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關於子線的使用知識,看這一篇就夠了!

干货分享:关于子线的使用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前言:年前一口氣寫了三篇關於釣魚的論文,手寫酸了,煙癮大了,頭髮都少了……關於子線的文章一直想寫。幾欲提筆,幾度放棄。這種想寫又怕寫的惶恐,不知可有釣友有同感?

言歸正傳我們還是來探討一下子線:曾經的我都不知道有子線這個說法。學習了臺釣以後才開始認識到線還可以這樣玩。不過不光是臺釣法有子線。路亞也有子線(路亞的叫法是_前導),串鉤釣法也有子線(漁民規模化釣魚的一種方式,四川這邊有一種抬釣法也算是一種串鉤釣法)。當然手竿垂釣或者磯竿垂釣也可以使用串鉤釣法。

干货分享:关于子线的使用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看看這個刷白條的串鉤,好多的子線!

這麼多釣法裡面都有子線一說。那麼子線都有哪些作用呢?

作用一:綁更多的鉤,綁更多的鉤釣更多的魚。即便在臺釣上來說也是這個作用,單鉤也許2分鐘釣到一條,雙鉤就能一分鐘釣到一條了。不是還經常遇到雙飛嗎?我曾經用白條串鉤(貌似13鉤的)搞到過一次8飛……

作用二:防斷主線,任何釣法的子線一般強度都會比主線低。這樣是為了防止巨物拉斷主線。主線斷了損失就大了,臺釣法可能損失整套線組和漂。海釣串鉤主線斷了損失就更慘了……當然不得不說一種特例——防咬子線(前導)路亞的目標魚可能牙齒非常鋒利。有人會在擬餌前加上一段防咬前導線,這是子線的一個變種。這個防咬前導線拉力可能比主線還要強。其實個人認為可以在前導線前面再加上一截——子線。這樣可以讓路亞時的主線用得久一點。當然路亞的都是土豪,我這摳門的建議你們看看就好……

作用三:提供拉力,我曾經在《漁行千里之——論遛魚》裡面說過:竿,線組,鉤組成了一個提供拉力的系統。任何一個薄弱環節都可能造成跑魚。但是如果沒有薄弱環節,那麼就有可能損失更慘痛——斷竿。而子線恰恰是我們人為設計的薄弱環節。所以子線提供拉力的強弱是我們要在垂釣之初就要著重考慮的!!!要釣多大的魚先考慮子線。前段時間我用3號尼龍主線,匹配0.2號大力馬子線有釣友在說我瞎整……我真想懟一懟這哥們你的0.6+0.4才是瞎整!

干货分享:关于子线的使用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這是某品牌的魚線的拉力表,從上圖可以看到0.6的拉力標稱2.05kg,0.4號線標稱拉力1.88kg。兩者之間拉力差為0.17kg。不足10%的差距。這麼小的差距你敢肯定一定斷0.4的?而且子線斷了就會換新的。而主線要多次使用,不會磨損和疲勞老化?我用子線主線拉力相差不大的時候經常斷主線。而且也經常遇到釣友斷主線然後滿塘撈漂……我的建議是子線主線的拉力差要至少達到30%。否則這個設計的弱點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例:用0.4的子線時至少用0.8的主線。最好用1.0的主線。也許有釣友會說主線用粗了就不靈了,冬天看不見口了!這樣的釣友請看看我的老帖《漁行千里之調漂線組那些事兒》。線組的靈鈍更多的取決於線組是否繃緊和拉直。線組粗一點點是會增加一些摩擦力和慣性力。但是真的是微乎其微。你比較一下線組和配件的重量以及配件的水阻……扯得有點遠了!

講了子線的作用現在要來講講關於子線的講究。

講究一:柔軟。幾乎所有賣魚線的都在吹噓他們的子線非常柔軟。子線為什麼要柔軟呢?越柔軟的線在魚吸餌入嘴至魚線變形這個過程中需要的力越小——不擋口。而且入嘴後提供給魚的反作用力(彈性力)越小——異物感弱。所以柔軟對釣魚的子線來說非常重要。所以每個人都要說他的子線非常柔軟。但是沒有哪個尼龍子線比大力馬線更柔軟……

講究二:易捋直。前面我說過要釣得靈線繃直是關鍵。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要買子線盒。要把鉤線繃直放置的原因。彎曲的線確會造成看不到口。同樣我沒有見過哪種線比大力馬線更容易直!你可以把子線綁好雙鉤放在有水杯子裡看看,比較一下!當然有調漂桶的朋友可以模擬得更準確。

講究三:隱形性。經常可以看到各種顏色的主線。但是幾乎看不到彩色的子線。那就是因為魚兒是很警惕的。我在《漁行千里之——論魚的感覺》裡面有討論過魚的視覺很好,不是色盲!所以對魚眼隱形的透明線現在是子線的主流。我一直用的大力馬子線就是不能隱形。這是個很大的缺點……我試過白色的大力馬子線。我以為白色的大力馬是透明的Pe線編織的在水下應該更隱形一些。誰知放水裡一看非常顯眼!還不如灰色的……飛磕線隱形性比大力馬好很多。但是還是不及尼龍線。強度和隱形性好了些。但是又失了柔軟度和易直性。哎,人生沒有完美……

干货分享:关于子线的使用知识,看这一篇就够了!

這是某品牌飛磕線在吹噓他們的線密度和水差不多可以非常靈敏的圖片。其實這圖片暴露了這線不那麼隱形……至於他說的懸浮密度高靈敏,這完全不用在意哈!雖然密度和水偏差太大有可能會造成子線彎曲。但是實際垂釣時一般情況下,下面的鋼鉤會提供一個繃緊的力。靈敏還是要考慮易直性。

前面說了關於子線的知識下面就要來說一說關於子線的技巧,絕對的乾貨:

技巧一:垂釣時的子線長度。子線的長短對垂釣影響非常大。用尼龍子線時子線越短越靈敏。因為尼龍子線的捲曲造成的松線長度會形成一個漂相死區。冬天魚兒的動作幅度小。更會導致看不到口。當然也不是越短越好。太短另外一鉤及餌料會增加阻力。導致魚兒放棄吃餌。再者,如果子線總長度略短於目標魚的長度,不光搭橋概率大,而且一搭橋就會斷線。那麼到底多長的子線為合適的呢?兩個建議標準:小於最小目標魚長度的1/3或者略長於最大目標魚(這裡的子線長度指兩根子線的總長度)。

技巧二:如何避免子線纏繞。臺釣時兩根子線像麻花一樣擰在一起困擾了我很多年!曾經看了一個視頻,那個視頻說子線纏繞是因為線組的同軸度不行。改善方案是儘量把鉛皮搓緊搓圓。我試了一下,然並卵。想一想,鉛皮搓得再怎麼緊和圓漂也不會同軸啊!而且鉛是滑動的不會帶動線組旋轉啊!即使我七星漂水滴鉛也一樣擰麻花……後來我有一次給海杆的輪上線,線軸我沒插筷子,再打出來的線起卷。於是我頓悟了:要想子線不擰麻花得在收放主線時線軸繞自己的圓心旋轉收放線。原理等同於插根筷子給輪上線。如果有哪位釣友沒明白請留言一下吧!我錄個視頻應該能說明白。這招你要學會了就不用買那個子線分叉器了!

最後要吐槽一下:魚線我們一般都稱呼為主線和子線。但是偏偏有廠家喜歡標為“道系”和“子系”。你要真是日本的廠家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可明明你是中國的廠商!還有那個尺,中國法定的長度單位已經和國際接軌為米了。還是有魚竿廠商非得標尺。而且這尺要是中國的尺33.3釐米也就罷了,然而這尺也只是日本魚竿行業裡面的行業習慣長度標準……連日本人的尺本也是學習的中國等於33.3釐米。中國的廠商標一個30釐米的尺讓我感到無語……

乾貨分享:關於子線的使用知識,看這一篇就夠了!長按識別二維碼

釣魚人APP

釣魚人最多的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