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皮殼是緬甸翡翠的一個特殊性標誌,這種特殊性致使緬甸翡翠與世界各地的硬玉巖之間出現了顯著的差異。 皮殼是包裹在翡翠玉料,是表面的一種殼狀的次生礦物層,它是翡翠在表生環境下由硬玉礦物演變而來的產物。翡翠的皮殼特別複雜,類型很多,不同型體的翡翠原石會有不同類型的皮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些不同的皮殼。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1.臘皮殼類型

臘皮殼是附著在翡翠表皮的一種臘狀層,幽光發亮,像塗了一層臘,而且比較薄,故而稱為臘殼。臘殼的顏色有多種多樣,青,黑,紅,黃,白,綠各色皆可有之。一般青色,黑色的臘殼比較難賭,黃,白色的臘皮殼比較好賭。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2.老象皮殼

形似老象皮,淺灰色,皮殼起皺,觸摸時手感帶刺,這是風化的典型表現。這種皮的石種較好,是原生沙殼,切割後多見半透明的玻璃底,是皮殼中的上等。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3.石灰皮殼

皮殼呈白色,細膩如泥,猶如白石灰一般,有時在期下還會出現一些糙手的細白鹽砂,石灰皮殼有厚有薄,但皮薄者更好。它是老種翡翠的一種表現形式,肉質非常細糯,種非常老,常會出現破離種的抵賬,而且抵賬非常純淨,諸如水鏽,斑點等毛病特別少。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4.老樹皮翡翠皮殼:

形似樹皮,黃褐色,顯褐皺性的乾枯,眼看粗糙,手感帶刺。切割後多見白水底,含正色者居多,可賭性強。這種皮殼多見出產於大馬坎場區。因緬甸有一種當地人稱為德乃卡的樹,樹皮很像這種皮殼,所以,人們也稱其為德乃卡皮。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5.白沙皮翡翠皮殼:

皮上沙粒似鹽,石種老,皮下有白霧,主要產於老場區馬拿場口和新場區的個別場口,除此而外的白鹽沙,皮下沒有霧,沙粒粗細不分,手感弱。常見脫去白沙有黃沙,是次生沙殼與原生沙殼共生的例證。原生沙殼下若有綠色,大多陽而不陰,翠色濃豔。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6.黃沙皮翡翠皮殼:

沙粒似鹽,顯深黃色,石種老。主要產於老場口,其他場口也有出產,最重要的區分是沙要翻得好,有較強的立體感。切割後多見白水底,顏色翠而陽,是上等俏貨。若皮上沙粒混亂不均勻,沒有規律性的排列,這樣的黃沙皮沒有霧層,多為糯化底或豆底。 7.白灰皮翡翠皮殼:

沙粒被一層石灰粉包裹著,刷掉這層白粉便是白沙,這是表層風化的表現,多出產於老場區,切割後見玻璃底者居多。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8.脫沙皮翡翠皮殼:

這是雙層沙殼,是原生沙殼與次生沙殼共生的典型品種。脫去一層還有一層,顏色多為一層白,二層黃或者紅。老石種翡翠。主要場口在東郭,黃沙切割後多為白水底,有陽豆色;紅沙切割後,多見糯化底,有正色,但偏暗。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9.黑烏沙皮翡翠皮殼:

顏色灰黑,沙粒有粗、中、細三類,粗者多見為粗豆底,細者多見為細豆底,唯中者有糯化底,切割後有的見正色,有的見偏色,有白貓凳味足,有的藍味過甚。若是帕敢或後江場區出的烏沙皮,細豆底居多,綠色黃味足;莫罕和南奇場口的糯化底居多,綠色偏藍。這四個場口出的烏沙都有蠟殼,其他場口出的黑烏沙有蠟殼者少見。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10.鐵鏽皮翡翠皮殼:

鐵鏽皮為黑黃,它可以出現在不同顏色的沙殼上,一條條寬窄不等,有的是片狀走向,有的是塊狀鐵鏽殼。如果沙粒適中,翻得有力而規整,切割後底和色都好,不怕底灰,只怕無色,一經有色,色必是又翠又水。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11.洋芋皮翡翠皮殼:

皮色土黃而薄,多見半山半水石,切割後半透明,糯化底,產於大馬坎和莫幫窪場口

識別翡翠原石皮殼知識,這十一條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