獨立,因為獨立很難,依賴卻是世界上最輕鬆的事。

婚姻關係中遇到不懂彼此的時刻很多,丈夫會不能感同身受生兒育女的痛苦,妻子不能體會丈夫夜夜失眠的煎熬。男人不懂女人為什麼需要這麼多的口紅包包鞋子,女孩無法理解世界盃和NBA帶給男孩的歡樂。若凡事都要追求相通共識,對於自己對於伴侶都無法得到釋懷和解脫,反而徒增煩惱。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人生有一種難得的喜樂,是適當保留自我,把自己的小世界經營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有喜好有選擇,不將自己的情緒完全建立在另一半的情緒上。你應該是溫暖的避風港,而非另一半情緒投射的一面鏡子。

“有時候,我需要你不懂我。”

婚姻對於女人通常意味著什麼呢?

父母稱為“歸宿”、“依靠”、“託付”,於是自然而然地男方成為情感中被倚靠的大山和保護傘,任何做好準備進入婚姻的男人,都會在那句“風雨與共”的誓言加一個前提——但願不要有風雨。

“如果現在我還單身的話,現在就不是在這加班了。”這似乎像從一個渣男嘴裡說出的話,但卻是我身邊公認的三好男人的話。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劉暢那天凌晨在朋友的群聊裡回覆,大家都調侃他的拼命。同學劉暢大學畢業那年結的婚,現在已經是兩歲孩子的爹了。媳婦是大學同學,聚會時一起來過幾次,劉暢經常開玩笑損她“這麼傻,她不是遇上我,出了社會早就被騙不知道去哪了。”眾人哈哈一笑,她卻小孩性子賭起氣來。

他大概就是我身邊最愛說“她不懂”的人。平日他常出差,聚少離多,所以照顧教導孩子的任務落到妻子一人頭上;劉暢則負責賺錢養家,讓娘倆生活無憂。倆人分工明確,像當代萬千家庭的縮影。

扎心!!有種不懂叫“老公覺得你不懂”!!!

劉暢坦言道:“她有時怪我遇到事兒不和她說,覺得我嫌她啥都不懂,可是我有時需要她的不懂,她不懂我脆弱的樣子,擔心的少些我才能安心。”

每對夫妻都適合自己的相處模式,“覺得你不懂”有時並非是放棄溝通的藉口,也不是不愛了的表現。

小姨上禮拜逛街順便路過了書店。我很久沒進書店了,發現市面上當今橫行霸市的很多是關於愛情、關於婚姻的指導思想和方法。

與之相隨的是各種戀愛厚黑學,告訴我們要主動參與溝通、減少隔閡。但身邊我見過更多的是把吵架和溝通分不清的夫婦、把依賴和愛分不清的戀人、把關心和控制分不清的父母和把獨立與決裂分不清的孩子。學習經營感情固然重要,然而維繫好一段感情從來不是一個人作為能達成的。

因此本質看來,愛最需要的不是共通,而是當無法共通時選擇理解和陪伴。Soulmate永遠不是代表那個最懂你的人,而是最想懂你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