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幹蒸汽,新勢力,關注華光電器HG,瞭解品質家居生活

“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桌不離九”,這是早些時候的木匠口口相傳的。它的原話來自《魯班經》,“凳不離三、門不離五、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這些數字其實是指木匠做這些木器具的尺寸。中國人講究吉利,喜歡那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字眼,而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語更是源遠流長,人們也會把諧音賦予美好願望的寄託。

凳不離三:木凳的長度一般以三結尾,如二尺三。這個“三”取自劉關張桃園三結義,有忠義之說。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門不離五:門的尺寸一般是以五結尾,“五”代表著五福臨門的意思!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床不離七:床的尺寸都帶個七,有“夫妻和睦,同床偕老”的意思。寄予了家人對於新郎、新娘美好生活的祝福。也有說法是希望睡在床上的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棺不離八:“八”和“發”諧音,“棺”和“官”諧音,有升官(棺)發財的意思,寄託了人們希望祖先保佑自己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所在在製作棺材的時候基本都是選擇八尺的,以此來寄託希望。

桌不離九:古代的桌椅一般以八仙桌為主,無論桌子的邊長和高度都要講究九,且“九”諧音通“酒”,寓意著家裡賓客如雲!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桌不離九”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