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熟投資者的贈言:炒股牢記八條鐵律

有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我們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並且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這段時間,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甲說:“好無聊”,乙說:“我也好無聊”,此時看故事的你們也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我們就稱之為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乙決定玩一個遊戲。於是,真正的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過了一個小時,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被稱作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和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到底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也就是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進銀行而獲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價格飛漲的燒餅,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當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比如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出現

也可能是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股票出現。

或者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遊戲的商品——不同發行商出現。

亦或是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也許是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遊戲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也就是燒餅買的最少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當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這個市場的某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資產在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最終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應當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看到別人的忽悠要理性對待。面對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的情況時,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炒股牢記這八條鐵律,贏的是你輸的是別人

第一、不要和大盤爭辯,這個鐵律主要是指市的問題,一旦市場由牛轉熊了,你儘量減少操作,如果這個時候逆勢做股票的話很大概率會賠錢,這個是必須要堅持的。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這樣對於每一個成熟的投資者是必過的一門功課,不要聽別人說什麼,你要有自己的投資邏輯,投資理念。

第三、通常強調的,不要聽信消息,這個是散戶常犯的錯誤,無數血淚史告訴我們,消息不會讓你賺大錢,只會讓你賠大錢,一定要有自己判斷的能力,不要盲目的聽信消息。

第四、選時比選股更重要,這個是跟第一條對應而來的,就是說在你買股票之前一定要把時就是所謂的大市判斷清楚,如果你確定是牛市這個時候才涉及到選股的問題,如果現在是熊市了不涉及到選股的問題就不要選股了,這就是所說的選時比選股更重要。

第五、在股票操作中,買入的股票一定要是強勢股,重勢不重價。股價高而指標低的股票比股價低而指標高的安全得多,趨勢是我們永遠的朋友和依據。

第六、持股不要過分分散,嚴格意義上講對於普通散戶投資者來講持有股票的上限不要超過3池,當你持有股票多的時候就會帶來負面反映,沒有時間盯住你買的股票,沒有時間去研究你買的一大堆股票,這樣你操作的時候就會精力不集中,而且容易分散,而本來散戶的資金就比較有限,沒有必要把這個股票池子放的太大,3支足夠了。

第七、買賣的是股票的價值和價格。舉個簡單的例子,投資者往往願意買便宜的股票,而對於50以上的股票特別是散戶都不願意買,這裡面有一個誤區,你這個股票不要過多的關注股價絕對是多少,10還是50,要關注內在的核心價值,比如說有一支股票5塊錢,大家覺得可能很便宜,經過估值一算股票只值2塊錢,對於這支股票而言5塊錢就是貴了而不是便宜了,相反又有一支股票可能股價是20塊錢,經過了估值算值50,這個時候是20塊錢的股票不是貴了而是便宜了,不要過多的關注股票的絕對價格,要關注核心價格。算漲跌幅的話50塊錢的漲停板是5塊,跌停板是5塊,10塊錢的漲停板是1塊,跌停板是1塊,漲幅都是一樣的,問題是在中國的股市裡往往絕對股價便宜的股票質地都非常的不好,所以為什麼說投資者炒股賠的多,因為大家買的股票多數都是質地不好的股票。

第八、只賺自己看得懂的錢,這一點往往在牛市裡會出現,投資者往往會出現一種情況,當你牛市裡你好不容易買了一支股票,騎上黑馬了,掙了一個漲停板,然後你賣了,賣了以後會發現這個股票又買了40%、50%,這種股票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投資者會捶胸頓足感到很後悔,但是這個實際上就是我要說的就是隻賺自己看得懂的錢,當你買入一支股票的時候,你自然會對這支股票有預期,當你這個股票達到預期你把它賣了,對於你來說就是非常成功的操作,至於後來漲到多少跟你沒有任何關係,因為你已經把你看得懂的那部分錢掙到了,剩下的錢是你看不懂的,看不懂的錢不賺也罷,大家一定要把心態放好,不要苛求自己。

交易的邏輯,決定了你一生的交易

交易,請記住,它的市場是零和遊戲,交易存在不確定性,所以只能是講概率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點,交易中究竟有沒有確定性?

所謂確定性,就是指某種形態,或者說具備了幾個條件的情況下,價格就一定會漲或者跌,或者能夠確定漲跌的幅度。

那麼有沒有百分之百的確定性呢?我認為,沒有。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找到哪怕是一種確定性。如果你找到了,那恭喜你了,因為你就憑這一個確定性,就可以獲得難以想象的財富了。

既然無法找到這種確定性,那實現盈利的方法就是利用概率。

因為沒有確定性的形態,所以每次的交易結果都具有不確定性,那怎麼才能盈利啊?最為合理的方式就是在概率上下功夫。

有一個道理我再強調一下:再高的概率也不是確定性。

舉個簡單例子。

你做遊戲,一共一副牌,54張,規則是你抽到大王你就輸,抽到其他你都贏。

你贏的概率是53/54,很高了吧。

你有100元,贏了對方付你賭注的10倍,輸了你賠掉你的賭注。

回報風險比也夠高了吧,10倍。

所有的一切都有利於你。

那你這一次下注所有的100元。結局呢,你可能就那麼背,輸的身無分文,一次全部輸光。

所以確定性就是確定性,高概率就是高概率。二者的方法完全不同。

因為在確定性的情況下,所有的資金管理策略、止損策略、加碼策略等等的一切,都成為多餘的東西,都沒用了。但是隻要存在不確定性,哪怕是概率很小的不確定性,你就需要制定相關的策略。

比如上面的遊戲,你就要考慮每次只拿出總本金的一部分作為賭注,而不是一次賭全部。

這是交易的本質。

如果這個都無法認同,我們談的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基礎。

就像我在交易第二公理中談到的,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把止損作為第二公理,我就是不設止損,難道就不行嗎?

這是沒有理解我的意思。

你的確可以不設止損,但是如果在交易系統中不設定止損,就無法確定初始損失,也就無法確定風險回報比,後面的關於交易系統的一切都無法進行了。

所以把止損作為交易公理,不是說你一定要怎麼做,而是不這樣做,後面的無法進行。

交易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沿著一個邏輯,一步步的走出來的。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如果大家都認同,實現盈利的方法要利用概率,那兩個要素就很關鍵:

第一是勝率;

第二是單筆交易盈利的程度。

第一個,你贏的次數多,當然容易獲利,因為無法找到一定贏的方法,所以要找到儘量贏的多的方法。

第二個,就算你贏的次數比虧損的多,但贏的是小頭,一輸就輸個大的,最後還不一定會盈利。

因此在這個基礎上,就出現了回報風險比的概念。

有的人說,我不管那麼多,每次買了,只要贏就好。

好的,那你有可能某一次虧的吐血。

有過這樣經歷的人應該不少吧。

哪怕贏了很多次,都不夠這一次虧的,所以老股民都學精了,當情況不妙時,虧了也要出。就是止損的雛形。

當然這個止損是原始的止損,是沒有建立在交易系統框架中的止損,憑的只是多年的交易經驗。

逐漸的,你就會發現,在每一筆交易前就設好止損位遠比出了問題再被迫斬倉要好的多。

設好止損位後,也比較容易判斷一筆交易的質量。

比如你承擔了5%的風險,卻只賺到2%的利潤,你覺得這比交易如何?

在沒有止損位的情況下,賺到2%你知足了。但當你明白,你的這筆2%的利潤是冒著5%的風險獲得的,你的觀點就發生改變了。

這就是回報風險比的起源。

所以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你就會重新審視每一交易。

以前的很多交易,現在來看,都有點不太靠譜。

呵呵,這就是你的進步了。

所以結論就是:賺了錢的交易未必是好交易。

我們重新來梳理一下:

因為不確定性,所以每次下注的時候不能總是滿倉操作,我們需要一些倉位配置的技巧。這個就是資金管理的起源。

有效的資金管理可以讓我們更加從容的面對市場的漲跌,及自己操作的失誤。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金融界股靈通(ID:jrjstock),龍頭股點評、漲停板預測、題材掘金、股市要聞、大盤走勢、公司新聞和停復牌等消息一網打盡,具備壓力位、支撐位和買賣點查詢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