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經營:員工的品行怎麼管?

阿米巴經營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最為著名的管理模式,是其一貫的致勝法寶。阿米巴,通俗地講,就是將企業劃分為最小的經營單位,實現全員經營,實現實時的單位時間貢獻考核。那麼在阿米巴經營中,員工的品行怎麼管呢?

阿米巴經營:員工的品行怎麼管?

員工的品行怎麼管?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技術再好,品行不好,依然做不好事。

企業管理者,目的是完成業績,手段是目標分解、制度管理、獎懲考核。總起來說,是做成一件件事,完成一個個目標。企業普遍時興績效文化,績效面前論英雄,不問過程,只問結果。

事是人做的。事要做好,靠員工的品行與技術。員工的工作態度、工作作風、工作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技術再好,品行不好,依然做不好事。

品格決定企業成敗

員工的品行怎麼管?企業又不是學校,只要你完成任務就行,管你品行好不好!現在學校也是如此,只要你會考試、分數高,也不管你品行好不好!

企業就管一條,員工來上班,是衝著工資、獎金、待遇來的,你好好幹,就多給;不好好幹,就扣罰。員工的對策是,你多給就多幹,少給就少幹。不好量化考核的,就不好辦。現在,員工越來越不好管,尤其是年輕員工,比較自我,老一套管理辦法更不適用。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管理制度、方法、技術、工具越來越多,但管理問題也越來越多,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結果從上到下,老闆、管理層、員工都很累。國家發改委下屬機構調查顯示:92%的職場人在工作中缺乏幸福感。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為中國企業的迅速成長提供了機遇。然而,今天企業面臨的形勢空前嚴峻,製造業產能過剩嚴重,服務業過度競爭激烈。只有產品好、服務優的企業才能經歷這場生死考驗而勝出。

怎麼做到產品好、服務優?

河北保定一位“油條哥”以不重複用油炸油條,一夜成名,居然買油條要提前預約,排隊叫號,最後每人限購。這個小夥靠良心獲得了市場的信任。

我講一個親自遇到的案例。我出差青島,住藍海飯店。服務員給我留了一張條:“尊敬的徐先生:您好!非常歡迎您入住青島藍海大飯店。發現您有自洗的衣物(注:內褲與襪子)晾在房間,想到這樣不容易幹,小於送到乾衣房免費為您烘乾,現已給您掛在衣櫥。發現您的電腦有些發燙,小於為您準備了專用的散熱器。發現您喜歡看書,為您準備了暖洋洋書籤,伴您遨遊書的海洋。小於還為您送來了可緩解失眠的蠶沙抌,希望您喜歡。……”。

我看了十分感動,叫來了小於。她是農村來的,不到30歲。我問她,為什麼這麼做?她說:客人出門在外,需要照顧與溫暖,就像回家時看到家裡的一盞燈,我就想做這一盞燈。我問這些東西是哪裡來的?她說:飯店推行“家文化”,為客人準備的。

我說:您做得很好,很細心、很周到、很熱情,給了顧客家人般的關心,如果我們的服務人員都能這麼做,這個社會會溫暖很多。像您這樣富有愛心和敬業,應當受到尊敬、鼓勵和表揚。她聽了很高興,洋溢出一種幸福感。

這就是文化的作用。員工從服務中獲得的不僅僅是報酬,而是為工作的價值和意義而幸福。

這兩個案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勞動者,幹得都是最簡單、平凡的事。應該說,我們絕大多數員工乾的都是簡單、平凡的事,但能以這樣的良心與態度去做嗎?需要追問的是,我們目前時興的企業管理,能培養出員工這樣的良心與態度嗎?坦率說,我們的企業管理,不管理人,而是管理事。結果就是員工看在錢的份上應付做事。很多事做不好,非不能也,而是不為也。

利益驅動與價值驅動

大家都明白,人是很難管的,管事比較簡單。但一管事,一定涉及到做事的人,這就產生人際關係上的矛盾、衝突。企業忙,或者效率低,就是很多精力放在人際關係的協調上。這與員工的工作精神、工作態度、工作作風直接相關。

人的管理事實上是繞不過去,但大多數企業找不到有效的管理辦法,雖然事做了,業績也過得去,但企業上下都很累,不只是身累,而是心累,身心疲憊。不少老闆不做企業了,就是這個原因。在座各位不是老闆,再累也得做,總得有個崗位謀生。

為了謀生而做事,這是絕大多數人的工作動機。員工為了工資,管理層為了年薪,老闆為了賺錢。這似乎沒有錯,然而全部問題也就由此而生。一個唯利是圖的企業,一定是不健康、不持續、不幸福的。

人應該有二個動機,一是物質利益驅動,為了生存,為了享受,為了發展,需要金錢、財富。二是價值意義驅動,做對他人、對社會、對人類有利的事,而證明自己。第一種動機所表現的行為是得到,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從享受中獲得快樂。第二種動機所表現的行為是付出,證明自己有能力、被需要、受歡迎,從體現價值中獲得幸福。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就是培育超越物質利益的精神追求,也就是對價值意義的追求。

怎麼對待員工?強化考核獎懲是必要的,這是管理之術。更重要的是提升員工的人格,這是管理之道。員工把工作看作是謀生的手段,這是利益驅動。企業管理之道就是,發掘、鼓勵員工通過工作,提升自己、證明自已、實現價值。工作還是實現自我的機會、途徑和平臺。這樣,工作對於員工來說,不只具有手段的意義,還具有目的的意義。

這就表現為員工的敬業精神:對工作精益求精,服務技能超群;不分份內份外、工作積極主動;將企業和顧客的終極利益作為行為指南。

你們作為管理者憑什麼這麼做?學會運用管理之道,培育員工的敬業精神,既有利於提升產品的品質與提供優質的服務,對企業負責、對老闆負責;也培養出一流的員工隊伍,得到員工的擁護與愛戴。這樣,工作不只是給管理者帶來年薪,而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

阿米巴經營:員工的品行怎麼管?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刪除。

組織裂變、激活團隊、賦能、全員經營!

業績倍增,老闆身心解放!

zhonglin39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