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h
我觀看了大家的一些回答,有的作家回答的非常好,像柒染財經、孫洪鶴、財經作家邱恆明等。我也想來湊湊熱鬧,發表一些我的觀點吧!
大家都是從產業的佈局來分析的,我今天換一種方法來發表一下。
阿里和騰迅未來10年的發展誰更有意爭力,兩家都很有競爭力,這兩家都是中國乃止世界性的互聯網帝國。目前來看實力差不多都一樣,不能簡單的做比較,但是我個人還是偏向阿里的,不是因為實為的偏向,因為愛心的偏向。
兩家企業創辦的基因不一樣,騰訊的發家產品是一款聊天軟件QQ,僅僅是聊天用的,阿里創業心中有愛,打造一個大的企業平臺幫助中小企業生存的。打造淘寶幫助個人創業的,出發點為了別人的。大家現在看看,我講的對嗎?馬雲的個人魅力就比化騰強,受歡迎成度也比化騰強,大家都喜歡馬雲的演講,G20時代,很比國家元首願意見馬雲,第一馬雲能讓他國的產品進入淘寶,天貓,第二馬雲推動全世界中小企業互聯,打造一個到處能做生意的國度。未來的馬雲帝國既有利也有名,一個心懷愛的企業的創始人很受歡迎,再看化騰,遊戲為主營業務,化騰演講講什麼呢?教你做遊戲嗎?把遊戲引入國外嗎?沒有很多題材讓他講。所以這也是很多人偏向阿里的原因。
就像兩個人都沒犯法,但另一個不道德一樣,所以未來竟爭力誰更強真的不好講。
溫州守信者石德華
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整理一下阿里系和騰訊系在競爭領域的主要產品:
阿里系:電商(淘寶)、物流網絡、螞蟻金服(主要是支付寶)、阿里雲、投資的公司(陌陌和微博、餓了麼、滴滴、ofo和哈羅單車)、人工智能(城市大腦)
騰訊系:社交(微信、QQ)、娛樂遊戲、微信支付、騰訊雲、投資的公司(京東、美團、滴滴、摩拜)、人工智能(智能醫療)
我們先來逐一分析一下雙方主要業務和產品的競爭力,最後我們再定論誰將在未來十年的競爭中更佔據優勢:
1、首先,先來看雙方最擅長的領域。騰訊最擅長的領域是社交,主要產品是微信、QQ,而阿里最擅長的領域是電商,主要產品是淘寶、天貓。在最擅長的領域上,主要做社交的微信基本已經普及中國大陸,但是主要做電商的淘寶是遠遠談不上普及的。
舉個例子,在很多三四線的城市,基本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微信,人群從 16 週歲到 60 週歲不等,但擁有一個淘寶的人佔比可能是非常低的。但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騰訊社交的國際化擴張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阿里的電商在國內和國際化擴張都具備很大潛力。
2、其次,我們看雙方基於主要業務流量分發和衍生業務領域。阿里基於電商掌控著菜鳥網絡,騰訊基於微信社交掌控著娛樂遊戲,但是前者有來自順風快遞和京東配送的競爭,後者有來自網易遊戲和盛大網絡的競爭。因此,在這個領域,鑑於雙方的侷限性,基本不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但是,論盈利的能力,騰訊掌控的遊戲盈利能力是完全秒殺菜鳥網絡的。前段時間有一個有數據說騰訊的王者榮耀日納稅 1 個億,而阿里日納稅也才 1 個億,雖然這數據略顯誇張,但騰訊遊戲的盈利能力確是毋庸置疑的。
3、第三,騰訊和阿里都旗鼓相當的支付領域。阿里掌控著螞蟻金服(主要指支付寶),騰訊則掌控著基於 10 億左右用戶的微信支付,說是旗鼓相當,某種程度上,螞蟻金服略佔優勢,主要是螞蟻金服市場份額稍大,但微信支付用戶量大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在支付領域上,只要雙方不出現太大的失誤,基本上也不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但是,結合身邊的朋友的反饋,這裡要提一點就是支付寶的用戶體驗越來越差,最突出的問題的越更新越卡,顯得非常的冗餘,但微信卻仍然非常的剋制,用戶體驗極佳。
4、第四,在雙方主要投資的公司上。阿里和騰訊主要投資的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對方的競爭領域插一腳,限制對方的發展從而達穩定自己的陣營。
阿里的社交和騰訊的電商。騰訊擁有微信這個社交巨無霸,於是阿里投資的微博和陌陌這兩個在社交領域稍微有點名氣的產品,但目前看來基本沒有機會撼動微信的地位。阿里擁有淘寶的這個電商巨無霸,於是騰訊投資了京東,並且京東因其特有的自營模式,頗有對飆淘寶的氣勢,當然,藉助於微信的熟人社交關係鏈,如今在三四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拼多多對淘寶來說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威脅。因此,目前來看,阿里在騰訊的社交領域基本沒有能夠撼動地位的產品,但騰訊在阿里的電商領域的探索卻不曾止步,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外賣領域。在外賣領域,騰訊投資的美團外賣與阿里控股的餓了麼和口碑外賣,兩者的市場份額相差不大,但目前來看,還是騰訊的投資的美團外賣略勝一籌。首先,結合身邊的現象,美團外賣的知名度要比餓了麼和口碑外賣高了好幾個等級;其次,美團外賣的微信入口流量要比餓了麼和口碑的支付寶入口流量高,並且結合目前形勢大好的微信小程序,身邊的人使用美團外賣的頻率基本完虐餓了麼和口碑外賣。
出行領域。在網約車領域,阿里投資的快的和騰訊投資的滴滴合併後,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復存在,形同虛設,目前滴滴是網約車老大,阿里完敗騰訊;在共享單車領域,騰訊扶持摩拜,ofo 站隊阿里,阿里在網約車市場前車之鑑的思慮下,另外還投資了一個哈羅單車。目前情況,在摩拜被美團收購,ofo 呈現強弩之末的跡象之時,阿里螞蟻金服投資的哈羅單車強勢崛起,連續融資,頗有共享單車之農村包圍城市的氣勢。因此,在出行領域上,阿里優勢明顯。
5、第五,最大的變量:今日頭條(字節跳動)。我們都知道,長視頻領域競爭態勢已經形成,阿里有優酷土豆,騰訊有騰訊視頻,因此短視頻的競爭便顯得尤為重要。短視頻領域阿里有大魚號,騰訊有企鵝號,在不考慮今日頭條的情況下,騰訊投資快手,扶持微視,略佔優勢,但今日頭條究竟會倒向誰,是個很大的變量,目前來看今日頭條基本不會倒向騰訊了,不知道的可以瞭解下「頭騰大戰」,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並且,今日頭條 CEO「張一鳴」曾說過:他創立公司並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因此,倘若今日頭條倒向阿里,那麼阿里略佔優勢,否則,今日頭天便是最大的變量。
6、最後,人工智能領域。騰訊阿里都在緊急部署人工智能領域,阿里的城市大腦,騰訊的智能醫療,目前沒有趨勢表明騰訊或者阿里誰更勝一籌,未來十年,只要雙方沒有太大的失誤,相信人工智能領域也將會是旗鼓相當的競爭範疇。
綜上所述,我認為未來十年騰訊系更佔優勢。當然,萬事沒有決對,阿里雲和騰訊雲可以提供更加精細和強大的數據和雲計算服務,並且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和普及,結合阿里和騰訊各自的決策和管理文化,未來仍然存在很大的變數,目前來看是騰訊系更佔優勢的。
stormzhang
與其深入研究阿里系和騰訊系,倒不如來看看,國外對標的兩家公司的現在走勢。
一個是亞馬遜(對標阿里系),一個是Facebook(對標騰訊系)。
確切的答案是,截止現在(2018年6月9日),亞馬遜市值為8049.06億美元。
再來看Facebook的:
Facebook此刻市值為5473.74億美元。
半年前,也就是2017年12月,Facebook平均日活用戶數為14.0億人,超過國內任何一款應用的日活,而月活更是在20億左右,按理,Facebook是面向全球的,“所有國家”的人都可以註冊,其未來是不可限量。
但神奇的是,其市值卻遠遠落後賣書起家的亞馬遜。
我們都認為,Facebook利用其巨大的社交粘性,將在谷歌、亞馬遜、微軟等巨頭中一騎絕塵,遠遠走在前面,因為用戶無論何時換手機,都會再次安裝Facebook軟件,省去軟件安裝推廣費,這是Facebook最大,也是最持久的優勢。
但事實是,Facebook的市值大幅落後於谷歌和亞馬遜,也落後於微軟。
仔細想想,這也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
在國外,一家小公司如果推出某款特別吸引人的產品,在其還不是非常強大前,只要Facebook涉足,則這家小公司將很快沒落。
但如果對手就已經是巨頭呢?當Facebook面對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這樣的巨頭時,其競爭優勢就不是絕對的了。
人們是需要聊天,是需要分享,但人們同時也要購物,也要使用搜索,也要使用office三件套辦公。這些都是硬需求,每一樣都少不了。
而諸如搜索、office三件套等大產品,他們是需要投入數百億美元,持續十幾年進行研發後的產物,Facebook必然是不敢輕易涉足。
這就是說,是可以利用強大的社交產品擊敗一些小公司的產品,但對於研發需要耗資巨大的產品而言,社交併無優勢,在這個地方,拼的還是實力。
阿里系已經是一個生態,在這個地方,再強大的社交產品,對它是有威脅,但不可能是致命威脅。
另外就是,阿里系國際化的步伐走得很順暢,很快,且國人樂見其成,因為這樣可以更方便地把國內貨物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輕易地從其他國家買到產品。
但騰訊系的國際化步伐卻不是那麼好,這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由於國外的社交產品中有Facebook這座大山。
綜上,未來十年中,阿里系的發展會更好。
不過,誰知道呢,萬事萬物都是在變化中的。所以,本回答只是基於目前事實的分析而已。
寒木釣魚
訊
雖然我不喜歡騰訊,也不喜歡阿里,但我必須說是騰訊。
不管網上怎麼黑騰訊,你怎麼不喜歡騰訊。但你每一天都離不開騰訊的產品。社交平臺轉移成本非常高,騰訊的產品至少現階段是無可取代的。這是大家一直說的移動互聯網的入口。有了入口,後面的事自然好辦。不管購物,打車,外賣,同城服務等,一個二級入口就能成就一家獨角獸公司。
現在騰訊選擇開放,與更多的公司合作完善它整個生態,形成完美的閉合。讓你能用一個APP就能搞定所有的事。
騰訊公司文化自下而上的,比如微信的誕生就是由小團隊完成的,還有王者榮耀,等產品都是由一個個自由的小團隊完成的。當然產品失敗的也很多,但它有更多的機會試錯。有更多機會在下一次浪潮來的時候還壓中寶。
阿里大,非常大,這是無可置疑的。
但阿里真的很強嗎?可能是的。等阿里很慌,這些年一直在建護城河。收購優酷,微博,UC,高德地圖,還有眾多媒體,甚至高價收購和入股線下商場,還有最近收的餓了麼等。都是在做兩件事,一、尋找流量入口,二、擴大支付場景。是為淘寶(天貓)和支付寶建護城河。淘寶和支付寶完全是可以被取代的。購物選擇有京東,唯品會,甚至拼多多等。支付有微信支付等。之所以淘寶和支付寶沒被取代是因為它大非常大,非常全。從而帶來很大的便利。並不是它的產品無可取代。
另外說說當年為了流量扶持了好多導購網站,蘑菇街,美麗說等,但導購網站做大了,嚴重影響了阿里的直通車等廣告收入,回頭就是一個封殺。這說明阿里流量之痛由來已久。
回頭看看阿里收來的公司發展都不怎麼樣。曾經第一的UC瀏覽器,最多給網友留下一個“UC震驚部”,第一的優酷也被愛奇藝超越,微博也就那樣了,等。
阿里公司文化自上而下的,一切講戰略。一切講佈局。阿里鐵軍執行力非常了得。馬雲指哪打哪,全力以赴。阿里雲,支付,物流等做得很好。講戰略沒有錯。但在這瞬息萬變的發展中難免會看走眼的時候。
綜上所述我選騰訊。
關於這個問題的的分析,我覺得需要從下面幾點著手。一是分析清楚阿里系跟騰訊系各自所擅長的領域。二是兩者現在的地位體量。三是兩者所在的領域發展潛力對公司的影響。四是兩者不同的領袖基因對公司的影響。下面我們展開分析。
關於第一點分析比較簡單,相信大家也能得到共識。就是阿里系主打電商。騰訊系主打社交。雖然兩者都是體量龐大涉獵廣泛,但根基一個是電商,一個是社交。關於第一點,得到這個結論就夠了。關於第二點,兩者現在都是世界級的巨無霸公司,騰訊系市值現在略高一點。但略高這點,對後十年的競爭影響不大,我們可以看做他們是體量相當的。那麼關於第一跟第二點的分析結論就是他們在不同的領域且體量相當。因此決定他們在後十年競爭態勢的就是第三點跟第四點的分析結論了。我們接著往下分析。
第三點,領域的發展趨勢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前景至關重要。關於這一點,雷軍有個精闢的論述“只要站在風口,豬也會飛起來”。這個論述我是很贊同的。孫子兵法對勢也有專門描述“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之於人”。天下大勢,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趨勢的重要性實在是凌駕於人之上的啊。大家想想現在已經灰飛煙滅的柯達膠捲就會明白了。那麼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來推斷下電商跟社交在未來十年的趨勢如何。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電商跟社交在未來十年都不會消失。那就要比較下兩者的發展勢頭如何。電商的發展勢頭在現在看來就已經呈現出了放緩的趨勢。電商人士的大量逃離以及阿里積極往銷售下層實體探索就已經表明了這一點。再看社交在我看來不光沒有顯示放緩或者說是頹勢,而是呈現出了更加強勢的發展態勢。還有另外關鍵的一點,對我們個人來說,電商不是必選的。但社交呢,我們無法拒絕。不光無法拒絕,我們會越來越依賴於社交軟件。因此,分析下來,社交的發展趨勢要好於電商。
我們再來看看第四點,一個公司的領袖以及靈魂人物會直接影響公司的文化基因。而文化基因會決定一個公司走多遠。那麼我們來分析下馬雲跟馬化騰本身。馬雲是英語老師出身,對中國文化儒釋道都有所涉獵瞭解。我們知道阿里的真正崛起來自於淘寶。而淘寶由免費策略而興起的過程頗有點老子“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味道。另外馬雲的平常行事也帶有些許道家風格。馬化騰理工科出身,具有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多少我們難以知曉。不過他的行事風格利益為先,是一個典型的商人,沒有表現出太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對於他們兩人,我個人更喜歡馬雲一些。但商業的發展及成敗不是以我們的喜好為標準的。
我們接著來看看,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對公司發展影響如何。馬雲這種主要由道家文化浸潤來的豁達風格,好處是往往能脫離眼前利益的誘惑而能選擇站在更高的位置,能把眼光投在更遠的地方。但這種性格特點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在兩強相遇時,往往缺乏狹路相逢刺刀見紅的狠勁,也容易缺乏咬定不放誓不撒口的韌勁。而馬化騰內斂深沉,長於邏輯分析。另外他利益為先,身上看不出太多的社會責任感。他這種建立在嚴密邏輯計算上的行事風格,雖然有時候步伐走的會慢些,但更穩。另外這種風格不帶過多的感情色彩,更容易殺伐決斷。因此馬化騰的這種性格特點在兩人的競爭中更具有發展性。分析到這裡我們已經明白,馬化騰個人性格特點會比馬雲更利於公司發展。
通過上面的總體分析,我們已經得出結論,就是未來十年騰訊系會更佔據優勢。但過去的歷史也告訴我們,社會的發展往往具有或然性。我們不排除還有其他的可能對公司的影響,比如公司主要人物的突然離去,再比如未來突然來一個科技大爆發等等,這些就不是我們現在能考慮到的了。
腦補給
十年後阿里和騰訊誰更佔優勢?
我覺得也許十年後二者只剩其一。
十年後如果是社交更重要,那就騰訊勝;
十年後如果電商生態圈完整,那就阿里勝;
不過依據經濟形勢,十年後騰訊敗的幾率更大。
騰訊醉心於建造一座封閉的心靈之城,總有一天人們會反思,虛幻的空間和人設,是不是溫水煮青蛙?屆時騰訊不好收場。其實今天的阿里系淘寶被挑戰,騰訊系的微信也被挑釁,它們能做的唯有不斷給城牆加土壘高,試圖把覬覦已久的洪水猛獸們拒兵於城下。
受中國文化根源的影響,中國企業家喜歡建類似長城這樣的形物;有時建於企業戰略,有時建於自我之內心。不開放,吃獨食,壓倒性優勢,這都是它們喜歡的,最後是成也壟斷,敗也壟斷。
很多時候一個企業過大了,就像一個很大很大的魚池子,池子裡面的魚看似悠閒,卻總想去池子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種種不安貌似被阿里和騰訊和諧了,其實是在積聚,等帶一個更牛叉的企業來召喚。
盛極必衰,否極泰來,沒有靈魂的互聯網企業,口口聲聲說愛,其實都是壞小孩,能走多久,除了地面是否溼滑,是否滾下懸崖,還要看他們的“父母”。
留半鮮
曾經的BAT的三足鼎立,逐漸變成現如今的楚漢之爭。截止目前,從美市上看,騰訊以4947.11億美元暫時領先阿里巴巴的4790.38億美元。
如果要對比未來十年騰訊和阿里誰更佔優勢,應該從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這兩個角度來講。
目前跨界融合和科技技術的方向越來越明顯,消費互聯網的時間鏈多,隨著商業模式和互聯網對生活的滲透率逐漸提高,在未來,消費一定大於產業。
而相比阿里,騰訊對生活領域的拓展更深,更徹底。憑藉流量入口,不論是應用分發還是小程序的孵化,騰訊都有較大的優勢。
而從產業互聯網來看,阿里具有更大的優勢。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逐漸成熟的背景下。憑藉阿里多年積累的用戶,發展完善的生態。要搭建完整的技術,數據企業賦能使傳統企業升級改造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另外,騰訊阿里兩家企業的重心不同,阿里主打電商,騰訊主打社交,兩者都擁有龐大的體系。在不同的領域擁有同樣的體量,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並沒有關鍵性的因素。但如今,電商以及呈現放緩的趨勢,國內市場不再是阿里一家獨大的狀況,電商市場逐漸被蠶食。而社交不但沒有放緩或者出現頹勢,反而更加的強勢。而且可以講,騰訊的社交已經壟斷國內。
總體來看,未來十年騰訊的優勢比較大。
首席發言者
個人認為,在未來的十年競爭中騰訊要比阿里巴巴更佔有一定的優勢。
騰訊和阿里巴巴都是我們國內知名的企業,馬雲和馬化騰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騰訊和阿里巴巴兩者競爭領域也有這一定的差別。提到阿里巴巴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淘寶,提到騰訊讓我們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QQ和微信,一個公司以電商為主,一個公司以社交為主。
騰訊主要涉及社交、遊戲娛樂、支付方式以及自己所投資的公司,比如有美團、滴滴等。阿里巴巴主要涉及網上購物、物流快遞、螞蟻金融、人工智能還有阿里巴巴投資的一些公司,比如哈羅單車、餓了麼等等。我們從多方面來看,兩者之間的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騰訊的QQ和微信的用戶涉及的人群比較廣,從十幾歲到六七十歲,但是阿里巴巴的淘寶和天貓深受年輕人喜歡,但是對於很多的年齡大點的用戶來說,他們對淘寶和天貓的使用還是比較小的。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看他們投資的那些公司,在外賣領域阿里有餓了麼,騰訊有美團。雖然兩者的差距並不大,但是美團要略勝一籌。我們身邊的人使用美團定外賣的用戶還是佔大多數,並且美團的騎手也要比餓了麼多。在網約車領域阿里投資快的,騰訊投資滴滴。從現在網約車市場來看,滴滴依然是老大,快的的身影幾乎看不到,並且很多人不知道快的是什麼,在這方面,阿里真的不如騰訊做得好。
在未來的十年很難預測一個企業的強弱,更很難對幾個企業進行比較,在十年中,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個人認為應該是阿里系。
現在算上螞蟻金服,阿里系的市值已經超過了騰訊五成,而如果螞蟻金服可以上市,那麼這個差距還會更加明顯。
同時,還要考慮到阿里系在雲服務上面的巨大潛力,從2017年第四季度阿里的財報來看,阿里的雲服務收入35.99億人民幣(合5.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4%!而從其雲服務佔到的自身收入的比重來看,不過是剛剛過了4%而已,即便是亞馬遜那樣的巨頭,其雲服務的收入已經達到了50億美元這個量級,並且其增長依然能夠相較於去年同期增長50%左右,說明了雲服務的巨大的潛力——這也將是阿里系未來收入的重要增長點。
↑阿里系的利潤構成↑
但是騰迅系也在借用既有的平臺以快打慢。
微信支付的興起簡直就是打了阿里系一個措手不及,利用微信紅包進行微信支付的推廣簡直就像是降維打擊一樣,誰還能夠記得當年幾乎是一夜之間,微信支付就可以跟支付寶平起平坐了?
通過QQ、微信培養起來的巨大的用戶群,可以說是騰迅系的法寶,在這種高頻打擊的模式下,阿里系可以說是屢戰屢敗。不過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騰迅系在即時通訊上的發展已經趨於飽和,這種以快打慢的形式對於騰訊而言將會越來越力不從心。
阿里是以實體帶動網絡,紮根基層、發展穩健。
事實上,現在阿里已經深入了農村——那種以村為單位的淘寶小店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成為那裡的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種深深扎入基層的做法可以說保證了阿里發展的穩健性。對於那些剛剛用上微信的中老年人來說,微信確實是很時髦、很方便的東西,但是沒有了微信他們隨時可以重新回到打電話的日子,或者用另外一個什麼軟件來代替微信。
↑全國上下都是這種淘寶村↑
但是阿里帶給他們的是工作和收入,他們沒有辦法離開這種模式的生活。而這個也是騰迅系根本模仿不了、也替代不了的。除非是有另外的、跟淘寶差不多經營模式的電商崛起【即便是京東發展也是暫時威脅不到淘寶的根基的】,否則阿里的核心業務將很難被動搖。
綜合上面的說法,阿里系家大業大、增長強勢、核心業務穩健,雖然騰迅系絕對不會有什麼巨大的危機,但是應該會在長久的時間內被阿里系死死地壓住。
SilentTurbine
阿里和騰訊的區別,一個像是在搞種植,一個像是在搞狩獵,你說誰更有發展前途呢?
大家可能也都知道,在一個成熟的文明社會,當然是搞種植,更有發展前途,反過來說,在一個懵懂的不是太成熟的原始社會,那麼當然是狩獵更有前途了,您看呢?
你用以上作為標準,讓我們來丈量丈量騰訊和阿里這兩家公司在近十年或者20年之後,誰更有前途?那我估計您可能就會有答案了。
應該說,中國在邁向現代化的過程中,可以說現在其實還是在原始階段,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阿里未來的十年或者20年,當然也會拓展出一片種植的農業大天地出來,開發的結果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他要想在茫荒的曠野裡發展出一片文明的花也還是很難的。
反過來大家也都知道,騰訊它就是一個狩獵者。
他的特長就是等待獵物的出現,他從來不自己先去開拓,等他發現有了獵物,有了別人的成果之後,他的特長就是用他手裡的槍,也就是社交這個大武器,然後再複製別人的模式,他甚至有更強悍的管理和制度,並且效率更高,那麼這樣一來,擴展業務捕捉獵物吃掉獵物,那都是輕而易舉的,因為他手裡的資金和社交流量,這個有力的武器太強大了。
所以大家可能從社會進步的角度來說,那麼種植對發展科技更好的,向農耕文明社會文明不斷擴展的一片天地,應該說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將會是更大的,它讓人類擺脫了原始的狀態。
那麼狩獵者是幹啥呢?那他就是等待自然界中的獵物出現,那麼這種模式給社會帶來的應該說除了保持生態平衡之外,沒有更大的促進作用,或者說更多的是一種破壞作用。
從目前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來說,其實總體上還是處於一種蠻荒的狀態,法制各個方面也都不太健全,應該說答案是很明顯的,狩獵者更能夠得到更多,種植的開拓將會更難。
所以很不幸,可能大多數人都會很喜歡阿里,希望它能夠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但是十年或者20年之後,如果沒有處理好,那麼很可能依然是騰訊在各個方面領先的可能性較大。
當然了,如果社會文明法制等各個方面加速進步,那麼對阿里的容忍度將會更高,百姓的投票權將會更大,反之,如果進步得很慢,那麼騰訊將會更加如魚得水,這就看社會的變革,法治的進步,文明的發展,看看他們的比賽誰跑在前頭,那麼這兩家公司最終隨著市值更大,掙的錢更多,依然存在一個小小的變數。
以上是把阿里和騰訊兩家公司當作一個大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去考量的一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和競爭結果的一種度量分析。
不知道你是否認可作者的分析方式和方法呢,如果喜歡,請您盡情點贊,關注和評論吧,thankyou,thank you。
文心採露苑
兩家企業的作戰風格截然不同,但是有互補的跡象,過去三國劉備告訴身邊人他的對手是曹操,他奸我就忠,他寬我就嚴,他邪我就正,
現在看阿里和騰訊也是如此,阿里雲注重數據採集,現在網店割韭菜太勤了,已經使很多小散戶們要麼關門歇業要麼轉移陣地。
騰訊的作風和它的老闆一樣,不顯山不露水,當年因為QQ幾年不盈利差點死掉,現在遊戲和微信勢頭強勁,而且騰訊是國家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合作者,今後涉足金融和網絡信息騰訊更專業一些。
這樣來比喻,阿里是個菜市場賺攤位出租,而騰訊是市場管理方,賺的是攤位費和管理費,各賺各的錢,阿里不斷擴張版圖,騰訊要把微信做到無敵,它真的可以把頭條、京東、喜馬拉雅都吃到肚裡,它就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