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朝陽路,是南寧最著名的街道之一,與之一樣聞名的還有橫穿而過的朝陽溪。古時朝陽溪不叫朝陽溪,叫龍溪。龍溪彎彎曲曲,清澈碧藍的流水,如同一條青龍蜿蜒遊過南寧城,溪流上有一座橋叫“龍溪橋”。

“龍溪橋”正是當下朝陽溪上“西平橋”的前身,如今的“西平橋”,橋面平坦寬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沐浴著太平盛世和煦的陽光。

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歷史上的“西平橋(龍溪橋)”不太平,讓人扼腕唏噓的往事,每一件都如平地驚雷。

上世紀50年代,雙孖井到公園路一帶的朝陽溪,還屬於市郊,叫安寧路北一里下段。從中華路到明秀路以外,都是農田、菜地。1965年南寧市政府,從西向東修了一條筆直的馬路——朝陽路,寓意朝陽的大道。

朝陽路出現後,龍溪改名朝陽溪,龍溪橋更名西平橋。百年滄桑鉅變,昔日龍溪橋不在,但它仍然是南寧書寫歷史不可缺少的篇章。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古時的龍溪兩岸應是芳草萋萋,桃花遍野開,於是,龍溪上最先就出現了一處簡陋的木橋,但沒有多久便毀壞了。附近的村民為出行便利,出工出錢用石頭重修,並開始叫西平橋。

有記載,到了清光緒年間(1875-1908)再次崩塌,民眾再次捐資重修。修後橋長十餘丈(約40米),寬丈餘(約4米),高出水面三丈餘(約10米),橋正中豎有探水碑,以備橋被水淹時識別深淺之用。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徐霞客遊記》中曾有過關於他在深夜越過西平橋趕到崇善寺(今南寧一中處)去會見友人靜聞和尚的記載。正裡這樣一個簡單的歷史事件,向後人揭示了西平橋多麼的不平凡,古時這座橋不是什麼人都敢晚上路過的,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有相片顯示,上個世紀30年代的西平橋,四周依然顯得十分荒涼,泥濘崎嶇的小路。那時候還沒有朝陽路,這一帶是荒墳野冢荒地,經常有野狗蛇蠍出沒。橋西端,還有麻風病患者所搭住的茅寮,不遠處還有明末南寧兵燹遺留下來的萬人冢。

老人們說,近處的窯頭村民,只有白天才敢結伴由此通過西平橋,太陽一西沉,就再也沒有人敢走了。因此,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晚行於橋上,可見他是何等的膽識過人。

至於西平橋出現的靈異事件卻少有流傳,但橋側“萬人冢”著實讓人驚心動魄。

南寧市志載:清朝順治六年即永曆三年(1649) ,橫州土豪徐彪聚兵進佔南寧。南明慶國公陳邦傅派其子錦衣陳曾禹率賓、遷、思明兵數千攻城,40餘日不下。縱兵劫掠鄉村,殺戮無數。後經巴東王朱儼鈺調解,徐軍退出,陳軍入城。五月,徐彪統鄉兵攻破南寧城,大掠而去。十二月,陳曾禹軍再攻破南寧城,殺徐彪。三次攻殺,死人無數,後朱儼鈺將亡者收葬於西平橋側,稱“萬人冢”。

麻風病,在我國流行於廣東、廣西、四川、雲南以及青海等省。古代麻風這種慢性傳染病,讓人談病色變,一但患病就進行隔離,西平橋西端麻風病茅寮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

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南寧著名的古橋有:茅橋、沙江橋、東平橋、西平橋、七星橋、瓦子橋、新江橋鎮北橋、北際橋、爛泥橋、金牛橋等等。這些橋樑中,西平橋背後的故事最為血雨腥風,命運卻非常完美。它被譽為南寧一座平安橋,幸福橋。

南寧平坦寬闊西平橋的崎嶇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