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艦和二戰戰列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為何不造新的戰列艦?

蕊xin芳


戰列艦是火炮時代的產物,在火炮作為海軍戰鬥的主要武器的時代,軍艦的作戰威力很大程度上依靠火炮的火力來決定,為了獲得更強的火力,需要安裝口徑更大、數量更多的火炮。而同時,為了增強抵禦敵方炮火攻擊的能力,則採用裝甲防護作為主要的防護手段,為了提高防護力,需要加裝面積更大、厚度更大的裝甲。

在這二兩個因素驅使下,戰列艦越造越大,動輒數萬噸。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的樣式發生鉅變,航空化、電子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導彈登上歷史舞臺,因為威力、精準性遠遠超過火炮,事實上成了海軍作戰新的主要武器。在海軍武器導彈化的時代,巨炮已經歸於無用,而裝甲面對導彈也起不到有效的防護力,所以鉅艦大炮的火炮戰列艦退出海軍裝備舞臺,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導彈化應該仍然是海軍水面軍艦的主流。


海研會


說到戰列艦的標誌,就是大艦巨炮的畫面。戰列艦擁有防護性極強的裝甲、以及威力極大的大口徑艦炮。

不過,如果現在繼續建造戰列艦的話,用於欺負一下小國,打打不對稱的戰爭還能應付之外,幾乎對現代戰爭沒有什麼意義。
至今為止,世界上建造過的最大級別的戰列艦,是二戰期間日本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大和號與武藏號。

這兩艘艦分別在1944年於1945年被美軍使用戰機所擊沈,在面對美軍幾百架戰機的先後圍攻之下,大和級戰列艦根本毫無還手之力。

在艦上所有防空炮火擊落僅僅幾架美軍戰機後,支撐了兩個小時,就被美軍戰機當成海上移動活靶子一樣擊沉! “大和級”戰列艦的沉沒,標誌著戰列艦開啟走向沒落的時代,而未來承接海上霸主地位的將是更龐大的航空母艦。
而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將已經退役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進行現代化升級改裝,加裝雷達、電子儀器、導彈等等現代化裝備後,重新編入美國海軍服役。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國就使用這幾艘戰列艦對伊拉克境內目標發射導彈進行攻擊。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戰列艦就可以適應現代化戰爭了,欺負一下軍力稍弱的伊拉克還行。如果這幾艘戰列艦對上蘇聯海軍,一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一個照面就可以團滅。
最後,戰列艦畢竟是二戰前的產物,在現在各國裝備大量反艦導彈的現在戰爭中
,戰列艦概念無疑是落後千里之外。

就算戰列艦的裝甲防禦多麼的強大,也抵不住毫無還手之力的超視距反艦導彈、艦載機當成活靶子一樣狂轟濫炸。


如果說給戰列艦進行現代化建設,加裝現代化雷達、反艦導彈、近防炮、防空導彈等等現代化裝備,並且設計成隱身艦體。那麼戰列艦是不是對現代化戰爭還有一戰之力?

答案是:這還能叫戰列艦嗎?

戰列艦的標誌就是大艦巨炮,加裝這麼多武器、還隱身?那還要高厚度裝甲幹嘛,還要大口徑巨炮幹嘛?沒有了大艦巨炮,這能叫戰列艦嗎?花那麼高昂的成本去造出這麼一艘“畸形”玩意,還不如多造幾艘巡洋艦、大型驅逐艦來的實在。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二戰前,大艦巨炮是當時的主流。當時的戰列艦,依靠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厚重的裝甲的防護力,強勁動力(戰列艦的時速標配是30節)成為海上的霸主。普通的軍艦遇到戰列艦,那是欲哭無淚啊,打又打不過,也打不動,跑也跑不贏。

但隨著飛機的出現,戰爭的空間緯度從地面、海面擴展到空中,在這個不對稱的緯度中,地面、海面武器面對空中的飛機毫無還手之力。

後來人們把飛機搬到了軍艦上,出現了艦載機。由於飛機的機動性相比軍艦更高更快,飛機可以攜帶炸彈、魚雷等武器。


在二戰中世界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在美軍艦載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大和號毫無招架之力。在不對稱的攻擊下,大和號僅兩個小時就被擊沉,而美軍只損失了幾架飛機,損失根本不成對比。

大和號的沉沒,也宣告了大艦巨炮時代的落幕。

二戰後,導彈等新型武器出現,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大艦巨炮的作用越來越低,戰列艦能幹的事,導彈飛機也能幹,但導彈飛機能幹的,戰列艦卻不能。
2006年美軍將世界最後的兩艘戰列艦退役,大艦巨炮的時代正是落幕。


好奇而已716


大艦巨炮時代已經過去,奪取制空權是海戰的勝負關建,二戰時珍珠港,中途島海戰,都是先例,曰本大和號沉沒宣告了戰列艦時代結束。隨著航母和導彈枝術突飛猛進,如果現在還造戰列艦,那可真地病的不輕了。


劉工227459850


因為反艦導彈的發明。就跟馬克沁重機槍發明以後就再也看不見騎兵衝鋒了一樣


加buff嗎親


這個問題 在二戰後期就已經被驗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