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祕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輕鬆讀歷史,認真品人文,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易知。

秦末楚漢時期,有一位謀士,他在縣裡做看門小吏,卻能讓當地的高官豪傑都不敢對他隨意驅使,因為他行事囂張,卻又總能講出令人拍案叫絕、歎為觀止的道理。其豪放不羈而又睿智犀利的個性,不斷向世人詮釋著“狂”字的內涵。

此人便是今天易知要和大家談論的說客,他被世人稱為“狂生”,本名叫做酈食[yì]其[jī]。

楚漢秘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千百年來,無數人對酈食其做過各不相同的評價,其中不少人認為他是一位“天下無雙”的說客,那麼酈食其的能力主要體現在哪裡呢?

首先,酈食其能夠隨遇而安、安於現狀。在秦國擊破魏國時,酈食其家道中落,淪為看門小吏,但是他並沒有氣急敗壞,也沒有一蹶不振,反而一切照舊,唱的唱、喝的喝,靜觀其變,與此同時,他還在不斷學習、關注天下局勢,由此也可見,酈食其是一個懂得厚積薄發的人。

楚漢秘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其次,酈食其作為說客,遊說能力十分出色,能夠用精闢簡短的語言讓人明白道理。陳項發起反秦起義時,酈食其不為所動,因為他發現此時稍有名氣的各路諸侯都是固執己見、不成大器之流。直到劉邦軍隊經過時,酈食其抓準時機,自薦見了劉邦一面。

在當時,劉邦坐在床邊邊洗腳邊接見酈食其,酈食其見狀問道:“請問你想打敗秦國呢,還是想幫助秦國鎮壓諸侯呢?”劉邦本就對儒生毫無好感,聽了這話更是大怒,酈食其卻說:“如果你真的想為天下人推翻秦王朝,就不應該以這種姿態接見長者。”

楚漢秘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就是這麼一個設問,劉邦頓時啞口無言,態度端正了很多。其後酈食其談了六國合縱連橫所用的謀略,幫助劉邦攻取陳留,被稱為了廣野君。

而在酈食其的一生之中,被公認的最大的成就還是遊說齊國歸順劉邦。就當時的情形來看,若是劉邦發兵齊國,即使攻打個一年半載也不一定能拿下,因而酈食其請命前往齊國,見到了齊王田廣,見面之後便問:“您知不知道天下民心的歸屬呢?如果你知道的話,齊國就可以保全;如果你不知道的話,齊國就不可能保全了。”

楚漢秘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酈食其此次的遊說過程中,設問作答如行雲流水,處處從對方的利益著手,為田廣分析天下局勢,從項羽背棄盟約、暗廢義帝、輕功重過,數到漢王連番取勝、如有天眷,田廣認真聽了以後認為十分正確,於是按照酈食其說的,撤出了兵線,開始與酈食其一起醉酒逍遙。

楚漢秘聞:“狂生”之死,酈食其的絕智與疏狂

以上種種,都可以看得出酈食其的智慧,而他一輩子自稱“狂生”,除了不羈世俗、放歌縱酒,到底狂在哪裡呢?

在酈食其成功遊說齊國歸順漢王以後,韓信突然帶兵入齊,攻城略地。齊王見狀,想當然認為是酈食其出賣自己,立刻把他綁了起來,威脅酈食其讓韓信退兵,否則就殺了他。

酈食其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看這些事明明白白,當下笑道:“舉大事不顧細謹,盛德不辭讓。”一代名說客酈食其,遭到烹殺。

看看,成就大事的人不拘小節,恢宏的美德不怕別人責備,這樣無懼生死、淡看一切,將生前事隨意交付身後人議論,何嘗不是真正的疏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