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島舊事:百年安子碼頭,訴說昔年滄桑

薛家島灣位於膠州灣南部海西灣內,顯浪嘴與道管山嘴之間,灣口朝東北,東北西南呈斜形口袋狀。灣內風浪較少,宜停靠小型船隻。有安子碼頭一處,與青島隔海相望,距青島小港 6.7 海里( 12.4 公里)。這裡原是一片海灘,很少有船隻在這裡停泊,平時只有附近的村民到這裡觀海情、趕小海。

薛家島舊事:百年安子碼頭,訴說昔年滄桑

1898 年 3 月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中德膠澳租借條約》,薛家島同青島一起被德國租借。清光緒30年(1904年),德軍在薛家島東南嶺建鐵房子一處,三層樓一棟,駐德軍30人。安子碼頭設兵營、嘹望哨。於 1904 年 修建了安子碼頭,當時主要是用於德軍過往船隻停泊。不久,又修築了安子碼頭至南營德軍駐地的公路,長5華里。從此這裡便成為德軍來往青島的港口。安子碼頭初建時全長僅 50 米,寬 3 米用石砌成,只能停泊小馬力、吃水淺的小型軍用船隻。

下圖1914年薛家島安子碼頭

薛家島舊事:百年安子碼頭,訴說昔年滄桑

民國初年,安子碼頭由軍用碼頭改為民用客貨碼頭。1932年修築了薛家島至辛島、魚鳴嘴、後岔灣、安子碼頭至諸城等簡易公路。三十年代,安子碼頭逐漸繁忙起來,北安子、煙臺前、顯浪、大窪、辛島等村的小帆船在此裝運貨物,主要有雞、鴨、蛋類。從青島裝回百貨、布匹之類。當時《青島風光》一書上說安子碼頭每日青島客輪通往,南北客商往來日繁。

沈鴻烈任青島市市長期間,於 1932 年設立了薛家島鄉區建設辦事處,下屬港務局專管港務碼頭建設和水上交通,這期間碼頭加長到 100 米,並在靠近碼頭處開闢了海濱公園,園內修建了青島市第六勞動休息亭,建有小花園兩個,種上了花草樹木,供往來旅客休息。海上有班輪每日來往青島,陸有汽車通往諸城、泊裡等城鎮。客商遊人逐漸多起來,成了魯西南客商過往青島的重要碼頭。

1932年有載客汽車駛於安子碼頭至諸城、泊裡之間。膠南王戈莊成立諸安汽車公司,經理郝巨川購車2部,營運於泊裡至安子間,業務頗盛,1938年日軍侵入,汽車被日本侵略軍所控,車行倒閉,客運停止。

1937 年七七事變後,安子碼頭落入日偽手中。偽膠州三、五、七區雜牌游擊隊三五成群,經常出沒碼頭,敲詐勒索,使得過往客商提心目膽,碼頭又逐漸沒落下來。

1943年,青島的一條鐵殼機船"通河”號,航行於青島小港至安子碼頭問,船上有船員號,航行於青島小港至安子碼頭問,船上有船員 7 人,每次可乘 100 人左右,當時因碼頭簡易不能停靠,只得泊在海中靠小木船擺渡客貨。

1945 年 7 月11 日,一架美軍飛機自西向東轟炸安子碼頭,停泊在碼頭的一艘“濟安”號輪船被炸,死 6人,傷多人,輪船被擊傷多處,拖回青島。

1945 年 8 月 22 日薛家島第一次解放後,安子碼頭又曾兩次失陷敵手。1949 年 5 月 26 日午夜,解放軍濱北軍分區獨立一團和膠南指揮部,27 日晨攻下敵人的指揮部駐地薛家島村後,一舉奪回了安子碼頭。30 日拂曉,國民黨青島守軍聯勤總部派監護班 15 人,押運滿載彈藥的汽艇,向駐守薛家島的國民黨軍運送彈藥,他們誤認為安子碼頭仍在國民黨軍隊控制下, 汽艇競向安子碼頭開來,我守衛碼頭的部隊,待汽艇停靠碼頭時,突然用猛烈火力壓制敵船,使其無法逃脫,緊接著我軍迅速登上敵艘,迫使敵人繳械投降,15名士兵除隨身攜帶的槍械外,另有子彈、炮彈 22 萬餘發。這批彈藥為我軍解放薛家島,提供了及時的補給 。

1949 年 6 月 2 日,薛家島第三次解放,安子碼頭從此永遠回到了人民手中。1949年由膠南縣管理,修築了1條碼頭引道,碼頭加引道共長140米。

薛家島舊事:百年安子碼頭,訴說昔年滄桑

1953年青島市海運局接管。1967年,海運局築港工程隊在原碼頭前沿修建了1座長20.1米的重力式混凝土方塊碼頭和1座長223.50米、寬5米的砌石引堤。1980年再次擴建,泊位延長到60.3米,前沿水深達3.00米,可同時停靠2000噸級的船舶2艘,還建起了1491平方米的客運站1處。

薛家島舊事:百年安子碼頭,訴說昔年滄桑

本文根據黃島史志和資料整理改變。青島印記,畫說島城,回味島城歷史,觸摸城市文脈。歡迎關注南邊子頭條號,謝謝閱讀和點贊。個人能力所限,望知情者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